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基本要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基本要素.ppt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弋老师弋老师如何进行教学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设计教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设计的基本要素教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设计的基本要素1 1、教材分析、教材分析2 2、学情分析、学情分析3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4 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5 5、教学方法与手段(模式、方法、组织形式、媒体)、教学方法与手段(模式、方法、组织形式、媒体)6 6、教学过程(教学方案、教学过程(教学方案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7 7、课后作业设计、课后作业设计8 8、教学的反思、教学的反思9 9、教学评价、教学评价 1.1.教学大纲对本单元教学的总体要求教学大纲对本单元教学的总体要求2.2.本单元教
2、材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教材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3.3.本单元教材的整体结构及重难点分析本单元教材的整体结构及重难点分析4.4.教师使用教材和处理教材的基本构想教师使用教材和处理教材的基本构想要素一:教材分析要素一:教材分析具体说具体说 (1 1)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明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各章节(各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各章节(各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2 2)正确理解和把握当前教学的内容,在本专业或)正确理解和把握当前教学的内容,在本专业或整册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整册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3 3)找出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关健技
3、能点,与这些技)找出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关健技能点,与这些技能点相关的知识点,还要看工作任务(或项目)是否能能点相关的知识点,还要看工作任务(或项目)是否能有效容纳知识、技能点,需要做什么样的处理。有效容纳知识、技能点,需要做什么样的处理。1.1.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应该实现的发展水平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应该实现的发展水平 2.2.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产生的原因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产生的原因 3.3.学生的个体差异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分析 4.4.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本单元知识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本单元知识的影响 要素二:学情分析要素二:学情分析要素三:教学目标要素三:
4、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主线,目标的教学目标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主线,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各项教学活动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各项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有助于实现目标。有效的课堂教的设计必须有助于实现目标。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起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终止于教学学应该起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终止于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目标的全面落实。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的制定 (1 1)教学目标的体系:)教学目标的体系: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2 2)内容:学习者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内容:学习者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经历什么样的学习过程,通过什么方式学习;培养经历什
5、么样的学习过程,通过什么方式学习;培养何种态度和情感。何种态度和情感。(3 3)表述:用可观察、可测定的行为术语精确)表述:用可观察、可测定的行为术语精确表达出来。表达出来。要素四:重点、难点要素四:重点、难点 1 1、确定、确定重点重点的依据:的依据:基于大纲要求(具体说是基于大纲要求(具体说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2 2、确定、确定难点难点的依据:的依据:基于学生起点状态(基于学生起点状态(学情)学情)3 3、要求:重点突出、难点明确、要求:重点突出、难点明确 要素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要素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1.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
6、学的目标和任务 教学内容的性质教学内容的性质 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教师自身的素养教师自身的素养 客观教学条件客观教学条件要素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要素五:教学方法与手段2 2、内容:、内容:(1 1)主要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方法以启发方法以启发式为指导,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如讲授、练习、式为指导,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如讲授、练习、实验探究、合作讨论等。实验探究、合作讨论等。(2 2)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设计)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设计。实物、标本、实物、标本、挂图、模型和实验仪器、设备(如多媒体、车床、各挂图、模型和实验仪器、设
7、备(如多媒体、车床、各种加工工具等)种加工工具等)要素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要素五:教学方法与手段3 3、教学方法的分类:、教学方法的分类:根据接受方式和凭借的信息媒体不同,将其分为五大类根据接受方式和凭借的信息媒体不同,将其分为五大类 以语言交流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以语言交流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以直观形象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以直观形象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以情感化为主的教学方法:陶冶法、榜样法。以情感化为主的教学方法:陶冶法、榜样法。以实际操作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实验法、练习法。以实际操作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实验法、练习法。以
8、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发现法、问题探究法等。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发现法、问题探究法等。职教特有的方法职教特有的方法 一体化一体化教学:从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运用理论实践一教学:从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运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实践服务一体化等教学方法,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体化、教学实践服务一体化等教学方法,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才。从缩短学生学习与就业岗位的距离出发,运用模拟(仿真)从缩短学生学习与就业岗位的距离出发,运用模拟(仿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从中
9、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运用问题探究法、案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运用问题探究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运用目标教学法、行为导向法等教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运用目标教学法、行为导向法等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方法能力,使教学达到学方法,训练学生的方法能力,使教学达到“教为不教教为不教”的境界。的境界。要素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要素五:教学方法与手段4 4、教学手段的分类:、教学手段的分类:根据产生的时间和技术水平分:传统教根据产生的时间和技术水平分:传统教学手段如,黑板、粉笔、
10、挂图、模型等;现代学手段如,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包括电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化教学手段主要包括电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基于网络的教学。如,投影机、电视机、学、基于网络的教学。如,投影机、电视机、投影器、语音实验室、投影器、语音实验室、CAICAI等等要素六:教学过程要素六:教学过程原则:原则:是教学方案的设计,不是教学内容的再现。是教学方案的设计,不是教学内容的再现。发挥教师主导、体现学生主体和媒体优化作用;发挥教师主导、体现学生主体和媒体优化作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体现一定的教学方法。体现一定的教学方法。要素七:课后作业设计要素七
11、:课后作业设计要有数量适中的作业要有数量适中的作业 多样化。如阅读、收集资料、实践性操作任务。多样化。如阅读、收集资料、实践性操作任务。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包括情感目标。比如汽修专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包括情感目标。比如汽修专业可以让学生探究汽车文化,人性化技术等话题。业可以让学生探究汽车文化,人性化技术等话题。层次分明层次分明,体现差异要求体现差异要求要素八:教学反思要素八: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课后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它是一个教学周期的起点与终点,起承学的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它是一个教学周期的起点
12、与终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应该体现四个方面的内容:上启下的作用。其应该体现四个方面的内容:(1 1)总结成功的经验。主要指教学过程中达到)总结成功的经验。主要指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标预先设计的目标、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某些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2 2)诊断)诊断不足之处不足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即
13、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学时应吸取的教训。使之成为以后再教学时应吸取的教训。(3 3)提出整改的措施提出整改的措施。思考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思考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出“再教设计再教设计”。(4 4)预设后续方案。在前面三个方面的基础上,对后序的教)预设后续方案。在前面三个方面的基础上,对后序的教学进行有效地预设,把之前的经验作为教学动力,把教训作为科学学进行有效地预设,把之前的经验作为教学动力,把教训作为科学指南,有针对性的运用到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设计上或教学过程中。指南,有针对性的运用到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设计上或教学过程中。要素九:教学评价要素九: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2、注重当堂达标效果检测。3、评价主体多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