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国生猪养殖模式变化趋势..doc
《解析中国生猪养殖模式变化趋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中国生猪养殖模式变化趋势..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解析中国生猪养殖模式变化趋势编者:去散养化已经是一种潮流,冯永辉先生从自己的视角,清醒地分析,得出了与乔玉锋先生一致的结论!?中国生猪产业顶峰论坛?实录。演讲人: 冯永辉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中国生猪养殖模式的变化趋势解析。报告大概有以下五大局部,第一局部就是我国生猪养殖模式的一个概括,第二生猪养殖区域布局,第三是规模养殖快速开展的推动因素,第四我国生猪养殖区域布局的变化趋势,最后是未来我国生猪养殖模式变化的趋势。1.我国生猪养殖模式目前养猪生产结构的最小的单元有三种,一种是专业的母猪养殖户,一种是专业的母猪养殖户,还有一种是自繁自养养殖户。中国生猪养殖业主要就是这三种单元结构。我们按照规模的大小
2、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我们对不同的养殖结构进行详细地分析。1.1 专业育肥猪养殖首先来说一下专业的育肥养殖户,他们为什么存在呢?首先它这种专业育肥的周期非常短,他的仔猪只要4个月就能够出栏了,在这个时候,它的母猪和仔猪的养育风险就转嫁给了母猪养殖户,自己只承当了4个月之后的育肥猪的养殖风险。所以相对来说它的市场风险比拟小。这些养殖户绝大多数存在于我们的粮食主产区,像华北地区,东北地区。是目前我国生猪生产结构中的主要力量。优势: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以及对后市的判断,自主控制每次购进仔猪的数量,固定投入相对较少、本钱较低。因为育肥猪只用养殖三四个月便可出栏上市,周期较短,因此市场风险较小。1.2
3、专业母猪养殖专业的母猪养殖户,这个可能就是咱们比拟传统的养殖户,家家户户都养猪,一家就养一两头母猪,然后母猪一年产一两窝,除了自己吃,然后供给社会。这是我们传统养殖模式里比拟多的,主要是专业母猪养殖户和专业育肥养殖户。过去由于资金势力受到影响,所以大型的养殖场比拟少。专业的母猪养殖的主要优点就在于,它投资相对来说比拟少,而且回报得也比拟快。母猪主要从附近较大的大型规模猪场或种猪场购得,或者从自家母猪所繁殖的母猪中挑选。所生产的仔猪主要提供给周围的专业育肥猪养殖户。母猪养殖户对专业育肥猪养殖户的依赖性较强,面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弱。虽然每家养殖数量较少,但因养殖户数量较多,所以,这局部养殖户在某种
4、程度上可称得上是“中国生猪生产的发动机。一旦遇到行情低谷,这局部养殖户的行为可以决定后市行情的波动,如:假设低谷期,母猪养殖户普遍淘汰母猪,整个养猪业至少要1年以上的恢复,生猪供给长期受到限制,行情也将因此大幅跳动。1.3 自繁自养(小规模)第三种就是自繁自养的小规模养殖户,我们所说的小规模养殖户大概就是一般为圈养母猪十头以下的这些养殖户,为小规模养殖户,大概的年出栏量在200头左右,这局部在可能在五年以前,在2007年以前,在中国占的量是非常大的,但是从高热病以后,现在可能这局部占的量很少了。从2007年到现在,有一局部是从自繁自养的小规模养殖户里开展过来的,用我们行业内养猪的人说是,这两年
5、出现的中小规模的猪场,他们是吃胖了的散户。而经过2007、2021年两年的高盈利,资金充足了,然后母猪扩栏了,扩栏的规模也不是非常大,不超过100头母猪。所以我们把他们叫做吃胖的散养户,其实他的观念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从种猪到商品肉猪生产,减少中间环节,本身就可带来增值,提高盈利水平,降低风险。但因这种养殖模式需要从种猪养到商品猪,所以,整个生产链条较长,投入较大。因此,受资金实力、环境等因素制约,自繁自养的养猪户可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模。小规模的自繁自养户局部是由专业母猪养殖户转变而来,例如,行情差时,仔猪价低,舍不得卖,便自己养着,直到出栏。往往仔猪价低时行情差,但当仔猪育
6、肥出栏时行情已经好转,反而盈利较好,于是便从养母猪卖仔猪逐渐转变为自繁自养。规模逐渐扩大。在我国,这局部养殖户数量庞大,不分地域,各地均普遍存在。是我国生猪生产的中坚力量。1.4 自繁自养(中大规模)中大型的自繁自养规模养猪场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同时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产生大量的粪尿污水,对周围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较大。中大规模养猪场的存栏母猪数量在50头以上,年出栏生猪在1000头以上。中大规模养猪场在资金、技术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代表着各地较高的养殖水平。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的优质平安的肉食品来源,满足人们的需求。后面这两组,我觉得可能会是中国养猪业长期开展的趋势,长远的趋势会是自繁自养,然后
