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题。材料一:诗和词,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来诗词并称。有评论家对诗词 的风格进行了高度概括,即“诗庄词媚”,这个说法影响深远,堪称经典之论。“诗庄词媚”,所谓“诗庄”,是说诗歌大都庄肃严整;“词媚”,是指词相对婉约媚 气。那么“诗庄词媚”之说产生的原因何在呢?实际上,“诗庄词媚”的风格取决于诗词的格式、用途和历史原因。近体诗发展以来,人们在写诗时,必须遵从严格的平仄和字数要求,写出来的诗也就带 有严格的格式和韵律
2、。词则不然。词是音乐性的歌曲,是当时被人们传唱的流行歌曲,词牌 也是多种多样,所以并没有固定的平仄和字致要求。如此看来,诗工整,词自由,格式上的 差异构成了 “诗庄词媚”说法的一部分。唐代科举取士的过程中,需要考诗赋,这也决定了作诗的严肃性。才子文人们需凭一手 好的诗作来获取官位,内容上自然也不能放松要求,多是追求功业、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和 人生理想。而落榜失意的人写诗,就是为了感慨身世,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了。曹操曾 说:“歌以咏志。”诗作也确实是人们言志的一种常用手段。尚书尧典中有记载:“诗 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而词一直被人们称为不登大雅之堂之声,它一般用于娱 乐场所的助兴。
3、词中的女性形象也占了很大部分,包括符号化的美女、思妇,甚至女强人等 等。题材上,词以言情为主,欧阳炯花间集序中写:“不无清绝之辞,用助妖姨之态。” 可见,“用助妖姨之态”的词自然不能脱离“媚”这一形容词了。在我国古典文学的传统中,诗歌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从诗经开始,人们便 强调“思无邪” “发乎情,止乎礼义”等需严格遵守的戒条,孔子、荀子等儒家巨匠也阐释 过“诗言志”这一中心命题。经过几千年儒家思想的洗礼,诗歌始终遵循着“经夫妇,成孝 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目的,起着教化作用。相对而言,词就不受任何的限制, 并没有历史的规定和局限,一直以通俗文学、娱乐大众的身份存在并流传,正如张
4、炎词源 云:“簸弄风月,陶写性情,词婉于诗。”人们说“诗庄词媚”,这对诗词的风格来讲固然是个大方向,但历史上也存在着诗“媚” 词“庄”的现象。现在我们常讲一篇文章或一句话很有诗意,便是揭示出了诗也有美的一面, 也有“媚”的一面。诗也存在着很多男女情爱之作,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名句。此 外,诗歌自身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的特性,也充分体现出诗歌的美感。另一方面,自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解析版(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题。材料一:诗和词,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5、,从来诗词并称。有评论家对诗词 的风格进行了高度概括,即“诗庄词媚”,这个说法影响深远,堪称经典之论。“诗庄词媚”,所谓“诗庄”,是说诗歌大都庄肃严整;“词媚”,是指词相对婉约媚 气。那么“诗庄词媚”之说产生的原因何在呢?实际上,“诗庄词媚”的风格取决于诗词的格式、用途和历史原因。近体诗发展以来,人们在写诗时,必须遵从严格的平仄和字数要求,写出来的诗也就带 有严格的格式和韵律。词则不然。词是音乐性的歌曲,是当时被人们传唱的流行歌曲,词牌 也是多种多样,所以并没有固定的平仄和字致要求。如此看来,诗工整,词自由,格式上的 差异构成了 “诗庄词媚”说法的一部分。唐代科举取士的过程中,需要考诗赋,这也
6、决定了作诗的严肃性。才子文人们需凭一手 好的诗作来获取官位,内容上自然也不能放松要求,多是追求功业、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和 人生理想。而落榜失意的人写诗,就是为了感慨身世,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了。曹操曾 说:“歌以咏志。”诗作也确实是人们言志的一种常用手段。尚书尧典中有记载:“诗 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而词一直被人们称为不登大雅之堂之声,它一般用于娱 乐场所的助兴。词中的女性形象也占了很大部分,包括符号化的美女、思妇,甚至女强人等 等。题材上,词以言情为主,欧阳炯花间集序中写:“不无清绝之辞,用助妖姨之态。” 可见,“用助妖姨之态”的词自然不能脱离“媚”这一形容词了。在我国古典文学的
7、传统中,诗歌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从诗经开始,人们便 强调“思无邪” “发乎情,止乎礼义”等需严格遵守的戒条,孔子、荀子等儒家巨匠也阐释 过“诗言志”这一中心命题。经过几千年儒家思想的洗礼,诗歌始终遵循着“经夫妇,成孝 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目的,起着教化作用。相对而言,词就不受任何的限制, 并没有历史的规定和局限,一直以通俗文学、娱乐大众的身份存在并流传,正如张炎词源 云:“簸弄风月,陶写性情,词婉于诗。”人们说“诗庄词媚”,这对诗词的风格来讲固然是个大方向,但历史上也存在着诗“媚” 词“庄”的现象。现在我们常讲一篇文章或一句话很有诗意,便是揭示出了诗也有美的一面, 也有“媚”的
