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吉安市吉州区立讯电子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x





《应急预案吉安市吉州区立讯电子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预案吉安市吉州区立讯电子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应急预案编号:吉安市吉州区立讯电子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吉安市吉州区立讯电子有限公司版 本号:L_o实施日期:2018年1月泄漏事故为I级的,指挥部成员应按专业对口迅速向市主管部门等上级领导机关(消防、公安、环保、医疗卫生、安监等政府主管部门)报告。报警和通讯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和地址;事件发生时间或预期持续时间;事故类型(火灾、爆炸、泄漏等);主要污染物和数量(如实际泄漏量或估算泄漏量);当前状况,如污染物的传播介质和传播方式,是否会产生单位外影响及可能的 程度(可根据风向和风速等气象条件进行判断);伤亡情况;需要采取什么应急措施和预
2、防措施;已知或预期的事故的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以及关于接触人员的医疗建议;其他必要信息。5. 2.3向邻近单位及人员报警和通知在事故可能影响到厂外的情况下,应急指挥组应立即向周边邻近单位、社区、受 影响区域人群发出警报。警报采用紧急广播系统与警笛报警系统相结合的方式。紧急广播内容应当尽可能简 明,告诉公众该如何采取行动;如果决定疏散,应当通知居民避难所位置和疏散路线。 5. 3应急响应流程在I级相应和需外部支援的H级相应状态下,当外部救援的公安或武警到达应急现 场前,由警戒疏散组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和治安。当公安或武警到达应急现场后,由警 戒疏散组向公安或武警汇报现场的警戒和治安情况,并将警戒
3、、治安指挥权交由公安或 武警,警戒疏散组协助公安或武警的现场警戒和治安工作。拨打保安报警拨打保安报警报告综合协调组综合协调员事故现场 保安室图6T公司应急反应流程图5. 4应急监测由事故救援组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应急监测,必要时,委托专门机构负责对事故现 场进行现场应急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与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5. 5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处理措施(1)危险废物泄漏A.少量泄漏1)确定泄漏物名称,性质和泄漏量。2)现场警戒,在彻底收集处理前严禁他人接近。3)应急人员必须熟悉此泄漏物质的MSDS后处理。4)应急人员必须正确佩戴相应的应急使用的防护用品。5)如果泄漏物是易燃物,则必须首
4、先消除泄漏污染区域的点火源。6)收集方法:a.气体泄漏,应急人员首先止住泄漏,如可能合理通风和喷雾状水。b .液体泄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切断泄漏源,使用相应的吸收棉或砂土,锯末 等吸收后妥善处理。c .固体泄漏,使用适当的工具和容器收集泄漏物。B.大量泄漏一撤离到安全地带,并佩带好应急防护用品一撤离到安全地带,并佩带好应急防护用品迅速撤离泄漏现场收集/清理泄漏物受伤者急救一通报周围工作人员,并报告应急小组,一回忆泄漏物特征(容器标签,物理状态,气 味等)确定泄漏物一疏散警戒组封闭现场进出口及可能扩散的 地带,防止闲人出入一事故救援组参考泄漏物MSDS,确定是否会有 火灾或爆炸危险,是否有中毒
5、危险一应急指挥组决定现场处理的方法(如关闭泄 漏的阀门,封闭泄漏点,准备吸收物,中和 泄漏物,准备收集容器,用水冲洗地面等)。一根据物质MSDS要求,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如不确定泄漏物应穿全套防护用品(含自给 式呼吸器)一封堵泄漏源一收集扩散的泄漏物一防止泄漏物进入排水系统一两人一组工作,把收集的泄漏物(包括收集 材料)收集到专用容器中,标记清楚后同废 物一同送危险废物处理场一根据MSDS的要求进行急救 一将重伤人员送往医院召入外部救援组织恢复和清污工作一在形势失控的情况下,交与外部救援组织 (消防队:TEL. 119,)处理一会同救援组织,不断更新情况,随时准备 为他们提供帮助一用清水冲洗
