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四节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地形图的判读【教学目标】1 1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山体部位:山峰、山脊、山谷、陡崖;判读山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等。2 2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教学重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不平的,而地图是平面的。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学习活动一 认识等高线地形图【自主探究】1 1学生观察书本P25页图1.36,思考图上有什么?方向标闭合的曲线线上标有数值等2 2课件展示等高线的绘制原理,学生注意观察并读课本P24页内容及图1.34,图1.35,完成以下
2、任务:(1)说一说:什么是海拔?什么是相对高度?什么是等高线?等高线上的数值表示什么意思?(2)想一想:相对高度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什么是等深线?等深线上的数值有什么特征?表示什么意思?3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1)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2)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3)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线就是等高线。(4)等高线上的数值是海拔高度数值。(5)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成线叫等深线。等深线上的数值一般是负数,表示在平面以下深多少米。4 4学生仔细读课本P25页图1.36,归纳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征,填入下面表格中。山峰山脊山谷陡崖示意图等高线图2表示方法闭合曲线外
3、低内 高等高线弯曲部分凸向低处等高线弯曲凸向 高处多条等高线汇合重叠在一起 地形特征四周低,中间高从山顶到山麓 凸起高耸的部分山脊之间的低洼部分近于垂直的山坡 , 称峭壁;峭壁上 部 凸出处,称悬崖 或 陡崖【合作探究】1 1同桌合作,利用书桌上的书本叠起来,模拟山体的不同部位及等高线的制作原理。2 2观察书本P25页地形实体图与等高线图,讨论等高线的疏密与地形坡度的关系。坡陡,等高线密集;坡缓,等高线稀疏。3 3观察等高线图中,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思考:它们有什么规律?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都是相等的(该数值叫等高距)。【拓展探究】教师展示不同的等高线地形图,激发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级 地理 上册 1.4 地形图 判读 教案 新版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