炬光科技专题报告.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炬光科技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炬光科技专题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炬光科技专题报告1、产生光子+调控光子协同布局,元器件商向集成商华丽转身随着 “产生光子”和“调控光子”的技术能力逐步成熟,公司成为高功率半导 体激光器行业领军企业。公司于2007年9月在西安成立,是激光行业上 游龙头企业。公 司以半导体激光器为起点,持续专注光子技术基础科学的研发, 并不断向先进制造、医疗健康等潜在应用领域拓展。2008年,公司首次推出 半导体激光器产品,此后公 司持续投入在半导体激光器领域,不断积累核心技 术,并于2015年主导制定相关国 家标准,行业技术领先地位突出。2017年,公司并购德国激光光学元器件、光子应 用模块和系统研发及生产 商LIM0,将自身“产生光子”的能
2、力与LIMO “调控光子”的能力结合,进 一步提升了在微光学领域的技术,实现了 “产生光子”结合“调控光 子”的战 略布局,微光学技术不断成长。2018年2月,公司旗下德国LIMO荣获“光电子行业奥斯卡 PrismAwards。凭借持续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公司持续为 固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光刻机核心部件生产商、激光 雷达整机企业、医疗美容设备、工业制造设备、半导体和平板显示设备制造商等提供核心元器件及应用解决方案,产品逐步被应用于先进制造、汽车应用、 医疗健康、科学研究、信息技术等领域。1.1、 产生光子+调控光子协同布局,光子技术解决方案商水到渠成公司围绕“产生光子、调控光
3、子和提供光子技术应用解决方案”建立了九项核心 技术,集成能力不断提升,逐步由上游单一元器件供应商向高度集成化的光子 应用模 块供应商和综合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公司将“产生光子”和“调 控光子”的技术能力相结合,相继开拓、完善了半导体激光元器件业务与激光 光学元器件业务。其主要产品包括开放式器件、光纤耦合模块、医疗美容器件 和模块、工业应用模块、光 束准直转换系列产品等。上时,DMS会及时对驾驶员做出提醒。汽车智能化趋势下,车辆行驶过程的安全 性愈发受到车企及终端消费者的关注。VCSEL具有光束集中,光斑对称等特点,性能优势显著,正在2D和3D传感器 方 案中逐步推广,其规模有望随DMS渗透
4、率不断提升而扩大。DMS通过部署在 方向盘、转仪表盘或A柱等位置的光学摄像头、红外摄像头等,主动获取驾 驶员的眼部状态、头部姿态、打哈欠、打电话、抽烟等行为的图像或视频信息, 并利用深度学习 算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驾驶员当前所处状态,实现 驾驶员监测的目的。当 前,可为DMS摄像头提供800-lOOOnm波段的近红外 光源主要有三种,即红外LED、 红外LD-EEL和VCSEL。其中,红外LED 因成本低廉、便于安装、产业成熟度高而 成为当前的主流方案。但LED没有 谐振腔,光束发散,必须输入更多的电流来克服损失,因此功耗较高。与此同 时,LED分辨率也因其不能快速调制而受到限制。车
5、企和供应商不断探索新的光源技术。相比于红外LED和EEL, VCSEL的出 射光更 集中、光斑更对称,在温度漂移和腔面反射率上也更占优势,VCSEL还 能够实现二 维阵列。目前光源供应商们正在研发车规级的VCSEL光源技术, 未来有望逐步获得推广。据佐思汽研数据,2019年我国主动DMS系统的乘 用车新车安装量为10,170套,同比增长174%,而2020第一季度安装量 则达到了 5,137套,同比增长360%, 增长潜力可观。而据Yole咨询预 测数据,从2022年开始,3D感知的DMS系统开 始装车, 到2024年3D摄像头将迎来快速增长期。预计新车市场中DMS搭载量将从2020年的450
6、万套,增长至2025年的5760万套,其中2D摄像头方案占80%, 3D摄像头方案占据20%o 3、元器件销售收入稳定增长,模块化集成再添成长动力半导体激光集成模组销售增长,光刻产品有望成新收入增长点公司“产生光子”和“调控光子”的技术能力日益精进,为其元器件、模组的生 产、销售奠定坚实基础,半导体激光集成化模块订单有望持续增长。基于“光 子应用解 决方案”理念,公司不断强化旗下产品的竞争力,开放式器件、光纤 耦合模块、医疗 美容器件和模块等主要细分产品线内均取得持续的业绩增长。 在集成化模块方面, 公司Vsilk系列专业用激光脱毛模块、Fariy系列专业用 激光无创溶脂模块产品自2018年起
