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台山赋与台州文化的文献综述.doc





《游天台山赋与台州文化的文献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天台山赋与台州文化的文献综述.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游天台山赋与台州文化的文献综述摘要:目前学术界对孙绰的研究较为全面,对孙绰的生平、思想以及玄言诗作都有广泛的探讨。孙绰的游天台山赋是其赋的代表作,是让世人第一篇认识天台山的作品,目前对该篇作品的解读主要是文体方面,如该篇赋的艺术特色等等,将其与天台山所代表的台州文化之间的联系研究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孙绰 天台山 台州 文化东晋玄言诗人孙绰的游天台山赋是东晋骈体山水赋的代表作品,赋中描绘了天台山神秀的自然美景,孙绰也以此篇赋作为他的得意之作,曾自许“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对该篇赋的解读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趋势,但是解读的角度往往局限于从山水赋、玄言文、游仙赋或者“声贬金石”的佳
2、话、骈偶工巧的艺术等。如许芳红发表在船山学刊上的空灵剔透之心,幽虚澄澈之境论游天台山赋的意境美特质,作者结合东晋的玄学之风,对同时代的文学背景进行考察,论述了游天台山赋的意境之美以及该意境的由来。这些角度还是局限于“骈文”的文体层面。对于文章的思想,学者往往认为作品表现了东晋社会动荡背景下士大夫以放情山水来解脱苦闷心情之虚幻求仙思想。赋作既描写山水景色,亦渗透出道佛玄理。对天台山所具有的佛学和道学思想以及玄学思想的研究较少。现有的研究成果将游天台山赋与天台山文化甚至台州文化相联系的研究成果却少之又少。基于这样的认识,对游天台山赋以及台州文化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启发后续
3、的研究者。一、 对孙绰和游天台山赋的研究综述目前学术界对孙绰的研究较为全面,如孙绰的生平考、孙绰的文学思想、孙绰的玄言诗、孙绰的心态等等,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孙绰该作者的研究,二是对孙绰的作品,包括他的玄言诗和文章的研究。(一) 对孙绰的研究孙绰的生平和思想研究:曹道衡先生认为孙绰生于晋愍帝建兴二年(公元314年) , 卒于简文帝咸安元年(公元371年), 现在学界多从其说。1、陈慧娟孙绰生平考,作者对曹道衡先生的观点“孙绰生于晋愍帝建兴二年(公元314年),卒于简文帝咸安元年(公元371年)”提出质疑,认为其生年为惠帝永宁元年(公元301年) , 卒年为简文帝咸安元年(公元371年
4、), 并对其仕宦经历和作品作了简单的系年。见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9(3)。2、赵莉的从孙绰生平看东晋文人“亦官亦隐”的心态。孙绰的文学研究:1、孙绰的文学上的贡献,如王建国的论孙绰的文学贡献.2、孙绰的文的研究,赵莉孙绰文管窥。曹瑞峰和孙国华的从孙绰难八贤论析东晋出处回归现象。许芳红的空灵剔透之心, 幽虚澄澈之境论游天台山赋的意境美特质。二、 天台山文化研究综述二十世纪对天台山文化的研究主要从儒释道三个方面来研究,尤其是对天台山佛学思想的研究更为深入。1、 天台山的佛学思想研究任继愈天台宗哲学思想略论,对天台宗创立的背景、天台教祖的生平与著作、天台教义的哲学内容及其特点等做
5、了详尽的分析,勾勒了天台思想的发展脉络。关于20世纪天台山佛教的研究,详见2000年第10期的社会科学动态中的20世纪天台佛教研究一文。2、 天台山的道学思想研究孙亦平的杜光庭与天台山道教,作者研究了杜光庭是否为天台山人以及他在天台山的活动,天台山道教的特点对他产生的影响等。陈再阳的从唐诗看天台山道教的宗教实践,作者对唐诗进行研究,对唐诗当中的天台山道教宗教行为进行了探讨。3、 天台山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研究丁锡贤的略论儒释道与天台山文化,作者认为天台山文化史我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的典型代表,既是台州儒家文化的主要交融点,又是以天台宗为代表的佛教文化和以南宗为代表的道教文化的发祥地。叶哲明的天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台 台州 文化 文献 综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