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通则初稿细.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安全评价通则初稿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评价通则初稿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全评价通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7.11经济计划7.11.1 保持生产过程的安全状况和改善这一状况所需的安全投入规模,分 别按照安全技术改造、安全培训、安全宣传、事故赔偿等专项列出;7.11.2 企业制定达到安全生产的分项投入计划,该计划对保持和改善企业 安全生产目标的效果,计划的实施保障制度。8 .运行安全评价8.1 不安全条件同4.2各项内容。8.2 有毒有害物质同4.3各项内容。8.3 生产中断同4.4各项内容。8.4 事故同4.5各项内容。8.5 事故后的生产恢复同4.6各项内容。8.6 社会救援同4.7各项内容。8.7 周边条件同4.8各项内容。8.8 系统安全分
2、析同4.9各项内容。8.9 管理同7.9各项内容。8.10 人员同7.10各项内容。8.11 经济计划同7.11各项内容。9 .扩建、改建安全评价9.1 方案审查同3.1至3.同各项内容。9.2 设计审查同4.1至4.9各项内容。9.3 施工审查同6.1至6.4各项内容。9.4 验收9.4.1 不安全条件同4.2各项内容。9.4.2 有毒有害物质同4.3各项内容。9.4.3 生产中断同4.4各项内容。9.4.4 事故同4.5各项内容。9.4.5 事故后的生产恢复同4.6各项内容。9.4.6 社会救援同4.7各项内容。9.4.7 周边条件同4.8各项内容。9.4.8 系统安全分析同4.9各项内容
3、。9.4.9 管理同7.9各项内容。9.4.10 人员同7.10各项内容。10 .报废安全评价10.1 报废装置存在的问题10.1.1 不安全条件同4.2各项内容。10.1.2 有毒有害物质同4.3各项内容。10.1.3 事故同4.5各项内容。10.1.4 社会救援同47各项内容。10.2 报废装置的封闭与拆除10.2.1 封闭与拆除装置的危害分析装置封闭与拆除是一项危险而复杂的工程,特殊装置的封闭与拆除更加危险 而复杂,必须对封闭或拆除工程的危害有足够的辨识方具备制定装置封闭或拆除 的条件。10.2.2 制定装置封闭或拆除方案对于涉及有毒有害物质装置的封闭或拆除和建(构)筑物的爆破等特殊装置
4、 封闭或拆除工程,应当有详尽的封闭或拆除方案,特别是要制定完备充分的安全 保障措施。10.2.3 装置封闭或拆除施工单位资质核查10.2.3.1 施工招标过程的核查;10.2.3.2 施工单位资质核查;10.2.3.3 施工分包合同及分包单位资质核查;10.2.3.4 监理单位资质核查。10.2.4 装置封闭或拆除施工组织设计10.2.4.1 装置封闭或拆除施工前,应当有符合要求的封闭或拆除施工组织设 计,封闭或拆除施工组织设计中应针对封闭或拆除内容提出安全措施;10.2.4.2 封闭或拆除施工组织设计须经专门的安全审查程序后方可付诸实 施;10.2.4.3 封闭或拆除施工组织设计中涉及的封闭
5、或拆除施工顺序、封闭或拆 除施工方案、封闭或拆除施工过程中人流与物流的交叉、封闭或拆除材料的储备、 拆除施工空间的合理利用等均应符合起码的安全要求;10.2.4.4 封闭或拆除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对封闭或拆除施工过程中可能的特 殊危害予以辨识,并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10.2.4.5 对于偏离封闭或拆除施工组织设计的变更,必须完成施工组织设计 的变更设计,同时经专门的安全审查后实施并存档。10.2.5 装置封闭或拆除的工程实施严格遵守和实施施工组织设计的各项规定与要求。10.3 装置封闭后存在的问题10.3.1 装置封闭后的技术保障措施装置的封闭并不意味着全部危害的消除,故需随时检测,注意危害的存在
6、情 况,防止危害的变化和逸出。10.3.2 装置封闭后的管理保障措施装置封闭后的情况可能随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必要时还应当配备专职维 护人员、制定应急预案和保留必要的维护经费。11.恢复生产安全评价1.1 1恢复生产前的安全评价1.1.1 1详细列出装置封闭至恢复生产期间生产设备、生产条件、生产环境 等变化清单,特别是危害的存在、安全设施的变化清单;1.1.2 2针对恢复生产前的状况进行安全评价1.1.2.1 1不安全条件同4.2各项内容。1.1.2.2 2有毒有害物质同4.3各项内容。1.1.2.3 3生产中断同4.4各项内容。1.1.2.4 4 事故同4.5各项内容。1.1.2.5 5事
