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第3讲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专题突破练3练习.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第3讲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专题突破练3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第3讲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专题突破练3练习.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专题突破练专题突破练 3 3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017重庆一模)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相邻两个节气相差 15 天左右。据此完成第 12 题。1 1.我国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应该是( )A.日、地、月的位置关系B.太阳直射点运动C.我国农业生产活动安排D.月亮的阴晴圆缺2 2.图中所示的二十四节气中,每条直径上相对的两个节气日最可能出现的是( )A.两节气日期都一定相差 180 天B.两节气正午太阳高度相等C.两节气太阳视运动轨迹相同D.两节气的昼夜长短正好相反答案:1.B 2.D解析:第 1 题,根据材料“二十四节气
2、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可知,我国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主要作用是方便农业生产活动安排。第 2 题,图中所示的二十四节气中,每条直径上相对的两个节气时间相差半年,如夏至日和冬至日,因此其昼夜长短正好相反,D 项正确。(2018江西赣中五校联考)根据图及题中提供的信息,完成第 34 题。3 3.若图是以 O 点为中心的地球侧视图,F、G 为赤道上的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H、I 两点的昼夜长短相同B.H、I 两点的自转线速度相同,角速度不同2C.H、I 两点的季节相反,时间相差 12 小时D.H、I 两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4 4.若图
3、中 F、O、G 为赤道上的点,FG 直线距离为地球半径,F、G 之间经度范围为 4 月 12 日,以外为其他日期,则北京时间为( )A.4 月 11 日 20:00B.4 月 13 日 16:00C.4 月 13 日 24:00D.4 月 12 日 16:00答案:3.C 4.B解析:第 3 题,若该图是以 O 点为中心的地球侧视图,F、G 为赤道上的点,推断 FG 表示赤道。与 FG垂直的线表示地轴。H、I 是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该两点纬度数相同,南北纬相反,经度数和为180,东西经相反,所以 H、I 两地的昼夜长短相反;自转角速度、线速度相等,季节相反,地方时相差 12 小时;正午太阳高度
4、只有春、秋分日时相同,故 C 项正确。第 4 题,图中 F、O、G 为赤道上的点,FG 直线距离为地球半径,根据数学知识,可以推断 F、G 之间的经度差为 60,又因为 F、G 之间经度范围为 4 月 12 日,以外为其他日期,可知 F(或 G)所在的经线为日界线,即 180经线或 0 时所在的经线。当 F 所在经线为 180时,G 所在经线为 120W,地方时为 0 时,可以计算北京时间为 4月 13 日 16 时;当 F 所在经线为 0 时时,G 所在经线为 180,地方时为 4 时,则北京时间是 4 月 12日 0 时。综合分析,B 项正确。(2017山东济宁期末)我国某地一同学每天下午
5、在放学路上,习惯性地观察天空中的太阳。下图示意该同学在两个不同日期的 17:30(北京时间)经过 P 点时,所看到的太阳在天空中的 a、b 位置。图中 MN 代表南北方向,PQ 垂直于 MN。据此完成第 56 题。5 5.该同学所处的省区可能是( )A.黑龙江B.广东C.新疆D.四川6 6.该同学看到太阳位于 a 位置,四个月后位于 b 位置,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为( )A.一直向南B.一直向北C.先向北,再向南D.先向南,再向北答案:5.A 6.C解析:第 5 题,由图可知,MN 为南北方向,与 MN 垂直的 PQ 为东西方向,所以 a 位置位于正西方。只有二分日时才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6、日落时当地地方时是 18:00,北京时间是 17:30,所以当地的经度是 127.5E,只有 A 项符合。第 6 题,由图可知,在 17:30 时 a 太阳即将落下,而 b 太阳仍在天空,b比 a 昼长长,因此可知 b 昼长夜短。春分日四个月以后是 7 月 21 日前后,此时该地昼长夜短;秋分3日四个月以后是 1 月 23 日前后,此时该地昼短夜长。所以 a 为春分日。春分日以后四个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为从春分日到夏至日为向北,从夏至日到 7 月 21 日前后为向南。(2018江西南昌模拟)下图是位于 30N 附近的 N 城全年中 Z 值变化曲线图(设昼长 X 小时,夜长Y 小时,X-Y=Z
7、)。读图,完成第 78 题。7 7.太阳直射赤道的日期是( )A.B.C.D.8 8.至期间,南昌昼夜长短情况是( )A.昼长夜短,昼渐短B.昼长夜短,昼渐长C.昼短夜长,昼渐短D.昼短夜长,昼渐长答案:7.B 8.A解析:第 7 题,由材料可知,Z 为昼长与夜长之差,太阳直射赤道时,昼夜等长,差值为 0,读图可知,点上 Z 值为 0,故选 B 项。第 8 题,至期间,太阳直射点自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昼渐短,故选 A 项。(2017重庆二诊)图 1 为我国某地(40N,112E)南坡的植树造林整地模式示意图,图 2 为沿图 1中 PM 一线所作的剖面图。该模式是先在山坡上沿
8、等高线挖沟,将沟内挖出的底土在沟前培埂(图 2中 A 处),再用沟上沿的活土回填到沟的下方(图 2 中 B 处),最后在内斜坡一侧(图 2 中 C 坡)栽种小树苗。据此完成第 911 题。图 1图 249 9.图 2 中 A 埂的作用是( )A.改变沟内光照B.拦蓄地表径流C.升高沟内温度D.增加地表粗糙度1010.一年中正午时分,图 2 中沟内小树苗能全部被阳光照射的时间约为(黄赤交角取 23.5)( )A.60 天B.100 天C.180 天D.340 天1111.6 月 22 日,图 2 中沟内小树苗全部能照射到阳光的时间约为( )A.1 小时B.2 小时C.3 小时D.4 小时答案: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地球 运动 意义 突破 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