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doc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doc(1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全册教案设计 清风染绿叶 学期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p 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由于本班两极分化较大,有个别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如戴嘉欣、卢子云等同学成绩太偏低,比较粗心,马虎,而且学习态度较差,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初步
2、学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的数据,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p 和判断。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2、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3、使学生掌握圆柱、
3、圆锥的特征,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4、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实际问题。5、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并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统计表。6、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单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四、教学难点 1、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3、使学生会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4、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
4、的解答方法,能够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措施 1、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4、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流,尊重学生民主权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5、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学困生。6、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7、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8、改进教学评价方法。9、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
5、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起讫时间 1-1 一、扇形统计图 3 3.2-3.6 2-4 二、圆柱和圆锥 10 3.9-3.25 4-5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3 3.26-3.31 5-7 四、比例 4.1-4.16 面积的变化 7-8 五、确定位置 3 4.17-4.23 8-10 六、正比例和反比例 4.24-5.5 大树有多高 10-13 七、总复习 1.数与代数 5.6-5.25 13-14 2.图形与几何 5.26-6.5 15-15 3.统计与可能性 6.8-6.10 15-15 综合与实践 6.11-6.12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本单
6、元内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集中教学扇形统计图,其内容主要是扇形统计图的认识、用百分数在扇形统计图内表示所要统计的各部分数量、根据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问题等。第二部分为统计图的选择和应用,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p 的基础上灵活选用合适的统计方式进行数据统计分析p ,以培养学生分析p 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一些稍复杂的统计问题的能力。第1课时认识扇形统计图 教材第12页的内容。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联系百分数的意义,对扇形统计图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p 。2在认识扇形统计图的过程中,能根据所给数据作出解释或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统计观念。重点:理解
7、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从中发现信息。难点: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合理推断。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这些统计图?(学生交流) 2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另一种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板书课题:认识扇形统计图) 1(课件展示:在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上出现的扇形统计图) 师:观察这些扇形统计图,你了解到了什么?(学生说一说) 2出示例1:我国陆地地形分布情况统计图 提问:观察这幅扇形统计图,你了解到了什么? 先仔细看一看、想一想,然后把你知道的信息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小组交流后全班反馈,说说从扇形统计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8、生:(可能提出)这幅统计图统计的是我国陆地各种地形分布情况。师:(随即说明)图中整个圆表示我国陆地的总面积。生:(可能提出)可以看出各种地形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几。师:让学生具体说说是怎样从图中看出这些信息的。生:(可能提出)山地面积最大,丘陵面积最小。师:(让学生说说)是如何比较出来的?引导发现既可以根据每一种地形面积的扇形大小进行比较,也可以根据每一种地形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数进行比较。师追问:这样的统计图中,扇形大小是根据什么确定的?(各个数量所占的百分比) 3提问:通过对扇形统计图的观察与交流,你能说说扇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数据的吗?它有什么特点? 在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扇形统计图用整个
9、圆表示总数量,用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个部分的数量;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表示的是各部分数量占整体的百分比,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数量。因此,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板书: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揭示:这样的统计图是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量的关系。4提问:我国陆地总面积大约是多少? (出示:我国陆地总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 根据例1扇形统计图中各种地形的百分数,你能算出什么? 在学生回答可以算出各种地形的面积后,出示我国各种地形面积的统计表,要求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完成课本上的表格。1完成教材第2
10、页的“练一练”。出示统计图。提问:仔细观察统计图,你能知道什么? 师:两个圆分别表示世界人口和世界耕地面积;第一幅扇形统计图表示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9.6,第二幅扇形统计图表示中国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面积的9.9。提问:通过图中的信息,你能想到些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指出:从两幅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数与世界人口数的关系,我国耕地面积与世界耕地面积的关系。我国人口数量在世界上是比较多的,但耕地面积却相对比较少。让学生明白中国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珍惜土地、珍惜资的教育。2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1题。说出小华家两天消费的各类食物所占的百分比。交流:哪天的食物搭配比较合理? 学生
11、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作出合理点评,相机指出:根据营养学的观点,可以多吃蔬菜和水果,吃油脂类的食物要适量。3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2题。先观察拼盘图,并根据花生米大约占了干果拼盘的20进行估计。全班反馈,指名估计其他几种干果大约各占百分之几,并说说是怎样估计的。4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3题。根据统计图,你能知道些什么?根据统计表你又知道了什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在统计教学中,学生已经学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表现形式有一些基本认识。但学生没学扇形,却要学习
12、扇形统计图,这就要老师精心的设计教案,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了。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从扇形的感性认识入手组织教学。在巩固应用中,我在引导学生正确解答的同时,适时对学生进行“珍惜土地”的思想教学,让学生懂得“营养搭配”的生活常识。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第2课时统计图的选择 教材第24页的内容。1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2能根据每种统计图的特点与统计的目的和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p ,合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信息。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p 推理的能力
