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20.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2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20.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诗词三首A教学目标“杂、篱”等6个生字,会写“杂、稀等14个字。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3 .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a教学重难点1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2 .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A教学策略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先引导学生熟读诗词,再借助文字让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感 受古诗词语言的魅力。在熟读的根底上引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再创设情境,引导想象,入情入境。A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A课时目标“杂、篱 2个生字,
2、会写“杂、稀”等6个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3 .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A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导入,初读感知1 .出示导语,明确单元主题。(1)课件出示单元导语。(2)师指名读;生齐读。(3)师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单元的课文,走进乡村,去感受惬意、闲适的田园生活吧!2 .导入新课,明确本节课的学习hl标。(3)师展示生默写的古诗,集体评议。3 .课堂小结。师:一首诗,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就是一幅和谐的画卷。像杨万里这样热爱田园生 活的古代诗人还有很多很多,以后我们再接着学习。板书设计【设计意
3、图】诗句的学习并不只是了解一首诗的内容,而是以诗为媒介展开听、说、 读、写的训练。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深化诗的意境。另外,课内默 写有利于了解学情,方便开展字词教学。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第3课时?清平乐-村居?课时目标“锄、录2个生字,会写“茅、檐”等6个字。4 .初步了解有关词的知识。5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清平乐村居?。a教学过程板块一诗句接龙,初识宋词1 .课前游戏,温故知新。师引导:下面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词。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诗词国度,唐诗宋词 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相信同学们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下面
4、我们来玩一个“诗句 接龙”的游戏。(出示课件)(1)师生互动游戏:师说上句,生接下句。(2)师引导生把这些诗句连起来读一读。(3)师小结:这些都是描写农村生活的诗句。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驻足于 乡村,寄情于田园山水,用诗句表达自己对乡村美好闲适生活的那份浓浓的情感。2 .导入词牌、词题,初识宋词。(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词,也是和乡村生活有关的。(板书:词)(2)读准词牌名字音。板书:清平乐村居。师指名读,相机正音:“乐”读“yuV。3 3) 了解词的相关知识。师引导:清平乐是词牌名。那么什么是词牌名呢?(出示课件)师指名读。相机板书:词牌)师指导:那么“村居”是什么呢? “村居
5、”就是这首词真正的题目。(板书:题)指导朗读。书写词牌名和词的题目的时候,中间空一格或者用间隔号,朗读的时候 要注意词牌名和题FI中间要略有停顿。(生齐读课题)(4)简介作者。(出示课件)【设计意图】课前让学生回忆原有知识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以此为兴趣点,引入 新课的学习,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宋词是我国 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本板块引导学生对宋词的根本常识 和词人进行了解,同样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块二自主朗读,检查预习1 .生自由朗读,自学生字。(1)师引导:辛弃疾笔下的“村居”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拿起课本,用洪亮的声音
