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与答案(下).doc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与答案(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与答案(下).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优质文本原文 37 苟变吃人两个鸡蛋 .于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注释:苟变:战国时卫国人.子思:孔丘的孙子,名伋,字子思.卫侯:指卫慎公.卫,战国时的一个小国,其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境.五百乘(sh ng):古代四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五百乘那么有三万七千五百人.圣人:指英明的君主.杞梓(q z ):都是树木名
2、称.干城:干,盾牌;城,城墙.用来比喻卫国的将领.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其才可将五百乘( ) 2.故弗用也( ) 3.然变也尝为吏( ) 4.良工不弃( ) 二,翻译 1.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 2.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三,选文选爪牙之士中的爪牙之士指_,现在爪牙一般比喻_. 四,于思在文中的重要的用才观点是_,你如何理解 38.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 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群臣说服.
3、注释:列侯;汉代制度,王子封为侯的,叫诸侯;不姓刘的大臣因功封侯的,叫列侯.朕:皇帝的自称.因:就.以与之:即以之与之,把它(城镇,土地)赐给他们.夫(f ):句首语气助词,表示引起下文议论.子房:张良,子房,刘邦的谋士.本是战国韩国人,他家曾五世相韩,秦灭韩后,张良用全部家财访求刺客,要给韩国报仇.后来请个力士,袭击秦始皇于博浪沙(在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没击中秦始皇本人.张良改名换姓逃避于下邳(在今江苏省邳县东南),跟黄石公学了兵法,辅佐刘邦灭了项羽,封留侯.范增:项羽的谋士.年七十,辅佐项羽起兵成霸业.项羽尊他为亚父.灭秦后,项羽约刘邦在鸿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的项王营)会见,范增劝项羽
4、借时机杀刘邦,项羽不听.后来刘邦进行离间,项羽果然疑心范增,夺其权.他愤怒辞去,到彭城,背上生疮而死.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列侯,诸将毋敢隐朕( ) 2.陛下使人攻城略地( ) 3.有功者害之( ) 3.给饷馈( ) 5.群臣说服( ) 6.此所以为我所禽也( ) 二,翻译 1.我所以有天下者何 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2.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三,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试举项羽拒不听从范增劝说的例子. 39.前事不远 吾属之师 戊子,上谓侍臣曰:朕现?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徵对曰:人君虽圣哲,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
5、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注释:奥博:含义深广.是:称赞,认为好.非:批评,认为不好.圣哲:道德高尚,天资聪明.俊才:出众的才智.曾:虚词,用来加强语气,可译为连都,竟然.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朕观?隋炀帝集?( ) 2.勇者竭其力( ) 3.炀帝恃其俊才( ) 4.骄矜自用( ) 二,翻译 1.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 2.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 三,本文谈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唐太宗还曾说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周兴与丘神绩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 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
6、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导读:本文写的是来俊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及周兴作法自毙的故事. 注释:瓮(w ng):大坛子.鞫(j ):审讯犯人.推事:研究事情.炙(zh ):烧烤.内状:宫内递出的状辞.推:追究,检举.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 ) 2.囚多不承,当为何法( ) 3.取大瓮( ) 4.因起谓兴曰( ) 二翻译 1.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 _ 2.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 _ 三,来俊臣请周兴入瓮,是采用了_的方法. _ 原文 46
7、.与长子受之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你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假设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那么吾犹可望.不然,那么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手段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 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导读:朱熹教子珍惜学习时机,对儿子的良苦用心清楚可见;语重心长,发人深醒. 注释: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膝下:借指父母.汩(g ):搅乱,扰乱.手段:原指不正当的手段,