7、开始获得量产,获以全球知名医疗美容设备 公司以色列飞顿为首的一众国内外重要客户青睐,订单持续增长,收入相应增加。随着公司集成能力进一步提升,以及 下游客户规模不断扩大,公司产品收入有 望持续提升,由此形成的规模效应将进一步降低单位成本,提升公司利润水平。 2017年至2020年,公司半导体激光业务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 16,133.25 万元、21,535.86 万元、21,249.32 万元和 9,545.96 万 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62.45%、61.34%、64. 53%和 36.58%。与此同时,公司持续投资、拓展高潜力新兴业务,旗下预制金锡薄膜陶瓷热沉产 品开始获得国内外
8、 光纤激光器厂商批量订单,将成为公司半导体激光业务未来 新的业务增长点。在各类激光器中,半导体激光器拥有最佳的能量转化效率, 同时还拥有体积小、寿命长的优势。随着光束整形技术的不断发展、半导体激 光技术在功率、效率、亮度、调制速率等方面的不断突破,原本局限半导体激 光器应用范围的光束质量得以大幅提升,使得半导体激光器可被直接应用于激光设备的领域进一步扩大。公司光束准直转换系列产品收入规模持续扩张,光刻机用光场匀化器已进入荷 兰ASML供应链,有望成新收入增长点。公司激光光学业务收入主要系销售激光 光学 相关产品的收入,主要包括光束准直转换系列、光场匀化器等相关产品。 2017年至2020Q3,
9、公司销售激光光学相关产品收入分别为6,890. 19万元、 11,018.21万元、9,407. 12万元和13,661.25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 比重分别为26.67%、31.38%.28. 57%和52. 34%O公司该部分业务收入持续增长主要受益于高速发展的光纤激光器市场。尽管光纤激光器企业通常使用自产泵浦源,但公司通过与此类企业的深入合 作,为其提供光束准直转换系列产 品,相应地扩大了该业务的收入规模。随着光纤激光器市场进一步扩大,公司光束准直转换系列产品销售收入有望提 升。与此同时,公司现已进入了全球最大光刻机生产商荷兰ASML的供应链, 为其上游供应商提供光刻机用光场匀化器,属光
10、刻机关键零部件,对芯片制造 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凭借晶圆级同步结构化激光光学制造技术与光场匀化技 术,公司在实现大规模量产的同时,还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性能。 预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芯片需求仍将处于高位,公司有望持续受益,收入、 毛利率将同步提升。根据公司公告,2017年至2020年,公司半导体激光业 务与激光光学业务毛利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公司于2019年完成对子公 司LIM0的并购整合,凸显了协同效应,激光光学业务毛利率获得显著提 升。 未来,随着公司技术持续发展、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良率有望持续上升,相关 产品毛利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3.1、 激光雷达发射模块方案商,获多方合作加速车
11、载业务发展公司汽车应用相关产品与服务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微光学元器件、发射端光源 模 块、组装制造服务和解决方案。其中,作为微光学元器件供应商,公司为包 括激光雷达在内的多种汽车应用行业提供独特的微光学元器件;作为光源模块 和模组供应商, 公司为汽车行业多家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基于EELVCSEL等 光源技术的模组,主要包括应用于半固态线扫描式激光雷达技术路线的线光斑 光源模组和应用于Flash固态激光雷达技术路线的面光斑光源模组;作为解决 方案和服务提供商,公司为客户提供激光雷达发射端光源模块、激光雷达整机 的批量组装制造服务等。3.1.1、 固体激光雷达发射模块规模化量产,华为入股加速激光雷