6、来读读这首词,圈出词中生字,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词读正确,读流利。(2)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2 .检查自学情况。(出示课件)(1)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锄”读 c hi!”; 翁的韵母是“eng。(2)识记字形。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茅=什+矛;翁=公+羽;锄=专+助。(3)指导书写。(课件出示“檐、赖、剥”的书写视频,强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 书写笔顺)(4)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字。3 .检查课文朗读。(1)师引导:谁能把这首词连起来准确地读一读?(2)课件出示?清平乐村居?。(3)师指导:读通、读顺这首词并不难,但是,读词跟读诗一样要慢点,如果能稍加 停顿,就能读出节奏,读出味道。如,
7、读“茅檐/低小时,要注意“檐字的声音稍微延 长,这就叫绵音,读诗词就要这样读得停而不断。(师指名读)(4)引导比拟诗与词的不同。师引导:读着,读着,你有没有发现除了题目外,诗和词还有不同之处? 生交流讨论。师小结:“白发谁家翁媪和“大儿锄豆溪东之间有空格,说明词有两个局部, 前一局部叫上阕,后一局部叫下阕,朗读时两阕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诗的每句话对仗都 很工整,字数一样,而词的每句话字数可以不一样,因此词又叫长短句。(5)男女生合作读词。女生读上阕,男生读下阕。【设计意图】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诗比词多,这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首词,因此通 过比拟,例助学生感知词与诗的不同,激发学生对词的学习兴趣。
8、板块二品读赏析,感悟词境1 .引导想象画面,体会词境。(1)师引导:俗话说“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 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例如:一对白发夫妻说着一口吴音正在亲密地聊天,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 儿子在编织鸡笼,他们最喜欢的顽皮小儿子,正伏在河边剥莲蓬取莲子。(3)指导朗读。师引导: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了内发夫妻正一边怡然自得地喝着小酒,一边得 意地看着自己的儿子们在辛勤地劳作,快乐地玩耍。让我们把自己的这种感受放到词当中 去,再来读一读这首词。生小组内练习朗读,指名读后齐读。2.引导了解词的意思,品味词境。(1)师引导:我们通过想象,根本读懂了这首词的意思。
9、但是,还不够。有人说,一首 好词就好似一壶好茶,越品越觉得香气萦绕,韵味深长。所以,读词就要读到词人的内心 深处去。那就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吧。让我们一起再读课题。(2)引导品味村居的“景美。(出示课件)生齐读。(相机板书:简笔画溪声)师引导:读着这句词,你仿佛看到了哪些景物?(生交流)(相机板书:茅屋青青 草)指导朗读。师指导:读着“青草,我们就想到绿色的小草,那么读着“青青草,你想到了什 么?多一个字,画面是不是更丰富了?谁来读读第一句?(师指名读,评价朗读)师引导想象:你们还看到了一条怎样的小溪?生自由想象、交流。师引导结合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展开想 象。师小结:多美的画
10、面啊,那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淙淙的溪水、青青的草所构成的 美景令人心生向往。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这两句。(3)引导感受村居的“人美。师引导:同学们,村居的景是美的,但村居中的人更美。有哪些人呢?给你印象最 深的或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呢?出示图片)生交流。例如1:喜欢顽皮、淘气的小儿。(课件出示小儿卧剥莲蓬图和相关文字)(板书:剥 莲蓬人)a.指导朗读。谁来读读这句词?你能说说为什么最喜欢小儿吗?请读出你的喜爱之 情。亡赖”。你在生活中听说过“亡赖”这个词语吗?在这句词里,你觉得它是无赖的 意思吗?再读读这句词,哪个字写出了小儿的“亡赖”?(预设:卧)c.师:引导想象小儿”卧的姿势。这里的卧,是趴着
11、,脸朝下。大胆想象,这个顽 皮的小儿剥莲蓬时还会有哪些姿势。(预设:一会儿趴着,一会儿躺着,真是优哉游哉)d.引导想象画面。师: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生自由想象小 儿无拘无束的样子)例如2:喜欢勤劳懂事的大儿、中儿。(出示课件)a.引导想象画面。读着这句词,你的眼前又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b.体会人物品质。大儿子是那么勤劳,二儿子是那么懂事、心灵手巧,他们一起点缀 着这幅美丽的田园风景图。c.师指名朗读,指导读出喜爱之情。例如3:满头白发的老年夫妻,让我觉得美。(出示课件)a.师引导:为什么老两口让你们觉得很美,你看他们都满头白发了,也许牙齿都掉光 了,他们还美吗?美在何处?
