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决胜新高考2023届高三年级12月大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江苏决胜新高考2023届高三年级12月大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决胜新高考2023届高三年级12月大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江苏决胜新高考决胜新高考20232023届高三年级届高三年级1212月月大联考大联考语语文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当前,为了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和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一项迫切任务是撰成系统的中国历史编纂学史。编撰中国历史编纂学史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对历史编纂学史与史学史的学科之间关系加以辨析。中国史学史于20世纪初由梁启超提出,此后百余年中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逐步建立并日趋壮大。白寿彝先生于1981年撰写了谈史学遗产答客问四篇文章,确立了中国历史编纂学史就是中国史学史的分支学科的理论,认为它可与史学思想、理论发
2、展史,历史文献学史相并列。而从这一分支学科角度看,除了全面研究和论述历史编纂学发展进程、主要成就及其理论问题之外,我们还要把跟它关系十分密切的历史叙事技巧也包括进来;同时,也要论述与历史编纂互有密切关系的历史理论和史料学的相关问题。所有这些,目的都是为了推进对于三千年中国史学发展及其规律的认识。根据历史编纂学史的研究对象、任务,本学科的基本部件大致包括:史著产生的时代条件和史家著史精神,史著体裁选择和内容特色,史书体例运用,史学名著的史论成就,历史叙事技巧,史官制度的演变以及官修、私修的互动,史著成就的影响等。凡属于上述基本部件的要着重论述,尤其对于以往研究的薄弱环节,应大力发掘、阐释,以丰富
3、中国历史编纂学史的学科内涵,凸显原创性价值。历史编纂学以时代条件和史家著史精神、体裁选择和史著内容特色、体例运用等项为基本构件,从这些方面作深入开掘、阐释,就能提出新课题,得到新创获。进入近代以后,史家的历史观点、著史目的、史书记载的史实等都产生极大变化,尽管如此,历史编纂学近现代部分仍应以上述诸项为基本构件,既要充分关注鸦片战争以后史著的时代性,又要保持研究模式的前后贯通性。中国历史编纂学史与史学史有互相交叉、重叠之处,但按照不同学科体系,探讨和论述的内容各有侧重,互有分工。譬如关于历史编纂学史论述的“起点”,中国历史编纂学史所要论述的是历史编纂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成就,应以有珍贵内容、
4、有编纂目的、有编纂技术的史书载体之出现,作为论述的“起点”,如尚书创立以“记言”为主体的史书形式,编排、组织有一定之法,成为中国历史编纂重视体例的发端。而先秦诸子中的史论及其他史论成就在史学史著作中多有论述,对于史论之作不作详细论述。再如,东汉时期的东观汉记,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多家后汉史之作,原书已佚,对于这类著作,不作重点探讨。还有一些属于文献汇编,或考史著作,也不作为研究重点。赵翼廿二史劄记,其中论历代正史的编纂过程、体例特色等项内容,因与历史编纂学直接相关,则要认真研讨。(摘编自陈其泰历史编纂学史与史学史存在差异)材料二:作为史学史与史学理论领域的名家,陈其泰教授秉承其先师白寿彝先生的教诲
5、,经过三十余年沉淀与不懈努力编撰的中国历史编纂学史一书,具有鲜明的原创性和理论前瞻性。在对先秦时期重要典籍国语的史学价值与历史地位的认识上,书中指出国语以记载春秋时代卿大夫们的“嘉言善语”为特征,传承了以记言为主的史书形式,并成功地把“记言”和“记事”二者结合,叙述历史事件和刻画历史人物,从多角度、多层面反映历史演进过程的复杂性,成为用“纪事本末法”叙述历史的初步范式。其与左传一道,标志着先秦史学的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亦为中国史学在不久以后出现更加成熟的史学著作奠定了基础。在对史记诸“世家”历史编纂成就的论述上,书中指出以往一些学者批评司马迁“名实无准”“自乱其例”,其实是未能辨明司马迁针
6、对三十“世家”不同篇章所具有的不同特点,运用了灵活的编纂范式和体例。司马迁将孔子、陈胜等布衣素人列为世家,则体现了其对古圣先贤或农战领袖的表彰;又把汉初一批开国功臣萧何、曹参、张良等人纳入世家,是肯定他们“辅拂股肱”的作用,与自己颂扬汉朝历史进步的“宣汉”立场保持一致。史记“世家”体裁的创立,实是司马迁对当时历史编纂难题的精巧解决。在对新唐书的编纂思想和特点的考察上,书中认为新唐书是北宋中叶官方修史的重要成果,其在“述往”之余,更着眼于“思来”,其中既有因不屑五代衰世而借助重新修撰唐史以争正统地位的色彩,又有以唐史为鉴巩固当世统治的现实诉求。具体到编纂方法上,便是极其重视唐代治乱的经验教二训和
