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渔《十二楼》的叙事艺术(顾雯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李渔《十二楼》的叙事艺术(顾雯雯).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李渔十二楼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摘要 李渔的十二楼是由十二个短篇故事集合而成,整本书的唯一内部联系就是每个独立故事中都有一座楼,每篇故事以故事中出现的楼的名字命名,以现实社会生活为题材。作为清代著名的文学艺术家,李渔的文学造诣还是很深厚的,在十二楼这部短篇小说中就可以看出李渔的叙事艺术的把握是很到位的,对叙事重点的调整、叙事时序的把握、叙事视角的转换、叙事干预的运用在十二楼中有着出色的表现。本文将从叙事重点、叙事时序、叙事视角和叙事干预四个方面对李渔在十二楼中的叙事艺术进行研究探讨。关键词 叙事重点 叙事时序 叙事视角 叙事干预On the narrative art of Li Yus sho
2、rt stories on the twelve floorAbstract The twelve floor of Li Yu is a collection of twelve short stories.The only internal connection of the whole book is that there is a building in each individual story,the tittle of each story is the name of this building.The stories are mostly based on the real
3、life in the society.Scholars have been studied the narrative techniques of the twelve floor adequately,but I think,to some extent ,Li Yusinnovation in narrative mode is still limited to the narrative traditional ancient novels.This paper will study the narrative art of the twelve floor from four asp
4、ects:narrative focus,narrative timing,narrative perspective and narrative intervention.Key words narrative focus narrative timing narrative perspective narrative intervention目录引 言1一、叙事重点1二、叙事时序3(一)倒叙3(二)预叙4三、叙事视角4四、叙事干预7结 语7参考文献9致 谢10引 言李渔在文学方面有很深的功底,不论在戏曲创作方面还是小说写作方面都运用得及其巧妙、娴熟。所以对李渔小说的叙事艺术方面的研究不仅能
5、够让我们更好得欣赏文本,体会作者的深层思想,还能将这一叙事艺术运用到之后的文学创作中,丰富文学宝库,给后人留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艺术源泉。前人对李渔小说的叙事学研究方面也是比较多的,最著名的就是研究古代文学的学者温春仙,她对李渔的十二楼文本的叙事艺术方面也有多研究,她认为李渔在叙事技巧方面有独到之处,设计的情节也新颖奇特,曲折起伏,悬念丛生,出人意料。但采用的叙事手法很是独特,并且在衔接上自然合理,不留破绽,将每个故事的完整性巧妙地展现出来。而结局又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赋予故事大团圆的结局。本文将运用叙事学的相关理论,从叙事重点、叙事时序、叙事视角以及叙事干预四个角度对李渔的短篇小说十
