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202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家庭是个好东西胡一峰当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大规模流动,社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家庭呈现出结构简 化、规模缩小的态势,但家庭作为社会基本细胞的意义并未削弱,反而在新的层面得到强 化。家庭对人的情感慰藉作用就是如此。现代生活节奏很快,经常令人有“压力山大”之 感,家庭为人们提供了避风港,让绷紧的神经得以放松,心灵重回宁静。同时,家庭的情感意义也渗透到家庭各项功能之中。以养老为例,孔子早就敏锐地 指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也
2、就是说,养老不仅 是给父母一口饭吃,还要有“敬”。其实,幸福的晚年仅有伦理层面的“敬”还不够,还需 情感层面的“亲”。随着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孔子所谓的“能养”必将以社会化的方 式变为最基本的养老需求,对敬”与“亲”的要求则将进一步提升。晚辈对长辈的尊敬 或许可通过道德教育习得,但发自内心的亲近感却非一朝一夕可以养成,它有赖于长时间共 同生活所形成的家教和家风的熏染。另外,当代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道德建设的社会 环境更加复杂,家庭对于道德养成的意义也随之凸显。作为社会化的一环,家庭是人生第一 所学校,也是“规矩”养成之所。我们为人处世的很多基本法则是在儿时的饭桌上或长辈 的言谈举止中学到的
3、。家教和家风,体现的正是家庭的道德规约力。一个人长大了是否 “守规矩”,与其家庭密切有关。好的家庭,洋溢着正派清朗的风气,家庭成员志趣相投、 互相规约、和睦美满。畸变的家庭却以权势、财富为“共同目标”,夫妻为奸,父骄子奢, 最终成为社会肌体之癌。历数这几年被打掉的“大老虎”,往往出现家庭式甚至家族式贪 腐的特征,抓住一个就牵出夫妻、父子、兄弟以及小姨子、大舅子等一堆,教训何其深刻。(节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3月11日) 26.请简要概述作者的“养老”观。(6分).材料举“被打掉的大老虎”的例子,有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3分)27 .为什么说“家庭是个好东西” ?怎样的家庭才是理想家庭?请简要
4、分析概括。(6分) 参考答案:已西渡,尽封还之。诏以宁为太中大夫,固辞不受。自黄初至于青龙,征命相仍,常以八月赐牛酒。诏书问青州刺史程喜:“宁为守节高 乎,审老疾延顿邪?”喜上言:“宁有族人管贡为州吏,与宁邻比,臣常使经营消息。 贡说:宁常著皂帽、布襦挎、布裙,随时单复,出入闺庭,能自任杖,不须扶持。四时 祠祭,辄自力强,改加衣服,著絮巾、故在辽东所有白布单衣,亲拜馔馈,跪拜成礼。宁 少而丧母,不识形象,常特加觞,汝然流涕。又居宅离水七八十步,夏时诣水中澡洒手 足,窥于园圃。,臣揆宁前后辞让意独自以生长潜逸耆艾智衰是以栖迟每执谦退此宁志行 所欲必全不为守高。”宁卒,时年八十四。拜子邈郎中,后为
5、博士。初,宁妻先卒,知故劝更娶,宁日: “每省曾子、王骏之言,意常嘉之,岂自遭之而违本心哉?”(节选自三国志魏书第H一,有删改) 【注】厄顿:衰病困顿,衰病困顿之身。io.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臣揆宁/前后辞让意/独自以生长潜逸/耆艾智衰/是以栖迟/每执谦退/此宁志行所欲必 全/不为守高。B.臣揆宁前后辞让意/独自以生长潜逸/耆艾智衰/是以栖迟/每执谦退/此宁志行所欲必全 /不为守高。C.臣揆宁/前后辞让意/独自以生长潜逸/耆艾智衰/是以栖迟/每执谦退/此宁志行/所欲必 全/不为守高。D.臣揆宁前后辞让意/独自以生长潜逸/耆艾智衰/是以栖迟/每执谦退/此宁志行/所欲必
6、全/不为守高。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征命:指皇帝征召的命令。管宁曾写辞征命上疏,表达了不愿入朝为官的意愿。 B.耆艾:古以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亦指尊长、师长。文中泛指老年人。C.博士:有博今通古、古代学官、对某类人的尊称的含义。文中指古代学官。D.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西晋史学家陈寿著,分为“魏书”、“蜀书”、“吴 书”,是国别体史书。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管宁十六岁时父亲去世,他的表兄弟们同情他孤独贫困的处境,送给他治丧的费用, 但他没有接受,而是根据自己的财力为父亲办丧事。B.自从管宁东渡,公孙度、公孙康、公孙