6、被污染的衣物一按照顺序摘掉防护用品,并清洁保养一人员沐浴,换洁净的衣服C.发生危险废物泄漏后的具体预防及应急措施针对物料泄漏、废弃物排放失控的部位和原因,用提前准备好的沙袋、消防等设 施,进行覆盖、拦截、引流等措施,启动相应的水泵,并对雨水沟和污水沟进行相应的 切换,以防止污染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采取相应的回收、吸附等措施清除污染物,降 低对环境的影响。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要重点保护污水处理装置正常运行,一旦泄漏物 料进入污水系统,将事故废水切入事故蓄水池,以防污水排入附近水环境,造成超标排 放。(2)危险废物发生火灾危险废物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但不同的危险废物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发生火灾 时,
7、其扑救方法差异很大,若处置不当,不仅不能有效扑灭火灾,反而会使灾情进一步 扩大。止匕外,由于危险废物本身及其燃烧产物大多具有较强的毒害性和腐蚀性,极易造 成人员中毒、灼伤。因此,扑救化学危险品火灾是一项极其重要又非常危险的工 作。A.初期、小型火灾1)确定泄漏物名称,性质和可燃危险废物量。2)现场警戒,在彻底扑灭火灾前严禁他人接近。3)应急人员必须熟悉此火灾物质的MSDS后处理。4)应急人员必须正确佩戴相应的应急使用的防护用品。5)必须首先消除泄漏污染区域的点火源。6)扑救方法:迅速关闭火灾部位的上下游阀门,切断进入火灾事故地点的一切物料;在火灾尚未扩大到不可控制之前,应使用移动式灭火器、或现
8、场其它各种消防设备、器材扑灭初期火灾和控制火源。B.中后期、大型火灾迅速撤离火灾现场发出火灾警报分析火灾情况封锁现场分析危害性准备行动方案穿戴防护用品一撤离到安全地带,并佩带好应急防护用品一通报周围工作人员,并报告应急小组一回忆燃烧物特征(容器标签,物理状态,气 味等)确定泄漏物一疏散警戒组封闭现场进出口及可能扩散的 地带,防止闲人出入一事故救援组参考燃烧物MSDS,确定是否会有 爆炸危险,是否有中毒危险-应急指挥组决定现场处理的方法(如关闭火 灾部位的上下游的阀门,切断进入火灾事故 地点的一切物料等)。一根据物质MSDS要求,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如不确定燃烧物应穿全套防护用品(含自给 式呼
9、吸器)扑灭火灾一对周围设施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一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受伤者急救召入外部救援组织恢复和清污工作一用沙袋或其他材料筑堤拦截飘散流淌的液 体或挖沟导流将物料导向安全地点;一用毛毡、海草帘堵住下水井、阴井口等处, 防止火焰蔓延。一用灭火器材灭火一根据MSDS的要求进行急救一将重伤人员送往医院一在形势失控的情况下,交与外部救援组织 (消防队:TEL. 119,)处理一会同救援组织,不断更新情况,随时准备 为他们提供帮助一用清水冲洗被污染的衣物一按照顺序摘掉防护用品,并清洁保养一人员沐浴,换洁净的衣服C.灭火注意事项灭火人员不应单独灭火;出口应始终保持清洁和畅通;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
10、;灭火时还应考虑人员的安全5. 5. 2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1)迅速查明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发生源点、泄漏部位和原因,凡能切断泄漏 源处理措施而能消除事故的,则以自救为主。如泄漏的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应向指挥 组报告并提出堵漏或抢修的具体措施。(2)指挥组成员到达现场后,根据事故状况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 命令各应急救援专业队立即开展抢救抢险。如事故扩大时,应请求救援。如易燃易爆液 体大量泄漏,则命令在发生事故的一定区域内停止一切作业,所有电气设备和照明保持 原来状态,机动车辆撤离或就地熄火停驶。(3)应急指挥小组到达现场后,在查明液体外泄部位和范围后,视能否控制,作 出应急调整。(
11、4)事故救援组到达现场后,应根据不同的泄漏部位,采取相应的堵漏措施,在 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以最快的速度及时堵漏排险,减少泄漏,消除危险源。5. 5.3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1)如发生重大爆炸或泄漏事故,指挥组成员通知自己所在部门,按专业对口迅速 向主管部门和公安、安监、消防、环保、卫生等上级领导部门报告事故情况。(2)由指挥组下达紧急安全疏散命令。(3) 一旦发生重大爆炸或泄漏事故,本单位抢险抢修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社会安 全时,由指挥组立即向上级和友邻单位通报,必要时请求社会力量帮助。社会援助队伍 进入厂区时,由信息联络组人员联络、引导并告知注意事项。5. 6安全防护5. 6.1危害
