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湖北省武汉四中七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2020-2021学年湖北省武汉四中七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湖北省武汉四中七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湖北省武汉四中七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1.下面是对北京人小毛一天生活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早上,小毛独自一人在原始森林中射死了一头野兽B.中午回家后,小毛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C.下午,小毛用陶罐蒸出香喷喷的小米饭D.晚上,小毛与大家共同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2.下列原始文明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B. C.D.3.下列图表的内容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下面是对史实的推论或评价。 其中史实与推论(评价)正确的是史实推论(评价)A北京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已会人工取火B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主要粮食作物是粟和水稻C黄帝发明养蚕
2、堞丝和文字“人文始祖”D尧舜禹禹通过禅让成为部落首领,并建立夏初,他从部 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国王A. AB. BC. CD. D4 .人们常称北京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是“三晋之地”。“燕蓟之地”“齐鲁大地”“三晋之地”的由来与下列什么制度有关?()A.禅让制 B.郡县制C.分封制D.世袭制5 . “烽火戏诸侯”故事反映的历史史实是()A.诸侯有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B.扩大了西周的统治范围,确立了社会等级制度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点。12 .【答案】A【解析】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
3、又能灌溉,它使 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馍”,因而获得了 “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 一直造福于人民。A符合题意,BCD错误。故选:Ao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僮”,因而获得了 “天府 之国”的美称。熟练掌握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13 .【答案】ABD【解析】据所学知,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这一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牛 耕出现,农业发展;百家争鸣,私学兴起。C项不可能出现,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故选:ABDo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战国时期相关史实。14 .【答案】C【解析】题干的
4、关键信息是“教育公平”,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就是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有教无类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的观点,即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故ABD 不符合题意。故选:Co本题考查孔子教育思想,知道有教无类最能体现教育公平。解答本题注意识记孔子的教育思想。15 .【答案】D【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们分别是儒家、法家、道家学派的思想主张。孔子是儒 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主张以 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空谈仁义, 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老子
5、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他在政治上 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知道他们分别是儒家、法家、道家学派的思想主张。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6 .【答案】B【解析】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诸侯国众多,到战国时期诸侯国主要有齐、楚、 秦、燕、赵、魏、韩等,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完成统一。故地图能反映出统一趋势不断增强。 故选:Bo本题考查春秋到秦朝诸侯国数量的变化,知道春秋到秦朝诸侯国数量的变化逐渐减少,直到秦统 一全国。本题考查春秋到秦朝诸侯国数量的变化,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
6、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 知识。17 .【答案】C【解析】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于秦汉时期。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 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 家。汉武帝即位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西汉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的大一统,使得 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故选:Co本题考查秦汉时期阶段特征。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 封建国家-秦朝,西汉汉武帝推进了大一统格局,秦汉时期阶段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 固。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
7、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相关史实。18 .【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国历史上实际的大一统,直到此时才得以正式实现,这的确是政治上一大 改革”的信息,材料中的“此时”是指秦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历史上实际的大一统指的 是秦王嬴政完成的统一六国的大业,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政治时代。“政治上 的一大改革”指的是秦朝开创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为巩固统一,政治上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 故选:Co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本题主耍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材料的解读能力。19 .【答案】D【解析
8、】秦王赢政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作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 皇帝称谓的由来。秦始皇此举旨在实现君主专制。故选:Do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知道秦始皇规定最高统治者的目的是实现君主专制.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0 .【答案】D【解析】曾有人形容秦朝时“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 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刑法严酷。秦始皇穷兵牍武、好大喜功,滥 用民力,大兴土木。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大量的农民 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陵墓;其
