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九 资源开发与资源跨区域调配 第21讲 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练习.doc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九 资源开发与资源跨区域调配 第21讲 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九 资源开发与资源跨区域调配 第21讲 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练习.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专题突破练专题突破练 2121 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2018山东潍坊模拟)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著。西部大开发十几年来,贵州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但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据此完成第 12 题。1 1.贵州采矿工业导致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可能是( )A.露天矿表土剥离易造成严重的土地沙漠化B.矿区道路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C.重化工业体系多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环境污染严重D.燃煤发电、洗煤、炼煤、炼焦等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生态退化2 2.围绕能源开发,贵州最适合构建的产业链主要有( )煤铁钢 煤焦化 煤气液 煤电铝A.B.C.D.答案:1.C
2、2.D解析:第 1 题,贵州是在丰富矿产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矿产基地,以污染严重的重化工业为主。第2 题,贵州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著,可以以煤炭为基础构建煤焦化产业链,利用煤炭能源和铝土矿,发展煤电铝产业链。贵州缺少铁矿,不适合构建煤铁钢产业链;缺少天然气资源,不适宜构建煤气液产业链。(2017福建厦门质检)棕地是指废弃或半废弃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与设施。德国东北部的卢萨蒂亚地区,1920 世纪采矿业发展迅速,20 世纪 90 年代矿区纷纷关闭,形成一系列棕地。2000 年起,德国对该地区进行棕地整治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开发新型居住区,发展工业旅游。据此完成第 34 题。3 3.
3、卢萨蒂亚棕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人口锐减B.资源耗竭C.产业升级D.生态恶化4 4.德国整治卢萨蒂亚棕地的首要任务是( )A.改善生态环境B.优化交通布局C.发展旅游产业D.促进商业发展答案:3.B 4.A解析:第 3 题,由材料可知,棕地是指废弃或半废弃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与设施。德国东北部的卢萨蒂亚地区,1920 世纪采矿业发展迅速,20 世纪 90 年代矿区纷纷关闭,形成一系列棕地。该地的棕地是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而形成的,与人口、产业升级及生态无关,故选 B 项。第 4 题,随着棕地的形成,该地生态环境恶化,进行综合整治过程中首先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都是进行生态环境的改善
4、,故选 A 项。(2017山西太原三模)根据对农、林、牧等生产的适宜性,土地可划分为不同的土地适宜类型,而同一土地适宜类型中,其适宜程度和生产潜力又可分为三个质量等级。下图为我国不同土地适宜类型等级的面积比例。据此完成第 56 题。25 5.据图可知,我国农业用地( )A.类型全且数量多B.后备资源充足C.改造的潜力较大D.地区分布不均6 6.今后,我国农业土地的利用应该( )A.开发荒地资源,增加耕地的比重B.克服限制因素,提高优质土地比重C.扩大牧区面积,提高草场载畜量D.改造自然条件,扩大宜农土地面积答案:5.C 6.B解析:第 5 题,图示反映我国农业用地的类型较全,但是不能显示数量多
5、少,A 项错;图示没有显示我国土地后备资源的数量,B 项错;由于我国宜农荒地及宜林荒地占有很大的比例且高等级土地占比例较小,所以改造的潜力较大,C 项正确;图中没有反映地区分布状况,D 项错。第 6 题,开发荒地资源,增加耕地的比重,会导致生态环境问题,A 项错;我国土地利用中等级较高的比例较小,应当克服限制因素,提高优质土地比重,B 项正确;扩大牧区面积,提高草场载畜量,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C 项错;改造自然条件,应当考虑投入与产出之比,同时应当考虑因地制宜发展生产,扩大宜农土地面积会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D 项错。(2017福建漳州质检)碳生产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国内生产总值
6、与同期二氧化碳排放量之比,反映了单位碳排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下图为 20002011 年京津冀碳生产率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第 79 题。7 7.关于三省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北的能源利用率高B.北京的碳排放量最多C.天津的碳生产率逐年增长D.北京的年均碳生产率增速最快8 8.提高河北省碳生产率的有效措施是( )控制人口规模 承接京津产业转移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3提高科技水平A.B.C.D.9 9.天津市大力提高碳生产率能( )A.提高企业竞争能力B.减轻城市交通拥堵C.增加城市热岛效应D.减少酸雨发生频率答案:7.D 8.C 9.A解析:第 7 题,由材料可知,碳生产率反映的是单位碳排放所
7、产生的经济效益,河北的碳生产率最低可以反映出能源利用率低,A 项错;图中仅反映了碳生产率的高低及变化,仅根据图中信息无法计算碳排放量,B 项错;天津的碳生产率在 20092010 年呈下降趋势,因此并不是逐年增长,C 项错;图中反映的 12 年时间里,北京的碳生产率增长最多,反映出年均增速最快,D 项正确。第 8 题,科技水平高,能源利用率高,碳生产率高;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可以降低碳的排放量。故正确。控制人口规模与碳生产率无关;河北接受京津转移的产业多是高耗能产业,这些产业的转入会导致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碳生产率下降。故错。第 9 题,提高碳生产率符合目前的节能减排潮流,提高企业竞争能力,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资源 开发 跨区 调配 21 地区 可持续发展 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689277.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