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年版).docx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年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年版)近年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特别是新药治疗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为提高我国临床医师对CLL/SLL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规范化治疗水平,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和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工作组组织相关专家对中国CLL/SLL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8年版)进行了修订,制订了本版指南。一、定义CLL/SLL是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的一种具有特定免疫表型特征的成熟B淋巴细胞克隆增殖性肿瘤,以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脾脏和淋巴结聚集为特征。二、诊断、分期、预
2、后及鉴别诊断1诊断:达到以下3项标准可以诊断:外周血单克隆B淋巴细胞计数5109/L,且持续3个月(如具有典型的CLL免疫表型、形态学等特征,时间长短对CLL的诊断意义不大);外周血涂片特征性地表现为小的、形态成熟的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其细胞质少、核致密、核仁不明显、染色质部分聚集,并易见涂抹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中不典型淋巴细胞及幼稚淋巴细胞55%;外周血典型的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CD19+、CD5+、CD23+、CD200+、CD10-、FMC7-、CD43+;表面免疫球蛋白(sIg)、CD20、CD22及CD79b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B细胞(dim)。流式细胞术确认B细胞的克隆性,即B细胞表面
3、限制性表达或轻链(31或25%的B细胞sIg不表达。SLL与CLL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表现,约20%的SLL进展为CLL。淋巴组织具有CLL的细胞形态与免疫表型特征,确诊必须依赖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临床特征:淋巴结和(或)脾、肝肿大;无血细胞减少;外周血单克隆B淋巴细胞5109/L。CLL与SLL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主要累及外周血和骨髓,而后者则主要累及淋巴结和骨髓。Lugano 期SLL可局部放疗,其他SLL的治疗指征和治疗选择同CLL,以下均称为CLL。单克隆B淋巴细胞增多症(MBL):指健康个体外周血存在低水平的单克隆B淋巴细胞。诊断标准:B细胞克隆性异常;外周血单克隆B淋巴细胞510
4、9/L;无肝、脾、淋巴结肿大(淋巴结长径1.5 cm);无贫血及血小板减少;无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CLPD)的其他临床症状。根据免疫表型分为3型:CLL样表型、不典型CLL样表型和非CLL样表型。对于后两者需全面检查,如影像学、骨髓活检等,以排除外周血受累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对于CLL样表型MBL,需根据外周血克隆性B淋巴细胞计数分为低计数MBL(克隆性B淋巴细胞0.5109/L)和高计数MBL(克隆性B淋巴细胞0.5109/L),低计数MBL无需常规临床随访,而高计数MBL的免疫表型、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特征与Rai 0期CLL接近,需定期随访。2分期及预后:CLL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约10年,但不
5、同患者的预后呈高度异质性。性别、年龄、体能状态、伴随疾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倍增时间、血清乳酸脱氢酶(LDH)、2-微球蛋白(2-MG)、胸苷激酶1(TK1)等临床和实验室指标是重要的传统预后因素。临床上评估预后最常使用Rai和Binet两种临床分期系统(表1),两种分期均仅需体检和简单实验室检查,无需进行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表1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期系统分期定义Binet分期A期MBC5109/L,HGB100 g/L,PLT100109/L,3个淋巴区域受累B期MBC5109/L,HGB100 g/L,PLT100109/L,3个淋巴区域受累C期MBC5109/L,HG
6、B100 g/L和(或)PLT100109/LRai分期0期仅MBC5109/L期MBC5109/L+淋巴结肿大期MBC5109/L+肝和(或)脾肿大淋巴结肿大期MBC5109/L+HGB110 g/L淋巴结/肝/脾肿大期MBC5109/L+PLT3.5 mg/L246高危63.6临床分期Rai期或Binet BC期1710极高危23.3年龄65岁1注:IGHV: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3鉴别诊断:根据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典型的淋巴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大多数CLL患者容易诊断,但尚需与其他疾病,特别是其他B-CLPD相鉴别。根据CLL免疫表型积分系统(CD5+、CD23+、FMC7-、
7、sIgdim、CD22/CD79bdim/-各积1分),CLL积分为45分,其他B-CLPD为02分。积分3分的患者需要结合淋巴结、脾脏、骨髓组织细胞学及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检查等进行鉴别诊断,特别是套细胞淋巴瘤(MCL)、白血病期的边缘区淋巴瘤(尤其是脾边缘区淋巴瘤)、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它们也可表达CD5,但大多不表达CD23(特别是边缘区淋巴瘤)。具体参照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三、治疗(一)治疗指征不是所有CLL都需要治疗,具备以下至少1项时开始治疗。1进行性骨髓衰竭的证据:表现为血红蛋白和(或)血小板进行性减少。2巨脾(如左肋缘下6
8、cm)或有症状的脾肿大。3巨块型淋巴结肿大(如最长直径10 cm)或有症状的淋巴结肿大。4进行性淋巴细胞增多,如2个月内淋巴细胞增多50%,或淋巴细胞倍增时间(LDT)6个月。如初始淋巴细胞38.0 ,2周。无感染证据,夜间盗汗1个月。8临床试验:符合所参加临床试验的入组条件。不符合上述治疗指征的患者,每26个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临床症状及体征,肝、脾、淋巴结肿大情况和血常规等。(二)治疗前评估治疗前(包括复发患者治疗前)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病史和体格检查:特别是淋巴结(包括咽淋巴环和肝脾大小);体能状态:ECOG和(或)疾病累积评分表(CIRS)评分;B症状:盗汗、发热
9、、体重减轻;血常规:包括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等;血清生化,包括肝肾功能、电解质、LDH等;血清2-MG;骨髓活检涂片:治疗前、疗效评估及鉴别血细胞减少原因时进行,典型病例的诊断、常规随访无需骨髓检查;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CpG寡核苷酸+IL-2刺激);FISH检测del(13q)、+12、del(11q)、del(17p);检测TP53和IGHV等基因突变,因TP53等基因的亚克隆突变可能具有预后意义,故在有条件的单位,建议开展二代测序检测基因突变,以帮助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感染筛查: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EB病毒等检测。特殊情况下检测:免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年版 中国 慢性 淋巴细胞 白血病 淋巴瘤 诊断 治疗 指南 2022 年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