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 寒假作业(5).docx
《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 寒假作业(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 寒假作业(5).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寒假作业(5)一、古代诗文阅读。【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 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 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 呼则屡出。晚至瞿塘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关西门正对能液堆,碎石积成, 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释】油盎:油瓶。罅:裂缝。沌漱堆:在瞿塘峡口,是江心突
2、出的巨石。1.下列各组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B.仰视天如匹练然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C.有时朝发白帝朝服衣冠,窥镜(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D.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下列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半夜时分从亭子里自然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的。B.虽然乘着马在风中奔跑,也没有走水路快。C.陆游一路行来,发现圣姥泉上面盖着一块有裂缝的石头。D.乙文中作者从大溪口出发,进入瞿塘峡,经过圣姥泉,到达瞿塘关。3.甲文中用“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写出了山连绵不断的特点,请找出乙
3、文中 描写山的句子并概括其特点。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D.选文告诉我们:只要认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怕艰 难困苦,勇敢坚持斗争,就能够改造客观世界。答案以及解析1 .答案:c解析:C. “朝”均为早晨,名词;A. “阙”同“缺”,动词;楼阁,名词;B.的 样子,形容词词尾;然而,连词;D.就,连词;如果,连词。2 .答案:D解析:A. “亭午”理解错误;B. “虽”、“御风”理解错误;C. “盖”理解错误。3 .答案:句子是“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特点是高耸、陡峭、崖 壁平整。解析:考查筛选信息。乙文中的“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是描写山的
4、句 子。意为:江水两旁山崖对立,高的仿佛到达了云端,而表面的平滑又像是用利刃切 过。“两壁对耸”描写其高耸,“上入霄汉”描写其陡峭,“其平如削成”描写其平 整。4 .答案:门;只是;察看;这解析:句意: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户:门。句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 清闲的人罢了。但:只是。句意:因为去看田地好坏。相:察看。句意:这一 天,喝得大醉了回去。是:这。5 .答案:D解析:A.和/参与,欣赏;B.但连词,表示修饰;C.虽然/即使;D.都是“于是”;故 选Do6 .答案:(1)庭院里的(月色)好像积水一般澄澈透明,水中的藻荐交错纵横,大概 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吧。(2)安常虽然耳朵聋,领悟力却
5、超过一般人,(来求医的人)用纸写字问医,没写几 个字,(他)就完全明白了别人的意思。解析:(1)重点词语:空明:形容水的澄澈,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交横:交错纵横。盖:句首语气词,可译为“原来是”。(2)重点词语:虽:虽然。 以:介词,用。书:名词用作动词,写。辄:就。深了:完全明白。7 .答案:甲文表达了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身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旷达乐观 的胸怀;乙文表现了作者乐观幽默,自信从容,老当益壮的精神。解析:本题考查对思想情感的理解。在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提炼重点语句,结合题干分析作答。甲文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所见的月下美景,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心 情。从“但少
6、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可看出作者被贬谪后对人生的感慨,根据“庭下如 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可知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 中,可见作者自我开脱、随缘自适的豁达。乙文可根据“余戏之日:余以手为口, 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看出作者风趣、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积极的态度。由 “休将白发唱黄鸡”可看出作者自信从容、老当益壮的精神。8 .答案:于是,就;说出、形容、描绘;向高处远处伸展;的样子。 解析:9 .答案:C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山上有很多怪石,有的像躺着有的像站着,有的像要抓人有 的像要咬人。因此断句为:山多怪石/若卧若立/若博若噬。10 .答案: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浪花
7、像飞奔的骏马。到这里大概才到山的一半呢。解析:句中重点词语:甚,比。若,好像。句意为: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汹涌的 水浪好像飞奔的马。句中重点词语:至,至Ik盖,大概。句意为:到这里,大概才 爬到山的一半呢。11 .答案:从甲文摘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这句运用水中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 都清晰可见,侧面烘托,描写出富春江水清澈;从乙文摘录“有泉伏不见,作泠泠 琴筑声”,这句运用拟声词、听觉描写,写出天平山泉水清越,山谷幽静之美。(其 他句子言之有理即可)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概括。根据文章内容和题干要求,找出能体现“山川 之美”的句子,并做分析。甲文中“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
8、视无 碍”,从正面和侧面描写出富春江水清澈;“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说明水急;“夹 岸高山,皆生寒树”说明山高;“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说明 山险。乙文中“有泉伏不见,作泠泠琴筑声”,这句运用拟声词、从听觉描写,写出 天平山泉水清澈,山谷幽静秀美。12 .答案:轲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 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13 .答案:(1)真正、确实。(2)同“汝”,你。(3)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 法。(4)眼泪。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句意为: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 吗?诚:真正、确实;句意为
9、:到了你丈夫家里。女:同“汝”,你;句意为: 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移: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句意为:凡是看见, 听见的人,没有不伤心流泪的。涕:眼泪。14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ABC.正确;D.有误,“是为了表现他们的 痛惜之情”表述有误,应是:为了表现文天祥从容就义的气节。故选:Do 15.答案: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 独行其道。解析:本题考查提炼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结合题目的提示,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阅读全文,了解内容,从“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中可知
10、,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 从“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中可知,大丈夫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 弃自己的原则。16 .答案: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面对威逼利诱,一身浩然正气,从容就义,正是孟 子“大丈夫”论断中“威武不能屈”的体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解析:本题考查结合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 面对威逼利诱,一身正气,从容就义,体现了 “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富贵不能淫的 例子在历史上有很。比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愤而辞官归隐;朱自清宁愿举家 挨饿,也不吃美国救济粮。17 .答案:(1)教导,训诲;(2)使迷惑(惑乱);(3)选拔,任用
11、;(4)同 “横”,梗塞,不顺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命,一词多义,教导,训诲。淫,使动用 法,使迷惑(惑乱)。举,一词多义,选拔,任用。衡,通假字,同“横”,梗 塞,不顺。18 .答案:(1)得志的时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 路。(2)(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能匹敌 的邻国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容易灭亡。解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由,遵循。其,自 己的。(2)入,在国内。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同“弼”,辅佐。敌,势力、地 位相等的国家。恒,常常。19 .答案:D解析:D.
