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学科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数学论文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内容摘要:数学给学生的印象大概是高度抽象、单调无味的。数学的抽象性和紧密性往往掩盖了它的兴趣性、实践性。因而,部分学生对数学失去了兴趣,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时要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与时俱进,建立一个充分表达素养教育精神的教学方式,使课堂充满活力。事实上数学是美的、统一和谐的、有趣的,关键在于老师要擅长引导学生捕捉现实生活中的常识,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关键词:兴趣;激发;设计;培养;合作学习;数学美所谓兴趣是人认识、欣赏与探究某种事物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内心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宏
2、大动力;兴趣能够激发情感,培养意志;兴趣能够唤起某种动机,改变态度;兴趣能够鼓舞人的积极的探究,敏锐的观察,结实的经历,丰富的想象,也能够促使人们积极地提出征询题,研究征询题并积极地改良学习方法。数学教学实践证明,越是抽象的教材,越需要老师以数学的艺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说:“为了使学生在智力上和精神上得到成长,就必须使他们有对知识的渴望和掌握知识的愿望。”教育家赫尔巴特也说:“教育工作假设不能引起各方面的兴趣,讲授教材就易进入睡眠状态。”因而,老师一定要千方百计地从教学的方方面面,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一、
3、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恰当的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消费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老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语。如何设计数学课的导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1精心设计征询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讲生活中的平移一节中,老师首先给学生演示一些生活中平移的实例,旋转的木马、荡秋千、小火车、滑梯这些曾经使他们乐而忘返的画面,让学生到熟悉而亲切,生动而有趣。这些画面特别快会吸学生的留意力,老师要抓住时机提出征询题,引入本课的主题。2巧设疑征询,激发兴趣。亚里士多德说过:“维自疑征询和惊奇开场。”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制造的根底,是产生求知欲望和兴趣的源泉。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擅长利用征
4、询题设疑来鼓舞和激发学生独立考虑、积极探究,点燃其智慧的火花。同时青青年对事物充满着兴趣和好奇心,这也是创始思维的开端,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还应不断提出新征询题,使学生不断处于探究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与灵感,增加他们的求知欲望,寻找处理征询题的方法。古语道:“读书无疑,而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有可疑不疑不曾学,学者需疑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点。”老师要想调动学生对所学内容生疑,造成悬念,这时学生的求知欲才强烈。例如:在讲多边形内角和定理时,老师让学生说出任意一个多边形,老师特别快说出他的内角和,如今,学生感到特别惊奇?老师如何明白的?求知欲高涨,亟待老师揭开谜底,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5、。3动手实验,激发兴趣。实验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才能,从而激发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兴趣,如在讲三角形全等的断定时,先让学生动手画出满足条件的两个三角形,然后剪下来叠放在一起看是否完全重合,因而得出结论,学生们有了感性认识,思维爽朗,从而激发了兴趣。总之,数学课的开头语的设计是多样的。只要我们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内容,灵敏巧妙地设计好开头语,就能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智力。二、联络实际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给学生的印象大概是高度抽象、单调无味的。数学的抽象性和紧密性往往掩盖了它的兴趣性、实践性。因而数学一旦“回到”人们所熟悉的生活中,学生就会逐步产生兴趣。因而教学时要尽量将教学内
6、容与生活中的实例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假设直截了当学习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学生会感到单调无味,不明白学习它有什么用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梯子征询题”出发,引导学生进展讨论,获得“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和近似解。例:一个长为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间隔为8米(如图1)。假设梯子的顶端下滑1米,那么:(1)猜一猜,底端也将滑动1米吗?(2)列出底端滑动间隔所满足的方程。(3)你能尝试得出这个方程的近似解吗?底端滑动的间隔比1大。仍然比1小?与同学交流你的方法。此例学生列出有关的一元二次方程,并经历探究满足方程解的
7、过程,进而产生学习方程一般解法的愿望。除此之外,还设立下面的开放性征询题:例:在一个长50米、宽30米的矩形空地上建造一个花园,要求种植花草的面积是整块空地面积的一半,请展示你的设计。 这个征询题的参与性特别强,每个学生都能够展开想象的翅膀,按照本人考虑的设计原则,设计出不同的图案,并列出方程,使学生体会到学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必要性。为了本人的需要而学习,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自然就不会觉得单调无味,迫切要求学会解一元二次方程。 三、要挖掘数学美,使学生感知数学美、鉴赏数学美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留意引导学生感知数学美、鉴赏数学美,让学生从中遭到数学美的陶冶,使学生在看似单调乏味的数学天地里产生感情
