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技术》第11章IP网络的服务质量保障.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Internet技术》第11章IP网络的服务质量保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nternet技术》第11章IP网络的服务质量保障.ppt(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11章章 IP网络的服务质量保障网络的服务质量保障 传统的IP网络只提供“尽力而为”的数据传输能力。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增加,网络服务的需求将超过网络提供的能力,出现了网络拥塞。为此,Internet必须具有为不同的业务提供相应QoS的能力。1.服务质量服务质量(QoS)的概念的概念 QoS是指网络为用户提供的一组可以测量的预定义的服务参数,具体可以量化为带宽、延迟、延迟抖动、丢失率、吞吐量等性能指标。RFC 2386将QoS看做网络从源结点到目的结点传输分组流时需要满足的一系列服务要求。(1)QoS的分类 IETF提出了两种不同的 Internet QoS体系结构,即集成服务和区分服务。Q
2、oS特征可以分为基于技术的QoS特征和基于用户(应用)的QoS特征。(2)当前Internet支持QoS保障的概况 Internet的初衷是网络结构尽可能简单,只提供“尽力而为”服务,由于交换机和路由器的接口速率相比于网络的带宽仍很低,随着带宽的增加大量带宽的新业务不断涌现,拥塞将是难以避免的,为了在Internet上提供有质量保证的服务。QoS机制不是用来增加网络带宽,而是通过最优化的使用和管理网络资源使其尽可能满足多种业务的需求。2.拥塞控制和资源分配拥塞控制和资源分配 资源分配和拥塞控制是很复杂的,资源分配一方面实现于网络内部的路由器和交换机中,另一方面又存在于主机的传输层协议里。资源分
3、配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决定什么时候拒绝和接受哪些请求。拥塞控制是指网络结点为预防或响应超负荷的情况所做的努力,第一个目标就是预防拥塞,是保持某种公正。(1)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 传送的用户数据量超过了网络处理能力,网络服务性能出现下降,这种现象就是拥塞。节点输入1输入2输入3输出1)网络状态的监测 网管和结点机应对网络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生拥塞,就应采取拥塞控制和拥塞恢复策略进行控制。2)拥塞控制策略采用终点控制策略时,网络中结点机将前向传送帧的FECN比特置“1”,以传送拥塞通知。虚电路终点的用户终点应采取相应措施,以缓解拥塞状态。前向 通知用户应该对与收到的分组方向相同的通信量采取必要的
4、拥塞避免措施。它表示这个分组在其逻辑连接上遇到了拥塞的网络资源。采用源点控制策略时,网络中结点机将后向传送的帧的BECN比特置“1”进行传送,以通知其他结点机直至虚电路源点用户终端,以缓解拥塞状态。反向 通知源站应该对与收到的分组方向相反的通信量采取必要的拥塞避免措施。它表示用户在该逻辑连接上传输的分组遇到了拥塞的网络资源。3)拥塞恢复策略 进行拥塞恢复时,网络内结点机除采用源点或终点控制策略发出拥塞通知外,网络结点还要将DE比特置“1”的帧丢弃。丢弃这些帧时应遵循下述两个原则:对于具有不同优先级的用户信息帧,应先丢弃优先级低的用户信息帧。对于具有相同优先级的用户信息帧,应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同