7、典章制度,在总结唐代政治得失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深刻见解。同时由于北宋文治大兴,与五代修史环境截然有别,所据文献见闻益广,故在一定程度上又有补旧唐书之阙的意义。此外,在对于如史通一书历史编纂的理论自觉、明末私修明史风气的兴盛、唯物史观与“新史学”的演进、中西古代历史编纂学的比较等许多理论与实证问题上,书中都有积极的创获,彰显了作者们在学术研究道路上努力探索、勤奋耕耘的成果,也代表了创造性阐释中国历史编纂学史的精深水平。(摘编自张淑一构建中国历史编纂学学科体系之作评陈其泰教授主编中国历史编纂学史)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前,编写辨清历史编纂学史与史学史学科之间关
8、系的中国历史编纂学史,是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和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的重要前提。B.历史编纂学史重点研究史著的编写及发展史,史学史重点研究史学思想、理论的发展史,两者既互相交叉,甚至重叠,又各有侧重,互有分工。C.陈其泰教授秉承白寿彝先生奠定的中国历史编纂学史理论,经过三十余年不懈努力编写了具有鲜明原创性和理论前瞻性的中国历史编纂学史。D.史通一书在历史编纂理论上的积极创获,彰显其作者在学术研究道路上努力探索、勤奋耕耘的成果,代表了创造性阐释中国历史编纂学史的精深水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推进对中国史学发展及其规律的认识,历史编纂学史不仅要全面研究、论述中国历史编
9、纂学的问题,还要研究历史叙事技巧,论述相关的历史理论和史料学的问题。B.作者认为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多家后汉史之作,如东观汉记,因原书已佚,无从考证它的编纂目的和编纂技术等,在编写中国历史编纂学史时可不作重点探讨。C.国语既传承了尚书以“记言”为主体的史书形式,又将“记言”和“记事”二者结合,推动“纪事本末法”的发展,在中国史著编纂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D.中国历史编纂学史是随着历史而发展的,到了近代,史家的历史观点、著史目的、记载史实等都产生极大变化,因此研究既要关注史著的时代性,又要保持研究的贯通性。3.下列选项,不属于历史编纂学史研究重点的一项是(3分)A.战国策以国别为体例,记录战国时策士
10、的活动及权谋智辩的故事。B.资治通鉴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总结历史得失,供统治者借鉴。C.红楼梦“大旨谈情,实录其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D.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对传统历史编纂体系进行批判与重建。4.请结合文本相关内容给“中国历史编撰学”下个简单定义。(4分)5.某校开展关于中国编撰学史的研究性学习,请你概括介绍一下中国历史编纂学史一书具有哪些原创性。(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万物之母许地山在这经过离乱的村里,荒屋破篱之间,每日只有几缕零零落落的炊烟冒上来;那人口的稀少可想而知。你一进到无论哪个村里,最喜欢遇见的,是不是村
11、童在阡陌间或园圃中跳来跳去;或走在你前头,或随着你步后模仿你的行动?村里若没有孩子们,就不成村落了。在这经过离乱的村里,不但没有孩子,而且有人向你要孩子!这里住着一个不满三十岁的寡妇,一见人来,便说:“善心善行的人,求你对那位总爷说,把我的儿子给回。那穿虎纹衣服、戴虎儿帽的便是我的儿子。”她的儿子被乱兵杀死已经多年了。她从不会忘记:总爷把无情的剑拔出来的时候,那穿虎纹衣服的可怜儿还用双手招着,要她搂抱。她要跑去接的时候,她的精神已和黄昏的霞光一同麻痹而熟睡了。唉,最惨的事岂不是人把寡妇怀里的独生子夺过去,且在她面前害死吗?要她在醒后把这事完全藏在她记忆的多宝箱里,可以说,比剖芥子来藏须弥还难。
12、她的屋里排列了许多零碎的东西,当时她儿子玩过的小囝也在其中。在黄昏时候,她每把各样东西抱在怀里说:“我的儿,母亲岂有不救你,不保护你的?你现在在我怀里咧。不要做声,看一会人来又把你夺去。”可是一过了黄昏,她就立刻醒悟过来,知道那所抱的不是她的儿子。那天,她又出来找她的“命”。月的光明蒙着她,使她在不知不觉间进入村后的山里。那座山,就是白天也少有人敢进去,何况在盛夏的夜间,杂草把樵人的小径封得那么严!她一点也不害怕,攀着小树。缘着苒萝,慢慢地上去。她坐在一块大石上歇息,无意中给她听见了一两声的儿啼。她不及判别,便说:“我的儿,你藏在这里么?我来了,不要哭啦。”她从大石下来,随着声音的来处,爬入石