8、的共鸣,获得思维的启迪。1提示数学的内在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古代数学家哲学家普克拉斯就曾断言:“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而“美”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具有魅力的。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确实是说:人们总是在自觉和不自觉的追求着对美的感受,由于这种感受能够使人产生愉快心情,使人心理疲劳得以解除,能够加强留意力、提高经历力、心情好,学习就轻松、思维就敏捷、制造性强、语言表达也流畅。而“美”的客观标准有三条:简约、和谐与统一。而我们数学的抽象性、严谨性及应用的广泛性正充分表达了这三点。因而说:数学中充满了美的要素。为此,在教学中,我尽量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及时充分的向学生提示数学的内
9、在美。例如:在初一学习代数式这一节时,本来用字母表示数是特别抽象的,学生特别不习惯,是我们教学上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分化点。假设我们能提示字母表示数,是人们在实践中对简约美的一种追求而制造这一内容的话,情景就大不一样了。我是如此引入的:在复习了有理数分类后我征询:“到目前为止,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数?请举例说明。”这时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举手答复:“有小数、分数、整数、正数、负数”,同时列举详细数字进展说明。这时我又征询:“谁能用一个最简约的方式,把这所有的数字都表示出来?”这时,同学们你看我、我看你都摩拳擦掌,但没有一个能正确表示出来的。在如今,我才在黑板上写了一个醒目的字母“8”,然
10、后征询:“你们看,用它表示行不行?”静了一会儿后,同学们忽然感遭到了:原来用一个字母“8”就能够表示出这么多的数,这真是太简单了,也真是太美了,真是妙趣横生!这时我再引导他们回忆:小学学过的许多用字母表示的公式,如运算律公式a+b=b+a,面积公式中s=ab,直线匀速运动公式8=vt,等等。同学们逐步体验到只有也只有用字母表示数,才能把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大量数与数、量与量之间的内在相依关系,精确无误又极其简约的表达出来。这是数学制造的奇观,是数学中表达的一种简约美。这种数学的内在美震撼着学生的幼小心灵,也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2老师在教学中要提示数学美的内容。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应当把数学美的
11、内容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向学生展示出来,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内容是美的,例如,黄金分割表达出的比例美,令人赏心顺眼;几何图形的对称、杨辉三角的对称等反映了数学的对称美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把数学中的这些美学本质挖掘出来,提示出来。通过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美的体验,促使学生爱好数学认识数学美。例如,在摩天大楼的黄金分割处布置腰线或装饰物,则可使整个大楼群显得宏伟别致。古代雅典的巴特农神殿,当今世界最高建筑之一的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举世知名的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都是按照黄金分割的原则来建造的。在日常生活中,电视屏幕、写字台面、书籍、衣服、门框等,其短边与长边的比为0618时最和谐顺眼,甚至连火柴
12、盒、国旗的长宽比例设计都遵守0618比值原则。在音乐会上,报幕员在舞台上的最正确位置,是舞台宽度的0618之处;二胡要获得最正确音色,其“千斤”则需放在琴弦长度的0618处。最有趣的是,在消费领域中也可妙用0618这个“黄金数”,获得物美价廉的效果。因而,我们必须明晰认识到数学中包含美,美学方法又能够指导数学研究。数学老师首先认识到,从美学的角度探究数学中的一些现象,提示其中的某些规律,往往能够得到一些研究数学的方法,如此不但对我们本身是一个丰富的过程,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运用合作原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探究学习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教学实践证明,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迅
13、速从同伴中得到协助,在同伴的辅导中得到协助,在同伴的辅导中过程中,优秀生能够特别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学困生也会在同龄的伙伴的辅导中获益。在三、四年教学改革的生涯中,如何真正的表达合作学习,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1努力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活动要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进展小组合作学习、共同研究、讨论征询题,互相启发、互相鼓舞,共同配合完成任务,充分发挥团队精神,这是积极的、科学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组建学习小组时,应先按照学生的知识根底、兴趣爱好、学习才能心理素养等进展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假设干个异质
