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中央电大)学前教育专科《幼儿园课程论》十年期末考试题库.doc
《国开(中央电大)学前教育专科《幼儿园课程论》十年期末考试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开(中央电大)学前教育专科《幼儿园课程论》十年期末考试题库.doc(1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开(中央电大) 学前教育专科幼儿园课程论十年期末考试题库国开(中央电大) 学前教育专科幼儿园课程论十年期末考试题库 说明:试卷号码:2511。 2021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按照课程的表现形态划分,课程可以划分为与这两种在性质和功能上都不同的课程类型。 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2.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有与心理顺序,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直线式组织与。 逻辑顺序;螺旋式组织 3.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更充分考虑,较多地采用的形式。 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活动 4.蒙台梭利课程的教育内容由、和这四个方面组成。 日常生活练习;感官训练;肌肉训练;初步知识的学习 二、名词解
2、释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5.活动课程:是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而实施的课程。活动课程打破了学科本身的逻辑,注重儿童的学习过程本身。 6.DI直接教学模式:是恩格尔门和贝克为5到8岁(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儿童设计的课程方案,其主要目标是帮助儿童获得学业上的成就,并由此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构成该模式的三个主要来源是:行为主义理论;对课堂资源运用的逻辑分析;对概念和任务的逻辑分析。它的核心内容是读、写、算,主要方法为小组教学和儿童个别练习相结合。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7.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有哪三种取向?这三种取向会如何影响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
3、? 答:(1)课程内容即教材。这种取向将课程内容作为是预设的的知识和技能。 持这种取向,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时会注重内容的基础性和系统性。 (2)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这种取向把其关注点放在儿童做些什么方面,强调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儿童在学习中的主动参与。 持这种取向,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时,会注重设计和安排大量的儿童主动参与的活动,会注重使课程内容贴近社会生活。 (3)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这种取向把课程内容看成是儿童的学习经验。 持这种取向,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时会充分顾及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会注重课程内容与儿童发展特征相符合,使课程内容能够通过儿童与环境之间的有意义的交互作用而被儿
4、童同化。 8.简要分析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长处与不足。 答:长处:学科(领域)课程一般是有内在逻辑结构的课程; 学科(领域)课程能为儿童提供各学科(领域)中的关键概念; 学科(领域)课程已有相当长的运用历史; 学科(领域)课程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弱点:较少顾及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较少顾及儿童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 四、论述题(共40分) 9.试述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的发展趋势。 答:(1)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主要有3次: 20年代至3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上世纪初,我国的幼儿园教育主要照搬外国的教育模式。“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我国的一些教育家一方面接受并引进了来自西方的教育思想,
5、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幼儿园教育科学化、本土化的主张。20年代至30年代,幼儿园课程改革在理论上确认了儿童的主体性,认定了课程应来源于儿童的生活,课程应包括儿童在幼儿园的一切活动,提出了课程的编制应依据儿童的心理水平。 5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50年代,学前教育全盘接受前苏联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即把课程看作是学科,通过幼儿园各科的教学对幼儿实施教育。形成的学科课程体系,教育目标明确,教育、教学内容系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容易操作。 80年代以来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80年代初开始的幼儿园课程改革针对的问题是学科课程过分强调系统的单科知识和技能,忽视各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忽视儿童的实际活动和直接经验。这场改革
6、最具影响力的举措是国家教委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根据它的精神,幼儿园的一切活动,只要能影响儿童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都被看作是课程。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设计与实施了各种试验性课程。2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国家层面上对包括幼儿园课程在内的幼儿园教育进行了宏观指导,规定了幼儿园教育总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实施原则,要求地方政府制定指导意见,而由幼儿园为主确定自己的课程。 (2)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幼儿园课程管理多元化、自主化。 幼儿园课程改革更多地将立足点放在儿童一边。 06岁学龄前儿童教育课程一体化。 幼儿园课程与社区教育和服务相融合。
7、重视教师职业水平的提高。 2021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幼儿园课程编制是包括幼儿园、以及在内的整个过程。 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教育活动的组织、课程评价的实施 2.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两种常见取向是、。 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3.就价值定位而言,目标模式是基于哲学思想;在方法论上,目标模式依据是。 杜威的实用主义、行为主义心理学 4.在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中,和是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常运用的工具。 主题网、课程论 二、名词解释题 5.行为目标:是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的课程目标,它指向的是实施课程以后在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行为目标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6.