7、恭等人前前后后给了他很多的资助馈赠,管宁 都接受后收藏起来,西渡之后,全都封好退还给了公孙氏。C.太祖任司空后,任命管宁为太中大夫,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截留了任命书,管宁坚决 辞让没有接受。D.皇帝曾经下诏书询问青州刺史程喜,管宁不愿做官是守节自高还是因为老病衰弱,程 喜认为管宁不是故意矫情以显示自己的高尚。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中国少安,客人皆还,唯宁晏然若将终焉。(2)每省曾子、王骏之言,意常嘉之,岂自遭之而违本心哉?参考答案:10. B 11. D 12. C13. (1)中原地区稍稍安定后,(逃到辽东)客居的人都返归(家乡),只有管宁安闲 自在,像要在那里终老一样。
8、(2)每次审读曾子、王骏的话,心里常常表示赞许,哪里能自己遇到了这种事而违反本 意呢?【10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 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 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臣下揣测管宁前后推辞谦让的意思,只在于认为自己生长在隐居中, 年纪老迈,智力衰退,所以安于休息,每次都谦逊退让。这是管宁志向行事所一定要保全 的,不是故意矫情以显示自己的高尚。“臣揆宁前后辞让意”中“前后辞让意”是“揆”的宾语,“揆”意思是“揣测”,中间 不需要
9、停顿,排除AC两项。“此宁志行所欲必全”中的“志行”即“志向与行事”,“志行”是并列关系,中间不能 断开,排除D。分析可知,B项断句正确。故选Bo【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 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D项,“分为魏书、蜀书、吴书解说错误,三国志最早以魏书、 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三书才合为一书。故选Do【12题详解】此题考查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在认真阅读并翻译文章的基础上,注意时 间、地点、人物,看是否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人所做之事。拿选项
10、与原文逐字对 照,看是否有出入。C项,“管宁坚决辞让没有接受”与原文不符,原文中,“唯宁晏然若将终焉”,管宁不 知此事,当然就不存在“坚决辞让没有接受”。故选Co【13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 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 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1) “中国”,指中原地区;“客人”,指客居的人;“晏然”,安闲自在的样子。(2) “省”,审读;“嘉”,赞许;“岂哉”,哪里呢。【点睛】阅读文言文的方法一一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
11、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 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 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 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 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 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参考译文:管宁,字幼安,北海国朱虚县人。十六