7、故后的生产恢复同4.6各项内容。1.1.2.6 6社会救援同4.7各项内容。1.1.2.7 7周边条件同4.8各项内容。1.1.2.8 8系统安全分析同4.9各项内容。1.2 2恢复生产过程的安全评价对恢复生产的方案补充分析如下内容:1.2.1 1 管理同7.9各项内容。1.2.2 2人员同7.10各项内容。第三章实施安全评价的工作步骤12 .资料收集和确认12.1 实施安全评价装置的全套技术资料,包括初期可行性论证、初步设计、 施工设计、施工建设、技术改造等技术资料;12.2 设计单位、施工建设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和技术改造承担单位的资质 资历;12.3 装置投入运行以来的事故和未遂事故的全部
8、调查、分析记录;12.4 同类装置的事故调查、分析资料;12.5 周边装置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对抗影响能力的资料;12.6 装置可能利用的社会救援条件;12.7 装置所在单位的经济运行状况,历年来的安全投入资料;12.8 装置中有关安全生产的全部检验报告和检测资料。13 .法律法规依据13.1 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定;13.2 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定;13.3 生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13.4 装置涉及的国家或行业有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13.5 特殊情况下,装置涉及的国际标准或国外标准;13.6 装置所在企业制定和执行的有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14 .系统分解1
9、4.1 实施安全评价的生产过程经常是较复杂的系统,往往会使人产生“无从 下手”的感觉,所以必须首先要将复杂的生产过程分解为若干便于研究的、相对 简单的、具有相对独立关系的简单生产过程,作为分别实施安全评价的研究对象。14.2 分解系统的方法应当区别系统本身的特点,其中主要的分解方法有:14.2.1 按工艺流程分段分解。这种方法多用于长流程的生产过程,它可以 保持部分生产过程的相对完整性,有利于从物理、化学参数对危害进行辨识。14.2.2 按相对独立的功能分解。相对独立的功能往往伴随相对差别较大的 物流和工艺条件,它也有利于从物流、化学参数对危害进行识别。14.2.3 按地域分布分解。这是相对简
10、单的分解方法,对于某些特定的危害, 是一种简单可行的分解方法。14.2.4 按危害存在的范围分解。这样分解有助于突出对主要危害的识别与 控制,但容易与生产过程产生较多的交叉。14.2.5 按生产管理的既定规律分解。主要是尊重既定的生产管理模式,有 助于整改措施的落实,也容易明确控制危害的责任人。14.3 在实际安全评价工作中,往往需要将上述方法予以相互结合与补充, 才能对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实施较为令人满意的分解,这时,往往经验会成为 起主要作用的因素。15 .危害辨识15.1 依据艺过程中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工艺条件、厂房与设备的特性 与状况、管理和操作人员的能力、以及周边条件等,推测可能导
11、致的故障或事故, 从而判断出危害的存在;15.2 根据同类工艺过程的危害识别经验,辨识出本装置生产过程中的危害;15.3 根据对本装置和同类装置过去曾发生的事故和未遂事故予以分析,辨 识出本装置生产过程中的危害;15.4 危害辨识的具体内容依照系统寿命周期各阶段的需要,参照“第二部分” 各章节的具体要求。16 .分析一一危害识别的深化16.1 危害分析的方法不胜枚数,但追溯其产生的历史,则各有背景。即每 一种危害分析方法均有各自的适用范围,虽然某些方法适用范围较宽,也难以认 定任何一种方法是通用的,必须在使用过程中对其适用性积累经验;16.2 按照对危害的分析程度大致可将分析方法分为定性、半定
12、量和定量三 种。由于定量分析需要诸多基础数据,而这些数据的获取有相当难度,故其中目 前较为普遍适用的是定性分析,或是半定量分析。定性的危害分析主要是对危害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伤害的途径、严重程度等 以语言的形式进行描述。多数情况下,对有些形式较为简单、严重程度不高的危 害、以及虽较为严重、但缺乏基础数据的危害可以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16.3 定量危害分析方法是准确揭示危害性质的理想模式,它能对危害出现 的规律、转化为伤害的概率、严重程度作出准确的量化描述,但这只是用于重要 的、严重的、具备充分基础数据的危害分析。当前流行的定量危害分析方法很多,例如:PHA、FTA、ETA、FMEA、MORT.
