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pdf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姓名座位号(在此卷上答题无效在此卷上答题无效)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 2022-2023 学年高三上学期 12 月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 分分)(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材料一中华文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点的文化,也形成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能为解决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提供重要启迪。在处理同周边国家和民族关系、同外来文
2、化关系的过程中,中华文明秉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哲学智慧。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的伦理原则,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一原则体现在文化领域,就是采取谦虚开放的态度,与不同文明进行交流互鉴。比如,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而且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历史上,中国不乏多元族群与多元宗教,但无论族群如何多元,总能因命运与共而融为一体;无论宗教如何多元,总能因交流互鉴而和谐共存。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
3、这为当前促进各国携手合作、维护世界持久和平提供了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早在商周之际就有“敬德保民”的民本主义观念,经过演化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儒家和道家为主要代表的两种民本思想。儒家民本思想主要表现为:提倡以孝悌为本、仁政爱民的价值取向,主张礼法并用的政治管理制度,比如“大畏民志,此谓知本”“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等。道家民本思想主要表现为:主张尊重天道自然的客观法则和自然正义的思想,以及尊重民意的政治治理原则,比如“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等。今天,贫富差距、南北鸿沟问题是世界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引发一些国家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各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
4、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不能只是一小部分人受益、大部分人享受不到发展红利;坚持共同发展、推动合作共赢,为最不发达国家人民提供更多支持,解决好全球发展失衡问题。今天,人类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紧张。应对这一挑战,除了要进行环境治理,更应从思想上纠正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偏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对今天的人们仍有重要启示意义。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农业社会发展过程中,深刻意识到人类的生产生活要符合自然运行的规律,逐渐形成“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理念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如果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
5、坏,那么人类的一切发展都会失去依托,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为前提。人类要秉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摒弃损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共同应对挑战、承担责任,让人类文明在可持续发展中不断进步。(摘编自吴根友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材料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几千年来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为何能够保持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分析中华文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深入理解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特质,意义重大。中华文明的这种开放性和包容性植根于中华文
6、化的深层哲学观念,如“物一无文”“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等哲学观念。“同”就是“一”,也就是绝对的同一,排斥异质的文化因素和文化成分。在中国哲学看来,“同”就不可能有生命,不可能有创造,不可能有发展。“和”则是不同文化成分、因素和谐共处。“和”,要求容纳别人、谅解别人,进一步则是欣赏别人,也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所以“和”意味着包容,意味着开放。中国人把自己的文明理解为一个包含多种因素、可以不断生发出新的意义和创造出新的价值的复杂系统。对新的文化因素,不会抱有恐惧和敌视的态度,而是一方面接纳它们、包容它们,尊重它们的特色,另一方面把其中的一些有益成分吸收、融合进来,充实、丰富