12、岁时父亲去世,表兄弟们怜悯他孤独贫 困,都送给他治丧的费用,(管宁)全都推辞没有接受,根据自己的财力为父亲送了终。 (管宁)身高八尺,胡须眉毛长得很美。与平原人华歆、同县人那原为好友,都到其他郡学习,都敬重亲善陈仲弓。天下大乱以后,(管宁)听说公孙度在海外推行政令,就与那 原及平原人王烈等到辽东郡。公孙度空出馆舍等候他们。拜见了公孙度之后,管宁随即就 居住在山谷中。当时渡海避难的人大多住在郡的南部,而管宁却住在郡的北部,表示没有 迁徙的意思,后来的人渐渐都来跟从他。太祖任司空后征召管宁,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截 留诏命,不对管宁宣布。中原地区稍稍安定后,(逃到辽东的)客人都返归了,只有管宁 安闲自
13、在,就像要在那里终老一样。黄初四年,文帝诏令公卿大臣举荐独行的君子,司徒华歆举荐了管宁。文帝即位 后征召管宁,管宁于是带着家眷部属渡海回到北海郡,公孙恭把他送到南郊,加倍赠给他 服饰器物。自从管宁东渡,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恭前后给他的资助馈赠,他都接受后收 藏起来。西渡之后,全都封好退还给了公孙氏。文帝下诏任命管宁为太中大夫,(管宁)坚 持辞让没有接受。从文帝黄初年间直到明帝青龙年间,征召管宁的命令接连不断,常常在八月赐予牛酒。明 帝又下诏书询问青州刺史程喜:“管宁究竟是守节自高呢,还是老病萎顿呢?”程喜上报 说:“管宁有一个族人叫作管贡,现为州吏,与管宁是邻居,臣下常常让他探听消息。管 贡说
14、:管宁常常戴黑色帽子,穿着布衣布裙,随季节不同或单或夹,出入于内室外庭, 能凭借手杖走路,不须扶持。一年四季的祭祀,总是自己强力支撑,改换衣服,着粗丝棉 巾,穿着过去在辽东时所有的白布单衣,亲自布置食物供品,跪拜行礼。管宁小时就失去 了母亲,不记得母亲的形象,常常特意加设酒杯,(伤心得)泪流满面。另外他的住宅离水 池有七八十岁远,夏天时到水中洗手洗脚,步行在园圃中。臣下揣测管宁前后推辞谦让 的意思、,只在于认为自己生长在隐居中,年纪老迈,智力衰退,所以安于休息,每次都谦 逊退让。这是管宁志向行事所一定要保全的,不是故意矫情以显示自己的高尚。”管宁去世,时年八十四岁。任命他的儿子管邀为郎中,后来
15、又为博士。当初,管宁的妻子 先去世了,知心故友劝他再娶,管宁说:“每次阅读曾子、王骏的话,心里常常表示赞 许,哪里能自己遇到了这种事而违反本意呢?”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西郊观桃花记清朱鹤龄吾邑城隍信仄,独西郊滨太湖,野趣绵旷,土女接迹。出西门约里许,为江枫庵。庵制古朴,开土指月熏修之所也。折而南一里,为石里 村。桑麻翳野,桃柳缀之,黄花布金,温庖炙日。昔嘉靖中,乡先生陆公居此地。陆公治行有声,今遗构尚存,止小听事三间耳。又南则桃花弥望,深红浅红、错杂如绣者,梅里村也。地多梅花,十年前,余犹见老 干数百株,名流觞咏,每集其下,今多就槁。一里人易种以桃,争红斗绯,缤纷馥郁
16、,园田 鸡犬,疑非人间。奚必武陵路谿畔始堪避秦哉?迤通而行数百武,为朴园。园中有墩,可以四眺。隆万间,高士张朴所居。张工画, 颇能诗。邑令徐公尝看梅来访,屏治从,倾壶觞,日暮列炬前导,人折花一枝以归。茂宰 风流,升平盛事,今不可复睹矣。又南数十武,有庵,庵名独木。万历中,忽有梓木浮太湖而来,木广二十围。里人 异之,锯为栋梁,结构具足,供大士其中。至此为桃花艳胜处。花皆映水,两岸维百余 株,艳冶如笑,醉面垂垂,暖晕熏人,落英满袖,为咏唐人“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 之句。低回久之,循庵而西,即太湖滨也。是日晴澜如镜,万顷无波。遥望洞庭西山,雾 霭朦胧,明灭万状。坐盘石,灌尘巾,意洒然适也。回首桃
17、林,如霞光一片,与暮烟争 紫,恨无谢腓惊人语,写此景物耳。吾因是有感矣:昔徐武宁之降吴江城也,其兵自西吴来,从石里村入此,青原绿野, 皆铁马金戈蹴踏奔腾之地也。迄今几三百年,而谋云武雨之盛犹仿佛在目。经其墟者,辄 寤叹彷徨而不能去,况陵谷变迁之感乎哉!计三四十年以来,吾邑之朱薨相望也,丹毂接 轸也,墨卿骚客相与骈肩而游集也,今多烟销云散,付之慨想而已。孤臣之号,庶女之 恸,南音之戚,至有不忍言者矣!惟此草木之英华与湖光浩品,终古如故。盖盛衰往复, 理有固然,彼名人显仕,阅时雕谢,而不能长享此清娱者,余犹得以樗栋废材,玩郊原 之丽景,延眺瞩于芳林。向之可感者,不又转而可幸也哉!然则兹游乌可以无记
18、?时同游者,周子安节,顾子樵水,余则朱长孺也。(摘自愚庵诗文集,有改动)【注】开士:对僧人的敬称。温席(f6n)炙日:麻子被日光晒得暖暖的。鹿,麻 子。武:古时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玩:游赏。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又南则桃花弥望弥:满B.里人易种以桃易:改变C.循庵而西循:寻找D.阅时雕谢雕:通“凋”,凋谢.下面句子中能直接表达作者对“盛衰往复”的感慨的一组是(3分)()陆公治行有声,今遗构尚存,止小听事三间耳 奚必武陵路谿畔始堪避秦哉 茂宰 风流,升平盛事,今不可复睹矣 遥望洞庭西山,雾霭朦胧,明灭万状 恨无谢跳惊 人语,写此景物耳 墨卿骚客相与骈肩而游集
