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1编 教材知识梳理篇 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精讲)练习.doc
《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1编 教材知识梳理篇 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精讲)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1编 教材知识梳理篇 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精讲)练习.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碳和碳的氧化物毕节五年中考命题规律近五年毕节中考考情分析2019年中考预测年份考点题型题号分值2018碳单质、二氧化 碳、一氧化碳填空、 实验题18(2) 、2172017二氧化碳的实验 室制法实验题21(1) (2)32016低碳生活、温室 效应选择题432015碳的化学性质、 能量变化、二氧 化碳的性质和用 途、二氧化碳的 实验室制法填空、 实验题18、21( 1)、 22(2)9在本单元中,二氧化碳的性质、制法及用途是 历年中考必考的内容,预计2019年毕节中考中 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制法、用途的开放性、 综合性题目会有所增加。特别是运用二氧化碳 的性质
2、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和分析其用 途,根据化学现象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对环 境保护和农业发展等问题的考查将成为热点; 关于单质碳及一氧化碳,今后中考命题会将其 他气体或单质和碳与一氧化碳组合,比较其异 同点,找出鉴别、分离、除杂的方法。知 识 清 单金刚石、石墨、C60 1.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金刚石、石墨、C60是常见的碳单质,它们虽然都是由 碳元素 组成,但属于三种 不同的 物质;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 排列方式 不同,因此它们的 性质 存在明显差异。(1)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比较名称金刚石石墨C60结构模型碳原子排 列形状锥形排列 (正八面体)层状排列 (细鳞片状)球
3、状排列硬度天然存在的 最硬 的物质质 软 导电性不导电 良好的 导电性 常态下不导电用途玻璃刀、切割大理石 、 钻探机 钻头、装饰品作电板、 制 铅笔芯 、 作 润滑剂 可广泛用于超导、催 化、材料、医学及生 物等领域特别提醒 石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此变化属于化学变化。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而C60是由分子构成的,每个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2)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的主要成分也是碳单质。木炭:具有 疏松多孔 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能力,可用于吸附 色素 和 异味 。活性炭:也具有 疏松多孔 的结构,吸附能力比木炭 强 ,用于 净水 、防毒面具、制糖工业等。
4、特别提醒 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焦炭:由煤的干馏制得,用于冶金工业(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炭黑:常用于制造油墨、油漆、颜料等。2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和用途稳定性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古代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或 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可燃性 (与氧气 反应)氧气充足 CO2CO2 =点燃氧气不充足 2CO22CO ,可作燃料=点燃还原性 (与某些 氧化物 反应)与氧化铜反应C2CuO2CuCO2=高温现象: 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生成使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与氧化铁反应 3C2Fe2O34Fe3CO2 =高温与CO2反应 CCO22CO ,该反应是 吸热 =高温反应,碳的
5、还原性广泛用于冶金工业特别提醒 碳在常温下性质稳定,所以用碳单质作还原剂与其他物质反应,必须是高温条件。还原性: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夺取氧的性质。夺取氧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作还原剂;失去氧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碳单质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都由碳原子构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一氧化碳的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同为碳的氧化物,因分子的 构成不同 ,使得它们的 性质 有很大的不同。1.二氧化碳的性质(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无 色、 无 味气体,能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大 (CO2相对分子质量为44,比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固体CO2(俗称干冰)升华时吸收
6、大量的热。(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a.现象:下层的蜡烛 先 熄灭,上层的蜡烛 后 熄灭;b.结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c.应用:CO2可用于灭火,常用的灭火器中盛装的灭火剂就是CO2,CO2灭火,既利用了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也利用了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与水的反应取四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做如下四个小实验。3序号现象纸花由紫变 红 纸花不变色 纸花不变色 纸花由紫变红 分析醋酸能使紫色石 蕊溶液变红水不能使紫色石 蕊溶液变红CO2不能使紫色 石蕊溶液变红碳酸能使紫色石 蕊溶
7、液变红将第朵纸花取出用吹风机烘干,红色 消失 。以上实验说明A:CO2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化学方程式: CO2H2O=H2CO3 , 碳酸 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 变红 ,B:碳酸 很不稳定 ,容易分解,化学方程式: H2CO3=H2OCO2 。特别提醒 醋酸作用:醋酸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醋酸属于酸,通过和对比,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证明有酸生成,即有碳酸生成。(3)与碱反应与氢氧化钙反应现象: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 。结论:CO2能与碱反应。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应用:此反应常用于检验CO2气体)。与氢氧化钠反应现象:插入NaOH溶液中的试管水位上升得最高。结论
8、:氢氧化钠能与CO2反应。化学方程式: 2NaOHCO2=Na2CO3H2O 。分析:水能与CO2反应,水位上升;氢氧化钙能与CO2反应,水位上升(高于水);氢氧化钠能与CO2反应,水位上升高于Ca(OH)2溶液。通过对比,说明NaOH溶液吸收试管中的CO2效果 最好 。应用: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用 NaOH溶液 吸收效果最好。2.一氧化碳(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无 色、 无 味气体, 难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 小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4化学性质概述化学方程式用途可燃性CO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 焰呈蓝色2COO22CO2 =点燃作燃料毒性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 白结合,造成生物
9、体内缺 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还原性CO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 ,而发生氧化反应(还原 能力比碳粉强)与氧化铜反应:COCuOCuCO2 =与氧化铁反应:3COFe2O32Fe3CO=高温2 冶炼 金属特别提醒 CO有剧毒,冬天用木炭火取暖时,要注意室内通风,防止CO中毒。(3)CO与CO2的相互转化转化化学方程式CO转化为CO22COO22CO2 =点燃CO2转化为COCO2C2CO =高温(4)鉴别和除杂:鉴别CO和CO2根据性质不同的方法:除杂:A.CO中混有CO2:通过澄清石灰水(或NaOH溶液);B.CO2中混有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二氧化碳的用途5灭火
10、 、 气体肥料 、固态CO2(干冰)作制冷剂、化工产品的原料、光合作用等。2.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CO2本身无毒,但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岩洞底部之前,必须先做灯火试验。3.自然界中碳(元素)的循环二氧化碳有机物(食物和燃料等)4.温室效应(1)温室效应的危害:可能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以及使土地沙漠化,造成农业减产。(2)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二氧化碳(CO2)、臭氧(O3)、甲烷(CH4)、氟氯代烷(商品名为氟利昂)等。(3)缓解措施a.控制使用煤、 石油 和 天然气 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 风能 、 太阳能 、地热、核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中 化学 复习 教材 知识 梳理 单元 氧化物 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