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验心理学 实验报告河内塔.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12.实验心理学 实验报告河内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实验心理学 实验报告河内塔.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实验心理学 实验报告 河内塔河内塔_ 应用心理学 _ 班【摘要】:p 】: 本实验主要通过被试对河内塔游戏的问题解决的过程,记录问题解决的时间,以及圆盘的挪动数量,分析p 被试所用的思维策略,考虑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找出解决河内塔的最优方法。一般情况下,被试第一一次参与实验的时间比拟长,假设成功之后一遍一遍做,时间会渐渐缩短。分析p 可得最好的策略应当是形式策略。实验存在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且极易受环境影响。【关键词】:p 】: 河内塔问题 循环子目的 知觉策略 形式策略 机械记忆策略1.引言河内塔问题是问题解决研究中的经典实验。给出柱子 1、2、3。在柱 1 上,有一系列圆盘,
2、自上而下圆盘的大小是递增的,构成金字塔状。要求被试将柱 1 的所有圆盘移到柱 3 上去,且最终在柱 3 上仍构成金字塔排列,规那么是每次只能挪动一个圆盘,且大盘不可压在小盘之上,可以利用圆柱 2。完成河内塔作业的最少挪动次数为 2 的 n 次方减 1,其中 n 为圆盘的数目。解决河内塔问题有以下四种常用策略,分别为循环子目的,知觉策略,形式策略,机械记忆策略 循环子目的思路是要把最大的金字塔移到柱 3,就要先把次大的金字塔移到柱 2;而要把次大的金字塔移到柱 2, 就要先把比它小一层的金字塔移到柱 3。依次类推,直到只需要挪动最上面的盘为止。这种策略类似计算机的递归,它是内部指导的策略,被试不
3、必看详细刺激,只是把内部目的记在脑中,然后-步步循环执行,直到解决问题。知觉策略:这种策略是刺激指导的策略,根据所看到的情景与目的的关系,排除当前最大的障碍,从而一步步到达目的。形式策略:也是内部指导的策略,但不涉及目的,而是按-定规那么来采取行动。解决河内塔的通用规那么是,当圆盘的总数为奇数时,最小的圆盘按 1-3-2-1-3-2 的顺序挪动;当总数为偶数时,按1-2-3-1- 2- 3 的顺序挪动。机械记忆策略是将做对的一系列步骤死记硬背下来,但无法创新,不可迁移。2 对象与方法2.1 被试老师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班 2 班同学 1 名,矫正视力正常,色觉正常。2.2 仪器实验仪器为计算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2.实验心理学 实验报告 河内塔 12. 实验心理学 实验 报告 河内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