13、下一个洞里。但是里面一点东西也没有。她很疲乏,不能再爬出来,就在洞里睡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她醒时,心神还是非常恍惚。她坐在石上,耳边还留着昨晚上的儿啼声。这当然更要动她的心,所以那方从霭云被里钻出来的朝阳无力把她脸上和鼻端的珠露晒干了。她在瞻顾中,才看出对面山岩上坐着一个穿虎纹衣服的孩子。可是她看错了!那边坐着的,是一只虎子;它的声音从那边送来很像儿啼。她立即离开所坐的地方,不管当中所隔的谷有多么深,尽管攀缘着,向那边去。不幸早露未干,所依附的都很湿滑,一失手,就把她溜到谷底。她昏了许久才醒回来。小伤总免不了,却还能够走动。她爬着,看见身边暴露了一副小骷髅。“我的儿,你方才不是还在山上哭着么?
14、怎么你母亲来得迟一点,你就变成这样?”她把骷髅抱住,说,“呀,我的苦命儿,我怎能把你医治呢?”悲苦尽管悲苦,然而,自她丢了孩子以后,不能不算这是她第一次的安慰。从早晨直到黄昏,她就坐在那里,不但不觉得饿,连水也没喝过。零星几点,已悬在天空,那天就在她的安慰中过去了。她忽想起幼年时代,人家告诉她的神话,就立起来说:“我的儿,我抱你上山顶,先为你摘两颗星星下来,嵌入你的眼眶,教你看得见;然后给你找相像的皮肉来补你的身体。可是你不要再哭,恐怕给人听见,又把你夺过去。”“敬姑,敬姑。”找她的人们在满山中这样叫了好几声,也没有一点影响。“也许她被那只老虎吃了。”“不,不对。前晚那只老虎是跑下来捕云哥圈里
15、的牛犊被打死的。如果那东西把敬姑吃了,绝不再下山来赴死。我们再进深一点找罢。”唉,他们的工夫白费了!纵然找着她,若是她还没有把星星抓在手里,她心里怎能平安,怎肯随着他们回来?(选自许地山文集)文本二:祝福(选段)鲁迅“我真傻,真的,”她说,“我单知道雪天是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大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他是很听话的孩子,我的话句句听;他就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淘米,米下了锅,打算蒸豆。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满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各处去一问,都没有。我急了,央人去寻去。直到下半天,几个人寻到山坳里,看
16、见刺柴上挂着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说,完了,怕是遭了狼了;再进去,果然,他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可怜他手里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她于是淌下眼泪来,声音也呜咽了。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她就只是反复的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常常引住了三五个人来听她。但不久,大家也都听得纯熟了,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
17、有一点泪的痕迹。后来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节选自鲁迅祝福)6.下列对万物之母第一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离乱”“荒屋破篱”“零零落落底炊烟冒上来”的环境描写烘托了小说的悲剧氛围。B.运用第二人称“你”,将读者带入现场,能够激起读者的共鸣,体现了作者叙事技巧。C.实写村里遇到村童跳来跳去活泼而又顽皮的身影,更加反衬了敬姑失去儿子的悲苦。D.“有人向你要孩子”,运用倒叙,通过设疑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入小说叙述主体。7.下列对万物之母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昏的霞光”“月的光明”“朝阳无力”“零星几点”等景物描写
18、既将小说情节浓缩在一夜一天之中,又映衬主人公心理的变化。B.“唉,最惨的事岂不是人把寡妇怀里的独生子夺过去,且在她面前害死吗?”通过议论抒情,表达作者对敬姑失去儿子的深切同情。C.小说结尾没有交代村民是否找到敬姑,以及对纵然找到、她也不会回来的猜测,运用留白的手法,意味深长,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D.小说通篇悲切深沉,凄楚动人,通过敬姑痛丧儿子的悲哀,控诉了军阀混战的罪恶,反映了作者关心人间悲苦的“为人生”写作态度。8.万物之母描写了寡妇敬姑失去儿子和寻找儿子的经历,请简要分析其心理变化过程。(4分)9.许地山的万物之母和鲁迅的祝福(选段)都写了母亲因失去儿子而发疯的故事。试结合相关情节分析