8、一面。诗也存在着很多男女情爱之作,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名句。此 外,诗歌自身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的特性,也充分体现出诗歌的美感。另一方面,自 古以来词的题材和体裁多种多样,其中不乏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词派,念奴娇大江东去 和江城子密州出猎等名篇,都体现了庞大的气势和远大的抱负,这又是词“庄”的重 要体现。中国的诗词作为最美的体裁传达了人类的美好情怀与精神境界,二者在中国古典文学中 可谓“并蒂花开一树香”。它们不仅成为中华文化永远的经典,而且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永 恒遗存。(摘编自于溟跃也谈“诗庄词媚”)材料二:从起源上看,唐诗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诗歌的创作传统,主张对现实生活进行朴素真
9、实的反映,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语言通俗自 然,风格清新。而词,起初是一种音乐文学,是合乐的歌词,原来整齐的格律诗体已不再适 应多变的曲调形式,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重为活泼的词。由于词在晚唐、五代、宋初 多是酒席宴前娱宾遣兴之作,内容以表现男女情爱为主,吟唱风花雪月以娱人娱己,故有“词 为小道、艳科”之说,这也与整个社会的享乐习气有关。从题材上看,诗多表达政治共有的情感。有表达国家兴亡、民生疾苦的,如杜甫的“朱 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诗句;有表达胸怀抱负、宦海沉浮的,如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 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等
10、诗句。总的来说, 唐诗中除了刘禹锡等采取了民歌的内容外,都比较庄正严肃。反观词,其在题材内容上则常 常以描写男女情爱、离别愁怨为主。如柳永的雨霖铃就是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情人的惜 别之作,倾吐深深的离愁时,也抒发了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受压抑的愤懑,更加关注词人自 身的感情投射。因此,古人认为诗是庄正肃穆、质朴厚重的,而词是柔媚清丽,纤细轻佻的, 诗往往流露出一种忧患意识或是言志倾向,而词则经常带有一股脂粉气,不如诗歌那般大气, 词的语言相比于诗显得更精美典雅、轻灵细巧。直到苏轼出现,才打破这种局面。苏轼的词在内容和题材上大胆尝试、不断扩大,来呈 现词人的战争观、家国观、人生观,而不再局限于闺阁之内
11、,逐渐改变了婉媚之气独主词坛 的局面。(摘编自晏靖小议“诗庄词媚”) L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人用“诗庄词媚”高度概括了我国古代诗词风格,“诗庄词媚”这个说法堪称经典之论。 B.古代的文人通过参加科举考试,用一手好的诗作来获取官位,曹操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C.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我国“诗教”的传统由来已久,而词相对来说不受限制、束缚。 D.唐诗中也有别于庄正严肃风格的诗歌,如刘禹锡等人在创作诗歌时采取了民歌的内容。【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曹操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错,原 文只是引用曹操的诗句来说明诗具有言志的功能,
12、并不是说曹操参加科举,用一手好的诗作 来获取官位。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两句很好 地诠释了 “诗庄词媚”的风格。B.诗歌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也往往用来展现诗人的志向抱负,这意味着诗歌在表现诗 人精神境界方面要优于词。C.词在题材内容上以描写男女情爱、离别愁怨为主,经常带有一股脂粉气,其语言相比于诗 显得精美典雅、轻灵细巧。D.苏轼的词在内容和题材上大胆尝试,使词不再表现闺阁之情,他突破了词婉约的特质,变 婉媚之气为豪放之风。【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13、A项,“这两句很好地诠释了 诗 庄词媚的风格”错,“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体现的是诗的“媚”,“大江东 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体现的是词的“庄B项,“这意味着诗歌在表现诗人精神境 界方面要优于词”错,原文是“中国的诗词作为最美的体裁传达了人类的美好情怀与精神境 界,二者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可谓并蒂花开一树香D项,“使词不再表现闺阁之情”错, 原文是说苏轼让词“不再局限于闺阁之内”,并非词不再表现闺阁之情了。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诗庄词嵋”观点的一项是()(3分)A.画有诗人之笔,有词人之笔。高山大河,诗人之笔也;烟波云岫,词人之笔也。B.词中的豪放词不乏“庄”,而诗中
