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第五章-生物氧化-第三节-氧化磷酸化 (2).ppt
《【生物化学】第五章-生物氧化-第三节-氧化磷酸化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第五章-生物氧化-第三节-氧化磷酸化 (2).ppt(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八章 生物氧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8.1 生物氧化概述8.2 电子传递链8.3 氧化磷酸化代谢物的氧化(脱氢)作用与ADP的磷酸化反应偶联生成ATP的过程。部位:线粒体内膜(真核)胞浆膜(原核细胞)数目、形状因细胞而异 第三节第三节 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n 是指电子从NADH或FADH2经电子传递链传递给分子氧生成水,并偶联ADP和Pi生成ATP的过程。n 它是需氧生物合成ATP的主要途径。1.体内ATP生成的方式: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是指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偶联ADP磷酸化,生成ATP,又称为偶联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
2、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是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生成高能键,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2.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即ATP生成的部位。P/O比值:是指物质氧化时,每消耗1摩尔氧原子所消耗的无机磷的摩尔数,即生成ATP的摩尔数。-物质氧化时,每消耗1mol氧原子所消耗无机磷的mol数(或ADP mol数),或每消耗1mol氧所生成的ATP的mol数.自由能变化自由能变化(G0):大于大于30.5kJ即可生成即可生成1摩尔摩尔ATP。69.5kJ/mol40.5kJ/mol102.3kJ/mol三个偶联部位:NADH与CoQ之间;CoQ与Cyt c之间
3、;Cyt aa3与氧之间。3.氧化磷酸化的机制有关氧化磷酸化机理的几种假说 化学偶联假说 构象偶联假说 化学渗透假说(1)化学偶联假说(1953年)chemical coupling hypothesis n 认为电子传递反应释放的能量通过一系列连续的化学反应形成高能共价中间物,最后将其能量转移到ADP中形成ATP。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激酶磷酸甘油酸激酶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2)构象偶联假说(1964)conformational coupling hypothesis n 认为电子沿电子传递链传递使线粒体内膜的蛋
4、白质组分发生了构象变化,形成一种高能构象,这种高能形式通过ATP的合成而恢复其原来的构象。n 迄今未能分离出这种高能蛋白质。但在电子传递过程中蛋白质组分的构象变化还是存在的。(3)化学渗透假说:n线粒体内膜的电子传递链是质子泵n电子由高能状态传递到低能状态时释放出来的能量,用于驱动膜内侧的H+迁移到膜外侧(内膜对H+是不通透的),在膜内外侧产生了跨膜质子梯度和电位梯度n在膜内外势能差的驱动下,膜外高能质子沿着一个特殊通道(ATP合酶组成部分),跨膜回到膜内侧。质子跨膜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直接驱动ADP和磷酸合成ATP复合体、均有质子泵作用4 H+4 H+4 H+4 H+2 H+2 H+内膜表面基
5、质NADHHNAD琥珀酸 延胡索酸 O22H+H2OQ循环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膜线粒体膜+-H+O2 H2O H+e-ADP+Pi ATP 化学渗透假说简单示意图化学渗透假说简单示意图化学渗透假说4.ATP合成机制ATP合酶即复合体。位于线粒体内膜的基质侧。ATPATP合成酶在线粒体中的位置合成酶在线粒体中的位置ATP合酶F0:为疏水蛋白质,是镶嵌在线粒体内膜中的质子通道。F1:为亲水蛋白质,由33亚基组成,催化生成ATP。OSCP:寡霉素敏感相关蛋白,位于F0与F1之间,使ATP合酶在寡霉素存在时不能生成ATP。n ATP合成酶由疏水的F0(a1b2c912)和亲水的F1(33)组成
6、.n 质子穿过a时,推动c环象水车一样转动,连带F1转动.n 质子流过ATP合酶时同时释放出结合的ATP分子ATP合酶结构模式图ATP合酶的工作机制合酶的工作机制ATP合酶的作用力是由质子动力所驱动的ATP4-F0 F1 胞液侧胞液侧 基质侧基质侧 腺苷酸腺苷酸转运蛋白转运蛋白磷酸磷酸转运蛋白转运蛋白 ADP3-H2PO4-ATP4-3H+3H+H+H+H2PO4-H2PO4-ADP3-ADP3-n每分子ATP在线粒体中生成并转运到胞浆需4个H回流进入线粒体基质中5.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和抑制n 呼吸链抑制剂:阻断呼吸链中某些部位电子传递。n 解偶联剂:使氧化与磷酸化偶联过程脱离。如:解偶联蛋白
7、,如2,4-二硝基苯酚(DNP)n 氧化磷酸化抑制剂:对电子传递及ADP磷酸化均有抑制作用。如:寡霉素 鱼藤酮粉蝶霉素A异戊巴比妥 抗霉素抗霉素A二巯基丙醇二巯基丙醇 CO、CN-、N3-及及H2S 各种呼吸链抑制剂的阻断位点解偶联蛋白作用机制(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解偶联蛋白作用机制(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F F0 0 F F1 1 Cyt cQ胞液侧胞液侧 基质侧基质侧 解偶联解偶联 蛋白蛋白热能热能 H H+H H+ADP+Pi ATP 寡霉素寡霉素(oligomycin)可阻止质子从可阻止质子从F0质子通道回流,抑制质子通道回流,抑制ATP生成生成6.通过线粒体内膜的物质转运n线粒体外膜孔
8、蛋白,10kDa的物质通过n线粒体内膜不同的转运体,对物质有选择性两种机制:n n-磷酸甘油穿梭(glycerophosphateglycerophosphate shuttle)shuttle)n n苹果酸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天冬氨酸穿梭 (malate-asparatemalate-asparate shuttle)shuttle)胞质中NADH的氧化(线粒体外NADH的氧化)NADH两种氧化途径的比较氧化途氧化途径径主要存主要存在的组在的组织织主要承主要承担酶担酶胞液中胞液中主要承主要承担酶的担酶的辅基辅基线粒体线粒体内主要内主要承担酶承担酶的辅基的辅基被完全被完全氧化时氧化时经过的经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第五章-生物氧化-第三节-氧化磷酸化 2 第五 生物 氧化 三节 氧化磷 酸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