13、HAZOP.,各有特色,也各有适用的领域,须在多次适用的基础上领会其使 用技巧,这难以简单描述。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之间还存在半定量的危害分析法。16.4 在不具备对危害实施全部定量分析条件时,可将部分定量分析与部分 定性分析结合,形成所谓的半定量分析结果,对危害予以数值与语言结合的描述。对有些难以定量分析的危害,采用赋值的方法对危害的某些直接和间接指标 人为赋予一定的量值,作为对危害的描述,这也是一种半定量的危害分析方法。赋值法是以数字符号记录下来的经验法,它受确定该数字时涉及的生产行业 局限,而且引入了一定的主观因素影响,故对于赋值法取得的分析结果应有一定 的保留,不应视其结果为数字而与定
14、量分析结果同等对待。16.5 在生产实际中,众多危害之间存在着难以割舍的联系与相关,在分别 实施了危害分析的基础上,需要恢复危害之间相互影响的本来面目,以全面辨识 危害。在系统分解为子系统时,难免将不同子系统内危害之间的相互影响也一并割 断,危害辨识要求将割断的这些相互影响恢复起来,以全面辨识危害。16.6 危害辨识的目的在于阻止它转化为伤害或事故,这个转化有一个演变 的过程,只有在这一过程开始时才有可能观测到,若能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及时实 施有效的影响或控制,则可能中断这一演化过程,达到危害不能转化为伤害或事 故的目的。辨识危害应同时对这一转化过程有所了解,特别是对于现代化连续生产、高 度自动
15、化、高生产率、高风险、生产条件恶劣的装置,动态控制给危害辨识提出 的这一要求更加突出和重要。17 .风险评价17.1 风险评价是风险管理的重要依据,而风险决策又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结 果这一,在一定程度上说,风险评价是为风险次策服务的,只有对生产装置中存 在的风险了然于胸,作出的决策方能恰如其分。在安全评价工作中,确保向企业 提供一定深度的风险评价是向企业提出整改措施建议和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决策 的必要基础。17.2 所谓风险评价是针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害所导致的风险作出定性或 定量的描述,在安全生产领域中,风险是对该危害演变成事故(职业病)的可能 性和事故(职业病)可能造成的损失综合考虑的结果。在
16、现阶段,危害演变成事故的可能性通常用其概率值来定量描述,而事故可 能造成的损失则用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的金额来定量描述。也有进一步引入人员 在危害中的暴露系数来综合体现事故和职业病所造成的综合损失。17.3 由于确定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的量值需要大量基础 数据,这些数据的获得往往大大滞后于生产技术的发展,所以很难达到风险评价 的定量化结果,这时必须对风险作出尽可能准确而严密的语言描述。生产技术永远在发展,对风险评价的数学研究也会不断深化,定量化风险评 价永远是人们的工作目标。17.4 对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动承担和被动承担的风险,通过风险评价可 以判断出企业可承受的风险和不可承受的
17、风险,对不可承受的风险必须采取风险 控制措施使之转化为可承受的风险,这也是风险决策的一项重要内容。18 .整改措施18.1 危害辨识、危害分析与风险评价的作用是对危害充分认识,其目的在 于实现对危害或风险的控制。而控制危害或风险的途径远远不止一个,因而在安 全评价报告书中提出的该项整改措施只是供企业参考的建设性意见,不得以定论 视之。18.2 不同整改措施对危害控制的深度可以相差甚远,按照通常的划分可以 分为:18.2.1 根除危害从根本上铲除原来存在的危害,使之根本不再存在;18.2.2 减轻危害一变更危害产生的参数,使残存的危害较整改之前有所改 善;18.2.3 屏蔽危害无法改变危害的产生
18、,但通过隔离、改变布局可能减少 危害的影响;18.2.4 人员防护只对处于危害环境中的人员施加防护措施,而对危害本 身无能为力。18.3 危害或风险控制涉及的专业知识可能很多,它取决于被安全评价装置 及其包含的危害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实现危害控制的技术更是多种多样,无法一 一列举,大体上说来包括:改革工艺路线、采用安全冗余技术、采用自动控制技 术、采用危害治理技术、采用屏蔽隔离技术、采用个人防护技术和减少人员暴露 时间等。18.4 在诸多危害控制措施中选定具体措施时应综合考虑下述因素:18.4.1 技术上可行,工程上可实现;18.4.2 经济上投入合理,符合企业经济状况;18.4.3 技术上尽可
19、能先进。18.5 应当按照所需控制危害的严重程度,结合整改措施的技术可行性、先 进性和经济的合理性,考虑到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为企业按优先序排列出有序 的整改措施方案,供企业决策者参考。19 .安全评价结论19.1 企业安全的整体状况简述;19.2 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19.3 改善企业安全状况的综合建议。第四章安全评价报告书20 .安全评价报告书的要求内容20.1 本次安全评价任务的来源20.2 安全评价对象简介20.3 本次安全评价工作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20.4 资料收集情况20.5 安全评价正文20.5.1 系统分解20.5.2 分系统危害辨识20.5.3 分系统危害分析2
20、0.5.4 分系统风险评价20.5.5 分系统相关因素分析20.5.6 系统安全评价20.5.7 危害与风险控制措施20.5.8 控制措施投入预算20.6 整改措施20.7 安全评价结论20.8 本次安全评价实施单位简介,工作的组织与过程20.9 本次安全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21 .实施安全评价单位简介21.1 实施安全评价单位自然情况21.2 实施安全评价单位在安全评价方面的资历21.3 本次安全评价工作的组织与过程22 .本次安全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意见22.1 本次安全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22.2 对安全评价组织工作、安全评价通则和xx行业xx阶段安全评价 提纲的改进意见第一章通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评价 通则 初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