1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意为: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 为。这是一个人成才的主观因素。本项“客观因素”有误。故选D。20 .答案:孟子在选文【乙】里面,列举了六个圣君贤相,都出身贫贱,但是经受了艰 苦磨练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表示历史上这样的由普通人转化而成的大人 物(贤人)远远不止一个。所以孟子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只要能禁得住磨 练,“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最后就能承担“大任”,就能成才。解析:考查阅读启示。“尧舜与人同耳”意为尧舜与普通人是一样的。“人皆可以为 尧舜”意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这与乙文中观点是一致。乙文中的舜、傅说、胶 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13、等六人都曾遭遇磨难,最终有所作为。他们也曾经都是 普通人,只是因为经过了磨炼,增长了才干,锻炼了意志,才成就了一番事业。所以 孟子才会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才,都可以成为尧舜,只要能禁得住磨难,受得了痛 苦,并从中获得成长。21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解释文言词语的考点。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释义。ABC.正确。D.错 误,“猛浪若奔”意思是“汹涌的大浪就像奔腾的骏马”,这里的“奔”指飞奔的 马。故选:Do22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断句的考点。“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意思是“像老鹰一样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 会平静下来;忙于治理俗事政务
14、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根据 句意应断句为: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故选:Co 2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能力。ABD.正确。C.有误,写高山用“竞 上” “轩邈”“争高”等人格化的描写,使本来静止的山仿佛有了无究的奋发向上的 生命力,这里应该是以动写静,化静为动,题中的“以静写动,化动为静”说法错 误。故选:Co.答案: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 这种奇丽景色了。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 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
15、,意译为辅。重点 词语:是,这;欲界,人间;与,欣赏。句意: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 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24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 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 可。ABD.正确。C.有误,句意为:追赶的人回来说。反:“返”,返回。故选:Co 2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句子停顿。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子奇到了阿县,把兵库里的兵器锻造 成为耕田的农具,打开粮仓来救济贫穷的人民,阿县治理得富足安定。停顿应为:奇 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縻以赈贫穷/阿县
16、大治。故选:Do.答案:示例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运 用排比,气势磅礴,有力地论证了 “地利不如人和”,使说理更具说服力。示例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运用排 比,气势磅礴,有力地论证了 “得道”的重要性,使说理更具说服力。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请从文中选出最喜欢的句子加以赏析即可。如:甲文中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运用排比,气势磅礴,有力地论证了 “地利不如人和”,使说理更具说服力。27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A.有误,“三里”“七里”是在说城池之小,包围起来攻 打却不能
17、取胜,进而说明“天时不如地利”。BCD.正确。故选:Ao28 .答案: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 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凭借老人的智慧,由年轻的人来作最终决定,一定能治理好阿县啊!解析:译文:甲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 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 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 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
18、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 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 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 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 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 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 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 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 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乙子奇十六岁的时候,
19、齐国的国君派(他)去治理阿县。不久,齐君反悔了,派人 追赶。追赶的人回来说:“子奇一定能够治理好阿县的。”齐国国君问:“你怎么知 道的? ”同车的人都是老人。凭借老人的智慧,由年轻人来决断政事,一定能治理好 阿县的! ”子奇治理阿县,把兵库里的兵器锻造成为耕田的农具,打开粮仓来救济贫 穷的人民,阿县治理得井井有条。魏国的人听说小孩子治理阿县,兵库里没有武器, 粮仓里没有积粮,于是就起兵攻打(齐国)阿县,阿县的人父子兄弟相互鼓励,以自 己家的兵器打败了魏国军队。29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 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A.不同,副词,表示反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 寒假作业5 年级 语文 人教部编版 寒假 作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