8、鹰架教学:是维果茨基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为儿童提供教学,并逐步转化为提供外部支持的过程。有效的“鹰架教学”必须发生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即独立行为水平和帮助行为水平之间。 三、简答题 7.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的方案活动具有哪些特点? 答:(1)创造性表现和表达是知识建构的基本要素。 (2)共同建构在方案活动中有重要的地位。 (3)记录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结果。 8.课程编制过程模式中的目标与目标模式中的目标相比,具有哪些特征? 答:(1)过程模式的目标只是总体教育过程的一般性的、宽泛的目标; (2)这些目标不构成评价的主要依据; (3)这些目标是非行为性的,可以以此为依据确定课程编
9、制的指导性原则和方法,使教师明确教育过程中内在的价值标准及总体要求,而不是课程实施后的某些预期结果。 四、论述题 9.试述日常生活活动、游戏和教学之间的关系。 答:(1)日常生活动和游戏活动、教学活动,在幼儿园的课程中都是缺一不可的。 (2)日常生活活动和另两类活动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了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在课程的实际实施过程中,日常生活活动中和另外两类活动是也经常互相融合和互相渗透的。 (3)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的关系 游戏和教学是两种有本质区别的活动,两者不可相互替代。游戏是没有社会功利目的的,它强调的是“过程”、“表现”和儿童自主的活动,它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教学主要是一
10、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对儿童施加影响的活动,它承担着文化传递的任务,它更多强调的是教师的作用。游戏和教学的本质特征,决定着两者永远不可能是同一的,或者是相互平行的。 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的不可替代性,正是它们能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前提。将游戏和教学进行最优化的结合,可以使幼儿园课程变得更为完善,从而从根本上改变“放羊式”的或者“灌输式”的教育。 在确定幼儿园课程中的哪些教育活动是属于游戏活动,哪些是属于教学活动时,并非可以简单地将活动内容和方式归为“游戏”或者“教学”。如果将纯游戏和完全结构化的(即完全按照教师计划实施的)教学看作两个极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存在着无数种状态,它们反映的是游戏和教
11、学的不同结合的程度。 游戏和教学可以以分离式、插人式和整合式等各种方式进行结合。 20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虽然“课程”的定义存在诸多分歧,但是将其归类,仍然大致可以归纳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课程即经验、。 课程即科目;课程即目标;课程即计划 2.蒙台梭利课程的教育内容由、和这四个方面组成。 日常生活练习;感官训练;肌肉训练;初步知识的学习 3.一般认为,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是、哲学和。 心理学;社会学 4.海伊斯科普课程的设计者认定,是儿童发展过程的核心。 主动学习 二、名词解释题 5.单元教学:是从能引起儿童兴趣的专题或概念发展出单元,设计教育活动时将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或者各个
12、学科综合到单元之中,并在一段时间内围绕这个单元组织教育活动的课程形式。 6.行为课程:张雪门依据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和陶行知的“知行合一”思想,创编了行为课程。行为课程密切联系幼儿生活经验,课程内容直接来源自儿童直接的活动,课程实施强调儿童通过行为进行学习,课程形式主要为儿童围绕单元主题进行的活动。 三、简答题 7.简述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 答:(1)游戏能促进儿童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的发展。 (2)游戏有益于幼儿进行幼儿园课程各学科(领域)的学习。 (3)游戏有益于幼儿园课程各学科(领域)的整合。 8.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呈现出了哪些发展趋势? 答:幼儿园课程管理多元化、自主化
13、; 幼儿园课程改革更多地将立足点放在儿童一边; 06岁学龄前儿童教育课程一体化; 幼儿园课程与社区教育和服务相融合; 重视教师职业水平的提高。 四、论述题 9.举例说明如何在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处理好儿童生成的学习活动与教师预定的教学任务之间的关系。 答:通过观察,在了解儿童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预设活动;(展开略) 引发儿童的认知冲突,引导儿童的学习向纵深方向发展;(展开略) 创设活动情景,让儿童有选择和自主活动的机会;(展开略) 善于捕捉时机,把握儿童生成活动的的教育价值,实现促进儿童发展的目的。(展开略) 举例说明。 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儿童能够说出其周围环境中东西的颜
14、色、形状、大小和样式。”这个课程目标是(AD)。 A.行为目标 B.生成性目标 C.表现性目标 D.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的目标 2.幼儿园课程的心理学基础在更大程度上解决幼儿园课程中的(B)问题。 A.为什么教 B.如何教 C.教什么 D.教得怎么样 3.受经验论哲学思想影响的幼儿园课程实践是(A)。 A.蒙台梭利课程 B.瑞吉欧教育方案 C.方案教学 D.福禄贝尔的恩物教学 4.课程编制过程模式的特点有(ABD)。 A.关注具有内在价值的课程内容和活动,反对用目标预先指定所希望达到的结果 B.强调“教师即研究者”所应发挥的作用 C.操作性比较强,比较容易推广 D.提倡儿童主动的学
15、习和建构,淡化教师在教育活动组织中的控制性 5.较多地体现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游戏在活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更多地以活动区的形式安排教育活动,儿童有较多地选择和参与机会,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教师通过观察、参与、引导和指导等方式影响或指导儿童的活动。它体现了(D)的教育活动设计倾向。 A.教师计划为主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 B.师生共同计划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 C.教师计划为主的综合教育活动 D.儿童生成为主的综合教育活动 二、填空题 6.就价值定位而言,目标模式是基于哲学思想;在方法论上,目标模式依据是。 杜威的实用主义;行为主义心理学 7.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两种常见取向和。 形成性评价;总