8、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乡党:乡里,家乡的人.无忝(ti n):不要辱没.忝,辱.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在家足可读书作文( )2.汝既不能如此( )3.然今遣汝者( )4.汝假设到彼( )5.那么吾犹可望( ) 6.不然,那么徒劳费( ) 二,辨析以下短语中的故字,选出正确的意义 A.所以,因此 B.成心 C.老朋友D.旧有的,原来的 1.力改故习( ) 2.故令汝一行( ) 3.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 ) 4.故弄玄虚( ) 三,写出然今遣汝的原因.(用文中原句答复) _ 四,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劝戒儿子珍惜时间,不要虚度人生. B.批评儿子
9、不求上进,学业无成. C.希望儿子改掉旧习,发愤学习,有所作为. D.想让儿子摆脱家庭,改变学习环境. 五,文中奋然勇为之义为_. 原文 47.说 虎 虎之力于人不啻(ch )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者,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导读: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一那么有兴旺的大脑,因而有高于万物的智慧;一那么有兴旺的双手,因而能制造并使用工具.有这两点,因而能无敌于天下.但有的人,有大脑而不会用智,有双手而不会使物,以至于只能自用而
10、不用人,那么其结果必将是为人获而寝处其皮,实在太可悲了. 注释:又倍其力:它的力量又加倍了.力之用一:力量的功用只有一点.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 )( ) 2.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 ) 3.那么人之食于虎也( ) 4.然虎之食人不恒见( ) 二,翻译 1.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 _ 2.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者,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 _ 3.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_ 三,作者在本文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 原文 51.傅显迂缓 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一日,雅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在苦水井前
11、,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那么妇已俯井哭子矣. 导读:本篇通过对傅显的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一个个恪守礼教而误事的迂腐书生形象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注释:雅:美好不粗俗.比:等到.适:刚刚.假寐:不脱衣服小睡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亦稍知医药( ) 2.或指所在( )3.比相见,喘息良久( ) 4.似乎可虑( ) 二,翻译 1.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 _ 2.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 _ 三,请找出文中关于傅显迂腐,恪守礼教的描写. _ 四,你认为傅显不
12、直接叫醒兰嫂,而最终导致孩子落井的原因是什么 _ 原文 52.祈梦决狱 曩有县令,遇杀人狱不能决,蔓延日众,乃祈梦于城隍祠.梦神引一鬼,首戴瓷盎无迹.又检案中有名节者,私念曰:竹有节,必是也.穷治亦无迹.然二人者九死一生矣.计无复之,乃以疑狱上,请别缉杀人者,卒亦不得. 导读:祈梦决狱,牵强附会,涂毒生灵.县令的糊涂表现令人不可思议,既可笑又可叹.当时清代官场的风气可见一斑,作者可谓用心良苦矣. 注释:蔓延:指案件牵连的人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盎( ng):古代的一种盆腹大口小.穷治:穷追不舍地审理.穷,尽,到底.治,审理.根据下文的然二人者九死一生矣可知,此处穷治实指严刑审讯. 精练:
13、一,解释加点的字 1.曩有县令( ) 2.乃祈梦于城隍祠( ) 3.盎中种竹十余竿( ) 4.然二人者九死一生矣( ) 5.乎亦不得( ) 二,翻译 觉而检案中有姓祝者,竹祝音同,意必是也. _ 三,对于文中县令断案的做法,最恰当的评价是( ) A.胸无点墨 B.牵强附会 C.东拉西扯 D.人云亦云 四,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有名的文言笔记小说集,与清代另一部非常有名的文言小说集_的_并称. 五,与本文县令儿戏办案不同,?曹刿论战?中提出了慎重办案的重要性,当鲁庄公说自己_,_,_时,曹刿赞许地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原文 53.曹司农竹虚言 曹司农竹虚言,其族兄自歙.忽披发吐舌作缢
14、鬼状.曹笑曰:犹是发,但稍乱;犹是舌,但稍长,亦何足畏 忽自摘其首置案上.曹又笑曰:有首尚缺乏畏,况无首也.鬼技穷,倏然.及归途再宿,夜半,门隙又蠕蠕,甫露其首,辄唾曰:又此败兴物耶 竟不入. 导读:俗话说邪不胜正,鬼的手段在堂堂正正的人面前就无计可施了.鬼是不存在的,但社会上的邪气却是有的.只有发扬正气,邪气才无市场. 注释:曹司农竹虚言:曹竹虚司农说.司农,官职名.歙(sh ):县名,在安徽省.殊不畏:一点儿也不害怕.倏(sh )然:很快地.这里指很快地消失不见了.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延坐书屋,甚轩爽( ) 2.是有魅,夜不可居( ) 3.忽披发吐舌作缢鬼状( ) 4.鬼技穷,
