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上课爱讲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女儿上课爱讲话.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女儿上课爱讲话教师:您好!我的女儿5岁半了,可是在幼儿园上课时总是爱讲话,教师说了也没有用。我也天天和她讲上课要认真,可还是没有用,我都急死了!怎幺样才能让她改掉这个缺点呢?南京 遥妈遥妈:您好!从您的表达来看,您女儿这种状况属于自控力较弱。其实,大多数孩子自控力都不是很好,尤其是四五岁左右的孩子。因为他们的动作才能与语言才能已经开展得比拟成熟,开场喜欢卖弄自己的身体技能,彰显自己日益增强的才能,他们热衷于与其他同伴沟通或自言自语,并乐此不疲。孩子上课爱讲话的原因对教师的上课内容不感兴趣。有些小朋友特别聪明伶俐,从小就接触到很多东西,对教师所讲的内容理解得较快。这样自然不会认真听教师讲课,而自
2、言自语或是直接给其他小朋友当小教师了。教师的处理方式强化了孩子的不良行为。有些孩子会成心做出一些行为来引起教师或同伴对自己的注意。当某个孩子上课讲话时,教师往往会停下来批评他,这个时候其他孩子的目光就会都注视到他身上,这种处理方式满足了孩子期望成为焦点的需求。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心理研究说明,溺爱的教养方式容易养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差等不良性格,另外专制型的父母总是强调不要做某事讲话、做小动作,采用专制的、以势压人的控制策略教育孩子。这样往往会使孩子出现对抗,顺从性较差,屡教不改等不良行为和习惯。要改变现状,您可以试试以下的方法家长明确地表达态度和感受说过许多遍上课不要讲话,孩子仍然不
3、听,很可能是在孩子更小的时候,家长过于溺爱、放任所致。您需要明确地说明自己的态度和感受,比方“我不喜欢你这样做,我很生气”,但是要注意千万不可表达成“你再这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对事不对人”。妈妈表达态度后,孩子会因为自己这样做引起母亲生气而感到内疚,从而自发地减少这种行为。此外,家长还需注意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限,假设重复地对同一件事做同样的批评,孩子会从内疚变成不耐烦再演变成反感,从而产生对抗心理和行为。改变沟通方式,促进亲子关系年幼的孩子往往是脆弱敏感的,父母厌恶的眼神或略带轻蔑的语调都可能在不经意间伤害孩子的心灵,所以家长需要学会使用一种新的
4、沟通方式,在不伤害孩子自尊的情况下建立一种信任的关系。直接说“你是个令人讨厌的孩子,总是不听话”往往会刺伤孩子,他会产生一种被嫌反感。假如换成“你是个得意的孩子,只是在某些方面表现得不是很好,假如你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的话,你就更讨人喜欢了”,孩子会更容易承受。另外,孩子渴望他们的感受被别人接纳和尊重,假如家长能做到真正倾听并回应孩子的感受,甚至什幺都不说只是倾听,孩子都会很容易向家长敞开心扉,表达他们的困扰。孩子需要的是家长能与他们产生共情,只有家长能从心底里与孩子产生共情,才能真正打动孩子的内心,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制定方案,培养自控力塞尔玛富兰伯格博士认为,孩子需要在一定的阶段感受到
5、我们的回绝,但是假如家长的反响过于强烈的话,他会感到所犯的错误让他不再被爱,以致于孩子在人格开展中掺杂过多的负疚感。所以,在指出孩子的错误后,还要引导帮助孩子如何修正错误,让孩子从心里感受到家长支持。但自控力的培养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家长制定长久方案。家长可以培养孩子下棋、画画这些需要注意力集中的兴趣爱好,也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某项活动,比一比谁做得更好。这样既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又能培养孩子耐心、自制等品质,可谓一举两得。当孩子表现出些许进步时,家长也不要吝惜表扬,要多用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鼓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对孩子的努力给予肯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直接对幼小的孩子讲道理,效果可能不太显着,但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讲故事的形式,以故事中的人物为例,来告诉孩子上课打搅其别人是不礼貌的行为,并给出这种行为不被承受的原因。家长还要对正确行为给出明确的标准,时常对孩子描绘别人的心理状态,让孩子聚焦于他的行为可能对别人造成的伤害,学会考虑别人的情感,从而标准自己的行为。总之,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个体,父母的关爱和鼓励才是良药,当孩子出现任性、叛逆或其他不良行为时,更需要家长的耐心引导和倾听。愿每位家长都能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陪着他一起安康成长。李丹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教授;徐鑫锫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研究生第 5 页 共 5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