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区营商环境调研报告.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关于新区营商环境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新区营商环境调研报告.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新区营商环境调研报告关于新区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 优化营商环境既是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抓手,也是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破堵点、解难题的有效措施,对于推动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区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通过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召开项目负责人座谈会以及带着问题走审批窗口、进职能部门等方式,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了调研。在调研中,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纷纷表示,切实感受到了新区优良营商环境带来的便利和好处。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反映了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进一步优化全区营商环境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调研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就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路径和努力方向进行了研究
2、和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01、 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体情况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审批部门和窗口单位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和“办事不求人”为抓手,努力打造“极简”政务环境,不断优化营商投资环境,提高行政服务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工作作风的改善,较好地实现了“先行先试、敢闯敢试”的工作要求。项目建设企业和新落户企业对新区在审批环节、网上办理等服务事项方面普遍满意,整体评价营商环境较好。一是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行政审批局集中行使新区 97的行政许可事项,有效提高了审批效率,为企业快捷高效办理业务提供了便利。二是推行“承诺即开工”,大幅度降低企业成本,压缩审批时限。三是打
3、造企业开办全流程直通车,实现企业注册登记的自助办理、自行承诺、自主申报、智能“秒批”。四是深化“一件事一次办”落实,推出 39 项“套餐式主题政务服务”,实现“办一件事只跑一次,事项再多一次办妥”,有力地推动了“最多跑一次”改革迭代升级。五是构建政、银、企合作的便利化服务体系,实现了“就近办”和“办事不求人”的工作要求。六是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队伍之外再无执法”,建设了“哈尔滨新区审批监管执法一体化综合平台”,实现了审批、监管、执法部门的业务联通,构建全方位政务服务体系。七是实施四小场所“以照为主,承诺代证” 和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申报承诺制,改善市场主体在登记注册中存在的困难,持续
4、激发市场活力。八是完善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制度,解决了过去企业退出市场审批耗时长、环节多、反复跑的问题,减少企业办事成本及行政审批成本,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九是规范了行政审批标准化服务流程,积极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及“首席服务员”制度,努力转变服务方式,变“坐等”审批为主动服务,促进便利化政务服务体系的建设。02 、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政务服务效率还需进一步提高。一是行政审批、管理、服务还需进一步创新和提速。大科学项目办事人员反映,在各行政审批部门办理相关手续过程中,各部门分别要求组件审批,部门之间各自独立审批,企业准备的报批材料大体相同,却要给每个部门都报送一套复印件且加盖公章和法人章。
5、企业认为审批环节多、要件多、时间长;基础公司反映,招投标“评定”分离后,在“定标”环节上需要进一步提速。二是缺少为企业服务的专门部门和“一口式”服务企业的服务机制,企业为解决一件事要跑多个部门,办事比较难。某集团反映 20_ 年引进上外附属实验学校,因土地征拆问题一直不能供地,延误了项目建设计划。目前征拆已经结束,但土地一直没有挂牌。企业计划今年开工,明年竣工,工期很紧,希望能尽快供地。某热力公司反映,发电燃料为秸秆,需要从农田拉运到企业,10 月末为存储期,但目前途经的道路还没有修好,运货的大型车辆无法进入农田,将影响秸秆拉运。某产业园反映施工现场有四个高压电线杆需要尽快迁移,虽然找到多个部
6、门,但因为涉及百姓变压器补偿问题,一直未能解决。以上这些都是企业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的时间非常紧迫,但是因为缺少专门为企业服务的部门和“一口式”服务企业机制,缺少跟踪督办机制,导致企业的诉求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二)涉企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一是缺少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目前,新区还没有完善的信息化服务平台,涉企政策统一发布、在线检索、申报服务等方面做得不够好。有企业反映,新区“黄金 30 条”等优惠政策是听说后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感觉不够权威和准确,在政策享受方面也缺少一站式申报服务。二是惠企政策宣传不够,还存在重制定轻落实的问题。在座谈中,多数企业反映,对新区出台的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了解
7、得不多,不知道自身是否符合条件以及找谁对接、如何兑现等,能够用好用足的企业很少。这其中有企业自身的问题,但更主要的还是我们宣传解读不到位,细化执行不到位,特别是在精准对接方面做得不够好,没能对企业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把相关政策向企业宣传好、解释透。三是政府之外的服务还有“短板”。有企业反映,施工单位到银行缴存农民工工资保障金需要企业负责人本人携带相关手续到缴存银行进行面试。由于施工企业大部分是外地企业,企业负责人主要在外地工作或者经常出差,专程从外地赶到指定银行参加面试,非常不方便。(三)全链条政策支持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一是金融创新政策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目前,新区尚未建立健全融资担保体系,
8、在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服务方面还有较大差距。较早进入新区的均信担保公司因资金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新区企业融资需求。二是扶持政策还需进一步拓宽覆盖面。海凭高科公司、绿菩提食品等企业反映,目前新区给予大项目、大企业的扶持力度很大,但是对小微企业和各类产业园区、创新创业集聚区建设,还缺少相应的鼓励和扶持政策,亟待补充完善。三是人才政策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在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步消退,人力资本将成为驱动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形势下,全国许多城市掀起“抢人大战”。各地为争取现存劳动力,新政不断加码,但新区还没有拿出有强大吸引力的“留人”政策。(四)对政策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为企业解决问题还缺少主动性。一是供
9、热配套费存在重复收取的问题。有企业反映,20_ 年 1 月 1 日前,新并网单位交完政府收取的配套费后,还要按照每平方米 52 元标准向供热单位交纳供热工程费。20_ 年 1 月 1 日后,根据省里相关文件,在企业交纳的配套费中,供热按照每平方米 30 元标准收取,企业无需再单独向供热单位交纳费用。但是因政府收取的供热配套费没有投入配套供热工程建设,供热单位没有得到这笔资金,因此,仍然收取 52 元的供热工程建设费或由并网单位自行建设规划红线外的配套供热工程。虽然这一问题不只在新区存在,市里相关部门也正在进行调研,但是确实增加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企业意见也比较大,应该引起重视,进一步加大对上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新区 环境 调研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