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结题报告(绝对好)(共28页).doc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结题报告(绝对好)(共2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结题报告(绝对好)(共28页).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结题报告科教兴国,兴国必先兴教育;科研兴教,兴教必先兴科研。教育科研开展得如何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向教育科研要质量便成为瓦房店市实验小学的探索目标。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课题,历时三年就要结题了,现结合我校的课题研究情况,作如下总结,以便于今后更好地开展实验,确保实验的顺利完成。一、研究背景1、信息化是当今世界文化、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未来的人才要想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资源日益丰富的社会环境,必须具备很强的处理信息能力。2、信息素养是现代人必需具备的基本素养。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的素质与之相适应,要
2、求人必须具备获取、存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成为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准,成为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必须将信息素养作为渗透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并力求将信息素养的培养融入到有机联系的教材、认知工具、网络以及各种学习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之中,以形成人对信息的有效把握,培养人查找、有效利用、传达和创造具有各种表征形式的信息的能力,并由此扩展对信息本质的认识。3、信息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力,学习者才能主动获得学习的内容,并对所进行的学习或研究进一步扩展,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更有效的控制,从而使学习更具有自我导向和控制的过程。这样的人,能够有效地寻找、评估
3、和利用信息,解决特定的问题或做出某些决定,才不会在信息时代被过分充裕的信息所淹没。4、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校倡导的“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教改实验,这一课改实验使得我校的课程改革早已摒弃了“唯课堂论”、“唯课本论”的教育思想,课堂教学全面走向开放。学生在这一教改实验中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引导他们将所获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加工、创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将已有的教改实验向发展与完善逐步迈进的必由之路二、研究结论亚利桑纳大学教育技术教授道尔通过研究,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从各种资源检索、评估和使用信息的能力,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的能力,知道如何学习的能力。”即: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
4、索、评估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将本课题中的“信息素养”归结为两方面,即“获取信息能力”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主要包括:具有敏感而主动的信息意识,能根据自己的目的去确定信息范围的能力;决定选择哪些有用资源的能力;使用相应的信息渠道查找信息的能力;查获并理解有用信息的能力;整理、归类和储存有用信息的能力。 “应用信息能力”主要包括:根据问题重新组合已有信息的能力;正确评价质疑已有各种信息的能力;应用已有信息表达、交流或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处理已有信息,围绕问题的解决,创造新的信息的能力。通过课题的研究,使我们明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有机的、恰到好
5、处,不是人为的拉郎配,不是每学科、每堂课都必须整合,不是有整合就是创新,无整合就是传统。注重整合的服务性,就是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在教学中的主要应用为:媒体教学、模拟仿真、虚拟现实等,所以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如何将学科知识进行数字化,借助网络和多媒体手段实现模拟仿真,创设有利于学生认知的学习环境。把握整合的规律性,就是看到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不适应性,硬件和软件的不支持性。认真研究和把握整合的规律。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应强调“过程性原则”,即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在教学中,有了信息技术,教学过程的侧重点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对材料的收集、筛选、整理
6、。教师教会学生的是收集信息的价值判断,以任务为驱动,以目标作为寻找资源的目的和策略,当学生发现自己的技术不足以收集资源时,教师再教给他新技术。从系统论的角度讲,整合就是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体的过程或结果产生聚集效应。因此,我们看整合,重点不在课件和技术,而在观念和方法。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力求凸现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显著特点,在互动化、网络化、情境化方面下功夫,取得明显成效。要真正把计算机网络技术融合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从目前情况看,不是
7、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改革任务。我们首先狠抓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立足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其次是培养骨干,建设队伍;再则就是选择带头学科,力争以点带面。在实验中,我们力求突出信息技术的特点,围绕教学内容的难点,寻找整合实验的关键点。 从宏观上讲,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会带动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改革。从微观上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可为我们教与学构建新的平台。因为网络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的超文本性可实现课堂的高效能管理,多媒体的外部刺激多样性容易激活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利用信息技术,既可
