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第十二章 电子教案.doc
《《金融学》第十二章 电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第十二章 电子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金融学第十二章 电子教案1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掌握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及其含义;2.了解货币政策各目标之间的矛盾及其协调的方法;3.掌握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尤其是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4.掌握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概念和种类以及选择中介指标的标准;5.了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内容和过程;6.掌握货币政策时滞概念;7.了解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二、课时分配二、课时分配共 4 节,每节安排 1-2 个课时三、教学重点难点三、教学重点难点1.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涵及各目标之间的相关性2.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内容、作用及其局限性3.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使用和效
2、果分析四、教学大纲四、教学大纲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一、货币政策目标体系二、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金融学第十二章 电子教案2三、货币政策各目标间的关系四、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三、直接信用控制四、间接信用控制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二、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一、传统体制下的货币政策实践二、开放经济下的货币政策实践五、主要概念五、主要概念1.货币政策最终目标2.货币政策中介指标3.货币政策工具4
3、.货币政策时滞5.法定准备金率6.公开市场业务六、教学案例六、教学案例金融学第十二章 电子教案3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选择的历程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选择的历程回顾一下各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选择的历史可能会有助于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理解。以美国为例,在 1913 年的联邦储备法中,国会对联邦储备系统的货币职能提出了一个原始的、单一的目标,即“提供一种弹性货币”。1946 年就业法要求政府的经济政策以充分就业、充分产出和充分购买力为宗旨,这种要求也体现在联邦储备系统货币政策的目标当中。1977 年联邦储备系统改革法 专门就联邦储备系统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作出了具体规定:有效地促进充分就业、维持价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学 金融学第十二章 电子教案 第十二 电子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