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
《2019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四章检测第四章检测(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国的共识。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据此完成第 13 题。1.1.发展低碳经济最主要是为了应对( )A.臭氧层变薄B.全球变暖C.酸雨扩散D.地震频发2.2.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低碳经济所倡导的是( )提高能源利用率 开发清洁能源 禁止 CO2的排放 追求绿色 GDPA.B.C.D.3.3.关于气候变暖的危害,说法正确的是( )A.使寒带变得温暖湿润适合人类活动B.使南极冰川消融,增加淡水供应C.使我国西北地区蒸发量增大,绿洲
2、面积不断缩小D.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大气的保温效果增强解析:第 1 题,低碳主要是指减少含碳的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 CO2排放。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大气中 CO2的含量不断上升,而 CO2能够强烈吸收长波辐射,使得全球气温升高。第 2 题,低碳经济并不是禁止 CO2的排放,而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减少CO2的排放。第 3 题,全球变暖后,虽然寒带变得比以前温暖,但极地地区依然不适合人类活动;且极地冰川大量消融,会减少淡水资源的后备储量。答案:1.B 2.C 3.C下表是“我国 2002 年与 2007 年近海海域水质情况对比表”,表中数据代表各类
3、海水所占的比例(单位:%)。读表,完成第 45 题。类别20022002 年20072007 年 一类海水21.326.0 二类海水28.436.8 三类海水14.411.8 四类海水8.97.1 劣四类海水27.018.3一类海水:清洁,适用于海洋渔业 二类海水:较清洁,适用于水产养殖、海水浴场等 三类海水:轻度污染,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 四类海水:中度污染4.4.表中反映了我国近海的水质情况是( )2A.适于水产养殖的海域比例上升了 8.4%B.丧失了养殖功能的海域比例下降到 10%以下C.五年来我国近海海域水质有所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D.我国海域广阔,污染海域仅占我国海域的一小部分5.5.
4、造成我国近海水质污染的原因主要有( )滥捕滥捞使渔业资源枯竭 工业生产排放废液 人类大量开采海底金属矿产 过往油轮产生石油泄漏A.B.C.D.解析:第 4 题,依据表格信息,适于水产养殖的海域为一、二类海水,比例上升了 13.1%;丧失水产养殖功能的海域为三、四、劣四类海水,比例占到 37.2%。近海海域水质有所好转,但丧失水产养殖功能的海水比例仍然较大,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第 5 题,渔业资源枯竭对海水污染影响不大,我国目前并没有大量开采海底金属矿产。答案:4.C 5.C读“我国东部某省针对地势低洼积水区开发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图”,完成第 67 题。6.6.该农业生产模式对当地造成的最主要影
5、响是( )A.因地制宜,减轻盐碱B.降低区域整体海拔C.减轻农民劳作负担D.导致严重的农药污染7.7.在我国最适宜推广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地区是( )A.华北平原B.三江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珠江三角洲答案:6.A 7.A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第 89 题。38.8.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A.a 表示资源开发B.b 表示生产活动C.c 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D.d 表示废弃物排放9.9.属于 a 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煤矿开采地面沉降B.化工厂水污染C.火电厂大气污染D.冰箱使用臭氧层破坏解析:第 8 题,由图可知,a 为从环境中获取资源,b、c 表示资源用于
6、生产、生活活动中,d 表示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第 9 题,人类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如果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便会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地面沉降等。答案:8.C 9.A10.10.下列人类社会形态与人类的环境观念、环境问题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崇拜自然没有环境问题B.农业社会改造自然环境问题已显露出来C.工业社会征服自然环境问题只发生在局部地区D.信息社会善待自然环境问题已得到解决解析:原始社会人类崇拜自然,对自然是恐惧和依赖的,但狩猎等活动仍然会对物种造成破坏,那时的环境问题非常轻微,但并非没有环境问题;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7、,农业社会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了,环境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进入工业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试图征服自然,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环境问题在局部地区已演变成社会公害,全球气候变暖和臭氧层破坏已危及人类生存;信息社会,人类逐渐认识到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开始善待自然,环境问题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和逐步治理,但问题远没有得到解决。答案:B读“人类文明进程与人口、资源、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第 1112 题。11.11.在生态文明阶段,资源曲线呈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 )A.人口数量的下降4B.环境质量的改善C.科技的进步D.资源质量的提高12.12.在生态文明阶段,我们应该( )A.严禁使用可降解的
8、塑料袋B.严禁使用一次性木筷C.严禁使用楠竹编织袋购物D.严禁使用垃圾发电解析:第 11 题,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深度加大,同时研究出一些替代产品,从而促使资源曲线在生态文明阶段呈上升趋势。第 12 题,在生态文明阶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地关系协调的最终途径,如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利用垃圾发电、使用楠竹编织袋购物及禁用一次性木筷等。答案:11.C 12.B13.13.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我国首次引入了国外野生动物通道的理念,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设计了三种基本类型的野生动物通道。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
