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大纲.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大纲.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科研方法 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师 或教学团队信息 教师姓名 职称 办公室 电话 电子信箱 二、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教育科研方法 课程名称(英文):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 通识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方向课 专业拓展课实践性环节 课程性质_:学术知识性方法技能性√研究探索性实践体验性 课程代码:510036 周学时:2 总学时:40 学分: 2 先修课程:无 授课对象:教育学 三、课程简介 本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是:(1)中小学教师,(2)教育学研究人员。两个方向
2、都要求学生具备过硬的科研素养和规范的研究技术。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将是所在职业领域中具有突出研究意识和研究水平的从业者。本课程即为造就学生在从事科研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而开设。本课程的特点是,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树立问题解决的意识,对在已修课程中所获得的教育学知识基础进行利用和反思。因此,本课程的开设前提是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教育学知识,并产生了自己的兴趣点和问题意识,并渴望获得关于问题的全面而独特的认识。课程的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1)量化研究的方法与技术,(2)质性研究的方法与技术,(3)方法论的认识,(4)研究的流程与设计,(5)研究的规范。研究要求学生确定自己在学期内的小课题,并定期完成作业
3、,练习和体验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四、课程目标 1、形成问题意识,理解并体验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2、掌握教育科研方法领域的核心概念和理论知识。3、掌握不同研究方法的技术,能用相关技术提出问题,表达假设,设计研究步骤,开发和使用研究工具,搜集并分析p 数据和资料,形成研究成果。4、明了教育科研成果的格式规范。5、形成从事教育科研的严谨态度、反思意识,遵循相关伦理规范。五、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_教学 周次 授课内容及重难点 授课形式 课外学习要求 1 内容:教育科研导论 重点:理解研究的一般过程 难点:形成对教育研究不同范式的初步理解。(1)讲授。(2)讨论:不同科研范式的差异。阅读并写作读后感:库 恩
4、 .金 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北京:北京 大 学 出 版社, 20_.要求:500 字以上。2 内容:确定和表达研究问题 重点:了解研究问题的基本表述形式。难点:(1)寻找到具有研究可行性的问题。(2)将问题分解为子问题。(1)讲授。(2)集体讨论:分享研究问题。(3)课堂示范:子问题的分解。任务:绘制研究问题及子问题树状图。3 内容:文献研究 重点:(1)了解文献查找的途径。(2)掌握阅读文献的方法。(3)了解写作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难点:掌握对文献进行评述的要求。(1)讲授。(2)示范:利用网络数据库查找文献。(1)利用网络数据库查找文献:至少 20 篇论文,2 本著
5、作。(2)写作文献综述:1500 字以上。4 内容:研究框架的初步拟定 重点:初步确定研究的内容板块及其关系。难点:形成有逻辑意义的研究框架。(1)示范:从文献分析p 到形成概念框架的过程。(2)头脑风暴:由一名同学的研究问题和文献为基础,讨论形成初步研究框架。绘制研究框架图,并予以解释。要求:解释文字 1000 字以上。5 内容:问卷的设计 重点:(1)掌握问卷题项和选项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2)根据已学的统计学方法来设计题项和选项。难点:理解问卷设计在逻辑和语言方面的要求。(1)讲授。(2)讨论:针对手中的问卷讨论这一问卷的缺点。根据自己的研究问题设计一份问卷。要求:(1) 涵盖课上所学的
6、所有题项类型。(2)结构完整。(3)20 道题目以上。(4)下节课把纸质版问卷带到课堂上。6 内容: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重点:(1)掌握抽样的技术。(2)掌握问卷发放的途径;(3)掌握问卷清理的过程。难点:对问卷进行效度和信度的检验。(1)讲授。(2)讨论:以案例为焦点,讨论抽样的规模、如何发放问卷。在网络上发放问卷。要求:保证回收 的 问 卷 在100 份以上。7 内容:问卷的分析p 和呈现 重点:(1)尝试利用已学的统计学方法对问卷进行分析p 。(2)利用图形化的表达方式对分析p 结果进行呈现。难点:根据对研究问题的分解寻找相应的分析p 思路。(1)讲授。(2)示范:描述统计,平均数差异的显
7、著性检验,相关系数的计算,方差分析p ,线性回归。选择适用的统计方法对调查结 果 进 行 呈现。要求:在文字之外,至少包括 10 图,1 表。8 内容:深度访谈的设计与应用 重点:(1)了解个人访谈的程序。(2)访谈提纲的撰写。(3)个人访谈的注意事项。难点:理解建立研究关系的困难和重要性。(1)讲授。(2)示范:访谈辅导员老师。(3)讨论:访谈中的优点和缺陷。撰 写 访 谈 提纲,访谈一位与研究问题相关的对象。要求:(1)访谈提纲问题数在8-12道题之间。(2)访谈时间30-90 分钟。(3)访谈结果转 录 为 文 字稿。9 内容:焦点团体的设计与应用 重点:(1)了解焦点团体的应用情境。(
8、2)掌握焦点团体的组织技巧。难点:掌握焦点团体讨论方向和节奏的控制方法。(1)讲授。(2)体验:围绕一个临时确定的主题进行焦点团体讨论。阅读:克鲁杰,凯西.林小英译.焦点团体:应用研究与实践指南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_7.10 内容:访谈材料的登录 重点:掌握编码的程序和技巧。难点:建构有理论高度的编码系统。(1)讲授。(2)练习:对一名校长的访谈转录稿进行登录编码。(3)分小组讨论编码结果。对自己的访谈转录稿进行编码。要求:(1)完成三级编码。(2)总结可能的研究结论,500 字以上。(3)下节课把个人转录稿和相关作业带到课堂。11 内容:分析p 方法之扎根理论 重点:掌握扎根理论的
9、方法和分析p 过程。难点:(1)寻找本土概念。(2)适应从无理论的立场出发建构本土理论的研究思路。(1)讲授。(2)个人研究:寻找自己转录稿中的本土概念。(3)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研究中本土概念的意义和价值。写作:访谈中出现的一个本土概念的意义和价值。要求:500 字以上。12 内容:从定量研究到质性研究的转换 重点:(1)学生能检验并确定在前期定量研究中学习的效果。(2)学生能形成对于质的研究与定量研究之间本质关系的认识。难点:(1)学生能转换思维方式,从学习定量研究技术的成就感转换到用质的研究的思维方式来审视中学教育现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2)学生能理解质的研究“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的含
10、义。(1)讲授 (2)体验性活动:自传叙事 (3)猜人游戏:体验访谈的关键 阅 读 陈 向 明(20_)、洛弗兰德(2021),并撰写评论。13 内容:观察法、实验法、历史研究法 重点:了解这些方法的一般流程和工具。难点:(1)设计观察工具。(2)实验中的变量控制。(3)历史文献的查询和使用。(1)讲授 (2)练习:播放一段课堂教学视频,请同学们用课堂观察工具加以记录。(3)讨论、改进观察工具。(1)阅读(二选一):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三联书店,20_.梁启超.中国历 史 研 究法中国历史研 究 法 补 编M.中 华 书局,20_.要求:写作读后感,字数 1000 字以上。(2)阅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科研方法 教育 科研 方法 课程 教学大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