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患者衰弱的运动干预.docx
《卧床患者衰弱的运动干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卧床患者衰弱的运动干预.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卧床患者衰弱的运动干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18.7%,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13.5%,60岁以上失能老年人已超4 200万,相当于每6名老人中就有1名生活无法自理。衰弱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老年综合征,反映了脏器生理储备下降,导致机体易损性增加、抗应激能力减退的非特异性状态。衰弱与一系列不良事件相关,增加了老年人发生失能、跌倒、骨折、谵妄和死亡风险。然而衰弱并不等同于衰老,衰老是单向的不可避免的机体正常退化过程,而衰弱是正常老化过程中受疾病或生活方式的影响,导致额外的机体功能下降,可称为二次衰老。一、衰弱的患病率和危害衰弱患病率随增龄逐渐增高,85岁及以上老年人
2、每4名中约1名患衰弱。国内一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6574岁的老年人衰弱患病率为12.2%,7584岁为33.2%,85岁及以上为46.8%,我国老年人群衰弱患病率不容乐观。衰弱老年人身体机能和脏器生理储备下降,常表现为体重下降、行动迟缓、肌力下降、疲乏感、运动量下降5个方面。严重衰弱常导致失能、长期住院、长期照护、生活质量差、死亡风险增加,这无疑会造成巨大的医疗卫生负担和严峻的社会、家庭问题。虽然衰弱患病率较高,但衰弱是动态变化的、可干预的,已有多项研究结果提示运动能有效改善衰弱、减少不良结局发生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干预研究集中在衰弱前期,对衰弱卧床患者的干预研究相对较少。二、衰弱发病机
3、制和临床表现衰弱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生理因素(炎症、内分泌因子不足、微量营养素缺乏)、疾病(共病慢病、多重用药、认知受损、抑郁、肥胖等)、生活方式(低体力活动、蛋白质摄入不足等)、社会人口学因素(高龄、女性、贫困、独居、低教育程度等)。目前,衰弱的病理、生理机制仍未明确,增龄导致各器官组织生理储备能力下降,并与上述因素共同作用,致使机体发生能量代谢改变、应激系统受损、神经功能性退化、激素水平下降,最终导致衰弱。衰弱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躯体衰弱、认知衰弱、社会衰弱,三者间相互影响。衰弱和失能、共病间存在重叠,多数衰弱患者会逐渐发展为失能状态,共病患者容易发生衰弱和失能。衰弱的
4、临床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的,如难以解释的体重下降、疲劳乏力、不愿活动、肌力减退、行动能力下降、谵妄、厌食、反复感染等。严重衰弱可导致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显著下降,如不进行早期干预可能导致老年人卧床不起,进一步加快肌肉和骨质流失,导致坠积性肺炎、直立性低血压、心肺功能减退等。卧床不起是指患者因疾病或伤残导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部分或完全依赖床上生活。日本学者根据患者自理能力将卧床不起分为3级:(1)A级:室内生活一般自理,但无他人帮助无法外出;(2)B级:室内生活需要帮助,床上生活为主;(3)C级:全天床上生活。长期卧床能加速衰弱的进展,而衰弱加重则会进一步延长卧床时间,二者间形成恶性循环,不仅增加衰
5、弱不良预后的发生风险,还会导致血栓栓塞、坠积性肺炎、褥疮等卧床并发症。三、衰弱诊断评估衰弱诊断标准目前仍未统一,临床常用的是Fried衰弱表型量表和衰弱指数,其他评估量表多由以上两种量表演变而来,包括衰弱自评量表(FRAIL)、临床衰弱量表(CFS)、医院衰弱风险评分等。Fried衰弱表型量表包括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步速缓慢、握力下降、体力活动减少、自我感觉疲乏5项标准,符合3项以上诊断为衰弱,符合1到2项诊断为衰弱前期,该量表广泛用于多种流行病学调查,适用于临床评估。衰弱指数是依据机体缺陷累积诊断衰弱,涉及躯体、精神心理、疾病、社会人口学等方面,评分为01分,大于0.25分诊断为衰弱。运用衰
6、弱指数进行评估耗时较长,但在死亡率的预测上较其他衰弱评估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常用于科学研究。FRAIL包括5个自答式问题,无须测试工具,适合门诊、基层医院和社区开展筛查。鉴于临床问题的复杂性,选择衰弱评估工具应依据评估目标不同而有所侧重。卧床不起患者的体重、步速等指标测量困难,Fried衰弱表型量表或衰弱指数并不适用,因此对这类人群可考虑CFS。CFS由Rockwood团队提出,评分为1(非常健康)9分(疾病终末期),48分代表不同程度的衰弱,分数越低,健康程度越高。该量表与其他衰弱量表在诊断能力上有较高的相关性,且对临床不良结局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是维持患者日常
7、生活独立性的一项重要能力,主要包括:进食、个人卫生、洗澡、穿衣、如厕、大小便控制、移动能力等,目前住院患者进行ADL评估最常用的是改良Barthel指数。临床衰弱量表从运动能力、疾病状况、情感认知、自理能力等多方面评估,而改良Barthel指数着重于基本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对卧床患者进行衰弱评估时二者常结合使用。四、衰弱运动干预衰弱是一个可逆的动态过程,衰弱期、衰弱前期、非衰弱期三者间可相互转换,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可通过衰弱评估工具及早发现衰弱,制定综合干预方案以延缓、改善甚至逆转衰弱。(一)运动干预的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机体可能通过运动调节衰弱的相关分子通路,提高骨骼肌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
8、代谢系统的功能,进而改善患者的衰弱状况,如降低氧化损伤、减轻慢性炎症、增强自噬、提高线粒体功能、强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信号通路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等。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运动可改善衰弱、提高躯体功能水平和认知水平、改善衰弱生物学指标,减少负性临床事件发生。一项观察健康习惯与衰弱关系的队列研究结果显示,50岁时拥有健康的生活习惯或之后新养成的健康习惯均能减少衰弱的发生风险,其中包括每周进行150 min的中高强度运动,可见运动是衰弱的重要保护因素。(二)衰弱卧床患者的运动干预方式对卧床患者进行主被动躯体运动、辅助器具运动或神经肌肉电刺激等可提高机体细胞的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改善肌
9、肉蛋白合成率,提高肌力、耐力和最大摄氧量,从而提高衰弱卧床患者的躯体功能水平和生活自理能力。非卧床衰弱患者进行抗阻运动时所采取运动负荷一般为25%75% 1最大肌力(RM),另有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高强度运动(70% 1 RM)与低强度运动(40% 1 RM)对衰弱老年人分别干预8周,除简易体能状况量表(SPPB)外,下肢肌力、ADL、抑郁状态、生活质量等在两组间均无差异。有氧运动负荷常维持Borg量表中的1217分,即有点吃力到很吃力。运动干预周期一般312个月,运动频次维持在每周25次,每次运动时间3060 min,但确定最终运动量需综合考虑患者的衰弱状况、共病、安全性、可行性等因素。由于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卧床 患者 衰弱 运动 干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