第2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ppt
《第2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ppt(20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第第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2.1 VHF、UHF频段电波传播特性频段电波传播特性 2.2 移动通信环境中的电波传播特性移动通信环境中的电波传播特性 2.3 多径传播与数字信号传输多径传播与数字信号传输 2.4 电波传播特性的估算电波传播特性的估算 2.5 无线链路计算无线链路计算(一一)2.6 无线链路计算无线链路计算(二二)2.7 分集接收技术分集接收技术 习题习题 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2.1 VHF、UHF频
2、段电波传播特性频段电波传播特性 移动通信中,移动台是处在运动状态之中的,电波传播的条件随着移动而发生较大的变化,接收信号的场强起伏也很大,可达几十分贝,极易出现严重的衰落现象。图2-1示出了一个场强的实测记录。由此可见,接收信号出现严重的衰落现象是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的一个基本特点。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图2-1移动通信场强实测记录(f=160MHz)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2.1.1电波传播方式现代移动通信已广泛使用150MHz(VHF)、450MHz、900MHz(UHF)频段,因此,
3、必须熟悉它们的传播方式和特点。发射机天线发出的无线电波,通过不同的路径到达接收机,当频率f30MHz时,典型的传播通路如图2-2所示。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图2-2典型的传播通路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2.1.2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直射波传播可按自由空间传播来考虑。自由空间是一个理想的空间,在自由空间中,电波沿直线传播,不发生反射、折射、绕射、散射和吸收等现象。在图2-3所示的自由空间中,设在原点O有一辐射源,均匀地向各方向辐射,辐射功率为PT。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
4、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经辐射后,能量均匀地分布在以O点为球心,d为半径的球面上。已知球面的表面积为4d2,因此,在球面单位面积上的功率应为PT/4d2。若接收天线所能接收的有效面积取为A=2/4,则接收功率为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图2-3自由空间传播损耗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通常,定义发射功率与接收功率的比值为传播损耗。所以,自由空间传播损耗Lbs为若以dB表示,则有(2-1)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2.1.3大气中
5、的电波传播1.大气折射在不考虑传导电流和介质磁化的情况下,介质折射率n与相对介电系数r的关系为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众所周知,大气的相对介电系数与温度、湿度及气压有关。大气高度不同,r也不同,即dndh是不同的。根据折射定律,电波传播速度v与大气折射率n成反比,即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大气折射对电波传播的影响,在工程上通常用“地球等效半径”来表征,即认为电波依然按直线方向行进,只是地球的实际半径Ro(6.37106m)变成了等效半径Re,Re与Ro之间的关系为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
6、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2.视线传播极限距离视线传播的极限距离可由图2-4计算。天线高度分别为ht和hr,两个天线顶点的连线AB与地面相切于C点。由于地球等效半径Re远远大于天线高度,因此,自发射天线顶点A到切点C的距离d1为同理,由切点C到接收天线顶点B的距离d2为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图2-4视线传播的极限距离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所以,视线传播的极限距离为在标准大气折射情况下,Re=8500km,故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
7、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2.1.4障碍物的影响与绕射损耗实际情况中,电波在直射传播中存在各种障碍物,由障碍物引起的附加传播损耗称为绕射损耗。设障碍物与发射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如图2-5所示。图中,x表示障碍物顶点P至直射线TR的距离,称作菲涅尔余隙。规定阻挡时余隙为负,如图2-5(a)所示;无阻挡时余隙为正,如图2-5(b)所示。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由障碍物引起的绕射损耗与菲涅尔余隙的关系如图2-5(c)所示。图中,纵坐标为绕射引起的附加损耗,即相对于自由空间传播的分贝数。横坐标xx1中的x1是第一菲涅尔区在P点横截面的半径,它由下
8、列关系式求得(2-2)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图2-5障碍物与余隙绕射及损耗菲涅尔余隙的关系(a)负余隙;(b)正余隙;(c)绕射损耗与余隙关系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例2.1设在图2-5(a)所示的传播路径中,菲涅尔余隙x=-82m,d1=5km,d2=10km,工作频率为150MHz。试求电波传播损耗。解先由式(2-1)求出自由空间传播损耗:Lbs=32.45+20lg(5+10)+20lg150=99.5dB由式(2-2)求第一菲涅尔区半径:由图2-5(c)查得附加损耗(xx1-1
