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知识点+练习).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知识点+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知识点+练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主要内容第1课水到哪里去了(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叫蒸发。(2)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肉眼不可见。(3)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会流动,无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4)水有三态:液态、固态、气态。第2课水沸腾了(1)水沸腾时,水的温度接近100。(2)水在沸腾中,发生蒸发,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3)水沸腾时,水中有气泡从下往上升,气泡由小变大,最后在水面破裂。(4)酒精灯火焰自外而内可以分为处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第3课水结冰了(1)当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C),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一,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2
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3)水结冰后,体积变大。(4)冰是固体状态,具有固定的形状,不会流动,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第4课冰融化了(1)当环境温度高于。摄氏度时,冰开始融化。由固体状态变成液体状态。(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 因素。(3)冰融化后变成水,体积变小。(4)水、冰、水蒸气三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只是状态发生改变,三者是同一 种物质。第5课谁能溶解多少物质(1)像糖、盐这样的可以均匀分散在水中的现象叫溶解。而沙子、食用油则不 能溶解在水中。(4)雨量器的读数:水平放置雨量器,待液面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液面平行;读数时要加上单位“
3、毫米(5)通常根据一个地方为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5 .测量风(1)观测风的时候,我们主要观测风速和风向。(2)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八个方位来描述。(3)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与风向一致。(4)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我们还 可以用自制小区旗测量风速风向,用风旗测量时将风速分为三个等级。(5)气象学家通常把风记为生仝等级(0-12级),称为蒲福风力等级表。6 .观察云(1)云的形成:地球表面的水被太阳照射而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在高 空中遇冷就凝结成小水滴或凝固成小冰晶。小水滴或小冰晶非常轻,可以浮在空
4、中,就形成了云。(2)云的三种基本形态:积云、层云、卷云。(3)统计云量:把天律故一个圆,平均分为四份;把所有云填租产个 圆内;云量不超过1/4出,就是晴天;营超过1/4,不超过3/4,就是多云;云量超过3/4,甚至覆盖整个圆面M ,就是阴天。7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1)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 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2)天气:一个地方在某一短蛔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及风等情况;具 有多变性;描述词:小雨纷纷、风和日丽等。气候: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描述词:四季如春、常年干 旱等。8 .天气预报是怎样
5、制作出来的(1)天气预报可以预测未来的天气,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2)制作天气预报的步骤:数据收集一数值天气预报f气象员做出预报f天气 会商一发布天气预报。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典型实验L气温计的使用实验名称用气温计测量气温实验材料气温计1个、记录表等。实验方法(1)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2)悬挂在空气中。(3)保持干燥。(4)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5)示数稳定后再读取。实验现象同一时刻室外测量的气温,各组数据都很接近;一天中的气温 早晚低,午后高。2.制作简易雨量器实验名称制作简易雨量器并测量降雨量实验材料直筒透明杯1个,直尺,刻度条等。实验方法(1)选
6、一个直筒透明杯。(2)在杯子外壁贴上刻度条,注意从底部贴起,刻度条的零刻 度线要与容器内部的底面对齐(以毫米为单位)。(3)刻度条外贴上透明胶带,用来防水。(4)把雨量器水平放置雨中测量降雨量,也可以使用喷壶来模 拟降雨,模拟降雨时雨量要均匀。(5)待液面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平行。实验现象用自制雨量器记录降雨量,并对照“24小时降雨量等级标 准”,确定这场雨的降雨量等级。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典型练习小明测量了一天的气温并做了记录,请你帮助他完成气温数据整理和分析。A.车库里B.广场树荫下C.广场阳光下2 .推测当天18时的气温最有可能是()o20201010AB3 .一
7、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oA.由底到高B.由高到低C.由低到高再到低1.小明在测量气温时,应选择()作为测量的地点。时间6时8时10时12时14时16时18时气温1216182022204.小明在同一天还观测了云量、风、降水量等情况,小明观察到小区广场上到处都是水,大树被吹得直摇摆,傍晚时天空依然阴沉沉的,炊烟快速地往太阳落山的方向飘去。(1)这天天气情况是( )oAB(2)这天云的类型是()。A.层云B.积云(3)这天的风向和风速是( )oA.西风,微风B.东风,大风C.卷云C.西风,大风(4)小明用自制的简易雨量器,(4)小明用自制的简易雨量器,测得当日的降水量为22. 8毫米,这次降雨的
8、等级为( )oA.小雨B.中雨C.大雨(5)小明观测了当天的气温、降雨量以及风等情况,这是对()的观测。A.天气B.气候C.气温答案:1.B 2. C 3. C 4. (1) C (2) A (3) B (4) B (5) A(2)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能力是直限的。(3)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 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第6课加快溶解(1)可以用搅拌、加热和捣碎的方法,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2)做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都要不变。第7课混合与分离(1)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亘逆的过程。(2)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
9、水和不溶解在水中的物质。过滤实验我们需要用到:到:烧杯、漏斗、过滤纸、铁架台等实验材料o(3)通过整的方法可以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蒸发实验我们需要用到:遭精灯、三脚架、蒸发皿、石棉网等实验材料。第8课他们发生了什么变化(1)物理变化:一些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来说,物质本身的组 成成分却没有改变,如水的三态变化。(2)生活中大部分物质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重点实验L搅拌能否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实验名称搅拌能否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实验材料烧杯2个、搅拌棒1根、常温水2杯、食盐2份实验步骤(1)量取2杯相同温度的50毫升的水。(2)准备两份相同质量的食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教科版 科学 三年级 上册 知识点 梳理 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