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吉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吉林省吉林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练习试卷能力题库练习试卷 B B 卷附答案卷附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化学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是()。A.可行性原则B.简约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安全性原则【答案】C2、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是原子利用率为()。A.50%B.75%C.100%D.25%【答案】C3、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以上均是【答案】D4、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是()。A.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B.学习用对比的方法
2、探究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C.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构成的D.学会从化学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方法【答案】A5、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时,要关注哪项内容?()A.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B.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认识的发展C.关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D.关心自然【答案】D6、某有色溶液当浓度为 c 时,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450nm;若其他条件不变而浓度为 2c 时其最大吸收波长为()nm。A.450B.225C.900D.375【答案】A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 C7H16。的烷烃,含有 3 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 3 种B.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
3、应,还能使 KMn04。酸性溶液褪色C.甲苯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D.相同质量的甲烷和乙烷完全燃烧.乙烷耗氧量多【答案】A8、“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答案】B9、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课程性质的修订,突出了化学课程三方面的功能。以下哪项不是课程性质反映的化学课程功能?()A.课程的启蒙性和基础性B.化学实验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影响C.化学学习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的影响D.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答案】D10
4、、下列属于“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主题内容的是()。A.化学反应与能量B.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C.生活中的化学材料D.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答案】A11、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共价键的是()。A.NaOHB.HClC.Na2SD.Na202【答案】A12、某学生根据“CaO、K2O、MgO、Na2O 等物质都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得出结论“金属氧化物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种学习运用的思维方法是()。A.归纳B.直觉C.比较D.演绎【答案】A13、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只滴加氨水鉴别 NaCl、AlCl3、MgCl2、Na2SO4 四种溶液B.将 NH4Cl 溶液蒸干制备
5、 NH4C1 固体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答案】D14、化学式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A.观察B.实验C.教学D.讨论【答案】B15、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16gO3 含氧原子数量为。B.1mol 氯气含电子数为。C.0.5mol/L 的氯化镁溶液含 Cl-的数量为。D.22.4LC2H6 含共价键的数量为 6NA【答案】A16、已知 X2、Y2、Z2、W2 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为 W2Z2X2Y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A.2W-+Z2=
6、2Z-+W2B.2X-+Z2=2Z-+X2C.2W-+Y2=2Y-+W2D.2Z-+X2=2X-+Z2【答案】B17、下列属于体验性学习目标水平的行为动词是()。A.解决B.迁移C.测量D.参观【答案】D18、通过高中化学选修课程化学原理的学习。学生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其中描述错误的是()。A.认识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关于物质变化的正确观念B.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知道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C.赞赏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合成新物质对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能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D.在理论分析和实验
7、探究过程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答案】D19、在 0.1mol/LCH3COOH 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加入少量 NaOH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入少量 0.1mol/LHCl 溶液,溶液中 c(H+)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加入少量 CH3COONa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答案】B20、下面关于高中化学课程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B.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C.高中化学
8、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D.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中级教育课程【答案】D21、下列关于电解质电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就是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B.碳酸钙在水中难溶,但被溶解的碳酸钙全部电离,所以碳酸钙是强电解质C.氯气和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性都很好,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D.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所以水是弱电解质【答案】C22、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展望未来,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下列四个选项中现代化学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A.开发新的能源B.合成新材料C.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D.
9、防治环境污染【答案】C23、下列属于体验性学习目标水平的行为动词是()。A.解决B.迁移C.测量D.参观【答案】D24、化学教材编写时在介绍水污染、矿物分布、温室效应、化学能的利用等知识时,在相关章节设立讨论和调查研究等课题,设置开展活动的课时。这体现了化学教材编写时()。A.根据课程标准选取核心知识,重视化学基本概念的理念B.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C.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中取材D.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合理组织和编排教材【答案】C25、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A.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B.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0、C.化学科学探究的能力D.创新意识【答案】A26、关于高中化学教学,以下陈述正确的是()。A.“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呈现综合性的活动任务B.制造认识冲突是进行概念转变教学的重要策略C.新课程倡导探究教学、因此教师需要把所有的活动设计为探究活动D.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代替传统的演示实验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答案】B27、化学学习评价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地发展B.对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做出评价C.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情况做出评价D.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答案】A28、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稀硫酸B
11、.硫酸铜溶液C.氢氧化铁胶体D.酒精溶液【答案】C29、推动、指导、支配学生化学学习的内部力量是()。A.学习习惯B.学习动机C.学习成绩D.学习方法【答案】B30、“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的一个内容标准,该内容所属的高中化学课程模块是()。A.物质结构与性质B.化学反应原理C.化学与技术D.实验化学【答案】B31、进入 20 世纪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创新百年取得了若干项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重大化学成就的是()。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