9、)为17dB,所以电波传播的损耗为L=Lbs+17=116.5dB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2.1.5反射波当电波传播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光滑界面时,如果界面尺寸比电波波长大得多,就会产生镜面反射。由于大地和大气是不同的介质,所以入射波会在界面上产生反射,如图2-6所示。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图2-6反射波与直射波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不同界面的反射特性用反射系数R表征,它定义为反射波场强与入射波场强的比值,可表示为 R=|R|e-
10、j式中,|R|为反射点上反射波场强与入射波场强的振幅比,代表反射波相对于入射波的相移。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对于水平极化波和垂直极化波的反射系数Rh和Rv,分别由下列公式计算:(2-3)(2-4)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式中,c是反射媒质的等效复介电常数,它与反射媒质的相对介电常数r、电导率和工作波长有关,即 c=r-j60对于地面反射,当工作频率高于150MHz(2m)时,1,由式(2-3)和式(2-4)可得Rv=Rh=-1即反射波场强的幅度等于入射波场强的幅度,相差为180。第第2
11、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在图2-6中,由发射点T发出的电波分别经过直射线(TR)与地面反射路径(TOR)到达接收点R,由于两者的路径不同,因此会产生附加相移。由图2-6可知,反射波与直射波的路径差为(2-5)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通常,(ht+hr)d,故上式中每个根号均可用二项式定理展开,并且只取展开式中的前两项,例如:由此可得到(2-6)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由路径差d引起的附加相移为(2-7)式中,2/称为传播相移常数。这时,接收
12、场强E可表示为(2-8)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2.2 移动通信环境中的电波传播特性移动通信环境中的电波传播特性2.2.1场强测试曲线显示的电波传播特性1.固定通信环境中的电波传播特性 固定无线通信的接收点测试的模拟信号的场强特性如图2-7所示。接收点的信号场强值(dB)是时间t的函数。其信号场强值取决于发、收间的自由空间距离和地形地物对传播路径的阻挡程度。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图2-7固定点测试与模拟信号的场强特性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
13、路计算 2.移动通信环境中的电波传播特性移动无线通信的接收点测试的场强特性可分作以下几种情况:(1)定点移动测试的场强特性。在给定接收点移动中对模拟信号进行场强测试,其信号场强与时间的关系特性如图2-8所示。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图2-8给定点移动测试与模拟信号的场强特性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2)由近及远移动测试的场强特性。沿路移动测试并记录不同距离接收点的模拟信号的电平,其场强特性如图2-9所示。接收点的信号场强值(dB)是距离d的函数,并随距离的增加而呈下降的总趋势。分析表明,
14、它受到自由空间传播距离、阴影效应(阻挡)、多径效应、移动体的移动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图2-10所示为图2-9的移动场强特性的细部,它可显示出信号起伏的严重性。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图2-9移动场强测试与模拟信号的场强特性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图2-10移动场强特性的细部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3)移动体测试的场强特性。移动体变速运动时的场强特性。图2-11所示为移动体变速运动时的场强的变化曲线。移动体恒速运动时的场强特性。图2-1
15、2所示为移动体恒速运动时的场强变化曲线。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图2-11变速运动时的场强的变化曲线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图2-12恒速运动时的场强的变化曲线(a)高速;(b)低速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由上述移动条件下获得的场强特性曲线可以归纳出如下重要结论:(1)移动通信环境电波传播的场强特性曲线的起伏现象加剧;(2)场强特性曲线的平均值随距离的增加而衰减;(3)场强特性曲线的中值呈慢速起伏变化,即慢衰落;(4)场强特性曲线的瞬
16、时值呈快速或起伏变化,即快衰落。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因此,对移动条件下的场强特性进行分析可知,移动通信环境电波传播特性有如下特点:(1)自由空间传播损耗。(2)阴影衰落(效应)。(3)多径效应。(4)多普勒效应。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2.2.2电波传播的衰落特性1.慢衰落特性1)慢衰落的原因电波传播慢衰落有两个主要原因:阴影效应和大气折射。(1)阴影效应。移动台在运动过程中,周围地形地物造成对电波传播路径的阻挡,形成电磁场的阴影,这种随移动台运动而不断变化的电磁阴影引起接收点场强中
17、值起伏变化的现象叫做阴影效应。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2)大气折射。当移动台处于静止状态时,由于气象条件的平缓变化使大气相对介电常数发生变化,导致大气折射率的变化,从而引起接收点场强中值缓慢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大气折射。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2)慢衰落的统计特性因为接收点的信号电平的随机性,在讨论其信号电平特性时,需采用统计的方法。慢衰落的统计特性是指接收信号的局部平均值。(1)局部均值。局部均值的概念如图2-13所示。图中,横坐标x为距离,且有x=vt,纵坐标为场强。距离x1点处的场
