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八年级数学教案6篇.docx
《2023年八年级数学教案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八年级数学教案6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八年级数学教案6篇八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通分的意义,理解最简公分母的意义;(2)掌握分式的通分法则,能熟练掌握通分运算。教学重点:分式通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难点:分式通分中最简公分母的确定。教学工具:投影仪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过程:(一)引入(1)如何计算:由此让学生复习分数通分的意义、通分的根据、通分的法则以及最简公分母的概念。(2)如何计算:(3)何计算:引导学生思考,猜想如何求解?(二)新课1、类比分数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注意:通分保证(1)各分式与原分式相等;(2)各分式分母相等
2、。2.通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3.通分的关键: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最简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根据分式通分和最简公分母的定义,将分式通分:最简公分母为:然后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别对原来的各分式的分子和分母乘一个适当的整式,使各分式的分母都化为通分如下:xxx通过本例使学生对于分式的通分大致过程和思路有所了解。让学生归纳通分的思路过程。例1 通分:xxx分析:让学生找分式的公分母,可设问“分母的系数各不相同如何解决?”,依据分数的通分找最小公倍数。解: 最简公分母是12xy2,小结:各分母的系数都是整数时,通常取它们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
3、作为最简公分母的系数.解:最简公分母是10a2b2c2,由学生归纳最简公分母的思路。分式通分中求最简公分母概括为:(1)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2)凡出现的字母为底的幂的因式都要取;(3)相同字母的幂的因式取指数最大的。取这些因式的积就是最简公分母。八年级数学教案2一、学生起点分析通过前一章勾股定理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白什么是勾股数,但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的边长都是勾股数,甚至有些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连有理数都不是,例如:腰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边长不是有理数,两条直角边分别为1,2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不是有理数,这为引入“新数”奠定了必要性二、教学任务分析数不够用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
4、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二章实数的第一节 本节内容安排了2个课时完成,第1课时让学生感受无理数的存在,初步建立无理数的印象,结合勾股定理知识,会根据要求画线段;第2课时借助计算器感受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会判断一个数是无理数本课是第1课时,学生将在具体的实例中,通过操作、估算、分析等活动,感受无理数的客观存在性和引入的必要性,并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有理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客观世界中无理数的存在;能判断三角形的某边长是否为无理数;学生亲自动手做拼图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能正确地进行判断某些数是否为有理数,加深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理解;三、教学过程设
5、计本节课设计了6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置疑;第二环节:课题引入;第三环节:获取新知;第四环节:应用与巩固;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作业布置第一环节:质疑内容:一个整数的平方一定是整数吗?一个分数的平方一定是分数吗?目的:作必要的知识回顾,为第二环节埋下伏笔,便于后续问题的说理效果:为后续环节的进行起了很好的铺垫的作用第二环节:课题引入内容:1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1和2,算一算斜边长 的平方 ,并提出问题: 是整数(或分数)吗?2把边长为1的两个小正方形通过剪、拼,设法拼成一个大正方形,你会吗?目的:选取客观存在的“无理数“实例,让学生深刻感受“数不够用了”效果:巧设问题
6、背景,顺利引入本节课题第三环节:获取新知内容: 已知 ,请问: 可能是整数吗? 可能是分数吗?:释1满足 的 为什么不是整数?释2满足 的 为什么不是分数?:让学生回顾“有理数”概念,既然 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那么 一定不是有理数,这表明:有理数不够用了,为“新数”(无理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下列正方形网格中,先找出长度为有理数的线段,再找出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目的:创设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新数”(无理数)的存在,从而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效果:学生感受到无理数产生的过程,确定存在一种数与以往学过的数不同,产生了学习新数的必要性第四环节:应用与巩固内容:在右1的正方形网格中,
7、画出两条线段:1长度是有理数的线段2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在右2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四个三角形 (右1)2三边长都是有理数2只有两边长是有理数3只有一边长是有理数4三边长都不是有理数:例:在数轴上表示满足 的解: (右2)仿:在数轴上表示满足 的:右3是由五个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纸片,请你把它剪成三块,然后拼成一个正方形,你会吗?试试看! (右3)目的:进一步感受“新数”的存在,而且能把“新数”表示在数轴上效果: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巩固了本课所学知识第五环节:课堂小结内容:1通过本课学习,感受有理数又不够用了, 请问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2客观世界中,的确存在不是有理数的数,你能列举几个吗?3除了
8、本课所认识的非有理数的数以外,你还能找到吗?目的: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学方法,使知识系统化效果:学生总结、相互补充,学会进行概括总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习题2.1六、教学设计反思(一)生活是数学的源泉,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大量事实都证明一点,与生活贴得越近的东西最容易引起学习者的浓厚兴趣,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本节课中教师首先用拼图游戏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把课程内容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呈现出来,然后进行大胆置疑,生活中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那它们究竟是什么数呢?从而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为获取新知,创设了积极的氛围在教学中,不要盲目的抢时间,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思考与操
9、作(二)化抽象为具体常言道:“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师应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开启学生的思维,因此对新数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于感性认识,还应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并能用恰当数学语言进行解释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刻意安排了一些环节,加深对新数的理解,充分感受新数的客观存在,让学生觉得新数并不抽象(三)强化知识间联系,注意纠错既然称之为“新数”,那它当然不是有理数,亦即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所以“新数”不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为进一步学习“新数”,即第二课时教学埋下了伏笔,在教学中,要着重强调这一点:“新数”不能表示成分数,为无理数的教学奠好基八年级数学教案3教学建议知识结构重难点分析本节的
10、重点是中位线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梯形中位线定理不但给出了三角形或梯形中线段的位置关系,而且给出了线段的数量关系,为平面几何中证明线段平行和线段相等提供了新的思路.本节的难点是中位线定理的证明.中位线定理的证明教材中采用了同一法,同一法学生初次接触,思维上不容易理解,而其他证明方法都需要添加2条或2条以上的辅助线,添加的目的性和必要性,同以前遇到的情况对比有一定的难度.教法建议1. 对于中位线定理的引入和证明可采用发现法,由学生自己观察、猜想、测量、论证,实际掌握效果比应用讲授法应好些,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参考采用2.对于定理的证明,有条件的教师可考虑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演示知识的形成及证明过
11、程,效果可能会更直接更易于理解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标1.掌握中位线的概念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2.掌握定理“过三角形一边中点且平行另一边的直线平分第三边”3.能够应用三角形中位线概念及定理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4.通过定理证明及一题多解,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二、教学设计画图测量,猜想讨论,启发引导.三、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中位线的概论与三角形中位线性质.2.教学难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六、教学步骤1.叙述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及推论的内容(结合
12、学生的叙述,教师画出草图,结合图形,加以说明).2.说明定理的证明思路.3.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M、N分别为BC、DA中点,AM、CN分别交BD于点E、F,如何证明 ?分析:要证三条线段相等,一般情况下证两两线段相等即可.如要证 ,只要 即可.首先证出四边形AMCN是平行四边形,然后用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即可证出.4.什么叫三角形中线?(以上复习用投影仪打出)1.三角形中位线: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中位线.(结合三角形中线的定义,让学生明确两者区别,可做一练习,在 中,画出中线、中位线)2.三角形中位线性质了解了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后,我们来研究一下,三角形中位线有什么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级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