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捕捉错误生成精彩 ——例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错误及应对策略.doc
《数学学科捕捉错误生成精彩 ——例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错误及应对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学科捕捉错误生成精彩 ——例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错误及应对策略.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数学论文之捕捉错误,生成精彩 例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错误及应对策略 台州市玉环县坎门中心小学 何慧芳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一文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留意力、合作才能、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征询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答复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开展的过程,在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随时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错误发生。老师要独具慧眼,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错误并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中,锻炼本人驾驭课堂的才能,促进教学机智的生成,同时也使错误成为学生学习新知的生成点。下面通过几个实例谈谈课堂错误的产生和应对策略。老师,你错了案例1:简单的
2、分数的大小比拟在教完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拟之后,在教学“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拟” 这一环节,我让同学们猜想1/2与1/4大小时,没想到第一个学生的答复就让我措手不及,生1:我认为1/2等于 1/4,由于我假设把2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二份取其中的一份确实是1/2,这里的一份确实是一个正方形,我再把4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确实是1/4,这里的一份确实是一个正方形,因此1/2等于 1/4。生1出错了,但讲得有理有椐,这可如何办呢?不如把征询题抛给学生,因此我说:“你们觉得他讲得对吗?”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但讲不出理由,我再让学生互相讨论一下,结果仍然讨论不出个因此然来,这时我忽然灵机一动,何不来个
3、迂回出击,再将错就错,顺水推舟呢?打定留意后,我就跟学生说:“你们认为1/4与3/4谁大?由于刚刚已学过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拟,同学们(众口一词):3/4大于1/4。我却告诉学生,我能够证明3/4小于1/4。学生莫明其妙地望着我,我不慌不忙拿出两个大小相差特别大的正方形,把小的折出3/4,把大的折出1/4,并涂上颜色,结果特别明显这里的3/4小于1/4。我成心高高地拿着这两个正方形说:“你看这里的3/4小于1/4。”还没等我说完,特别多同学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来想说,好几个学生叫起来了,老师,你错了。我却故做不解地征询:“我如何就错了呢?”生2立即反驳道:“不能用一大一小的正方形,如此不公平。”生3
4、补充道:“要用有一样大的正方形。”这时特别多 同学都点点头,表示赞同。我看时机已成熟,就说:“那如今你们对生1理由又有什么看法呢?”一语点醒梦中人学生纷纷谈论开来,有的说 :“哦,我明白了,生1用两个正方形和四个正方形不能比拟大小。”有的说:“如今我也明白了在比拟分数大小,前提条件是两个物体要一样大;也能够在同一个物体中。”听了同学们的话,刚开场出错的同学生1也发表意见,:“老师,我明白错了,我能够把它改正来,把4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两份确实是1/2,这里的两份确实是两个正方形,我再把4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确实是1/4,这里的一份确实是一个正方形,因此1/2大于 1/4。”
5、 生1刚说完,就又有同学发表本人的看法:“我对生1错误有另一种改法”应对策略:将错就错,顺水推舟,激活思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如此或那样的困难,在本案例中,当学生出错时,我没有直截了当告诉学生真相。而是将错就错,把学生带入与已经明白的知识相矛盾的境地,学生一下就明白了错误的缘故。接下来我就顺水推舟,让他们再去找生1的错误,这时学生恍然大悟,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纷纷举手答复:比拟分数大小的条件,纠正生1的例子。我又引导他们用生活中其他的例子证明1/2与1/4的大小,以及后来举例证明分数大小时,学生举的例子既精确又精彩。如此利用将错就错,顺水推舟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
6、自我反省”的空间,将学生带入柳暗花明境地,享受豁然爽朗的欢乐。郑毓信说过:如今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即是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托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到纠正,而必须是一个“自我否认”的过程。我的学生说我错了,这正说明了他们已经“自我反省”出来了吗?而这“反省”是我促进的,我自然笑得特别欢乐!不要轻易回避错误案例2:圆的认识在教学“画圆” 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用圆规在本人的练习纸上尝试画一个圆。学生操作时,我巡视了一下,觉察有好几个同学画错了,关于他们的错误,是回避仍然面对呢?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我挑择了几幅典型的作品投放在屏幕上让学生观察。(选择的作品有:1、起点和终点不在同一位
7、置的;2、把“圆”画成了鸡蛋状的;3、将弧线画得时隐时现,时粗时细的等。)看到这些作品(不知名的)学生们捧腹大笑。我笑着征询:“你们在笑什么?”同学们叫了起来:“这些都不是圆形,画错了。”我顺着他们意思征询到:“那你们能帮他们找找缘故吗?”这时学生争先恐后谈起了各种错误的缘故。生:圆心没固定好,因此画的不像圆。生2:画圆时半径发生了变化,也画不出标准的圆。生3:用力不均匀,圆规使用的方法不正确也会出现这些征询题。(错误的缘故一个一个都被学生特别快找出)。我又征询到“:画圆应该留意哪些征询题?如何样才能画出一个既规则又美观的圆呢?你们能够想一想,说一说。”同学们情绪高涨,思维爽朗,不一会就概括出
8、画圆的方法。我按照学生总结出的画圆的方法在黑板上迅速画出一个标准的圆。这时,学生个个兴致勃勃,摩拳擦掌。我见时机成熟,急忙请学生再一次画圆。通过我的巡视和学生的互相检查,第二次画圆没有一个学生出错。应对策略:议错纠错,梳理思路,完善认知为了追请教学流程的顺畅,在教学时不少老师层层埔垫,处处设防,努力回避学生的错误,即便错误发生了,也视而不见,置之不理。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老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是的,“征询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不仅要宽容错误,更要挖掘利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当学生把圆画错了时,我没有回避学生的错误,而是把学生画错了的圆展示出来,如此就为
9、学生提供一个开展平等交流、各抒己见的平台,在找错、议错、纠错中使出错的同学明白了产生错误的缘故,明白改正的方法。然后我又不失时机的让学生归纳总结画圆的方法,把刚刚的思路进展了梳理,又在交流中内化知识和获得方法。光讲不行,还要让学生有实践纠正的时机,因此我又给了学生第二次画圆的时机,如此一来,不明白的也充分理解了方法,而且印象特别深化。只有如此让学生在错误中汲取教训,从议错中找出缘故,从而使学生在纠错中开启智慧,迈入知识的殿堂。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案例3:乘法分配律在探究得出乘法分配律之后,学生顺利完成了根底练习,接下来我随手出了一道练习(770+70)7,目的是想说明并不是所有的标题用乘法分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学科捕捉错误,生成精彩 例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错误及应对策略 数学 学科 捕捉 错误 生成 精彩 小学 课堂 中的 应对 策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