9、刑法极其严酷。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 灭亡。故选:Do本题以秦朝时“赭衣塞路,囹圄成市“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秦的暴政.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的相关 史实.21 .【答案】D【解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 胜、吴广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 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陈胜、吴广起义起义前没有 进行了精心的准备。ABC均是东汉黄巾起义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相同点。故选:Do本题主要考查东汉黄巾起义和秦
10、末陈胜、吴广起义的相同点。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东汉黄巾起义和秦末陈胜吴广起 义的相关史实。22 .【答案】A【解析】由题干“民失作业,而大饥馍。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可知,西汉初年,经 济萧条,一片荒凉景象。这说明当时战乱多,土地荒芜,人口锐减。故选:Ao本题考查西汉的建立,知道西汉初年,经济萧条,一片荒凉景象。本题考查西汉的建立,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23 .【答案】B【解析】西汉初年,无力反击匈奴,只好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对匈奴采取攻
11、势。多次大败匈奴。国力强盛与否是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到汉武帝时对匈 奴采取攻势变化的主要原因。故B符合题意。故选:Bo本题考查西汉和匈奴的关系。西汉时抗击匈奴的名将是卫青和霍去病。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重点掌握西汉和匈奴的关系。24 .【答案】C【解析】东汉中期以后,政治统治的突出特点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前期,亦即光武帝、明帝、 章帝时期,皇帝本人能够控制国家的政治权力。但进入东汉中期以后,从和帝开始,东汉政权内 部,出现了外戚、宦官轮流把持国家最高权力的局面。这种情况,贯穿于整个东汉中后期的历史, 成为东汉政治史的一个重要特点。故选C。本题考查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2、,耍求识记基础史实。25 .【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建立了魏, 所以秦汉共持续了 440年,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o本题主要考查秦汉的时间和纪年方法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朝代更替的时间。26 .【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管辖今新疆及巴尔克什湖以东、 以南的广大地区,标志着西域正式归中央政府管辖。说明新疆地区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故选:Co本题主要考查西域都护府的设置,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西域正式归中央政府管辖。 本题主
13、要考查学生对西域都护府这一基础知识的识记情况,需要学生识记相关知识点。27 .【答案】B【解析 1华佗是东汉著名医学家.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 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华佗重视疾病的预防,创造了 “五禽戏”,用 以锻炼身体.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等.“麻沸散”的发明者华佗,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o本题主要考查“麻沸散”的发明者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华佗的医学成就。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麻沸散”的发明者的相关史实。28 .【答案】D【解析】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传
14、说中的黄帝到汉武 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文笔简洁,语言生动,也是一部优秀 的文学著作,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 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 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可知,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o本题主要考查司马迁的史记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司马迁的史记 的相关史实。29 .【答案】D【解析】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的特征和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
15、联系。“三国鼎立 是从混战到局部统一”是历史现象,”是历史进步”是对“三国鼎立是从混战到局部统一”这一 历史现象看到的本质。而ABC只是现象,而没有体现本质。故选:Do本题主要考查三国鼎立。三国鼎立局面的三个政权,为战胜对方,各自采取一些恢复和发展生产 的措施,这就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国鼎立的相关史实。30 .【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尼姑庵与佛教有关。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佛教在东汉时在社 会传播开来。刘邦的夫人吕后属于西汉初年的人物,故D符合题意,AC说法与史实不符,B与 题干信息不符,ABC不符合题意。故选:
16、Do本题以在一部电视剧里,描写了刘邦的夫人吕后为了逃避战乱,逃到了尼姑庵中为依托,考查佛 教的传入。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佛教的传播。31 .【答案】【小题1】半坡原始居民已会制作彩陶(或陶器)、会捕鱼、掌握绘画技能等;(答 出任意1点即可)有利于研究商朝的历史(或为商朝历史的研究提供文字史料)。【小题2】西汉;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小题3】我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我国文化发展具有连续性;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善 于创新。(任答1点或言之有理即可)【解析】本题以三幅图片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半坡人的社会生活、甲骨文的发现
17、以及历 史意义、司马迁与史记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半坡人的社会生活、甲骨文的发现以 及历史意义、司马迁与史记等知识。32 .【答案】【小题1】由奴隶主贵族阶级转变为封建地主阶级;由土地公有制转变为封建土地私 有制。【小题2】秦朝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汉武帝时建立刺史制度,将全国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 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小题3】相同点:在经济方面:都统一了货币;在军事方面:都反击匈奴,收复了河套地区; 不同点:在思想方面:秦始皇焚书坑儒,抵制儒学,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崇儒术,将儒学推崇为 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18、小题4】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外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解析】本题以四则文字图片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商鞅变法前后国家的统治阶级和社会 制度发生的变化、为加强监察制度,秦汉各采取的措施、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巩固统一方面所采取 措施的异同点、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意义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商鞅变法前后国家的统治阶级和社会 制度发生的变化、为加强监察制度,秦汉各采取的措施、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巩固统一方面所采取 措施的异同点、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意义等知识。33 .【答案】【小题1】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减轻农民的负担。【小题2】在战争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2021 学年 湖北省 武汉 四中七 年级 第二次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详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