14、的宫体诗也不乏“媚二C.诗词同源,都是“缘情而发”的文体,二者抒情特征相同。D.诗词最明显的差过于形式,诗的句式是整齐的,而词的句式有长有短。【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项,高山大河,质朴厚重,用来比 喻诗之“庄”;烟波云岫,轻灵细巧,用来比喻词之柔媚。B项,此句说明词“庄”诗“媚”, 与“诗庄词媚”的观点相反。C项,此句说明诗与词的共同点都具有抒情功能。D项, 此句提到以句式区分诗词,属于外部形式上区分,不能支持“诗庄词媚”的观点。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答案】文章首先提出本文论点,即诗词大体呈现出“诗庄词媚”的风格;然后从诗词的格 式、用
15、途和历史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 “诗庄词媚”产生的原因;接着又指出历史上也存在着 诗“媚”词“庄”的现象,显示论证的严密性;最后总结全文,强调诗词都是中华文化的经 典,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永恒遗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一第一段说“有评论家对诗词的风格进 行了高度概括,即诗庄词媚这个说法影响深远,堪称经典之论”,可见文章首先提出本 文论点,即诗词大体呈现出“诗庄词媚”的风格;接着第二段对“诗庄词媚”的含义稍作解 释,然后提出问题“那么诗庄词媚之说产生的原因何在呢? ”第三段概括回答了这一问 题,“实际上,诗庄词媚的风格取决于诗词的格式、用途和历史原因”;后面四五六段则 具体从
16、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七段说“人们说诗庄词媚,这对诗词的风格来讲固然是 个大方向,但历史上也存在着诗“媚”词“庄”的现象这是指出历史上也存在着诗“媚” 词“庄”的现象,显示论证的严密性;最后总结全文,“它们不仅成为中华文化永远的经典, 而且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永恒遗存”,强调诗词都是中华文化的经典,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永恒遗存。5 .欧阳修用诗句“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来抒发自己被贬后仍对前途充满信心 的个人情志,又用词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来写女子的闺怨之情。请结合 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答案】欧阳修用诗句抒发个人情志,用词句写闺怨之情,这符合我国古典文学“
17、诗庄词媚” 的整体风格。诗是人们言志的一种常用手段,而词以言情为主,词中女性形象占很大部分。 诗多表达政治共有的情感,往往流露出一种忧患意识或言志倾向,而词以描写男女情爱、离 别愁怨为主。欧阳修用诗和词表现自己截然不同的情感,这与诗词的风格有很大关系。【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中的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材料一谈到诗和词时说,“诗庄词 媚所谓诗庄,是说诗歌大都庄肃严整;词媚是指词相对婉约媚气”;可见而欧阳 修用诗句“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来抒发自己被贬后仍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个人 情志;用词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来写女子的闺怨之情,符合我国古典文 学“诗庄词媚”的整体风格。再看
18、诗与词的风格,材料一说“诗作也确实是人们言志的一种 常用手段”“而词一直被人们称为不登大雅之堂之声,它一般用于娱乐场所的助兴。词中的 女性形象也占了很大部分,包括符号化的美女、思妇,甚至女强人等等。题材上,词以言情 为主”;材料二说,“从题材上看,诗多表达政治共有的情感”“诗往往流露出一种忧患意识 或是言志倾向”,“反观词,其在题材内容上则常常以描写男女情爱、离别愁怨为主”“而词 则经常带有一股脂粉气”“内容以表现男女情爱为主”。诗是人们言志的一种常用手段,而词 以言情为主,词中女性形象占很大部分。诗多表达政治共有的情感,往往流露出一种忧患意 识或言志倾向,而词以描写男女情爱、离别愁怨为主。欧
19、阳修用诗和词表现自己截然不同的 情感,这与诗词的风格有很大关系。(二)现代文阅读n (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赤壁朱增泉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时就到了。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 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 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苏轼,他 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已少了那份气质。他的醉态浪漫呢?他的才情风骨 呢?他的失意豁达呢? 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江山如画,逝者如斯!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可能