12、b.例如:老爷爷、老奶奶年纪都这么大了,但他们还互相逗趣、说笑,他们的相亲相 爱让人感到美。“相媚好。师引导:用书中的词语来形容就是一一“相媚好”。d.师生合作朗读。师引导:好一个“相媚好,年纪都这么大了还这么相亲相爱,真让人惊讶。请同学 们把这种感受带到词中,再读这句词。(生有感情地读)师:不仅你惊讶,辛弃疾也很惊讶,你看他都禁不住走进茅屋去问了。哪个词语说明 他在问?(预设:谁家)“白发谁家翁媪? 注意“谁家”两个字,要读出问的语气。(生读句子)这两位老人年纪已经很大了,还恩恩爱爱,亲密无间,真是人老心不老哟! 让我们再来读这句词。(4)引导想象说话。师引导:两位老人就这么坐着,笑着,聊着
13、,心里那个美哟,你瞧,老两口几杯酒 下了肚,话就多了起来。课件出示:老爷爷望了望老奶奶,捋着胡子笑着说:老伴呀听着老爷爷的话,老奶奶也乐得笑开了花,说:老头子呀同桌练习说话。师指名交流。(5)引导体会情感。师引导:老两口那个快乐呀,老爷爷笑着说,想当初咱们认识的时候你还是个小姑 娘,一晃就是几十年了。虽然现在咱们老了,但孩子们却让我们放心,快乐呐。这正应了 那句恩恩爱爱,白头偕老。这就是“相媚好”。有感情地朗读词。师: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再读这句词。(板书:相媚好情)3.提炼词眼,沉醉词境。(1)师引导:这里的“醉”仅仅是指老两口喝醉了吗?例如:“醉”不仅仅指老两口喝酹了,还指陶醉。(2)引导
14、体会乡村生活的乐趣。师引导:是啊,老两口很陶醉。我们再来联系上下文,品味词中深意。从词的上阕 中那句“茅檐低小,你读出了什么?预设:他们家生活条件并不好,很贫困。师:生活并不富裕,可为什么老两口还那么乐呵呵地陶醉其中呢?老两口到底“醉”在哪儿?请把你的想法简要地写在纸上。生练习写片段。师指名交流写的片段,师生共同评议。(3)指导朗读。师引导:生活贫困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心里快乐、幸福。心里有多美,日子就有多 美,怪不得老两口都陶醉了。陶醉的只是老爷爷、老奶奶一家人吗?陶醉的还有谁?(预 设:作者)是啊,词人辛弃疾,也深深地陶醉了。师引导:请同学们读出词人那陶醉的感觉来。生: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
15、家翁 媪?师引导:读这首词的时候,还有谁陶醉了?(预设:我们)让我们一起陶醉在村居 的美景中。师配乐,全班朗读整首词。师: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们觉得这是一种怎样的村居生活?(预设:幸福温馨, 富有人情味)【设计意图】此板块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讨论,在读中探究,在读中感悟,有 效地突破了学词的重难点。采用“以图画为先导,以语言描绘作引子”的方法,让学生在 想象中朗读,在朗读中想象,使文中之境成为学生心中之境、口中之言。板块四拓展背景,体会情感1 .师过渡:同学们,一份温馨和谐、自在的乡村生活为什么让词人那么向往、那么沉 醉呢?(板书:心醉田园)他在陶醉之余又会想些什么呢?相信读了下面这段文字
16、之后, 你会深有感悟。(出示课件)2 .师:看了这段资料,你们一定明白了辛弃疾为什么那么陶醉。此刻,看着这安宁祥 和、温馨和谐的村居生活,辛弃疾感慨万千,他会想什么呢?11)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体会辛弃疾的爱国情怀。出示课件)生自由读;师指名读。3 .课堂总结:每首词都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一段绵长不绝 的情。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今后一定会在词的世界中尽情遨游,深切感受到我国 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设计意图】通过对同一词人的不同词进行比照阅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田园生活 的恬静、和谐,领悟到词的内蕴,在读中获得情感的熏陶。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乡村
17、之美板书设计清平乐-村居人情之美翁媪一相媚好 大儿一锄豆 中儿一织鸡笼 小儿一卧剥莲蓬A教学反思这三首占诗词,描写的是乡村田园风光和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乡村生活、表现了作 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赞美。读着这些诗词,顿觉清新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浓郁的生活 情趣洋溢在字里行间。在教学时:我主要把握了以下两点:1 .把握诗词特点,教学各有“侧重点”。教学?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想象,加 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教学?宿新市徐公店?时,我主要抓住重点短语“篱落疏疏”“一 径深“未成阴等,采用图文对照读等方式,通过学生学习体验的活动,把古诗意境变 成具体的图景,从而让
18、学生体会到田园的美丽、恬静,感受在花丛中追蝶的快乐。教学?清 平乐村居?时,我从画面入手,引导学生走入词境,感受词的意境美。三首诗词的教学“侧重点”虽各不相同,但我准确落实,防止了教学中的雷同的模式,表达了教学的针对 性。2 .把握课文特色,信息支持有“突破点”。课上我借助课件中的精美图片充分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再结合背景音乐进行范读,建 立朗读的初步感知;而后通过关键词语和课件出示的信息资料,逐渐深化实际语言感悟, 让学生与古诗词进行对话。(1)师引导: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一课?古诗词三首?。(课件出示? 古诗词三首?)(2)明确本节课目标:学习第一首占诗,认识一位诗人。3 .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四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一 单元 古诗词 教学 设计 新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