14、小组,还能够尊重学生自愿为原则。合作学习小组通常能够由46人组成,由1人任组长。小组长一般是学习成绩较好、乐于助人、且有一定的合作创新认识、口头表达、组织才能较强的学生,各组征询无明显差异,力求平衡,便于公平竞争。小组组建后,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互相友爱,坦诚相见,平等民主,并适时组织一些小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时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互相关爱的真诚情感,使学生既学会了合作又加强了决心。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及其运算“后,在学生已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及其有关运算的根底上,老师出示一题:“有一种二十四点的游戏,其游戏规则是如此的:从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任意取四张,按照牌面上的数字
15、(每个数用且只能用一次)进展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使其结果等于24。例如,假设抽到2,3,4,5可作运算(52+3)4=24。那么现有四个有理数2,4,一3,7,运用上述规则写出运算式,使其结果等于24,运算式如下:,另有四个数一5,7,3,一13。可通过运算式,使其结果等于24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写出有关运算式。”同学们按照各自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如何计算发表本人的见解。最后得出:(23+7)4=24;(2+4)(一3+7)=24;(一13)(一5)+73=24等几种运算方法。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敢想、敢说、敢做、敢疑心、敢标新立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
16、学习,有利于弥补老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展教学的缺乏,尤其是对这些知识构造、才能水平、学习进度、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学生来说更加重要。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使某一方面成绩好的学生能够协助这一方面成绩差的学生,知识技能互补,到达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2加强师生间合作互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师生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征询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能够使师生间的互相关系更加亲切,并能到达教学相长,而且使老师从“权威”角色向“同伴”角色转变,从“讲师”角色向“导师”角色转变,学生从被动服从转向主动参与,从而构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有利于爽朗学生思维,加大思维强度,使学生能够从
17、那些与本人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对征询题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主体认识,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在数学活动的课堂上,通过充分的课堂交往营建了一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气氛,学生能够主动考虑,发表意见,不仅使课堂上的学习气氛轻松愉快,也使学生的认识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时,学生已掌握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但技能的培养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接着进展一定的习题训练是十分必要的。以往,人们提到运算技能的训练,多习惯于理解为数学的“式”的训练,如此,使课堂显得单调无味,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了一些实际征询题。 例:在一块边长16米、宽12米的矩形荒地
18、上,要建造一个花园,并使花园所占面积为荒地面积的一半。你能给出设计方案吗?考虑一会儿后,每个学生写出本人的设计方案,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本人的设计方案,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得出了设囹计方案(如图)。老师提出征询题:“这些设计方法,哪些能够用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哪些不能够用一元二次来解?“学生答复:“如图:前三个设计方案都能够用方程来解,后四个不用列一元二次方程就能够处理。“老师说:“特别好!”并让学生进展了板演。单对学生的后四种设计方法,学生以t,-t出了本人的努力,也给予了学生确信和鼓舞如此不仅使学生解方程的才能得到训练,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快感,因而激发了学生习
19、数学的兴趣。师生间的合作学习不仅使学生提高理解方程的技能,而且探求知识的过程使他们的思维得到互相启发和训练,提高了语言表达才能、自学才能、分析征询题才能、处理征询题才能、团结协作才能。因而,合作学习在详细的教学活动中,不能无限的使用,要正确处理它与各种学习理念、方法之间的关系,科学地进展整合。它经常与接受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创新性学习一起进展。在进展合作学习的同时不应否认竞争与个人活动的价值,而应将之纳人教学过程之中,使它们兼容互补,相得益彰。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还有特别多,比方组织学生做数学游戏,编数学小报,解数学小论文,多方式的数学竞赛等。有人认为数学是抽象的,但抽象并不等于单调无味,事实上数学是美的,它的美在于它的严禁合理,统一和谐。事实上数学是特别有趣的,关键在于老师要擅长引导学生捕捉现实生活中的常识,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自然轻松地接受新知识,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兴致勃勃,击水畅游。英国哲学家洛克说过:“教员的宏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留意力,并使之得以保持。”数学课堂“兴趣教学法”正好起到了如此的作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