12、区域内人员防护检测、抢险、救援人员进入危害区域应急时,必须事先了解危害区域的地形、建筑 物分布,有无燃烧爆炸的危险,危险废物存在的大致数量和浓度,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 如产生有毒有害气态污染物的事故,着重呼吸道的防护;产生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的事 故,重点明确阻燃防护服和防爆设备;产生易挥发的有毒有害液体的事故,重点明确全 身防护措施;产生不挥发的有毒有害液体的事故,重点明确隔离服防护措施等。 进入危害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互相照应。每组人员中必须明确一位负责 人作为监护人,各负责人应用通信工具随时与指挥部联系。5. 6. 2现场救护和医院救治中毒患者应迅速脱离现场,防止毒物继续侵入
13、人体,将中毒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 地方,松开扎紧的衣服,脱去被污染的衣裤,防止散发毒气再吸入,并注意保暖,仔细 检查病人的病情。在搬运过程中,要注意冷静,注意安全。及时到医院就诊后,由医师根据病情进行中毒分级。5. 6. 3现场紧急抢救置神志不清的病员于侧位,防止气道梗阻,呼吸困难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停止时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停止者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具体方法:a.人工呼吸。采取口对口式人工呼吸,方法:抢救者用手捏住患者的鼻孔,以每分钟16-20次的速度向患者口中吹气。b.按压术。针对心跳骤停者,方法:患者平躺在硬地上或木板床上,抢救者用双手 挤压患者胸骨下端略靠左方,每分钟挤压60-7
14、0次,挤压时不要用力过猛,防肋骨骨折, 心跳恢复的可靠指征是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恢复,血压复升,听诊有心音。c.除立即作心脏胸外挤压术外,同时作人工呼吸、输氧、心内注射三联针(肾上腺 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碳酸轻钠注射液并输液、升压、纠正、酸中毒, 为保护脑细胞,用脱水和低温冬眠疗法及脑细胞代谢促进剂。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 鼻、口腔的清洗。眼睛污染时,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当人员发生冻伤时,应迅速复温。复温的方法是采用4042c恒温热水浸泡, 使其在1530分钟内温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
15、按摩时,应注意 不要将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 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口服者,可根据物料性质,对症处理;有必要进行洗胃。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5. 6.4提供受伤人员的信息(1)受伤人员应有单位人员护送,给医生提供个人一般信息(年龄、职业、婚姻 状况、原病史等资料);(2)所接触毒物的名称、接触的时间、毒物浓度及现场抢救情况;(3)接触的有毒物质理化性质、中毒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4)必要时提供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信息,以便请求及时救援。5
16、.7人员撤离在厂区内员工集中的办公、休息等重点区域张贴位置图,标识本地点在紧急状态下 可选择的撤离路线以及最近应急装备的位置。对前来联系工作以及参观等的非本单位员 工,安排专人在进入本单位危险区域前告知注意事项,以及紧急状态下的撤离路线。当事故明显威胁人身安全时,任何员工都可以启动撤离信号报警装置。5. 7.1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方式、方法当发生重大危险废物事故时,由应急指挥组实施紧急疏散、撤离计划。事故区域 所有员工必须执行紧急疏散、撤离命令。应急指挥组应立即到达事故现场,设立警戒区 域,指导警戒区内的员工有序的离开。警戒区域内的各班班长应清点撤离人员,检查确 认区域内确无任何人滞留后,向