12、C.蛋白质的人工合成D.制陶技术的成熟应用【答案】D32、化学老师在教授元素周期表的时候,给学生编了一个口诀“我是氢,我最轻,火箭靠我运卫星”这体现的学习策略是()。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答案】B33、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A.谈话法B.演示法C.讨论法D.讲授法【答案】D34、某学生根据“K2O、CaO、Na2O、MgO 等物质都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得出结论“金属氧化物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种学习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A.归纳B.直觉C.比较D.演绎【答案】A35、目前,我国人教版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融入了许多
13、和人们日常行为有关的先行组织者材料,其主要目的是()。A.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B.体现“用教材去教,不是教教材”的使用理念C.体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课程理念D.体现“全方位发展,突破个性化”的培养理念【答案】C36、实现化学教学目标的主要环节是()。A.组织教学B.导入新课C.讲授新课D.总结练习【答案】C37、下列是某同学对一些化学实验仪器名称的书写,正确的是()。A.石绵网B.锥型瓶C.三脚架D.坩锅钳【答案】C38、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CCI4 的密度比 H2O 的大,可用于萃取 Br2 和 l2B.Si 能与强碱反应,可用于制造
14、半导体材料C.CIO2 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杀菌消毒D.Al2O3 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答案】C39、“操作规范,注重示范”这一要求适用于()。A.演示实验B.学生分组实验C.探究实验D.家庭小实验【答案】A40、在 0.1mol/L 的 CH3COOH 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CH3COOH?CH3COO-+H+。对该平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加入水后,平衡向逆反应方一向移动B.加入 0.1mol/L 的 HCl 溶液,溶液中 c(H+)减小C.加入少量 NaOH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加入少量 CH3COONa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答案】C41
15、、实验室有三瓶无色溶液,但是标签已经模糊不清。已知这三瓶溶液分别为Ba(OH)2 溶液、稀盐酸、NaCl 溶液中的一种。下列物质不可以鉴别出这三种溶液的是()。A.紫色石蕊溶液B.无色酚酞溶液C.碳酸钠溶液D.pH 试纸【答案】B42、化学教学板书的设计原则不包括()。A.体现教学核心内容、紧扣教学目标B.保证板书内容的科学性C.条理性和系统性相结合D.板书设计的艺术性【答案】D43、将化学教学设计分为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的根据是()。A.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性质和类型B.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性质和类型C.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和性质D.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要求和作用
16、【答案】D44、作为课堂教学的“科学探究”,其主要环节有()。A.选题、论证、假设、计划、实施B.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C.观察、实验、测定、数据处理、科学抽象、理想模型、假说、验证、得出结论D.调查、分析、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收集并处理数据、验证方案、得出结论【答案】B4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C.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使用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答案】C46、学生把参与
17、学习活动的典型资料收集起来,以此反映自己学习和发展历程的评价方式是()。A.活动表现评价B.纸笔测验C.档案袋评价D.终结性评价【答案】C47、小明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方案,其中方案不合理的是A.见表格选项 AB.见表格选项 BC.见表格选项 CD.见表格选项 D【答案】B48、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能源危机、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等问题的广泛关注,STSE 思想也受到了日益重视。STSE 的含义是()。A.科学、技术、学生与资源教育B.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教育C.科学、技术、学生与能源教育D.科学、技术、社会与气候教育【答案】B49、下列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一级主题的是
18、()。A.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B.物质的化学变化C.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D.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答案】B50、化学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A.B.C.D.【答案】C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有两位化学老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分别以问题驱动的方式设计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老师 1: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把教学设计成一系列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形成了教学中的问题串,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逐一解决一个个问题老师 2: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学生实际,分析了教学中会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后,选出几个重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
19、首先从一个比较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开始然后在教学中教师不断捕捉学生学习中生成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逐一解决。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1)请分析与评价上述两位老师的教学特点。(6 分)(2)简述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与讨论的注意事项。(6 分)【答案】(1)老师 1 是在用知识线索贯穿素材,这位教师使用素材的动机是单纯为了讲授知识,素材出现的时机完全由知识点决定。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看,只完成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涉及很少老师 2 是在用认识性问题线索贯穿素材这位教师更加深入地挖掘了素材的内在联系,把素材纳入到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思维序列中素材出现的时机
20、和顺序由学生的认识逻辑决定老师使用素材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用知识解决问题,很好地体现了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实现了三维目标的融合式的教学。(2)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问与讨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设计适应学生年龄和个人能力特征的多种水平问题,调动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内容要集中,表达要简明准确。要有启发性,当学生思考不充分或抓不住问题重点时,教师应从侧面给予启发和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依照教学的进展和学生的思维进程提出问题,把握提问的时机。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合理设计问题,并预想学生的可能回答及处理方法。学生回答后,教师要给予分析和确认。二、
21、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面试题,并对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l2N14O16)【试题】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8gH20 中含有的质子数为 l0NAB12g 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个数为 4NA。C46gN02 和 N204 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3NAD1molNa 与足量的 02 反应,产生 Na20 和 Na202 的混合物,钠失去 NA 个电子【考试结果】参加考试的全体考生的答题情况统计如表 l: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题的正确选项是什么解析部分学生不选该选项的原因。(2)请分析其余三个
22、选项,并诊断学生解答错误的原因。(3)如果要你讲评本题,你教给学生的正确解题方法是什么【答案】(1)本题正确选项为 B。部分学生不选该选项的原因是对金刚石的结构不清楚误认为一个碳原子含有 4 个共价键,1mol 金刚石含有 4mol 共价键,故含有共价键的个数为 4NA,忽略了每两个碳原子形成一个共价键,1mol 金刚石含有 2mol 共价键,故将此选项理解为叙述正确的选项。(2)误选 A 的原因:对质子数的概念不理解,化学常用计量的计算掌握不到位;误选 C 的原因:N02和 N2O4 最简比相同,只计算 46g02 中的原子总数即可,误以为气体混合后分子数改变,原子总数也发生变化:误选 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2023 教师资格 中学化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题库 练习 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