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四课 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时作业3.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四课 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时作业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四课 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时作业3.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四课第四课 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国学大师季羡林在生前曾强调:一个国家应该重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之所以要重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因为( )本民族传统文化是至高无上的,是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的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文化也就不能丰富和发展传统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 BC D2道德经是我国传统文化经典,其中蕴含着许多治国理政辩证法。“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句话,就被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过。宣传工作,许多宣传理念和方法,也能从道德经中找到思想痕迹。由此可见( )我们应该
2、发挥传统思想的积极作用传统思想能使人们工作和生活得更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就能使事业获得成功传统文化在今天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A BC D3中国人自古就有着团圆的情怀,所以他们会尽可能地在春节时回到家人身边。“一种叫做年夜饭的东西把他们牢牢地拴在一起,表面上是一顿饭,但实际上则是根深蒂固的精神寄托。”这说明( )传统文化具有稳定不变的特点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必须大力弘扬民族文化2A BC D4不管是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还是在其他国家的华人,每到清明都会祭祖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吃年夜饭,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3、B这是传统习俗的继承与发展C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延续D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5黎族的钻木取火是古代各类人工取火术之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现在已经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表明( )钻木取火是黎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 BC D6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仍投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
4、的共性和规律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 BC D7廉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楚辞有“3朕幼清以廉洁兮”之语,东汉王逸有“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之释,现代汉语词典把廉洁解释为“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当代共产党人正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新要求。这表明廉洁文化(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反作用具有社会历史性和生命力A BC D8“尊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忘古”,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必要前提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动力
5、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承袭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A BC D9中国孝文化产生于商周时期,随着社会发展,其内涵不断扩展,从尊祖敬宗的宗教祭祀礼仪演化为以尊亲事亲为核心的家庭伦理,从以“事君”为核心的政治伦理演化为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核心的社会伦理,实现了从“孝之为行”到“孝之为德”再到“孝之为道”的提升,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基础。这说明孝文化( )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民族风格、民族气派具有传承性,既一脉相承,其内涵又因时而变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精神特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A BC D10“随礼”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人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
6、部分。国庆长假和元旦期间4可谓是喜事连连,这随礼的数额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不少市民感慨礼金随不起,戏称喜事请柬为“红色罚款单”。据此,下列关于“随礼”的认识正确的是( )A随礼作为民族习俗要积极响应和勇于传承B随礼作为传统文化要大胆改革和敢于抛弃C随礼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情感表达D随礼如能顺应社会生活变迁将促进人际关系11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 )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C传统
7、文化影响城市发展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12目前,传统戏剧如京剧已开始进入中小学课堂。文化部将积极与教育部门协商,出台相关文件,将民歌、民乐纳入中小学音乐课,将剪纸、年画纳入美术课,将传统技艺纳入手工课,使中小学生认识、了解和喜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上述材料主要强调了( )A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B中小学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C教育是文化传承的唯一形式D学校教育的全部功能就在于传承传统文化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对于重大节日是否取消燃放烟花引起了网友的热议。观点一认为:不能取消,燃放烟花是重要的民族习俗,是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观点二认为:应该取消,燃放烟花会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政治 复习 第二 单元 文化 传承 创新 第四 课文 继承 发展 课时 作业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