6、二楼进行研究分析。一、叙事重点小说故事情节的一般结构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在作品中,情节的叙事重点的安排取决于作者的艺术构思4。李渔把十二楼各篇中最新奇别致的部分作为整个作品的叙事重点。作者通过对不同部分的篇幅进行合理安排,突出了叙事重点,同时保证了叙述的集中性和完整性,达到了较好的叙事效果。小说的叙事重点都放在小说情节的部分,通过大量篇幅的笔墨描写,将故事发展的转机叙述出来,每篇的高潮描写都占到了整个故事篇幅的四分之三,我们选几篇故事来具体分析。第一篇合影楼中,作者一改才子佳人第一次邂逅的套路,而是写了他们对影生情的故事。这篇文章的叙事重点就放在两个人的共同好友路公如何巧妙的解决“两桩婚
7、事”上面,因为路公巧妙解决这件问题的事情就是整篇故事中最有特征的部分。故事写的是元朝至正年间,广东曲江县有缙绅管提举、屠观察。二人的夫人原是亲生姐妹,这两人也就是僚婿,但两个人的性情却大相径庭,管提举“古板、不知变通”,屠观察“放荡奢华”,两个人谁也看不上谁,所以二人在宅子中间筑起高墙,将一个宅子分为两个院子,甚至在水池里也砌起一座墙垣,还立了石柱,铺上石板。屠家生了个儿子名叫珍生,管家生了个女儿名唤玉娟,两个孩子差不多一时间出生,因他们的母亲是姐妹,故两人长得十分相像,在襁褓里时,各自母亲都不分彼此,都抱着喂奶。后来因为屠、管两人不合,分开居住。并且男女授受不亲,长大后都没有见过对方,只听别
8、人说两人长得十分相像。一日机缘巧合之下,两人在自家的湖边亭子乘凉的时候,看见水中倒影,都惊叹不已,水中之人果然与自家长得十分相像,都对水中之人产生了爱慕之情。一段恋情就这样开始了.之后两人日日以乘凉为由,遣散旁人,对影相思,用荷叶在水面上传递书信,订下终生。然而这件事先被玉娟的父亲发现了,玉娟被禁足,禁止到河边亭子乘凉。珍生也是见不到玉娟,心里十分郁闷,便相思成疾,害了病。屠观察爱子心切,便托两人共同的好友路公向管提举提亲,然而被管提举拒绝了。路公这时也左右为难,恰好路公有个女儿锦云,才情相貌皆佳,屠公就和路公订下亲事。没想到珍生知道这件事后,觉得不是自己想要的玉娟,病情更加严重,要求父亲退婚
9、,屠观察只好对路公说了实情。在古代从一而终的封建思想影响下,得知珍生退婚的事情后,觉得女儿家没有了清白,也因此积郁成疾。这边玉娟听说,路公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珍生,也气急攻心,觉得自己被抛弃了。路公这时想出个计谋,这时,整个故事的叙事重点也就随之而来了,李渔在此处占据了全文四分之一的笔墨来叙事,由此可见李渔对叙事重点的把握是独具匠心的。路公的计谋是这样的:路公向管公假称珍生是自己的儿子,请求玉娟为媳,又说自己的女儿已经许配给屠公家的儿子,两对新人择日同时完婚。到婚礼当日,管提举才明白新郎就是珍生一人,这才明白过来原委,气也气不过了,只好与屠观察冰释前嫌,和好如初,自此水面上的墙壁被推倒,将两个
10、水阁作为洞房,题曰“合影楼”。合影楼的叙事重点就放在路公的奇谋巧计上,巧设计谋让自己的螟蛉之女嫁给了心上人,也让珍生和玉娟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从而促成了大团圆的结局。第二篇夺锦楼中,作者先简要的交代了故事背景:明朝正德初年,湖北武昌江夏县有个做鱼行生意的,叫钱小江,妻子边氏,两人一直没有孩子,到四十岁上下,才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长得及标致、及聪明。长到十四岁就出落的十分漂亮,不要说少年子弟看了无不销魂,就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家暼面遇见,也要说几声“爱死,爱死”!夫妻两口在处理事情上各有各的主张,在女儿的婚事上都不商量,所以因为父母的胡乱许配,下聘礼之日竟有四姓人家,接着就重点叙述了刑尊处理双娇的情