19、两位母亲形象的异同之处。(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范雎至秦,王庭迎,谓范雎曰:“寡人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今者义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请太后。今义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范雎辞让。秦王跽曰:“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雎曰:“大王之国,北有甘泉、谷口,南带泾、渭,右陇、蜀,左关、阪,战车千乘千乘,奋击百万。以秦卒之勇,车骑之多,以当诸侯,霸王之业可致。今反闭而不敢窥兵于山东山东者,是穰侯为国谋不忠,而大
20、王之计有所失也。”王曰:“愿闻所失计。”雎曰:“大王越韩、魏而攻强齐,非计也。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之则害于秦。臣意王之计欲少出师而悉韩、魏之兵,则不义矣。今见与国之不可亲,越人之国而攻,可乎?疏于计矣!昔者,齐人伐楚,战胜,破军杀将,再辟千里,肤寸之地无得者,岂齐不欲地哉?形弗能有也。诸侯见齐之罢露,君臣之不亲,举兵而伐之,主辱军破,为天下笑。所以然者,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缪乎?今韩、魏,中国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若欲霸,必亲中国而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赵强则楚附,楚强则赵附。楚、赵附则齐必惧,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齐
21、附,而韩、魏可虚也。”王曰:“寡人欲亲魏,魏,多变之国也,寡人不能亲。请问亲魏奈何?”范雎曰:“卑辞重币以事之。不可,削地而赂之。不可,举兵而伐之。”于是举兵而攻邢丘,邢丘拔而魏请附。曰:“秦、韩之地形,相错如绣。秦之有韩,若木之有蠹,人之病心腹。天下有变,为秦害者莫大于韩。王不如收韩。”王曰:“寡人欲收韩,不听,为之奈何?”范雎曰:“举兵而攻荥阳,则成皋之路不通;北斩太行之道,则上党之兵不下;一即着而攻荥阳,则其国断而为三。韩见必亡,焉得不听?韩听而霸事可成也。”王曰:“善。”(节选自 战国策)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
22、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B.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C.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D.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寡人,古代君主的谦称,意为寡德之人,如烛之武退秦师中“是寡人之过也”。B.千乘,即千辆马车,也为诸侯代称,如“千乘之国”。古代四马拉一辆兵车叫一乘。C.山东,指泰山以东地区,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中“山东
23、”义同。D.中国,文中指处于秦国周围的诸侯国,如韩魏等,相对于距秦国较远的齐楚等国而言。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王亲自到大厅迎接范雎,并向范雎道歉,而且跪身说话,表现了秦王向范雎请教的急切而诚恳的心理。B.范雎面对秦王的请求没有直接答应,而是加以推辞,刻画了一个察言观色、谨慎精明、欲擒故纵的辩士形象。C.范雎认为秦国拥有有利的地势和强大的军队,却不能成就霸业,是因为穰侯的不忠导致秦王决策的失误。D.范雎针对秦王提出魏韩不从的问题而献出不同的对策,秦王依计而行,最终魏韩二国都只好归附了秦国。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诸侯见齐之
24、罢露,君臣之不亲,举兵而伐之,主辱军破,为天下笑。(2)秦之有韩,若木之有蠹,人之病心腹。天下有变,为秦害者莫大于韩。14.范雎为秦王成就霸业献出怎样的总体谋略?他又是如何说服秦王的?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田家元日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注】此诗作于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春节,写出诗人去长安应试时的切身感受。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斗转星移,岁月不居,显示时间的推移和节序的更替,暗点诗题中“元日”。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决胜 新高 2023 三年级 12 联考 语文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