5、等对待。4)终端拥塞管理(2)资源分配机制的分类1)以路由器为中心或以主机为中心 在网络内部进行的资源分配、在网络边缘进行的资源分配。2)基于预留或基于反馈 主机在建立流的过程中向网络申请一定的资源,每个路由器再为该请求分配足够的资源。3)基于窗口或基于速率 基于窗口的传输协议TCP接收者给发送者一个建议的窗口大小,即资源分配,业务流的速率是可调的,也就是发送者申请每秒一定比特的预留资源。(3)资源分配机制的评价标准1)资源分配的有效性 使用吞吐量和时延的比值来作为衡量资源分配机制有效性的尺度2)网络的能力0.0 0.5 1.0 1.51.00.50.0吞吐量负载加控制无控死锁拥塞2.资源分配
6、的公平性 Raj Jain 建议了一个可以用来评价拥塞控制机制的公平性的公平指数(FI),对于给定集合中流的吞吐量(x1,x2,,xn)(以bps为单位),公平指数的函数为:该公平指数的值始终在01之间。其中1表示极大的公平。3.TCP/IP的拥塞控制机制的拥塞控制机制 拥塞控制是确保Internet稳定的关键因素,也是各种管理控制机制和应用的基础。(1)拥塞产生的原因 1)存储空间不足 2)带宽容量不足 3)处理器处理速度慢(2)TCP的拥塞控制 TCP所采用的基本策略是在没有预留的情况下直接向网络发送分组,然后观察网络状况并做出相应的反应。TCP的拥塞控制思想就是由每一个发送源来确定网络的
7、可用容量,从而知道有多少分组能够安全地被发送。网络的可用带宽是不断变化的,这意味着每个给定的源必须不断地调整分组发送的数量。1)基于窗口的TCP拥塞控制机制 TCP协议采用一种加法增加、乘法减少(AIMD)的拥塞控制算法。发送方维持一个拥塞窗口,若发送方发现窗口内的一个报文发生丢失,则认为这个丢失是由网络拥塞造成的,于是将窗口大小减半,以减小发送速率,从而避免拥塞的加重。如果窗口中的报文没有发生丢失,则表明目前网络状况良好,发送者将增大窗口,从而增加报文的发送速率。1988年Van Jacobson提出了慢启动和拥塞避免算法。1990年 TCP Reno 版本又增加了快速重传和快速恢复算法,避
8、免了网络拥塞不严重时采用慢启动算法而造成的过多减小发送窗口的现象。TCP拥塞控制的几个阶段(a)慢启动阶段:当建立新的TCP连接时,拥塞窗口被初始化为一个数据包大小。源端按窗口大小发送数据,每收到一个ACK确认,窗口就增加一个数据包发送量。(b)拥塞避免阶段:当发现超时或收到3个相同的ACK确认时,网络将发生拥塞,此时进入拥塞避免阶段。慢启动阈值将被设置为当前窗口的一半,当数据包发生超时,窗口被置为1。(c)快速重传和快速恢复阶段:当源端收到3个或3个以上重复的ACK确认时,判定数据包已经丢失,并重传数据包,同时将慢启动阈值设置为当前窗口的一半。TCP协议的公平性问题 在Internet中,面
9、向连接的TCP和无连接的UDP在拥塞发生时将做出不同反应和处理,从而在两者之间产生对网络资源不公平使用的问题。因此必须设法判断在拥塞发生时各个数据流是否遵守TCP拥塞控制机制,同时惩罚那些不遵守拥塞控制的数据流。(a)如果数据流遵守TCP拥塞控制方式,那么在拥塞发生时,它首先应将拥塞窗口减半,然后在每个RTT内按常数速率增加窗口。当发现某个数据流的发送速率大于TCP连接允许的最大速率时,可断定该数据流没有执行拥塞控制。(b)通过观察网络中占据高带宽的数据流是否对拥塞指示进行响应来判断它是否执行拥塞控制,也就是随着网络包丢失率的增加,其传送速率相应降低。(c)解决TCP拥塞控制公平性问题的根本出
10、路是在Internet上全面采用端到端的拥塞控制并融合IP层拥塞控制的有效算法。TCP协议的改进 TCP协议中,源端在检测到期拥塞后,重传从数据包丢失到检测到丢失时发送的全部数据包,而其中有些数据包已被正确地传到期接收端,不必重传。在大多数TCP实现中,准确估计超时时间和RTT值并不容易。近年来人们提出了New-Reno和SACK等算法。SACK算法是在Reno基础上进行扩展,对数据包进行有选择地确认和重传。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重传。进而减少时延,提高网络吞吐量。New-Reno利用一个ACK确认部分发送窗口的方法来立即重传剩下的数据包。2)基于公式的TCP拥塞控制 随着实时媒体流应用的逐渐增多,