11、节,将二位女子安置在楼上,暂时悬挂一个匾额,名曰“夺锦楼”。采用科举考试的形式,选拔英才,未有妻室的将美女许配给他。放榜之日,位居第一的,姓袁,名士俊。长相英俊,有一管秀笔。谁知,他说自己命中就该独自一个人,因为凡是聘过的女子,都没等到过门,一旦有议成的就得暴病而死。刑尊却说,所谓命犯孤鸾,意思是“单了一人,不使成双”的意思,将两位女子一齐许配给他。就这样,通过刑尊巧妙的判案,赐婚,将故事情节一步一步推向高潮,事情的发展也变得顺其自然,都能使命犯孤鸾之人娶得两位娇妻,从而促成了故事的大团圆结局。我们再来看一篇萃雅楼,这个故事情节不同于我们上面介绍的那种男欢女爱的言情故事,不过同样是大家喜闻乐见
12、的惩治奸佞的故事。故事背景时这样的,在明代嘉靖年间,有一个古董铺,名叫萃雅楼。是京城人金仲雨、刘敏叔与扬州人权汝修合开的。这个权汝修年纪也还小,相貌像妇人一样美貌细腻,与金、刘合为龙阳之好,用现在的话说这三个是同性恋。话说这个严世蕃也是喜欢男色的,有特殊癖好。听说了权汝修长得细腻标致,想要召他入府供他一人享用,因为权汝修已经和那两人在一起了,不愿“不守贞洁”,就拒绝严世蕃的要求。严世蕃自然是很生气,就勾通大太监沙玉成,设计奸谋把权汝修叫到严府,权汝修还被阉为宫人。沙太监死后,权汝修就归严世蕃所有。权汝修到严府后,也就开始了他的复仇计划,整个故事的叙事重点也放在了这里。在严府生活期间,将观察到的
13、严氏恶行都记下来。后来借严世蕃被弹劾之机,权汝修将他记的严世蕃的罪行进奏皇帝,世宗皇帝十分震怒。将严世蕃判处死刑,权汝修到法场痛骂严世蕃,并取严世蕃头颅做溺器以解心头之怨。在这篇故事中,作者将叙事重点放在了权汝修被严世蕃带走后,如何一步步复仇,最终打垮严世蕃,情节跌宕,读者随着作者的叙事重点的选择,随着剧情的发展进入高潮,并且通过权汝修的聪明机智最终取得胜利,促成了大团圆的结局。二、叙事时序我国古代小说,基于传统,故事的叙事结构,多按时间轴的先后顺序,呈线性发展,即为最常见的顺叙,极少有倒叙的出现。在十二楼中,作者大量地运用了倒叙和预叙手法来制造悬念,增加作品的可读性和娱乐性。(一)倒叙“倒叙
14、,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先后发展顺序进行叙述。”1在十二楼中,作者有意从中间或最后写起,而把故事的绝大部分情节用倒叙手法进行处理。我们在此处举十二楼中用这种手法处理的最典型的一个故事夏宜楼,故事开篇就用大幅笔墨写这个故事的女主人公娴娴小姐,不但长得好看,而且知书达礼,虽然生在富贵人家,却从来不喜艳丽,衣着朴素,规规矩矩。而且娴娴的父亲詹乡绅又极看重礼教,对小姐管束也很严厉。娴娴知道自己年以及笄,容易胡思乱想,从不让自己没有事做。人们常说“夏不登楼”,可是娴娴小姐家这座楼就与众不同,在荷塘边,夏天的时候十分凉爽,所以叫“夏
15、宜楼”。这天娴娴小姐的十来个丫鬟不耐炎热,趁小姐午休的时候都脱掉衣服下河玩耍。娴娴午休后看到她们赤身裸体的在河里,待她们上岸后加以斥责。话说这件事过后没几天就有人上门提亲,这个人是旧家子弟叫吉人。娴娴听左右人说他样貌俊俏,不免动了芳心。娴娴的父亲想给娴娴找个好人家,就推脱了,说要考取孝廉之后才能议亲。吉人考取了孝廉后,娴娴父亲仍是不同意的,日子一久,娴娴小姐由于担心生病了。这时,吉人又托媒人上门跟小姐说,让她不要担心。并让媒人告诉小姐,小姐的一切他尽知。不论是作为故事中传信的媒人、娴娴小姐,还是作为读者的我们在看到这后,无不大骇,吉人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神通广大,为什么在任何时候都能出现的如此