9、.共同性原则D.综合性原则解析: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体现了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性原则。答案:A14.14.下列关于环境问题及其防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问题完全是由发达国家造成的B.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不可能产生环境问题C.在环境问题防治方面,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D.发达国家没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解析:从全球看,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这主要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要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限于经济、科技水平,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而且在环境问题发生后,不能及时、充分地解决;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要,
10、将污染严重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工业化开始得早,对世界自然资源消耗的时间长;另一方面由于当今世界的主要工业和经济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其消耗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的量远大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答案:C读“中国与世界十个人口最多的国家资源平均状况对比图”和“世界十个人口最多的国家按资源环境安全分类表”,完成第 1517 题。5按资源环境安全分类国家 高安全度美国、A、巴西 一般低安全度孟加拉国、尼日利亚 次低安全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印度、中国国家安全度等级完全低安全度B15.15.图中所列自然资源中,我国有一种资源优于十国均值,其优势在于我国
11、( )A.林木蓄积量大B.煤炭储量丰富C.水能蕴藏量丰富D.耕地面积大16.16.表中 A、B 两个国家分别是( )A.澳大利亚、法国B.朝鲜、德国C.俄罗斯、日本D.意大利、伊拉克17.17.印度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的原因是( )A.水旱灾害频繁B.矿产资源短缺C.人口众多D.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解析:第 15 题,图中显示我国能源矿产优于十国均值,而我国能源矿产以煤炭为主。第 16 题,表中与 A 同类的是美国和巴西,均为资源丰富的国家,且表中国家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十国,故 A 为俄罗斯;日本人口众多,资源匮乏,是完全低安全度国家。第 17 题,由图表可知,安全度等级分类主要依据资源和人口
12、数量。印度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安全度低。答案:15.B 16.C 17.C18.18.关于可持续发展观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一部分B.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即自然资源的价值C.人类只是自然界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D.人类在生产时应少投入、多产出解析:可持续发展观认为,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自然资源的价值上,更体现在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适合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上。答案:B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湖泊广布,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 世纪 80 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 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
13、。据此完成第 1920 题。619.19.20 世纪 80 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B.气候变暖C.排水造田D.黄河来水量减少20.20.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美化城市环境 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A.B.C.D.解析:第 19 题,20 世纪 80 年代与明清时代相比气候变暖不足以导致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银川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湖泊变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排水造田。第 20 题,湿地对城市的直接影响是增加空气的湿度和美化环境。答案:19.C 20.B二、综合题(共 7 小题,共 60 分)21.21
14、.(7 分)图 1 为“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图 2 为“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 17图 2(1)大气中的硫主要来源于 、 和 。(3 分) (2)影响图示省区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 。(1 分) (3)我国北方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于南方,而南方的酸雨却比北方严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1 分) (4)酸雨的危害有 。(2 分) 解析:第(1)(2)题,根据图 1 可以看出,大气中的硫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无机硫和硫化物。根据图 2 可以看出,图示三省二氧化硫排放量和煤炭消费量呈高度相关性。第(3)题,我国南方降水多于北方,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地理 第四 人类 地理环境 协调发展 检测 图版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