17、指挥组汇报撤离人数,进行最后撤离。当员工接到紧急 撤离命令后,应当关闭设备和对物料进行安全处置无危险后,方可撤离岗位到指定地点 进行集合。员工在撤离过程中,应戴好岗位上所配备的防毒面具,在无防毒面具的情况下, 不能剧烈跑步和碰撞容易产生火花的铁器或石块,应憋住呼吸,用湿毛巾唔住口、鼻部 位,缓缓地朝逆风方向,或指定的集中地点走去。疏散集中点由应急指挥组根据当时气象条件确定,总的原则是撤离安全点处于当 时的上风向。6. 7.2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事故警戒区域外为非事故现场。当发生重大危险废物事故时,应急指挥组应根据 当时气象条件,以烟雾扩散后可能污染的区域、场所内的人员,实施有序疏
18、散。疏散人 员应到指定的地点集中,疏散之前做好各生产装置的停车工作。7. 7.3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发生重大事故时,可能危及周边区域的单位、居民安全时,指挥组应与政府有关 部门联系,配合政府工作人员引导相关人员迅速疏散至安全地方。8. 7.4特殊状况的撤离如发生以下情况,现场人员必须全部撤离:爆炸产生了飞片,如容器的碎片和危险废物。溢出或化学反应产生了有毒烟气。火灾不能控制并蔓延到厂区的其他位置,或火灾可能产生有毒烟气。应急响应人员无法获得必要的防护装备情况下,发生的所有事故。5. 8信息发布当发生重大危险废物事故后,综合协调组立即以电话通知晋安区环境保护局和福 州市环
19、境监察大队,并在发生事故后15日内,公司以书面方式报告事故及处理情况, 初报的内容包括以下内容:单位法定代表人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设施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事故 发生的日期和时间,事故类型;所涉及材料的名称和数量;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或 实际危害的评估;事故产生的污染的处理情况。书面报告视事件进展情况可一次或多次报告。报告内容除初报的内容外,还应当 包括事件有关确切数据、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危害程度及采取的应急措施、 措施效果、处理结果等。事故发生后,由信息联络组制定事故的新闻发布方案,经公司审批后,根据事态进 展,信息联络组适时对外发布,发布的信息内容必须准确详实,其它任何个
20、人和单位不 得擅自对外发布信息,避免错误报道,造成不良影响。5. 9应急响应终止程序5. 9.1事故救援工作结束的确定当事故污染源已得到有效控制,事故现场处置已完成,现场监测符合要求,中毒人 员已得到救治,危险化学品泄漏区基本恢复正常秩序,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 由现场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宣布危险废物事故应急工作结束,并进行事故现场的善 后处理,对厂区进行恢复、重建工作。5. 9. 2事故危险的解除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由应急指挥部通知企业相关部门,事故危险已解除。涉 及周边社区及人员疏散的,由指挥部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后,由上级有关部门确认后, 宣布解除危险。6后期处置6.1污染监
21、测和治理事故等到控制后,由综合协调组组织对事故现场及周边进行污染监测,确定现场有 无污染物遗留。事故发生部门组织工人处理、分类或处置所收集的废物、被污染的土壤 或地表水或其他材料,并确保不在被影响的区域进行任何与泄漏材料性质不相容的废物 处理贮存或处置活动。6. 2生产恢复in级相应后的生产恢复工作由事故发生部门主导完成,I级和n级响应后的事故现 场清理工作由公司应急指挥小组主导完成。主要完成以下工作,方可恢复生产。转移、处理、贮存或以合适方式处置废弃材料。应急设备设施器材的消除污染、维护、更新等工作,足以应对下次紧急状态。维修或更换有关生产设备。1总则1. 1应急预案编制目的为了积极应对可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急 预案 吉安市 吉州区立讯 电子有限公司 突发 环境 事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