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必修2化学课件:1.2(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ppt





《(人教版)高中必修2化学课件:1.2(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必修2化学课件:1.2(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ppt(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一章,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第一章,核外电子是处在一定的轨道上绕核运行的,正如太阳系的行星绕太阳运行一样;核外运行的电子分层排布,按能量高低而距核远近不同。这个模型被称为“玻尔原子模型”。现代物质结构理论在新的实验基础上保留了“玻尔原子模型”合理的部分,并赋予其新的内容。你想知道核外电子是如何排布的吗?请让我们一起走进教材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能量高低与分层排布的关系。2了解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新知预习1电子的能量状况通常情况下,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_,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_。,较低,较
2、高,不同,K,L,M,N,O,P,Q,近,远,低,高,3.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依能量的不同是分层排布的,其主要规律是:(1)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_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_的电子层;(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_个电子;(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_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_个);(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_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_个。,能量最低,能量逐渐升高,2n2,8,2,18,32,自主探究1电子极其微小,即使使用最先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也只能观察到排列有序、紧密堆积的电子,而观察不到比原子小得多的电子。一个多世纪以来
3、,科学家们主要采用模型的方法对核外电子的运动情况进行研究。请你查询有关原子结构模型的资料,与同学们讨论电子在原子核外是怎样运动的。提示:(1)玻尔原子模型:核外电子是处在一定的轨道上绕核运行的,正如太阳系的行星绕太阳运行一样;在核外运动的电子分层排布,按能量高低而距核远近不同。,(2)电子层模型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我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也称为电子层(有人把这种电子层模型比拟为洋葱式结构)。能量最低原理:由于原子中的电子是处在原子核的引力场中(类似于地球上的万物处于地心的引力场中),电子总是尽可能地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即最内层,当一层排满后
4、再排布在下一层。,2你认为原子结构的知识对于理解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关系有哪些帮助?提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直接决定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少,电子层数越多,就越容易失电子,单质还原性就越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电子层数越少,就越容易得电子,单质氧化性就越强。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通过分析元素在物质中的化合价,可确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在该元素所有化合价中的位置,进而可判断该元素的价态变化情况(是升价还是降价还是既能升价又能降价)。这样就可确定含这种元素的物质是表现氧化性还是表现还原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思维导图,1电子层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
5、子的能量并不完全相同,离核的远近也不相同,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我们把不同的电子运动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称为电子层。(1)通常(参看教材13页图17),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而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2)第1至第7电子层符号分别是K、L、M、N、O、P、Q。,教材点拨,2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核外电子一般总是尽可能地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最先排布K层,当K层排满后,再排布L层等。(2)各电子层容纳电子数的规律: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仅代表电子层数),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当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次外
6、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3层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在核电荷数120号元素原子中,各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K层2个、L层8个、M层8个。,注意:核外电子数排布规律中的各项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或应用其中的某一部分。3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结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是用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各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例如: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4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比较结构示意图包括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离子结构示意图中,二者则不相等。例如:阳离子:核外电子数小于核电
7、荷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大于核电荷数,其差值均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2014试题调研)核电荷数小于或等于18的元素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余电子总数一半的元素种类有()A1种B2种C3种D4种【解析】在1号18号元素中,符合题给要求的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依次为2、1和2、8、5。【答案】B,典例透析,变式训练,点拨:A中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都是8,这是8O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正确;B中核电荷数为11,这是Na的原子核,钠原子的核外有11个电子,钠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1价,Na的核外应有10个电子,而图中核外只有9个电子,错误;C中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都是17,这是17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正确;
8、D中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分别是17和18,这是17Cl的结构示意图,正确。,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思维导图,1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1)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氦为2)时,该原子处于稳定结构,化学性质较稳定。(2)一般来讲;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易失电子,表现为金属性;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易得到电子,表现为非金属性;最外层电子数等于4时,既不易失去也不易得到电子,易形成共价化合物。,教材点拨,(3)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元素的化合价的数值与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有关。例如:稀有气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已达稳定结构,既不易得电子也不易失电子,所以
9、稀有气体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为零。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容易失去这个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因此钠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只需得到1个电子便可达到稳定结构,因此氯元素在化合物中可显1价。,(2014经典习题选萃)A、B、C、D、E均为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原子M层上有一个电子;B元素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E元素的原子M层电子数为ab,L层电子数为ab,则A、B、C、D、E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为_、_、_、_、_。,典例透析,【解析】A元素的原子M层上有一个电子可知A元素K、L层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高中 必修 化学课件 1.2 课时 原子 核外电子 排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