20、是这里的人想让文赤壁比武赤壁更“赤”、更 吸引游客吧,山壁上泼了一层赭红色涂料,显得假了。苏东坡的文采名声,哪里还用得着粉 饰媚俗?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江面。在古代, 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房子。当 年,苏轼写了前赤壁赋,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再写后赤壁赋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 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他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星换斗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 旧,毕竟江面已远。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黄州是苏轼做官时间最长的地方,有四年零两个月之久。正是黄州落难这几年,苏东 坡写下了不朽名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
21、壁赋。后来朝廷发来诰命,任命他为“汝 州团练副使”。其实那只是一个虚职,挂职领一份钱粮而已。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挂职当一名“武官”,真是阴差阳错。然而,文赤壁的全部意 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 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古时,此山有峭壁插入江中,形 如象鼻,山体为红色花岗岩,故名“赤鼻矶”。苏东坡是四川人,想必他初来乍到,竟将湖 北口音“赤鼻”错听为“赤壁”。落难中的苏东坡“孤舟出没烟波里”,游饮江上,身临赤壁, 伤感而怀古,触景而生情。面对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他心中也被满腔的不白、 不公、不平,掀起
22、阵阵巨大的感情波澜。他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风起云涌,一时 多少豪杰,“而今安在哉? ”于是,“苏子愀然”,扣舷而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 人物”。情起波涛中,句出骇浪间,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看来,生前的“命”与身后的“名”,从来不是一回事。生前命运好、身后名声也好 的人是有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愿、如意。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大红大紫,身后却瞬即灰 飞烟灭,再没有人想起、提起,因为他生前其实并没有做过什么留得住的事。或是反倒被人 想起、提起他生前曾做过某些恶事、丑事、淹渍埋汰之事,落个臭名昭著,也未可知。有的 人生前大起大落,甚至连遭大灾大难,最终却艰难玉成,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大
23、成就、大名声。 所以,一个人对于眼前那点阴差阳错、阳差阴错,大可不必太在意。苏东坡赤壁怀古之词、 之赋,皆悲愤中更见其旷达情怀。他若是一味排遣蝇营狗苟、狭隘不能自拔之情,纵然文丽 辞美,也决计成不了杰作,更流传不到今天。文赤壁,虽然并不是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但细想起来,其实苏东坡在这里也打 了一场赤壁之战。不过,他打的是一场“文战”,对手是那些围攻他、诬陷他的政敌。他的 态度是超拔的,不屑于去同对手打那些是是非非的笔墨官司。他没有打黄盖,没有借东风, 也没有草船借箭,只是借了几分酒力,信笔纵情写华章。这场赤壁“文战”的结果,苏东坡 大获全胜,以其三篇不朽之作流传千古。(有删改).下列对本文
24、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不直说远远望见的是苏东坡的雕像,而说是苏东坡,意在表达作者对苏东坡的 热爱崇敬之情。B.文章引用后赤壁赋中的语句“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是借苏轼的感叹 表达文赤壁古今变化之大。C.苏轼把黄州的赤鼻矶称作赤壁,是因为他觉得音似“赤壁”,于是将错就错,把赤鼻矶当 成赤壁之战的古战场。D.作者在文中通过“命”与“名”的评议,引出对苏轼能在坎坷的命途中凭文才和情怀在 后世留下美名的赞叹。【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C. “于是将错就错,把赤鼻矶当成赤壁 之战的古战场”说法错误。由原文“苏东坡是四川人,想必他初来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第三 单元 检测 试卷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