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思想情感题——咏物抒怀类训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思想情感题——咏物抒怀类训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思想情感题——咏物抒怀类训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思想情感题咏物抒怀类训练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2届高考考点:高考古诗思想情感题咏物抒怀类训练 考点: 1.许浑雁 2.文与可箦筲谷与苏轼箦筲谷 3.陈与义萤火 4.杜甫登岳阳楼 5.宋韩琦迎春花与清赵执信嘲迎春花 6.孟郊崔从事郧以直隳职 7.陆游秋思 8.宋梅尧臣爱月 9.(东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八) 10.晁补之题四弟以道横轴画 11.李清照临江仙.梅 【考点研究】 一、词句情感 词句情感题是对关键词句的考查,诗歌的关键词句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关键词是可以明显看出诗歌情感类型的词语,如包含“愁”“怨”“愤”“恨”“忧”“凄”“
2、喜”“乐”“思”“怜”“泪”“闲”“怆”“怅”等字眼的词语,这些词语多为动词或形容词,表意功能明显。关键句是最能表现诗歌思想内容或情感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当然,有时词句情感题所考查的词句是抒情比较含蓄的写景(人)句或叙事句,这就需要透过景、事来把握情感。 二、情感题概括的四大关注点 1.从诗歌本身出发,逐句分析。一句一种感情,一句几种感情,几句一种感情,皆有可能。 2.不管是哪种描写,都要善于化内容为感情,比如内容写的是游览山村,那么感情往往可以表述为“对山村生活的(之情)”,如“对山村生活的喜爱”“对山村生活的留恋”等。 3.对感情的概括尽量有具体内容,即给感情加上具体的修饰
3、成分(这种修饰成分实际就是“情由”,情感的由来、原因)。比如“伤感”这种感情,就有很多具体表现:仕途失意的伤感,才华埋没的伤感,理想落空的伤感,国破家亡的伤感,与友人离别的伤感,久戍不归的伤感,羁旅奔波的伤感,思念家乡的伤感,怀念家人的伤感等。 4.如果感情不止一种,回答时要分点,一种感情一个要点。 三、“四抓”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1抓诗题感知情感趋向 有些诗歌题目蕴含了诗歌的情感倾向,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题目表明本诗是一首送别友人诗,其情感倾向就明确了。 2抓注释看诗歌暗示的思想内涵 有的诗歌注释暗示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诗歌的思想内容,如写作背景、诗人经历的注释,往往就显示了诗歌的思想
4、内涵。 3抓关键词找诗眼,析意象 诗眼这里的“诗眼”是就某一联某一句而言最精练生动的一个字、或活用的字、或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个字,尤其是有点石成金之效的动词,如“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中的“蔽”“愁”均为诗眼。抓住了诗眼,情感内涵就掌握了一大半。 意象找出意象并揣摩其特点、含义,尤其要关注意象前后的修饰语、动词等。 4抓关键句多角度、多层面理解 写景句抓住景物特点,揣摩含蓄之情。 状物句抓住双重感情:一是关乎“物”的,一是“物”中寄托的情志。 特点句用了比喻、象征、对比、衬托等手法的句子,要还原其本义;用了用典、反语等手法的句子,要理解其曲折之情。 【考题对接】 一、许浑雁 雁 许浑
5、 万里衔芦别故乡,云飞水宿向潇湘。 数声孤枕堪垂泪,几处高楼欲断肠。 度日翩翩斜避影,临风一一直成行。 年年辛苦来衡岳,羽翼摧残陇塞霜。 【注释】一说该诗作者为杜牧。此处采信罗时进的观点,认为该诗为许浑所作。许浑:晚唐时期江南诗人,寓居湘岳。此时正值唐朝末年,战乱频发,百姓流离。衔芦:口含芦草,以防低飞时被箭射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是一首咏物诗,大雁既是诗人所咏的对象,也是诗人言志抒怀的载体。 B诗歌首联写大雁离别故乡,伴云而飞,傍水而宿,不远万里飞往南方。 C诗歌颈联描写大雁南飞的状态,或翩翩展翅,或临风成行,生动传神。 D全诗运用了象征、借代等
6、手法,看似写雁,实则写己,写人,写时事。 2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一、许浑雁 1.D【解析】D项“全诗运用了象征、借代等手法”错误,本诗没有采用借代手法,而是使用象征手法,用“雁”象征人。故选D。 2对南飞之雁的同情。大雁为避严寒,远离故乡,衔芦南飞,历经艰险,饱经风霜,令人同情。对自身际遇的感伤。诗人离开家乡,寓居湘岳,孤枕难眠,闻雁声而垂泪;登高遥望,观雁迹而断肠。对乱世流民的悲悯。诗人生逄乱世,看到太多百姓因战乱而背井离乡,流离失所,他们的遭遇像大雁一样令人怜悯。(每点2分,共6分) 【解析】从“万里衔芦别故乡”“临风一一直成行”“年年辛苦来衡岳,羽翼摧残
7、陇塞霜”等句子可见,诗人对大雁每年需要飞往南方充满同情之意,说他们不远万里告别故乡,在风霜雨露中辛苦飞行,实在令人同情。“数声孤枕堪垂泪,几处高楼欲断肠”,这是诗人见大雁而想起自己远离家乡的情景,根据注释“晚唐时期江南诗人,寓居湘岳”,可见,诗人也是远离家乡,故而听见大雁南飞的鸣叫声,不由得也想起自己的家乡,孤枕难眠,为之垂泪;高楼远眺,望雁伤神。结合注释“此时正值唐朝末年,战乱频发,百姓流离”,也可以把这些南飞的大雁看作是流离失所的百姓,他们如同大雁一样,不得不“万里衔芦别故乡”,遭受风霜雨雪的欺凌而无家可归,令诗人满怀同情。 二、文与可箦筲谷与苏轼箦筲谷 箦筲谷 文与可 千舆翠羽盖,万錡绿