7、是多种规模,或者是局部地区是大规模。这种企业的要求就是资金实力不是一般的农村的一些散户可以到达的,可能100万的资金是很低的一个门槛而已,还有一定的管理能力。1.5 一条龙养殖企业一条龙的养殖企业是近两年来媒体非常关注的一个热点,就是大量的外投资金,包括我们上下的产业,产业的龙头企业,开始向养殖企业来扩张,拉长他们的产业链,增强市场抵抗力的能力。像双汇、雨润、正大企业,中粮集团,这些龙头企业在向一条龙整个产业链上延伸。养猪业上连种植业、饲料加工业下连屠宰加工、零售业。从产业链开端至末端,实现了大幅增值。因此,有局部养猪场在规模不断扩大后开始拉长产业链条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开展自己的饲料加工、生猪
8、屠宰,局部甚至做到终端零售。企业规模越做越大,产业结构越来越完善。不仅实现了高产值,高利润,而且还给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时机,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这种一条龙的养殖企业严格意义上的讲不应该称之为养殖企业,而应该称之为食品集团,如双汇、金锣、雨润等集团企业。这些企业不仅是养殖行业的龙头企业,位于产业金字塔的最顶层,可以带动各地的养殖业,而且还连接着终端消费市场,随时传递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变化,调整整个产业链的生产。虽然这局部企业并非我国生猪生产的主力,但却对整个养猪业,以及以养猪业为核心的主附产业链产生重大的影响。他们是各地政府的重点扶持对象,也是我们研究产业链条变化的重点样本。2.传统养猪模式的
9、利弊分析大家可能都比拟关注这两年过山车一般的行情,还有这两年的猪病,然后大家分析之后觉得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散养,因为散户太多了,他们想干就干,想出就出,行情好就上,行情不好就出来,非常的有随机性。因为咱们的养猪行业没有市场门槛,没有像其他行业的需要从政府拿批文,养猪行业不存在这个情况。所以它没有市场的准入制,也没有准出制。所以说大家把这两年出现的问题很多都归结到散养上,也觉得一定要把散养消灭掉。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存在于中国的社会,它肯定是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因为中国的社会开展,城市化进程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假设城市化的进程需要20年、30年,那么现在农村大量的人口涌向哪里去?疫病可能是一
10、个主要的推动因素。当病猪死掉以后,散户有更多的选择了,因为宏观经济开展比拟好,到城市里面完全可以找到一个风险比拟小,不用投入大量的资金,也能够获得同样的利润的企业,这就是宏观经济开展的一个结果。所以说中国的散养要消灭,不是靠疫病来消灭,也不是靠咱们的养殖者来消灭,而是全国人民必须把宏观经济开展好了,增加了城市,也增加了就业岗位,它自然而然就到城市里面去了。所以说散养只能说占的比例会越来越低,但是消灭它,我估计这是不可能的,也是很不现实的。它之所以存在,优点突出:2.1优点:(1)可以及时充分利用农作物副产品等非常规饲料,减少饲料用粮,节约资源;(2)可以提供大量的农家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
11、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降低种植业生产本钱,降低畜禽粪便对环境产生的污染,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3)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廉价劳动力,解缓就业压力,有效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现金收入的增长;(4)因其投入较少,所以与大型养殖场相比,机动性强,较易躲避市场风险;(5)饲料产品使用量少,生产出来的畜产品流通面小,多自产自销、自给自足。2.2缺点:像西南地区,自家养了一两头猪,到年底了杀一两头猪,做腊肉,其他多余的才卖出去。这种就是传统的小农经济情况下的一种存在的模式。首先是自产自销,自给自足。缺点也很明显。(1)饲养条件相对较差,畜禽疫病防治、科学养殖方面的知识相对欠缺,不利于疫病的防治。(2)不利于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析 中国 生猪 养殖 模式 变化 趋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