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创新保障少数民族省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doc





《以制度创新保障少数民族省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制度创新保障少数民族省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以制度创新保障少数民族省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091)【摘要】:p :创新是我国少数民族省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机制,其中制度创新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就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要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另一方面基于少数民族省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健全自然资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将有利于这些地区发挥资优势,加快经济发展。【关键词】:p :少数民族省区;制度创新;现代产权制度;自然资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少数民族省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现机制是创新,其中制度创新是少数民族省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少数民族省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2、就要建立符合其要求的决策机制,其根本就是要创新制度。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制度创新就是社会主体通过构建新的社会、政治、经济行为的规则,来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或者说是以一种效益较高的制度代替过去效益较低的制度的过程。在任何社会形态中,各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制度基础和经济关系中发生和进行的,技术创新与应用、知识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材料创新、市场创新等必须有相关制度的支持和约束。制度创新的支持使各项创新活动得以顺利实施,制度创新的约束使各项创新活动得以规范、有序、有效的运作,否则不利于创新的开展或导致创新的失败。制度创新不足、体制改革滞后是制约少数民族省区实现经济可持
3、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实现制度和体制创新是少数民族省区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大凡适时、适度地进行制度创新的国家和地区, 制度创新所形成的良好环境和制度保障作用会大大加快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这在欠发达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制度创新,把制度创新放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地位加以研究和推进。一、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是一种基础性的经济制度。现代产权理论认为,产权是一种由法律规定和实施的,由使用权、支配权、收益权等权能组成的排他性独占权,它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推进产权制度创新,是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
4、内在要求,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制度保障。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变到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有两大变革,一是用市场取代计划在资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二是用多元化的产权制度代替单一的产权制度。这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市场能否取代计划,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产权制度改革的速度和程度。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现实看,哪个地区产权制度改革的快,哪个地区经济发展就好。我国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以来,采取了多种更适宜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产权制度,变原来的单一产权制度为目前的多元化产权制度,推动了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东部地区的率先崛起。而少数民族省区的产权制度改革无
5、论是在宏观的所有制结构方面还是在微观的企业产权制度方面,都起步晚、进程慢,这就导致了少数民族省区市场化发育程度不高和经济发展方式落后。因此推进少数民族省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来讲首先就需要创新产权制度,而产权制度的创新又包括宏观层面的所有制结构创新和微观层面的企业产权制度创新。宏观层面的所有制结构创新就是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水平。少数民族省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非公有制经济总体规模偏小。20_4年少数民族省区私营企业工业总产值比20_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占GRP和工业总产值的份额分别上升了 4.19 个百分点
6、和 7.99 个百分点。但是私营企业工业产值对GRP的贡献还是偏低,在少数民族省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很低,仅为 11.63。1截至20_4年底,少数民族省区的私营企业数、从业人员数、注册资金数分别占全国的 15.59、16.56、14.6,分别是东部地区的 23.00、25.58、21.01,户均注册资金约为122.82万元。这说明少数民族省区的私营企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它的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偏小。2二是产业结构单一,组织结构规模化、规范化程度较低。从产业结构来看,个体、私营经济的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且大部分还局限于小型加工、零售商业和饮食服务业,第二产业和第一
7、产业较弱。3从行业分布看,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最先进入投资少、见效快的服务业,其次是依托资优势和廉价劳动力的产业。产业、产品结构单一化,抑制了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同时也加剧了与东部地区发展相比质的差距。截止 20_4 年底,个体工商户与私营企业户数的比例约为11.501。该地区的个体工商户数比重远远高于私营企业的比重,这反映出该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规模化和规范化程度都较低。4因此,少数民族省区的所有制结构创新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要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歧视,树立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的观念。只有树立所有制地位上的平等观,少数民族省区的政府才能消除对国有经济的内生偏好和对非国有经济尤其是非
8、公有制经济的歧视,才能够实现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相互包容、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才能改变非公有制经济产业结构单一,组织结构规模化程度低的不利局面。二是要完善能够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相关立法。通过立法,确认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与公有制经济的平等地位。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各项自主经营权,从而激发其创业经营、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结构的规范化程度。三是要在融资方面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平等的制度。取消一切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在融资时的歧视性规定,改变国有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的所有制结构倾向,从而为非公有制经济总体规模的壮大提供有利条件。就微观层面的企业产权制度创新来讲,关
9、键是要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少数民族地省区公有制经济成分的比重较大,企业大多是资型和重化工型国有企业。以青海省为例,青海大型国有工业企业的比重占整个工业的80。截止到20_3年底,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4720个,占企业总数的45。5这些国有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首先,国有股一股独大,产权过于单一化。在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国企中,大多数都只有国家这个抽象的股东,就连一些拥有不少流通股的上市公司,用脚投票的股民不少,但用手投票的股东只有“国家的股权代表”一个。因此,股东大会有名无实。没有股东大会的制约,加上国企的用人又没有按照市场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制度 创新 保障 少数民族 省区 经济发展 方式 转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