16、结性评价 8.在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中,和是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常运用的工具。 主题网;课程论 9.幼儿园课程编制是包括幼儿园、以及在内的整个过程。 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教育活动的组织;课程评价的实施 三、名词解释题 10.多元文化课程:又称反偏见课程,这种课程已让儿童参与多元化社会为出发点,为儿童提供在多元化社会中能有效活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11.勃朗芬布伦纳所谓的小系统:是指发展着的人在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质特征的情景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样式。 12.目标模式:是以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经验的课程编制模式。
17、13.五指活动课程:是陈鹤琴创编的。陈鹤琴打破了按学科编制幼儿园课程的方式,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形成了他所谓的五指活动: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陈鹤琴以5个连为一体的手指比喻课程内容的五个方面,虽有区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以此说明他所谓的五指活动课程的特征。 四、简答题 14.简述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三种取向。 答:(1)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是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的课程目标,它指向的是实施课程以后在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行为目标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2)生成性目标。生成性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生成性目标关注的则是过程
18、。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实践理性”,强调在儿童、教师和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课程的目标。 (3)表现性目标。表现性是指每一个儿童在具体教育情境的各种相互作用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它强调的是个性化,目标指向的是培养儿童学生的创造性。 15.为什么说心理学理论不能作为幼儿园课程唯一的基础? 答:(1)心理学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基础,这是由学龄前儿童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但是,心理学理论并不等于教育理论: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或学习理论描述的是带有普遍性的东西,而教育理论包含着对具体教育实践的陈述,两者不是同一的。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或学习理论涉及的是对于发展或学习的最低限度的说明,而教育理论要
19、涉及到影响发展或学习的最高限度的说明。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或学习理论主要是从“实然”的角度来考察人的发展或学习过程,而教育理论是从价值的“应然”角度来考察人的发展或学习过程。 因此,把心理学理论当作幼儿园课程的唯一理论基础会出现很多问题,这样做不仅在理论上是有局限性的,而且在实践中也是难以行得通的。 (2)心理学理论不可能单独为幼儿园课程提供理论依据,幼儿园课程同样受到哲学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因此对于幼儿园课程的设计来说,哲学和社会文化也是必须加以考虑的因素。 16.简述方案活动主题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答:(1)选择的主题应与儿童的生活相贴近,并能被用与他的日常生活。 (2)应能引起儿童的兴趣,
20、并能运用已学的技能。 (3)应能为儿童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4)应有益于平衡幼儿园的课程。 (5)应能充分运用幼儿园和社区的资源。 17.低结构教育活动的一般特点有哪些? 答:(1)儿童与教师共同确定学习的目标; (2)活动主要由儿童发起; (3)活动的动机主要是儿童的需要; (4)强调活动的过程。 五、论述题 18.举例说明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直线式组织和螺旋式组织的特点。 答:(1)直线式组织有益于儿童逻辑地思考问题,而且对于一些接受性知识和技能的传递,具有较高的效能。螺旋式组织有益于儿童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获得经验,原有经验将在新经验的获得中起着连接作用、有利于学习过程的迁移,有利于
21、学习活动的深入,也有益于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举例 19.谈谈你对幼儿园综合性课程的理解。 答:(1)综合性课程就是将课程的各种因素综合化的课程。 (2)课程的综合化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例如学科领域的综合、发展方面的综合、通过专题的综合、通过幼儿园环境的综合等,但是,最为常见的则是通过主题的综合。 (3)不管以何种方式综合,综合性课程都可以有不同的结构化程度,这就是说,将课程的各种因素加以综合化,这只是形式,而其本质是,结构化程度高的综合性课程,反映的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程的行为目标为导向,以结果为评价标准的课程特征,而结构化程度低的综合性课程,反映的则是以儿童为中心,以课程的过程、
22、原则为取向,以活动过程为评价依据的课程特征。 (4)综合性课程的长处在于: 综合性课程是有关联的课程,对儿童各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了有意义的联系。 综合性课程能促进儿童主动的学习。 综合性课程由儿童一起参与设计,并能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综合性课程能使儿童发展与知识结合成一体。 (5)综合性课程也有其弱点: 综合性课程不可能达到知识完整性的要求; 失却了每个科目的独特性,不利于把握不同科目的学习方法以及表述方式。 20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在幼儿园课程中运用精神分析理论,会(AB)。 A.强调早期儿童人格的培养 B.强调学龄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C.强调教师的直接教学 D.强调儿童
23、的动手能力 2.凯兹等人按活动目的将方案活动中的幼儿活动分为(ABD)。 A.建构活动 B.调查活动 C.日常生活练习活动 D.戏剧扮演活动 3.张宗麟认为,“幼稚园课程者,由广义的说之,乃幼稚生在幼稚园一切之活动也。”张宗麟对幼儿园课程的定义是从(B)的维度来下的。 A.课程即科目 B.课程即经验 C.课程即目标 D.课程即计划 4.以皮亚杰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幼儿团课程方案有(BCD)。 A.光谱方案 B.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 C.瑞吉欧教育体系的课程 D.海伊斯科普课程 5.“ECCD”(Early Childhood Care and Education)词汇的出现说明了国外(尤其是西方)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课程论 国开 中央电大 学前教育 专科 幼儿园 课程 十年 期末考试 题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