16、及时?这不免引起读者的疑问,促使读者接着往下读。后来答案揭晓了,原来是因为吉人买了一个望远镜,一日登高恰巧看到娴娴的丫鬟下河采莲,接着娴娴对她们进行了训斥,之后发生的事情都是后来看到的。,原来吉人不是神仙也不是鬼,也没有神眼,只是因为有个望远镜。李渔在夏宜楼中,就是运用倒叙的手法,没有按照事情原本的时间线写故事,而是倒过来写,这样就有效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二)预叙“预叙是指叙述人提前叙述以后将要发生的事。”1如拂云楼第三回5中:能红对俞阿妈夸口:“不是我夸嘴说,这门亲事,只怕能红不许,若还许出了口,莫说平等人家图我们不去,就是皇帝选妃,地方报了名字,抬到官府堂上,凭我一张
17、利嘴,也骗得脱身,何况别样的事。”2这段话是借能红之口事先预述后面发生的事情,即裴七郎和韦小姐的婚事在能红的撮合下一定会成功。此时读者心中有太多的疑问:因为裴七郎家毁婚在先,韦小姐的父母自然十分反对,能红区区一个小姐的丫鬟又有什么手段能做成这件事,是能红说说而已还是胸有成竹。就这样,一个小人物闯入了读者的视野,让读者十分有兴趣去了解能红这个人物,去一探事情的究竟。预叙手法的运用,用现代的话说叫“剧透”虽然破坏了读者的阅读期待,但能从另一种程度上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促使读者更深入的阅读文本。李渔在十二楼中运用预叙的叙事手法没有倒叙那么普遍,但同样营造出了叙事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牢牢地将读
18、者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也正为李渔对叙事时序的巧妙运用,使得十二楼有了更多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同时体现了李渔对叙事文学情节线索的把握是十分成功的。三、叙事视角叙述视角就是文本叙述一个故事时,从哪些角度来叙述,同样的事件选取不同的角度看去就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3,不同的读者来看也会产生不同的见解。同时,一个故事叙事的视角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改变叙事者,还有一种是限制叙事者的叙事视角。其中,改变叙事者的方法是通过另一个人物的视角即第三人称的视角叙述这个故事,将第一叙述者不知道的事,由他叙述给读者;限制叙事者的叙事视角这个方法是通过限制叙述这个故事的人物的视角,就是使这个人物看不到整个事件的发展情况,使
19、得他在叙述这个故事时,不能将整件事情完整得说给读者,从而给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留下疑惑,同时这个疑惑,又能激发读者进一步阅读的兴趣。我们来看三与楼中叙事视角的运用,本文的主人公名叫虞素臣,是个喜爱读书但不追求名利的高尚人士。但也是因为生性疏懒,不喜欢与人应酬,也不是一块做官的材料,所以也就无所谓名利,只做个寄情于诗酒之间的闲散文人。虞素臣同样不注意穿衣打扮,没有其他的嗜好,却只中意一件事情,就是构造园亭,所造的屋宇都及其雅致,不像寻常的屋宇。他所信仰的是:人的一生,任你有万顷良田,千钟的厚禄,还是多少的金银财宝,都与自己无关,唯有三样东西,对自己是十分受用的。问那三件?原是住的房屋、睡觉的床、死
20、后用的棺材,是一定要十分精美的。这个故事中的另一个主人公,叫唐玉川,虽家财万贯,但生性也是极其简朴,不讲究吃穿用度,连住的地方也十分简陋。他的儿子看自己住的房屋就像茅厕一样,实在是忍受不住,便对他父亲唐玉川提议想住好的房子。他父亲就看中了虞素臣正在盖的房子,对他儿子说,家有万金田产的人家,才盖得起千金的屋宇,像虞素臣这样的穷酸文人,是盖不起的,只等他财产用尽,再将他的房屋抵押过来。虞素臣总对自己盖的不满意,盖了又拆,拆了又盖,果然日积月累,欠下的债务越来越多,债主逼得又急,只得变卖房屋。唐玉川是个财主,少不得有房产的人先去找他买房子,唐玉川父子是个极其贪婪的人,嘴上只说不要,等到房产中介的人去