8、以构建个别化学习环境,也可以营造协作化学习氛围。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人才的有效方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但课堂是动态的,学生是千变万化的,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制胜法宝,同样信息技术也不可能是万能钥匙。因此,我们在“整合”的过程中,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首先从思想认识上形成自己独特的理念。三、研究方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课题的研究方法我们学校课题组研究组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课题负责人在课题组长的领导下,带领本子课题组成员立足课堂教学实践,加强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会反思、学会批判,在实践中边学习边总结,一方面提
9、高自身专业素养,另一方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把学习的主动全交给学生,做好教师角色的转换,把自己培养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研究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把全新的课堂带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1、经验总结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要依靠实践,及时总结经验是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必然。经验总结法,在本课题活动中十分必要。2、文献法: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学习相关文献,领会文献精神,用于指导实践,对于提高课题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献法就是要求教师学习文献,对照文献思考、实践。3、调查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包括了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包括了新课程标准的一切理念的渗透。让学生以主体的姿态参与乃至主宰整个课堂教
10、学是任务驱动模式常用的方法,通过调查研究,自主地得出结论是整合的目标之一,故调查法必不可少。4、案例研究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对传统教学方式与学习方法的挑战,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方法,对各学科不同课型的案例研究成为必要与必需。在实践的过程中,只有经过深刻反思,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我们的研究才能深入,目标才能明确。故案例研究法原则在整个课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四、研究目标 本课题总的研究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将具体体
11、现于以下几个方面。教材方面:大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使学生扩大学习的视野,从而在课内外的学习与运用中拓展课程的内涵,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和课程资源,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方面:本研究要求教师进行角色转换,也就是从教科书的讲授转变成学习指导者、帮促者。教师必须具备充实的知识量,能熟练地利用图书馆、网络、大自然等学习资源,合理地采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创建丰富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学生方面:过去,学生总是从课堂和教科书上获得简化的信息。学生往往缺乏积极的思考或解决问题的经验。在真实世界里,真正解决一个问题,需要利用多
12、方面的知识,面临多种信息。本研究将提供新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学习方式基于真实世界的积极、综合的信息资源,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产生积极的有质量的学习经验。课堂方面:实验中的课堂将更具交互性。学生想寻求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资源的时候,将会与同学、教师以及广泛的信息资源进行交互。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是发自内心的,更可能产生深入的思考和学习。教师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作用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以自己作为寻求学习的榜样、引起学生寻求知识的渴望、在合适的时候提出合适的问题引发争论和讨论、指导学生寻求满意的答案。学习方面:建立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终身学习的学习过程将包括五个部分:(1)知道什
13、么时候需要信息。(2)确定针对特定问题需要的信息。(3)寻找所需信息并且评价信息。(4)组织信息。(5)有效利用这些信息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将赋予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五、课题实验的内涵与突破(一)立足现代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现代信息技能是信息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最易评价量化的部分。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逐步普及,学生接触它们的机会越来越多。但是大部分学生学会的只是对计算机本身的操作,而不会把计算机作为一种信息处理工具应用到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因此,我们立足现代技术课,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它主要包括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的能力:获取信息工具、编辑生成信息工具、信息管理工具等。如计算机的使用、各种
14、信息处理软件、网络浏览器、网络通信工具的灵活使用等;其次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敏感的、主动的信息意识,能根据自己学习的目的去发现信息,收集、整理必要的信息;然后是培养学生善于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检索、筛选、鉴别、使用、表达和输入信息的能力,能言简意赅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将信息传递给他人;能充分利用信息工具进行各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为其他学科实施信息教育打好基础。事实上,信息技术课的开设,不仅培养了信息技能,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信息的获取绝不是仅仅局限于网络。我们用大量的事实使学生明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途径有多种:到图书馆查阅;在家庭藏书中寻找;到书店查阅;从报刊杂志上了
15、解;从广播电视节目中收听收看;向他人咨询;参观展览;参加各种活动等等。只要时时留心,身边处处皆信息。方法的习得,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实验的全面展开。(二)、从“信息”的视角看待学科教学,让课堂教学成为培养信息素养的渠道。“处处皆信息,件件可收集”,从信息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就是学生搜集信息、消化信息,加工信息的工程。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信息的搜集没有明确的概念,不明白为什么要搜集,如何来搜集,以及搜集后要怎样处理。空洞的说教根本无济于事,教师的潜移默化往往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功效。所以,教学实践中,我们树立了大教育观,把语文、数学等教学置于大教育的氛围中,注重教材内容的开发,对