19、也,今多烟销云散,付之慨想而已 A.B.C.D.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走出西门大约一里左右是江枫庵,江枫庵南边一里左右是石里村,村里桃花遍野,绚 丽夺目。8 .朴园的主人是能诗善画的张朴,徐县令与他相与甚欢,体现出徐县令的风流雅致。C.建造独木庵的主要木料是从太湖漂来的一根巨木,所以取名为独木庵。此处的桃花最 为好看。D.此城经过历史变迁,昔盛今衰,只有草木湖光没有改变,让人无限感慨。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名流觞咏,每集其下,今多就槁。(3分)译文:然则兹游乌可以无记?(3分)译文:参考答案:2. C 解析由于C项中的“西”
20、为动词,意为“向西行走”,因此动词前的“循庵” 只能作为介宾短语,其中“循”为介词,意即“沿着”。3. B 解析本题中的筛选标准比较抽象,“盛衰往复”的理解关键在于“盛衰”,即 应包括古今的变化,而是对梅里村的美丽太平景致的感慨,是写洞庭湖上的美景, 是表达自己没有能力来写出此处美景的遗憾,内容上都与古今盛衰无关,所以选B 项。4. A 解析根据原文“桑麻翳野,桃柳缀之”可知,石里村漫山遍野的是桑麻,桃花 只是点缀。5. (1)知名人士常常聚集在树下喝酒赋诗,现在大部分的梅花(已经)接近枯萎了。(本句看似简单,但带有特殊用法的文言词语众多,主要的赋分点有:“觞”译为“喝 酒,“每”译为“常常”
21、,“就”译为“接近”)既然这样,那么这次游玩又怎么能没有记述呢?(本句的赋分点主要集中在虚词和句式上,这也是福建文言文考查的一大特色,其中“然则”译为“这样,那么,“兹”译为“这,“乌”译为“怎么”)【参考译文】我们这个地方城池逼仄,只有城西紧靠着太湖的地方,地势开阔,山野富有情趣,男 女游客很多。走出西门大约一里左右,是江枫庵。庵的样式很古朴,是出家人修身养性的地方。从 江枫庵向南走一里左右,是石里村。在遍野的桑树和麻之中,点缀着桃树和柳树,像金子 一样的黄色的花开满山野,麻子被日光晒得暖暖的。在嘉靖年间,(我的)同乡陆公就曾经 住在这里。陆公政绩出色,有声望,现在他所遗留下来的房子还在,但
22、只剩下三间小听事 厅了。向南望去,满眼都是桃花,有深红色的、浅红色的,错落交织,就像是绣出来的,这 个地方就是梅里村了。当地梅花很多,十年前,我还看过几百棵老梅花,知名人士常常聚 集在树下喝酒赋诗,现在大部分的梅花(已经)接近枯萎了。于是,村里人就改成种桃花, 桃花盛开的时候,争红斗艳,色彩绚丽,香气浓郁,与田园、鸡犬共同构成的胜境,让人 (不禁)怀疑这里不是人间(而是仙境)O (所以)又何必一定要到武陵溪流旁边的那个地方才 能够躲避秦朝的暴政呢?蜿蜒前行儿百步,是朴园。朴园中有块大石头,站在上面可以四处眺望。隆庆、万历 年间,高雅脱俗的张朴就住在这里。张朴擅长画画,很会写诗。徐县令曾经因为要
23、赏梅而 来拜访他,屏退侍从,两人尽情地喝酒,太阳下山了就让人举起火把在前面引路,每人折 了一枝梅花才回去。徐县令的风流雅致,(是)太平盛世期间的事,现在再也没办法看到 了。向南再走几十步,有一座庵,庵名是独木庵。万历年间,太湖上忽然漂来的一段巨大 的梓木,它的直径有二十个人手拉手合围起来那么大。村民感到奇怪,(就把它)锯成栋和 梁,(建造)屋子主要结构所需的木头就全部足够了,(建造好房屋以后,人们)在庵中供奉 菩萨。到了这里便是到了桃花最艳丽、最好看的地方了。两岸几百棵的桃花倒映在水里, 艳丽的桃花就像美女的笑脸,又像喝醉酒的脸,暖暖的红晕让人陶醉,掉落的花瓣沾满了 衣袖,因此(我)吟出唐朝人
24、所写“向着太阳有一千个笑脸,迎着风有着共同的香味”。 (我)在独木庵徘徊了好长一段时间之后,沿着庵往西走,就是太湖岸边。那天天气晴朗, 湖水如镜,万里水面没有一点波涛。远远地朝洞庭西山望去,雾气朦胧,忽明忽暗变化万 种姿态。(我)坐在盘石上面,洗涤自己沾满灰尘的头巾,内心十分惬意。回头去看那一片 桃林,就像一片霞光,与傍晚的烟云相互辉映,遗憾的是我没有谢眺那种让人惊叹的语言,来把这些景物描写下来。因为这次的游玩,我的感慨颇多:想当时徐武宁攻克吴江城,他的兵马从西吴而来, 从石里村进入此城,翠绿的原野,都是金戈铁马曾经往来驰骋的地方,到现在已经接近三 百年了,而当时像云雨变幻一样的谋略、战事仿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度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 清水河县 第一 中学 语文期末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