21、找他找的多了,他才过去看看,故意说这房子起的小巧,不像大门大面,不妨盗贼、地大泄气、不聚财,故意挑各种毛病。虞素臣一生的心血都费在这上,自己得意不过,却被唐玉川这样嫌弃,心里很是不服气,只是没有其他售主,也不好和他争论。唐玉川父子二人又使小手段,用极少的价钱,还不及造价的五分之一买了这座楼。虞素臣无可奈何,只得忍痛割爱了。只有一座书楼,虞素臣没有卖,当做自己的栖身之地,但是唐玉川父子定要强求他都卖掉,好凑方圆。这座书楼,一共有三层,每层有个匾,都是虞素臣自己命名,请高人写就的,最下一层是用来待人接客的,所以匾额上写着“与人为徒”。中间一层是虞素臣用来读书写字的,匾额上写着“与古为徒”。最上一层
22、,是用来自己休息,独自享用的,匾额上写着“与天为徒”。这样,整座书楼便命名为“三与楼”,体现了主人的高雅情操。话说,唐玉川父子仍一直惦记着他的这座书楼,时时刻刻把虞素臣放在心上,不是诅咒他早死,就是希望他赶快变成穷光蛋,可谁知,虞素臣不但没有变成穷光蛋,还越老越精神、不愁吃不愁穿。唐玉川父子两人气愤不过,就想出个计策出来,说一所花园,住不了两家的宅眷,虞素臣住在那么高的楼上,能看见他家的妇人。虞素臣自然知道唐玉川是贪这座书楼,依旧跟以前一样,不肯卖,唐玉川父子气不过,写了一张状词将虞素臣告上了官府。这时,虞素臣结义的一位远方友人,也是个家有千金的任侠之士,前来探访他,看到虞素臣的房屋都被卖尽,
23、且是中了小人的圈套,也是十分惋惜,提议替他把房子赎回来,虞素臣说自己也没有子嗣,死后书楼一样要被弄走的,便谢绝了。友人就在三与楼的一楼住了几宿后告辞了,走之前对虞素臣说:夜里睡在楼下,看见有个小白鼠跑来跑去,忽然钻到地下,一定是有财星出现,一定不要把这座楼卖掉。不料,老天爷眷顾,虞素臣过了六十岁后得了一个儿子,在帮儿子贺生的时候却被吃穷了,不得不把卖楼的招贴贴在门上,唐玉川父子听说后,十分高兴,又耍了小手段把这座楼贱买到手。卖楼后几年,虞素臣去世了,儿子长到十七八岁中了科。后面发生的事,主人公便变成了虞素臣的儿子。有句话说的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唐玉川父子靠虞素臣的房子,家
24、产日厚一日。却说,在三与楼里发现了赃款,就有了一场官司,虞素臣的儿子继武还在纳闷,这笔钱财确实是直接家原来的书楼里的,可是为什么自己家人不争抢,却被旁人一纸罪状告到了衙门?继武将自己的疑惑说与母亲,母亲想想说,多年前,确实有一位虞素臣的友人来做客,说夜间看见一只小白鼠在地上跑来跑去,忽而钻到了地下,说一定是有财星,叫他无论如何不要卖楼。继武代母亲之口,向县官说了这个事情,县官听了之后,连问:那看见白老鼠之人在哪,家里财产怎么样。这时,出来一位鹤发童颜的高士,果然整件事是这位任侠之士一手操作的,讲述了自己先前在虞素臣家里藏银子之事,因气不过友人被奸诈之人骗去了家产,便使这一计,最终唐氏家人拿出两
25、张地契,把虞素臣的屋宇都还给了继武。这篇三与楼的叙事视角,就是通过改变和限制在高士埋金这个时间线上的人物的视角,借这位任侠高士的视角,叙述了后面发生的这个案件的原委,不然读者就跟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在疑惑,这些赃款到底从哪里来的?与虞素臣有关系吗?还是真的是唐家人所为?如果不是,又和之前出现的那个要帮虞素臣赎回房子的并且叮嘱他不要卖楼的任侠有什么关系?这些都是读者在读书的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最后已垂垂老矣的高士的出现,借助他的口道出了原委,才解开读者的疑惑。这就是通过改变叙事者、限制叙事这的叙事视角的叙事手法,可以说李渔在这个故事中叙事视角的运用是十分成功的。四、叙事干预叙事干预是小说作者申张其