16、教材的应用已经由原来的“教”教材,转变为现在的“用”教材,课堂信息容量大幅增多。教学中各科教学均注重把永远鲜活的信息引入课堂学习中,特别是引进当代科学家、文学家、文化艺术活动家的研究新成果、新思想、新问题,以及对世界前途、人类命运和人类能力的关心和忧虑,并引导学生对引进的事实感受、体验,进行丰富活跃的猜想、假设、直觉,进行不同观点的碰撞、争辩、启迪、认同,激发学生的热情、冲动、敏感、好奇。如语文二年级教材中有画风一课,教材浅显易懂,我们的老师在课程设计上注重了拓展,在课文学完后,引发学生用不同方式表达对风的感受,并适时地将事先搜集到的前人对风的描述及各种类型的风引入课堂,引导他们诵读、交流。学
17、生由此受到启发,提出了台风是一种令人讨厌的风。老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回家向父母、书籍、网络请教台风的有关问题。学习了落花生一文,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激光照排技术的创始人王选等事迹进行补充,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进行不同观点的碰撞、启迪。学习了世纪宝鼎引发学生主动探究鼎文化的魅力。数学课堂上老师则注意将贴近学生生活的信息引入课堂,把鲜活的现代社会题材引入课堂,把开放题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如学习利息前,安排学生到银行了解储蓄的意义、方式和利率、利息的计算方法。这样,学生搜集到了第一手资料,说起来口若悬河,学起来兴致盎然;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后,安排
18、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搜集数学家祖冲之与圆周率的相关资料,感受科学家的人格魅力。绘画是孩子们的一种内部语言,儿童借助这一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美好的愿望,渲泄愤怒,流露忧伤。他们可以放飞自己的思维,大胆地去想象、去创造。例如,学习我心目中的卡通形象一课时,老师不仅将大量中国动画发展历史介绍给学生们,而且将国外的一些卡通片特点与我国的相对比,孩子们从老师丰满的介绍中既充分了解了中外的卡通知识,更懂得了动画片来之不易。余兴未尽的孩子们课下又展开了对动画片及卡通知识的进一步探究。他们将查找的相关信息加以整理、加工、创作出一个个富有灵气的可爱的卡通形象。如音乐在欣赏二泉
19、映月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课内外获得的信息谈谈对阿炳的认识:有的说,我仿佛听到了阿炳在轻声地向我们诉说着他小时候和师傅来二泉听泉声,师傅告诉他,人生要经历许多的坎坷,许多的磨难,你必须要勇敢地面对。;有的说,我在资料中曾看到他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靠为人修二胡为生,所获的的钱连饭都吃不饱,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阿炳仍然没有放弃创作的年头。也有的说,阿炳有倔强的性格。甚至将“威武不能屈”都搬上了课堂。作文教学亦如此。几年来,我们把看图作文、观察作文、想象作文、新思维作文中的每一篇作文都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一条渠道。改单一的写作训练为一次专题性研究与创新的学习机会,引导学生独立地围绕作文题目进行观察
20、、想象、搜集资料,对搜集的资料中进行选择、判断,经独立思考形成新的独到见解,初步建立了创新性作文教学模式。如,在未来的新型居住小区作文指导中,我们首先引导学生对现居住小区进行调查,记录信息,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列举出我们居住的小区的缺点:绿化差、远离商业区对交通造成压力、与工厂相连有废气、废水与噪声污染,垃圾污染,文化、艺术、体育、娱乐功能差,人们交往的空间缺乏,取暖不统一造成能源浪费与污染,远离学校和幼儿园,小孩上学困难,卫生保健设施缺乏,排列太规则,影响空气的流通,楼与楼之间距离太窄,安排角度影响太阳光的照射等等;而后指导学生查阅建筑资料、房屋建设信息,探究该如何克服这些缺点,从而设计理想的
21、新型居住小区。富有创意的新型小区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生态园林式小区;以学校为主,学校启动,带动住宅小区;充分开发太阳能的环保小区;增添文化艺术氛围的学术小区;文明安全高度自动化的智能小区;商业与居住融为一体的便民小区等再如,人们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悔悟,出现了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思想观念。学生们在对周边的生活环境调查后陷入沉思。他们结合查询到的发达国家的环保举措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开发生态房地产业,使美丽的绿树红花与现代建筑融为一体,使远离大自然的人们得到了绿色的滋润;创设旅游观光农业,将艺术与瓜果、蔬菜生产相融合,与现代科技相融合,满足使城市里的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要求;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
22、湖,维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农田果园采用生物治虫的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生产无污染的绿色食(果)品;提取玉米、大豆中的纤维,生产环保舒适的纯棉制品。这种作文教学方式是一种开放的生态的学习方式,整合各种资源的学习方式。学生在习作中获得的不仅仅是信息素养的全面提高,而且科学思维的品质也潜移默化地培养起来。听记教学,亦是我们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一条有效的直接的途径。它以一种信息加工和储存的机制内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不仅避免了机械的死记硬背,而且以极快的速度传递,给学生的学习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营养,使学生的生命价值不断地丰富和提升。它从内容到形式,从情思到意象,从技法到语言,都要力求契合小学生的心理
23、、情感、思想、行为的特点,但又高出小学的特点,积极引导他们研究探索向真、向善、向美发展的责任。学生听记完后,要围绕老师提供的信息进行研讨、辩论,通过写文章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点,创造性地运用信息。例如向学生传授大哲学家罗素的“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这一思想,先向学生听记有关幸福的几种观点,之后,引导学生从生活、学习、大自然、社会等诸方面进行讨论,谈对幸福的认识。交流中学生认识到生活情趣广泛健康的人,生活不单调机械的人,会是一个幸福的人;学习中积极参与办小报、演讲、编书、辩论、体育、绘画、音乐等活动,而不是枯燥地啃书本追求分数,这种学习生活是幸福的;在大自然中树木花草多姿多态,乔木与灌木并生,草
24、与花并存,山与水共荣,湿地与湖泊共存,各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生态作用。所有这方方面面,整体或局部,都是对“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的最好诠释。同样,对于数字化地球、数学思维的魅力等涉及科学技术和科学思维法则方面的知识,也用同样的有意义的学习方法获取。(三)、在活动类课程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的创造开辟一片新天地。信息素养的高低很重要的标志,就是他能否应用所获信息解决生活学习中碰到的问题。而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搜集信息、加工信息、集成信息、表达信息解决问题,以至转变行为的全部过程。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校课改实验的一大特色。我们在减少了语文、数学等基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 学科 整合 报告 绝对 2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