12、达业务腾飞 基于产生光子、调控光子的技术,公司积极向中游拓展,紧跟汽车智能化发展趋 势,切入车载激光雷达供应链。在半导体激光业务与激光光学业务屡获技术突破,为公 司带来稳步增长收入的同时,公司紧跟智能汽车发展潮流,把握市场 机会,积极布局 汽车业务。与激光上游产业不同,中游行业多提供光子应用模 块与系统性的解决方案。2017年,公司正式确认将以激光雷达应用为主的汽 车应用市场作为未来战略市 场方向。基于公司现有半导体激光器和微光学领域的多年技术与产品积累,公司积 极开 展面向智能驾驶激光雷达、智能座舱内驾驶员监控系统等汽车创新应用场景 的 车规级核心技术研发,现已通过IATF16949质量管理
13、体系认证、德国汽车 工业协会VDA6. 3过程审核,拥有车规级激光雷达发射模组设计、开发、可靠 性验证、批量生产等核心能力。自2016年起,公司开始研发高峰值功率固 态激光雷达光源模块,并于2019年获得批量供应合同。2020年,公司已 完成自动化产线建设、产品可靠性验 证等开发工作,产品进入量产爬坡和交付 阶段。项目落成后,公司将成为行业内首次 实现固体激光雷达发射模块规模化量产的 供应商。Flash面光源激光模块AL01产品 系列是公司典型产品,拥有高峰 值功率、大视场角、高集成度、车规级可靠性等独特优势,其峰值功率可达百 千瓦至兆瓦级,是Flash汽车激光雷达系统的核心组件。公司在汽车应
14、用行 业的积极进展,也吸引了于近年来在智能汽车领域动作频频的华为。2020年9月,华为控股的哈勃投资以5,000万元认购公司增发 的200万股股份。华为智能汽车业务加速扩张,入股公司后有望助力公司激光雷达业务腾飞。依托 其深厚的ICT技术储备,华为近年来智能汽车业务加速扩张,已经从业务探 索期(2013- 2015)、合作研发期(2016-2019)逐步走向产品落地阶段(2019- 至今)。2020年,华 为携车载三大计算平台CDC、MDC、VDC,鸿蒙操作系统、 AR-HUD,激光雷达、七合一电驱动系统、TMS、云服务 Octopus等多款产品以智能汽车增量供应商身份亮相上海车展,将汽车业务
15、上升至战略地位。华为自2016年开始研发激光雷达,2021年华为宣布其车规级激光雷达率先 搭载于北汽ARCFOX极狐HBTo华为所发布的96线中长距激光雷达,不仅 在性能上较行业内其他激光雷达有了大幅的提升,生产 成本也从数万美元降低 至1000美元以下,引领了激光雷达行业降本增效的趋势。当前,华为 以Tierl供应商的身份,与包括北汽、长安、广汽在内的多家车企达成合 作,推动智能汽车行业发展。华为以激光雷达Tierl身份向公司投资,有利于公司进一步 深入激光雷达市场,扩大激光雷达相关元器件产品业务规模。3.1.2、 切入 Velodyne等Robotaxi产品供应链,激光雷达业务再下一城凭借
16、在激光雷达领域的技术积累与量产能力,公司与VelodyneLiDAR.Luminar, 福特 ArgoAI等达成合作协议,产品将应用于多个Robotaxi产品。 截至2020年9月末,公司已与北美、欧洲、亚洲多家知名企业达成合作 意向或建立合作项目,包括美 国纳斯达克激光雷达上市公司VelodyneLiDAR. Luminar、福特旗下知名无人驾驶公 司ArgoAI等。截至2020 年10月 末,公司已交付超过5,000套激光雷达应用产品。在公司合作客户中,Velodyne是美国老牌激光雷达厂商,为生产机械式激光雷达的代表企业,其旗 下产品包括32线激光雷达HDL-32E. 64线激光雷达HD
17、L-64E等。近年来,随着激光雷达固态化趋势逐渐成为行业热度较高的话题,Velodyne亦布 局 固态激光雷达,并于2020年11月发布了最新款固态激光雷达VelarrayH800,突破性地采用了自有专利微型激光雷达阵列架构(而50-1 idararrayarchitecture, MLA),专门针对汽车级性能而设计。据Velodyne官网显示,VelarrayH800结构紧凑,同时具有高达200米 的远距离感知和广阔的视场,专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 动驾驶的安 全导航和防碰撞应用而设计。2021年2月,Velodyne宣布与北京主线 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开发下一代自主重卡,并