7、中华民族的文化。正因如此,中华文明才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自己的生机和活力。中华文明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为我们观察和思考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超越“文明冲突论”的新的眼光和思维框架。人类文明并不是只有一种模式,也不是只有一条发展道路。不同文明之间并非只有相互冲突一种选择,而是可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我们要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共同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摘编自叶朗中华文明具有开放包容特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中华文明以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8、的智慧处理与周边不同国家、民族以及外来文化的关系。B.中国历史上众多族群总能因命运与共而融为一体,多元宗教总能因交流互鉴而和谐共存。C.起源于商周之际“敬德保民”的民本主义观念,衍生出古代儒家、道家两大重要思想流派。D.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没有中断、发展至今,重要原因在于其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体现了儒家仁政爱民的价值取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体现了道家尊重民意的政治治理原则。B.“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但并不否定人类主观能动性,只是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时要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C.弘扬中
9、华文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带有普遍性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能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很多挑战,推动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D.人类文明并非只有一种模式,不同文明之间并非只有相互冲突,“文明冲突论”认为需要树立与自己对立的“他者”的观点不可取。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A.唐朝时期在文化上展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象,当时的长安是人口众多的国际性大都会。B.三星堆等最新考古发现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丰硕成果,实证了我国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C.在距今约 6500 年及稍晚的时候,中国的粟作农耕技术陆续向南传播到东南亚,水稻种植技术传播到太平洋的西南地区。D.习近平在世界
10、经济论坛上致辞说:“国际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部复杂精巧、有机一体的机器,拆掉一个零部件就会使整个机器运转面临严重困难。”4.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 分)5.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明?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 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二裂叶银杏之思徐鲁德国大诗人、文学家歌德是中国文化的推崇者和热爱者。去小城魏玛的歌德故居谒拜时,纪念馆的一位女士告诉我说,歌德在这栋老屋里住了五十多个春秋,其间他读了不少中国及东方的典籍,还学习写过方块汉字。在歌德的东西诗集里,有不少诗篇的思想和神韵,是他依照中国古典诗歌和戏剧
11、的风格创作的。也可以说,那是歌德向中国古典诗歌的“致敬”之作。歌德谈话录里有一则他与助手艾克曼的对话,说到 1827 年前后,他读到一部中国传奇(专家推测是风月好逑传)的法译本。他对艾克曼说:“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使我们很快就感到他们是我们的同类人,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他评价中国人的感情和文化不是“飞腾动荡”的,而是“平易近人”的。据说,歌德晚年曾打算以这部传奇故事为题材写一部叙事长诗,可惜还未来得及完成就仙逝了。歌德故居庭院里有一棵银杏树,据说这是歌德当年托人从中国移栽过去的。银杏是中国古老的树种,树叶形如小扇,中有缺口,好像
12、是两片叶脉的合体。1815 年,66 岁的歌德特意挑选了数枚金色的银杏树叶赠送给自己的恋人,并且写下了一首充满思辨色彩的爱情名诗二裂叶银杏。诗中写道:“它是一个生命的实体,由它自己自行分离?还是两者选择在一起,而被人们看成一体?为了回答这样的问题,我发现了真正的含义。你有没有根据我的诗章,感到我是一,而又成双?”近几年来,得益于一些出版社的穿针引线,我先后与俄罗斯、意大利、波兰、巴西、日本等国家的插画家合作,一起创作了不少讲述“美丽中国”故事的图画书。几乎每本书的合作过程,都会有不少涉及文化上的差异、碰撞与交融的小花絮,也引起我些许的“二裂叶银杏之思”。以我与意大利年轻插画家爱丽丝科宾尼合作的
13、神奇的小草为例。这本图画书讲述的是中国药学家、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的故事。屠呦呦获得诺奖后,全世界都知道了她用一株神奇的小草造福人类的故事。我们当然应该给孩子们讲述这个伟大的医学发现故事,因为任何科学发现的故事里,都蕴藏着人类共有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励志意义;我还觉得,屠呦呦从普通的植物青蒿中提取了神奇的青蒿素,不仅是一个科学发现故事,也是一个精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从远古的神农尝百草,到唐朝的“药王”孙思邈,再到明代的“药圣”、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直至屠呦呦,这几位药学家的故事无不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青蒿素的提取,就是屠呦呦从东晋时期药学家、炼丹术士葛洪的医学典籍肘后备
14、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等文字里获得了灵感。此外,传统草药也浸染着一代代中国人童年时代苦涩与快乐的记忆。就我个人经历来说,小时候在乡村长大,有时生了病,几乎全是靠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从山野采来的草药如车前子、柴胡、远志、蒲公英等治好的,所以我对草药也有很深的感恩之情。在创作这本书的图画之前,爱丽丝科宾尼没有到过中国。她在颇具个性的绘画里融入了自己对中国文化和中国草药的理解,别出心裁地完成了对这个“中国故事”的诠释和演绎。我最喜欢的是她用比较写实的风格,突出了故事里涉及的一些中国草药的特征,让小读者一看就能明白这是什么植物。她画的采药老爷爷的形象,也是我始料未及的。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名校 联盟 2022 2023 学年 上学 12 第四 联考 语文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