18、强局部均值定义为(2-9)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图2-13场强局部均值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若将接收信号r(x)表示成慢衰落m0(x)和快衰落r0(x)两部分,则可写作r(x)=m0(x)r0(x)(2-10)代入式(2-9),有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当x=x1,并假定m0(x1)是实际的局部均值时,则有m(x1)=m0(x1),x1-Lxx1+L因此,对场强实测曲线做统计处理时,应选择适当的L以满足下列关系:r(t)=m0(t
19、)r0(t)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2)对数正态分布。基于位置函数,对表征慢衰落的局部均值的统计规律分析表明,慢衰落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即有同理,基于时间函数的对数正态分布为(2-11)(2-12)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3)联合分布的标准离差。当L和t是统计独立的正态分布的标准离差时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2电波传播的快衰落特性1)快衰落的原因移动台附近的散射体(地形、地物和移动体等)引起的多径传播信号在接收点相叠加,造成接收信号
20、快速起伏的现象叫快衰落。具体来说,快衰落可分为以下4种典型情况。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1)移动台保持静止,周围是移动体。接收信号的衰落取决于周围移动体的流量和与移动台的距离。(2)移动台以速度v运动,周围无散射体。由于移动台的运动产生多普勒效应,因此会引起接收信号电平的起伏。接收信号可表示为(2-13)或写作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其中,=2/,x=vt,x为位移,v为速度;为电波传播方向与移动台运动方向的夹角;A为信号幅度;f0为发送信号的载波频率。若定义多普勒频率为(2-14)由
21、(2-13)式可知,多普勒效应使接收信号的载波频率变为 fR=f0-fD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3)移动台以速度v在基站和一个反射体间运动。移动台收到来自基站的直射波和反射波。因为当=0时,式(2-13)即为直射波信号;当=180时,式(2-13)即为反射波信号,所以接收点的信号为其信号包络为一驻波,即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4)移动台以速度v运动,接收来自N个方向的反射波而无直射波。接收点的信号为N个路径信号的和,即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
22、线链路计算 2)快衰落的统计特性快衰落的统计特性包括信号包络统计特性和瞬时幅度特性两方面。(1)快衰落信号包络统计特性。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移动台远离基站的情况下,快衰落信号包络统计特性是指在无直射波的N个路径传播时,接收信号的包络统计特性。若每条路径的信号幅度为高斯分布,相位在02内为均匀分布,则合成信号的包络分布为瑞利(Raleigh)分布(可参见图2-14(a),且有如下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DensityFunction)表达式:(2-15)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
23、算 图2-14概率密度函数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而合成信号的相位分布为均匀分布,即(2-16)合成信号包络的累积概率分布(CumulativeProbabilityDistribution)为(2-17)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一阶矩(均值)为二阶矩为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利用式(2-17)表示的信号包络的累积分布,可定义信号包络样本区间的中值(场强中值)是满足下式的rm值,即 P(rrm)=0.5(2-18)可求得rm=1.77
24、。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移动台靠近基站的情况下,快衰落信号包络统计特性是指在含有一个强直射波的N个路径传播时,接收信号的包络统计特性。若每条路径的信号幅度为高斯分布,相位在02内为均匀分布,则合成信号的包络分布为莱斯(Rician)分布(可参见图2-14(b),且有如下概率密度函数表达式:(2-19)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当 时,式(2-19)可简化为(2-20)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2)快衰落瞬时幅度特性。快衰落瞬时幅度特性
25、可用电平通过率(Level Crossing Rate)、衰落速率(FadingRate)、衰落深度(DeepofFading)和衰落持续时间(FadedDuration)来表征。电平通过率LCR(LevelCrossingRate,)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信号电平以正斜率通过某一给定电平A的次数。若时间T内发生N次则有第第2 2章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图(2-15)中所示的A为给定电平,在时间T内以正斜率通过A电平的次数为4次,所以其电平通过率等于4/T。因为电平通过率是随机量,所以多用平均电平通过率来描述,它与移动体运动速度v、工作波长有关,可表示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移动 信道 电波 传播 无线 计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