18、确认将搭载VelarrayH800传感器,有望加速无人驾驶卡车在中国物流市场的商业化 进程。相比Velodyne, Luminar则为 激光雷达领域的后起之秀。作为全球1550纳米固态激光雷达领域的领军者,Luminar在乘用车和Robotaxi领 域都吸引了较多客户,其首先与沃尔沃汽车正式签署多年供 应协议,约定将在 其2022年上市的汽车自动驾驶系统中使用激光雷达传感器。2021年3月, Luminar又与上汽集团达成合作,后者计划在其新款R品牌汽车上安装Luminar的激光雷达传感器和软件。同年5月,Luminar与小马智行联合 发布一体式 自动驾驶传感系统,搭载Iris系列激光雷达,实
19、现360全方 位多传感器融合方案, 赋能Robotaxio激光雷达在Robotaxi领域的逐步放 量,有望推动公司激光雷达相关产品销售规模,进一步提升公司营收。公司紧扣汽车配置DMS的市场需求,集成了车规级VCSEL芯片,已向欧洲、亚 太 地区多家客户送样,后续将进入量产阶段。在近几年欧洲和国内的法律法规 的要求 和牵引下,DMS已经逐渐成为商用车和乘用车的主流配置,渗透率将进 一步提升。采用VCSEL光源的DMS方案已逐渐成熟,有望抢占原有基于摄像头方案的DMS方案的市场份额。公司紧扣市场需求,已经发布了 AT01/AT02系列VCSEL光源模 块,集成了车规级的VCSEL芯片和独有 的车规
20、级玻璃光束匀化扩散器,正在向欧洲、 亚太地区的Tierl客户 和DMS集成商客户送样验证,预计后续将进入量产,未来有 望拓展公司汽车 应用业务广度,为公司带来收入增长。3.2、 IP0募资扩产,加码微光学应用及激光雷达发射模组项目公司于2021年2月在科创板申报IP0,所募资金将投入微光学及应用项 目与激光雷 达发射模组产业化项目,有望加速向中游领域拓展步伐。2021年2月4日,公司在科创板申报IPOo据公司招股书信息,本次 募集的资金将用于炬光科技东莞微光学及应用项目(一期工程)、激光雷达发 射模组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 动资金项目,计划募得资金101,021.45万元,项目总
21、投资额为103,175. 15万元,其 中第一年投资71,474.23万元,第二年投资31,700.92万元。公司募集资金所投资的四个项目均与当前业务密切相关,其中,炬光科技东莞微 光学及应用项目(一期工程)将助力公司提升激光光学元器件生产能力。据公 司招股 书,该项目是在公司自有产能基础上的扩张和升级,将建设激光光学元 器件生产基地,设计年产能为年产激光光学元器件2,600万只,预计年产值 可达25,250. 00万元。 该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机器设备、 新建生产线、改进提高制造工艺水平,公司可实现规模效应以降低成本,从而 提升利润水平,进一步巩固自身市场竞争力。项目达成后,将
22、进一步提高公司 激光光学元器件生产线产能,为公司未来更好 地满足国内外对激光光学元器件 产品日趋增长的市场需求提供保障。据公司招股书数据,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 为21.21%,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为6. 10年(含建设期)。激光雷达发射模组产业化项目系公司为紧抓智能汽车产业发展重大机遇,实现战 略发展目标所设立。作为半导体激光和激光光学结合产生的新兴业务,车载激 光雷达 是公司近年来战略布局的重点产品之一,公司目前已与多个汽车一级供 应商合作,为其车载激光雷达系统研发相关技术。通过生产创新性的激光雷达 发射模组和光源光学组件,公司有望在该领域抢占高地,获得先发优势。公司 所募资金将用于建设激 光雷
23、达发射模组生产基地,通过引进一系列国内外先进 生产及检测设备,招募并配备相应的生产和技术人员,实现对公司激光雷达发 射模组产品的产业化生产,以更 好地满足市场对车载激光雷达发射模组的需求, 加速公司激光雷达业务发展,进一步扩大激光雷达业务收入规模。公司激光雷 达发射模组产业化项目设计产能为年产激光雷达发射模组3,069,917台,投 产后预计平均实现年销售收入29,840. 17万元,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9.33%, 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为7. 54年(含建设期)。4、风险提示光子应用模块技术进度不及预期,智能汽车等行业景气度下滑。其中,开放式器件是基于单个或多个激光二极管芯片封装 而成,主要用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技 专题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