26、主体性的重要途径,小说叙事者的主体性通过“叙事干预”的方式体现在文本中3。作者可以对小说中的伦理、主题和人物进行评论,奠定了小说的情感基调以及小说情节的走向。清初白话短篇小说中,议论的篇幅较以往增多,李渔的小说尤甚。十二楼的十二个故事中,每个故事开篇都有“诗云”,每个故事结束又会有“诗云”和作者的一个短评。简单易懂的诗评,向读者传达了接下来要叙述的故事的大概情节,也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托其中,以此来训诫世人。我们同样来看一下三与楼中的短评:“县令之神明,老友之任侠,与继武之廉静居乡、不修宿怨,三者均堪不朽。仕宦居官者,当以县令为法;居乡者,当以继武为法。独庶民之有财力者,不当易老叟为法,
27、因其匿名递状一节不可训耳。然从来侠客所行之事,可训者绝少;如其可训,则是义士,非侠客也。义与侠之分,在可训不可训之间而已矣。”2就这样一段作为评价的语句,告诉读者认识道理,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学到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等等,也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小说的情感基调,也为大团圆的小说叙事模式做好铺垫。又如奉先楼一文中,舒秀才与娘子分离之后,他的娘子在随军流离之后,费尽千辛万苦将存孤抚养长大,自己之后成为了将军之妻,只因一天夜里在船上听到了舒秀才的啼哭,便叫人将他用铁链锁起来,之后将军知道书秀才并未上船后又面露喜色。读者读到这里,不免又有很多疑问,这位夫人为什么要把他锁起来?将军在了解到这件事后,为什么又转怒为
28、喜?后来为什么又凭空多出来一个舒秀才的儿子?最后,为什么将军又派了一队人马追了上来?想必读者读到这里都会感觉云里雾里的,但是作者巧妙的在文中运用叙事干预的手法,对整个事件加以主体投射,解释了读者的一系列的疑问。十二楼中叙述干预的频繁出现既体现了李渔小说特有的风格,又借此达到剪接故事结构,操纵故事节奏的目的。同时也彰显了李渔作为一个晚明文人的品性及其个人在白话小说创作方面的突破和发展。结 语通过十二楼我们可以看到李渔在小说写作方面叙事方法的运用是独具匠心的,他能够合理运用叙事重点,调节小说故事的篇幅,巧妙调整故事走向;能够灵活运用叙事时序,调节故事的时间线,保证故事情节的连贯性;能够机敏得改变叙
29、事视角,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能够巧妙运用叙事干预申张其主体性,向读者传达文本的价值观。也正因为李渔追求大团圆的小说叙事模式,所有需要巧妙灵活的运用这些叙事理论,如果没有这些叙事技巧的运用,整个故事情节看起来难免会觉得牵强附会。李渔在十二楼的创作中在叙事技巧的选择上是独一无二的,在小说的写作中渐渐地找到了能体现自己独特的叙事观和实现自己创作期待的叙事方法。也正因为这些叙事方法的巧妙运用,使得李渔给后人留下了十二楼这部既有如此之高的文学价值又富含着深厚的民俗学价值的艺术作品以供后人研究。参考文献1 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 李渔.十二楼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3 温春仙.十二楼的叙事学研究N.贵州: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64 童庆炳.文学理论新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 舒沂.十二楼之拂云楼中能红人物形象分析J.山西: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20176 温春仙.论十二楼的叙事重点及其形成J.湖南:邵阳学院院报杂志社,20067 石慧.明清小说中的倒叙D.北京:商业文化杂志社,20108 文涵.从文学到建筑以李渔十二楼中的叙事、结构为例D.中国知网,20199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