15、倏然( ) 二,翻译 1.犹是发,但稍乱,犹是舌,但稍长,亦何足畏 _ 2.甫露其首,辄唾曰:又此败兴物耶 _ 三,请简析此文. _ 原文 54.题画二那么 (一) ,绿阴照人,置一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注释:新篁(hu ng)初放:新竹刚刚长高.绿阴照人:绿色的竹荫照上人身.阴,同荫.窗棂(l ng):窗上雕花的窗格.冻蝇:秋冬受凉的苍蝇.于时:那时,当时.师承:受过老师指教,有相承的师法. (二) ,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16、.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哉! 导读:?题画二那么?用两篇小短文将作画的真谛淋漓尽致的揭示出来.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意在笔先者,定那么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注释:勃勃:旺盛貌.这里解作情感冲动,画意突发.倏(sh ):突然,迅速地.变相:样子改变.意在笔先:作画,作文,在下笔之前先立意,先构思.云乎:语末助词.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置一榻其中( ) 2.无所师承( ) 3.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 4.趣在法外者( ) 二,翻译 1.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 _ 2.意在笔先者,定那么也. _ 三
17、,第二那么短文谈到了眼中之竹,_,_之间的关系. 四,作者通过这两那么短文告诉我们师承并不是最重要的,_更重要. 原文 55.牧竖 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导读:狼虽是凶残的动物,但狼所表现的母爱令人感动.两牧竖利用狼的母爱天性而杀害狼未免过于残酷.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母爱永远是伟大的. 注释:少顷:不一会儿工夫.致:使.舍此趋彼:离开这只小狼奔向那只小狼.前树又鸣:指前树上的小狼又叫.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l.两牧竖入山至狼穴( ) 2.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18、 ) 3.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 4.既而奄奄僵卧( ) 二,翻译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_ 三,请说出阅读后的感受. _ 澄弟左右: 吾不欲多寄银物至家,总恐老辈失之奢,后代失之骄,为后人惜余福,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弟与沅弟皆能勤而不能俭;余微俭而不甚俭;子侄看大眼,吃大口,后来恐难挽,弟须时时留心.同治二年正月十四日. 导读:曾国藩作为清朝显赫一时的高官,却时刻不忘嘱咐自己的兄弟,子侄要勤俭,戒骄奢.欲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真是至理名言. 注释:?与四弟书?:这是曾国藩写给他四弟的家书.在读书,做人,持家等各方面,曾氏对其弟弟
19、和子女们都要求很严.在这封家书中,他诚恳告诫弟弟勤俭的意义:要想福泽绵延,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老辈:长辈.奢:奢侈.骄:骄横,放纵.泽:恩泽.勤:勘勉,勤劳.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总恐老辈失之奢( ) 2.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 ) 3.余微俭而不甚俭( ) 4.后来恐难挽( ) 二,翻译 1.总恐老辈失之奢,后代失之骄,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也. _ 2.子侄看大眼,吃大口,后来恐难挽,弟须时时留心. _ 三,文中,曾国藩告诫弟弟勤俭的意义是_. 四,由此文可以看出曾国藩哪些方面的品性,试着概括. _ 原文 58 王冕,字元章.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暮乃反,亡其牛
20、,父怒挞之,已而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称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注释:王冕:人名.挞:打.已而:不久.会稽:地名.韩性:人名.通儒:博通经典的儒士.卒:死. 精练: 1.解释文中加点字. (1)亡:_(2)遂:_ 2.解释乃在以下各句中的意思. (1)暮乃反: _ (2)乃不知有汉: _ (3)乃入见: _ 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_ 4.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说说喜欢的理由. 参考答案 37.苟变吃人两个鸡蛋 子思向卫侯谈论苟变说:苟变的才干可以统率五百乘.卫侯说:我知道他能够为将;不过苟变曾经做过官吏,收民税时吃过人家两个鸡蛋,所以不能用他.子思说:圣主选
21、用人材,就像木匠选用木材一样,用他的长处,舍弃他的短处;因此几搂粗的良材而只有几尺腐朽的地方,好木工是不会抛弃它的.现在君王您正处在列国纷争的时代,选拔得力将士,却因为两个鸡蛋的小过就把卫国良将弃置不用,这事儿可不能让邻国人知道哇!卫侯连拜两拜说:谨受您的教导! 一,1.率领,统带 2.任用 3.不过 4.抛弃,舍去 二,1.向民收税时吃过人家两个鸡蛋,所以不能用他. 2.圣主选用人材,就像木匠选用木材一样,用他的长处,舍弃他的短处. 三,辅佐君王的武臣 坏人的党羽 四,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略 38.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汉高帝刘邦在洛阳南宫摆下酒宴.皇上说:列侯,诸将不要隐瞒我,都说出你们的想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课外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