11、AIMD方式的拥塞控制算法已显得不不足。TCP的拥塞控制每发现一个报文丢失就将窗口减半的做法极大地破坏了这种数据流的平滑性,极大地影响了接收质量。基于公式的拥塞控制的原理是通过一个丢失事件率等为参数的公式来计算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上限,发送方以此公式的计算结果为依据来对自身的发送速率进行调整,并保证发送速率不会超过上限值。拥塞控制公式 由Padhye 等人提出的拥塞控制公式(P391式11-3),可以计算出在当前参数值的情况下一个TCP流的稳态的发送率。TERC协议 S.Floyd等人提出了一种应用基于公式的拥塞控制协议(TFRC)。TFRC采用Padhye提出的TCP平均速率计算公式作为拥塞控制
12、公式,其目的是使TFRC流与TCP流在相同环境下抢占带宽的能力相同,从而能够与TCP协议公平竟争,与TCP的AIMD的窗口变化策略相比,TFRC采用了丢失事件率而不是报文丢失率作为控制参数。3)IP拥塞控制机制 IP拥塞控制机制主要包括:先进先出队列(FIFO)随机早期检测算法(RED)在拥塞发生前主动丢弃一些数据包从而避免丢弃属于同一连接的更多的连接数据包,从而提高连接的吞吐量。显示拥塞指示算法(ECN)在源端数据包中嵌入ECN使能比特位,路由器根据网络情况设置ECN使能比特位。源端接收从网络中反馈回的这种EDN置位的数据包,然后将随后发出的数据包标记为可丢弃的数据包。加权公平排队算法(WF
13、Q)根据不同数据流应用的不同带宽要求,对每个队列采用加权方法分配缓存资源,从而增加FQ对不同应用的适应性。11.4 拥塞避免机制拥塞避免机制 TCP协议的策略是出现拥塞时再进行控制。另一种方法是预测何时拥塞将发生,然后在分组开始被丢弃之前降低主机的发送数据速率。1.基于DECbit的拥塞避免机制 尽可能在路由器和目标结点之间平均分配拥塞控制的职责,每个路由器监视其上流经的负载量并且显式地通知目标结点何时拥塞将要发生。通过在流经路由器的分组中设置一个拥塞比特位来实现这种通知,将这种比特位称做DECbit。然后目标主机将这一拥塞比特拷贝到返回源端的ACK消息中,最后源端通过调整其发送速率来避免拥塞
14、。2.RED算法 随机早期检测RED算法与DECbit方法相似,每个路由器被编程用于监视其队列长度,当检测到拥塞即将发生时通知源端调整其拥塞窗口。与DECbit方法相比主要有两点不同:(1)通过丢弃分组来稳式通知源拥塞发生。它通过超时的方法来检测拥塞。采用RED机制的网关在它们被强迫丢弃分组前就丢弃分组,以此来通知源端应提前减少其拥塞窗口。(2)RED可以决定无论什么时候队列长度超过了丢弃门限就以一定的概率丢弃每个到来的分组,而不是等到队列完全被填满再被迫丢弃每个到来的分组。3.RIO算法 RIO算法的机制与RED类似,基本思想是当路由器检测到拥塞时,高概率地丢弃低优先级分组。当一个新分组到达
15、时,路由器判别分组标志为In或Out。若为一个In分组,计算In分组的平均队列长度avg-in和所有分组的平均队列长度avg-total;若为一个Out分组,计算分组平均队列长度avg-total。然后根据avg-in或avg-total计算每一个新到达分组的丢弃概率。若为In分组,丢弃概率公式Pin(P395式11-4)若为Out分组,丢弃概率公式Pout(P396式11-4)4.基于源端的拥塞避免 这种技术的一般原理是观察来自网络的信号,发现一些即将出现拥塞的路由器如果不采取措施,那么拥塞很快会发生。一种特殊的算法是每隔两个RTT延迟检测当前的RTT值是否比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最小RTT和最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Internet技术 Internet 技术 11 IP 网络 服务质量 保障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