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2).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3、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2).ppt(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分组分组分组分组252533334242一、概述一、概述1 1 1 1、统计整理的概念、统计整理的概念、统计整理的概念、统计整理的概念:统计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与统计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与要求,对统计调查阶段所搜集到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汇要求,对统计调查阶段所搜集到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汇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以得出反映事物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以得出反映事物总体综总体综合特征合特征资料的工作过程。资料的工作过程。其作用其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过渡过程;(的过渡过程;(2)在统计工作
2、过程中起着承上启)在统计工作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下的作用;(3)统计调查的)统计调查的继续和深入继续和深入,统计分析的统计分析的基基础础。第三节第三节 统统 计计 分分 组组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20052 2、统计整理的内容、统计整理的内容工工 作作 内内 容容资料审核资料审核分组和汇总分组和汇总统计图表统计图表资料积累资料积累完整性完整性准确性准确性及时性及时性 统计整理的内容依据整理纲要包括:综合表和编制说明。统计整理的内容依据整理纲要包括:综合表和编制说明。综合表包括:统计分组和统计指标。综合表包括:统计分组和统计指标。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20052 2、目的
3、、目的:二、统计分组二、统计分组统计分组: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以及总体的统计分组: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以及总体的内在差异,内在差异,按照某一标志按照某一标志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区分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区分为若干部分或不同的类型组。为若干部分或不同的类型组。保持组内统计资料的保持组内统计资料的一致性(组内同质性)一致性(组内同质性)和组与和组与组之间资料的组之间资料的差异性(组间差异大)差异性(组间差异大),使大量无序,使大量无序的数据变为有序,层次分明,以便进一步运用各种的数据变为有序,层次分明,以便进一步运用各种统计方法,研究现象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从而统计方法,研究现象的数量表现和数
4、量关系,从而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1 1、概念:、概念: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20053 3、作用、作用 统计分组是深化认识的必要前提,它是统计整统计分组是深化认识的必要前提,它是统计整理的重要方法,在统计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基理的重要方法,在统计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基本作用有以下三个方面。本作用有以下三个方面。例:我国关于经济类型划分的暂行规定,把企事业例:我国关于经济类型划分的暂行规定,把企事业单位分为: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单位分为: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经济、联营
5、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其他经济等经济类型;学生的学澳、台投资经济、其他经济等经济类型;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通过将成绩分成优、良好、合格和不合习情况可以通过将成绩分成优、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学生可以按性别划分为男生和女生。格;学生可以按性别划分为男生和女生。1 1)划分现象的类型)划分现象的类型(从类型分组的角度)从类型分组的角度)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20052 2)揭示现象内部结构(从结构分组的角度)揭示现象内部结构(从结构分组的角度)例:某班例:某班505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组资料如下: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组资料如下:考试分数人数比重(%)60
6、以下607070808090901002112410342248206合计50100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20053 3)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从分析分组的角度)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从分析分组的角度)例:某商业企业各部门按销售额分组观察其流通费用率的变化:例:某商业企业各部门按销售额分组观察其流通费用率的变化:按销售额分组(万元)流通费用率(%)5010010015015020020025025030010.29.59.08.88.6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20054 4、分组标志的选择:三个原则、分组标志的选择:三个原则1 1)根据研究目的;)根据研究目的;2 2)反映总
7、体本质特征;)反映总体本质特征;3 3)结合当时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结合当时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按分组标志性质分按分组标志性质分品质标志分组品质标志分组数量标志分组数量标志分组按分组标志个数分按分组标志个数分简单分组(一个分组标志)简单分组(一个分组标志)复合分组(两个以上分组标志)复合分组(两个以上分组标志)分组体系分组体系5 5、分组形式、分组形式例例例例例例例例例例例例例例例例单项式单项式组距式组距式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2005第四节第四节 分配数列分配数列分组分组单位数单位数频率频率合计合计100100分组标志分组标志次数或频数次数或频数频率或比率、比重频率或比率、比重一、
8、概一、概 念念分配数列分配数列分配数列(次数分配)分配数列(次数分配):分组归类、排序,所形成总体内分组归类、排序,所形成总体内所有单位在每一组的分布。所有单位在每一组的分布。作用作用:反映总体的结构分布和分布特征。反映总体的结构分布和分布特征。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2005二、分二、分 类类品质数列:品质标志分组品质数列:品质标志分组变量数列:数量标志分组变量数列:数量标志分组单项数列:单项式分组单项数列:单项式分组组距数列:组距式分组组距数列:组距式分组等距数列等距数列异距数列异距数列例例例例例例例例例例例例例例例例组距式组距式分组分组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2005三、变量
9、数列的编制三、变量数列的编制三、变量数列的编制三、变量数列的编制2 2、计算全距(极差、计算全距(极差RangeRange)1 1、确定形式、确定形式单项数列:离散且取值不多。单项数列:离散且取值不多。组距数列:离散且取值多或连续型。组距数列:离散且取值多或连续型。3 3、组距数列:组距;组数;、组距数列:组距;组数;组距:每组上下限之间的距离。组距:每组上下限之间的距离。组数:组的数量组数:组的数量两者呈反向关系两者呈反向关系等距数列:直方图等距数列:直方图异距数列:实际研究中,需要消除组距不同的异距数列:实际研究中,需要消除组距不同的影响,采用标准组距或次数密度(频率密度)影响,采用标准组
10、距或次数密度(频率密度)根据标志变异根据标志变异是否均匀以及是否均匀以及变异范围大小变异范围大小选择选择例例例例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20055 5、组中值的计算:闭口组;开口组、组中值的计算:闭口组;开口组闭口组:闭口组:开口组:开口组:例例例例1 1 1 14 4、确定组限:、确定组限:连续变量分组:连续变量分组:遵循遵循“上限不在内上限不在内”原原则则离散变量分组:如离散变量分组:如1010人以下,人以下,11112020人,人,2121人以上人以上基本原则:标志值在各组的变动能反映事物质的变化基本原则:标志值在各组的变动能反映事物质的变化1010万元以下,万元以下,101050
11、50万元,万元,5050万元以上万元以上 5050万元不属于第二组,而属于第三组万元不属于第二组,而属于第三组例例例例例例2 2 2 2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2005四、累计次数分布四、累计次数分布四、累计次数分布四、累计次数分布累计次数分布累计次数分布累计次数分布累计次数分布:表示总体在某一标志水平以上或者表示总体在某一标志水平以上或者以下包含的次数或者比率总和。两种方法:以下包含的次数或者比率总和。两种方法:向上累计向上累计向上累计向上累计:低于某变量值的次数或频率总和低于某变量值的次数或频率总和单项数列:低于某变量值单项数列:低于某变量值组距数列:低于某组上限组距数列:低于某组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2 第二 统计调查 整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