8、沉枪。 定有葛陂种,不知何处藏。 箦筲谷 苏轼 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注释】赏智:一种高大的竹子。箦笃谷在汉川上游的洋州(今陕西洋县),文与可时为洋州太守,和苏轼常有唱和之作。葛陂:相传东汉费长房学道十年而归,投竹杖于葛陂湖。箨龙:竹笋的别名。渭滨:渭水之滨。韩非子:“文王举太公于渭滨者,贵之也。”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诗前二句抓住竹的形、色特征,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谷中竹林的茂密。 B文诗后二句运用费长房学道的典故,委婉地表达了诗人高洁不俗的情怀。 C苏诗第一句“贱如蓬”极言竹之多,暗示笋亦多,与下文砍笋、吃笋相关
9、联。 D文诗直接描写所见之竹,苏诗也采用同样手法,直接描绘了砍笋的场景。 2“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二、文与可箦筲谷与苏轼箦筲谷【答案】 1D【解析】D“苏诗也采用同样手法,直接描绘了砍笋的场景”错误。苏轼在诗中写道“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大意为:汉水一带长竹繁茂贱如蓬草,斧头何曾将鲜嫩的竹笋轻饶?料想你这个清贫嘴馋的太守,定把渭滨千亩青竹吞进肚了。通过写“太守”吃笋间接写出了砍笋的场景。 2戏谑。调侃对方嘴馋贪吃,惦念着千亩竹笋。赞美。借以笋解馋,赞美对方甘于清贫的品质。感叹。用文王重用太公的典故,慨叹
10、对方不得志的处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料想你这个清贫嘴馋的太守,定把渭滨千亩青竹吞进肚了。该句调侃对方嘴馋贪吃,惦念着千亩竹笋,是一种戏谑的情感;可是再细思一下,为什么“太守”要用“笋”解馋,而不是其他的食物呢?这便又间接地赞美对方甘于清贫的品质了,而且“竹”本身也有君子的象征,更能体现出对对方的赞美之情;再者,结合注释“渭滨:渭水之滨。韩非子:文王举太公于渭滨者,贵之也”可以看出在渭水之滨,文王重用了太公,而“太守”却只能用“笋”解馋,还没有遇到文王这样的人,这种慨叹对方不得志的处境的情感便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 【译
11、文】苏轼箦筲谷 汉水的高竹贱如蓬草,斧头哪曾放过竹子?估计太守清贫贪馋,把渭水边上千亩竹林都吃进了肚里。 三、陈与义萤火 萤火 陈与义 翩翩飞蛾掩月烛,见烹膏油罪莫赎。 嘉尔萤火不自欺,草间相照光煜煜。 却马已录仙人方,映书曾登君子堂。 不畏月明见陋质,但畏风雨难为光。 【注释】相传仙人方术,取萤火,裹以羊皮,置土中,马见而鸣,却不敢行。汉代武威太守刘子南佩戴萤火丸,敌箭不近身,安然脱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飞蛾在月光烛火边翩然起舞,终葬身于灯油之中。作者深感愧疚,自觉罪无可赎。写飞蛾是为下文写萤火张本。 B颔联作者态度鲜明,赞扬萤火不会自欺欺人,会在夜晚
12、的草从间发出煜煜之光,不像飞蛾那样与月烛争辉,自取灭亡。 C颈联以“萤火却马”、“囊萤映书”的典故来揭示萤火能入仙人之方、登君子之堂的特殊地位,对其赞赏也更进一层。 D整首诗综合运用对比、用典、托物言志等多种表现手法来抒发作者对萤火的敬佩、喜爱之情,寄托了一定的象征意味。 2这首诗尾联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陈与义萤火【答案】 1A【解析】A“作者深感愧疚,自觉罪无可赎”理解错误。“罪莫赎”说的是飞蛾深感愧疚,不是作者深感愧疚。 2不害怕被明月比下去,显出粗陋的本质;只害怕被风雨遮蔽,看不到自己的光芒。对选贤任能的期盼、对才华的自信、对发挥才学报效国家的渴望。对朝廷或奸
13、佞埋没人才的担忧(不甘)。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首先理解尾联的意思,“不畏月明见陋质,但畏风雨难为光”的意思是萤火虫不害怕被明月比下去而显出粗陋的本质,它只害怕被风雨遮蔽了看不到自己的光芒。尾联写的是萤火虫,但目的不在萤火虫。然后结合全篇把握写萤火虫的目的,或者借助萤火虫表达的情感,此处托物言志,诗人借助萤火虫的心理描写,来表明诗人相信自己拥有才华,渴望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学去报效国家,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或奸佞埋没人才的担忧以及选贤任能的期盼之情。 四、杜甫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14、凭轩涕泗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其最终目的是抒发作者初登岳阳楼之喜悦。 B颔联两句都是写洞庭水,境界宏阔。一是极写水的力量,二是极写水面的宽阔。能够割裂大地,能够浮动乾坤,写景中渗透着诗人的胸怀。 C颈联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望望湖水,看看孤舟,万种感慨萦绕心头。“乾坤”与“孤舟”,阔大者更为浩渺,狭小者更显落寞。 D尾联中描写两个景象:一个是西北长安附近的战火,一个是岳阳楼上倚窗眺望的老诗人。前者是诗人心中想到的,后者是诗人自身实景。 2请简要概括本诗后两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杜甫登岳阳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思想情感题咏物抒怀类训练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2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古诗 思想 情感 抒怀 训练 统编 版高三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