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产业集群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关于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用产业集群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关于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产业集群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关于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用产业集群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关于湖南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调研报告省委办公厅综合调研室、省农业农村厅综合调研处 2021年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走质量兴农之路,做好“特”字文章,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具有资源要素集聚、主导产业突出、地域特色明显、产业链条完整、辐射带动能力强等特点,在规模经济、交易成本、区域品牌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一、湖南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成效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省初步形成畜禽、粮食、蔬菜、茶叶、水果、水产、油茶、中药材、油菜、楠竹等十大主导产业。其中,粮食
2、、畜禽、蔬菜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0亿元,跻身全国七强,水产、茶叶、水果产值突破500亿元,油茶、油菜、中药材、楠竹产值达到或接近300亿元。一些县市区集中力量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基地。比如,岳阳市华容县芥菜生产面积22万亩、产量120万吨,总产值43亿元,占全国销售市场的50%。益阳市南县稻虾综合种养面积32万亩,实现总产值22.4亿元,产品出口43个国家和地区。农业产业链条延伸拉粗。全省十大主导产业共拥有农产品加工企业3.9万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606家,培育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近4万家,在24个县市区启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提升了农业全产业
3、链效益。比如,湘潭市围绕培育壮大沙子岭猪,创办规模以上肉类加工企业16家,并配套发展了种猪选育扩繁、生物医药、生物饲料、现代物流等产业,成为全省最大的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益阳市桃江县依托楠竹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带动发展加工企业474家,竹制品及相关产业产值达76亿元。农业品牌建设步伐加快。全省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500个,农产品加工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79件、“中国名牌产品”41件、“湖南名牌农产品”97件,安化黑茶、碣滩茶、华容芥菜、宁乡花猪等获评2017度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有效提升了“湘”字号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比如,益阳市安化县十年磨一剑,把“安
4、化黑茶”打造成了中国驰名商标,发展规模黑茶加工企业59家,产量居全国第一,2017年实现综合产值152亿元、税收2.8亿元。智慧农业体系基础渐强。以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和信息进村入户试点省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累计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15个,建成村级益农信息服务站点2250个,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和行政村物流配送网络覆盖率分别达到95%、86%,1062家企业开展了农业物联网建设,2017年全省电商交易额突破1800亿元。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湖南建成的300个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共整合省级农业、财政部门资金3亿多元,吸引各类资本投入108亿元,以2.6%的耕地创造
5、了全省6%的农业总产值,亩平年农业产值达9930元。全省农业产业集群共联结农产品基地8000万亩,有750多万农民参与到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运输、仓储、营销等各个作业环节,安排农民就业300多万人,直接帮助220万左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二、湖南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思想认识尚不到位。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对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在拓展农业功能、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研究不深、谋划不够。不少农产品加工企业、休闲农庄、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缺乏合作意识,农民合作社规模普遍偏低,如益阳农民合作社成员平均不到60人。很多农民存在“小农意识”,满足于小打小闹、
6、小富即安,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普遍不愿调、不敢调、不会调。产业布局不够合理。一些地方没有根据区域功能定位、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质量等进行合理布局,而是依葫芦画瓢、盲目跟风,桔橘遍地开花,茶叶漫山遍野,导致很多市县产业结构雷同、品质良莠不齐,特色产业难以向优势区域集中。部分市县没有攥紧拳头培育主导产业,而是多个产业均衡用劲、搞“小而全”,难以形成有效竞争力。除水稻、生猪外,其他产业在很多市县还只是星星点点,没有形成规模化基地。产业结构亟待调整。传统加工企业无序发展。全省县均拥有大米、畜禽、油料企业分别为46家、42家、28家,由于原料供应跟不上,大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产能严重过剩。三产融合层
7、次不高。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规上企业数量仅为河南的1/2、湖北的2/3。多数停留在初级加工层面,精深加工水平偏低,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同时,部分地方在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等新经济、新业态方面能力不足、办法不多、效果不好。市场服务体系不完善。农产品分销体系、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明显滞后,增加了农业产业集群的供应链成本、产品流通成本。农产品市场缺失和重复建设并存,大多数市场规模较小、设施简陋、服务功能不完善,与本地农产品对接不足,销售的农产品70%以上来自外省。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很多优质农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难以卖上好价钱。农业标准化水平不够高。目前湖南农业标准化基地
8、面积只有4200万亩,覆盖面还需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大多沿袭传统生产作业方式,现代化、机械化水平偏低。农业品牌影响力不够大。农业品牌“杂乱小”问题突出,湘米、湘茶、湘油品牌均多达上百个,缺乏知名度大、竞争力强的高端品牌。湖南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的数量仅占4%左右。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装备落后,自主研发能力不强,高附加值产品较少,转化增值能力有限。抗风险能力较差。经济作物周期长,受气候、市场、疫情等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近两年水灾频发、猪肉价格持续下滑,导致部分企业遭受重大损失,挫伤企业和农户的积极性。要素制约较为突出。政策体系还不完善,要素配置不充分、不均衡,制约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产业 集群 发展 引领 乡村 振兴 关于 农业 特色产业 调研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