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法应用.doc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法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法应用.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法应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应用 一、引题 在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是我一直思想并想提升的问题,应该说,任务驱动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建构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任务驱动”就是在建构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主要结构是: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任务评价。在信息技术教与学的各个环节,要把握时代特征, 明确培养目标,立足课程教学,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来突出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和策略。二 对“任务
2、驱动法”的认识 1概念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 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 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 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
3、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4、2“任务驱动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在“传递接受”教学理论和行为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基础上,主要特点是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是知识的传授、灌输者,学生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是知识的灌输对象。“任务驱动法”是在“建构”教学理论上发展而来的。它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认知的主体作用。形成鲜明 的“双主模式”。其特点是改造“传递接受”传统的教学活动进程,而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位,但并非自始至终。学生有时处于传递接受学习状态。但更多的时候是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主动的思考与探索;计算机有时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 这些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有机的统一体。三、如何
5、来构建高效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有很多种,在实际教学中需按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1、 创设情境 提出任务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学习活动中最有效的时刻就是各种学习因素处在最和谐状态的时刻。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实现积极的意义建构。从建构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因为在“情境”的媒介作用下,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
6、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到的新知识。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的“任务”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音、文字和语言、符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设计出具有某种“情境”的学习“任 务”,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激发学生联想、判断,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导火索”,是问题提出的表现。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主题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因此在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时,教师应首先向学生布置本课程、本阶段、本单元、本课程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带着要完成的任务
7、或带着要解决的问题去学习。以探索问题来引起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2、 分析p 任务 提出任务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要让学生讨论、分析p 任务, 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即提出问题。这个时候应该是课堂气氛最活跃的时候。提出的问题中,一些是以前已经学习过的,这些问题学生自己就会给出解决方案;另一些是没有学习过的,即稳含在任务中的新知识点,这也正是这个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最好都是由学生提出。在学生最初还没有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问题时,要采用先粗后细, 逐步求精的方法。对于某些任务,在这一步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一次都提出来。对于一些任务
8、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只有亲自做到那一步才有可能提出问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再去提出并解决相应的问题。3、探索研究 问题提出后,就需要学生通过上机实践完成任务。学生可以先通过自主探索或者互助协作开展探究活动。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学习,查 阅信息资料,进行尝试探索,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俗话说,十个手指头伸出来不一般齐。任何时候,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尽管我们已经把问题讨论清楚,但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一些学生还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教师要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完成任务。4、评价检查 根据高中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应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 信息技术 教学 任务 驱动 应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