13、。重点: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难点:能综合分析p 统计图,准确地提取信息。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1通过复习三种统计图,让学生回顾条形、折线、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课件出示三种统计图) 师:这些统计图分别有什么特点? 师生共同小结: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项目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反映出项目数量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2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统计图的知识合理选择统计图。(板书课题:统计图的选择) 1初步理解 出示例2 引导学生观察例2中的3幅统计图,体会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的
14、特点和作用。提问:小宇为什么用了3幅不同的统计图来进行统计?引发学生思考。师:统计图1要反应六年级一班同学阅读各种课外书与总量之间的关系,所以要用扇形统计图来统计;统计图2不仅要反应六年级一班同学下半年每个月阅读课外书的数量,还要体现每个月阅读课外书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因此要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统计图3只要统计六年级一班同学平均每星期课外阅读的时间,所以用条形统计图来统计。进一步提问:今后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统计呢?(结合刚才的分析p ,巩固理解根据要把统计的数据的特点和统计图的特点两者结合来选择。) 2分析p 问题 学生讨论例2下面的3个问题。以小组形式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15、(1)第一幅统计图表示六年级一班同学阅读课外书类别的占比情况,是扇形统计图。第二幅统计图表示六年级一班同学下半年各月阅读课外书本数的情况,是折线统计图。第三幅统计图表示六年级一班同学平均每星期课外阅读的时间,是条形统计图。(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小结:从第一幅扇形统计图能看出六年级一班同学比较喜欢哪一种课外书;从第二幅折线统计图能看出下半年各月阅读本数的变化情况;从第三幅条形统计图能看出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多少。师:看来我们在绘制统计图时是要有选择的。怎样根据需要选择统计图呢? 学生讨论后交流:要想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选择扇形统计图;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可以选择
16、折线统计图;要想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3小结:在以后解决统计类的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以便对绘制好的统计图进行分析p 。1完成教材第4页的“练一练”。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统计图,并说出分别要统计的内容和统计的特点,引导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2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4题。学生先观察第(1)、(2)两小题中统计表的内容和特征,再根据数据完成下面的两幅统计图。(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观察和指导)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能谈谈你的体会吗? 统计图的选择 扇形统计图: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折线统计图: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直观
17、地看出数量的多少。学生已经掌握了三种统计图的特点,教学中将重点放在怎样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数据本身的特点及统计图本身的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统计图。让学生亲自去感受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实际价值。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收集数据、选择决策的能力。在小组讨论时,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应对小组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及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等,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 本单元的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和前面学习的圆
18、的知识有直接的联系。圆柱和圆锥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几何体,也是小学阶段立体图形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以前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圆柱和圆锥都可以看作是旋转体,表面既有平面又有曲面。而对几何体的认识从表面都是平面到表面含有曲面,是学生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也是学生观察和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突破。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具体的活动,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探索有关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既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拓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和合情
19、推理能力,增强空间观念,获得良好的数学素养。第1课时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教材第910页的内容。1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2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重点:理解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难点:了解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认识圆柱和圆锥的高。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柱或一个圆锥形实物。课件出示: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的示意图。师:这么多物体,你知道它们各是什么形状吗?(指名学生分别说) 师:回忆一下学过的图形各有什么特征?(生回答) 师:不论长方体还是正方
20、体,它们都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你知道第一行最后一个是什么形状吗? (生回答,教师板书:圆柱) 师:第一行第三个是什么形状?(板书:圆锥) 师:你能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圆柱和圆锥吗? (指名学生说,如铅笔、易拉罐、铅锤等)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圆柱、圆锥。(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一)认识圆柱的特征 1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师:对于圆柱和圆锥,你想知道有关它们的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把有关圆柱、圆锥的问题写在黑板上。2认识圆柱的底面和侧面 教师出示圆柱实物,并将直尺靠在圆柱实物边上,告诉学生圆柱从上到下一样粗。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实物,仔细看一看。先
21、看一看,你认为它有几个面? 再摸一摸每个面有什么特征? 然后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手中的实物和同学的实物有什么特点? 教师巡视解答疑惑。汇报观察结果:师: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先指名学生拿着实物到前面介绍自己的发现,再指名不借助实物说发现。师生及时共同进行评价) 师:你是怎么知道上、下两个面完全相同的? (指名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师适时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确: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圆,它们是圆柱的底面,中间有一个曲面,是圆柱的侧面。(课件演示,将茶叶筒的底面和侧面抽象出的圆柱立体图形) 板书:底面2个圆完全相同 侧面1个曲面 3认识圆柱的高 教师从学生拿来的圆柱中随便找
22、两个高矮、粗细不同的圆柱,让学生观察比较。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底面大小决定圆柱粗细,高决定圆柱的高矮) 师:圆柱的高在哪里,谁来指一指? 师:你知道你手中的圆柱有多高吗?想知道它的高有多少条吗? 小组合作动手量一量圆柱的高,记下测量数据,多量几条,你能发现什么?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指名一组到讲台前演示) 使学生明确:圆柱的高长度相等,有无数条。师提问:现在谁来总结什么是圆柱的高? 生:上、下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就是圆柱的高,圆柱的高有无数条。(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圆柱的高) (二)认识圆锥 1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圆柱,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锥形物体,观察圆锥体,摸一摸、量一
23、量,和圆柱比一比,它与圆柱有什么不同?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看到的、摸到的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观察结果。教师出示圆锥实物课件。提问:圆锥有几条高?怎样测量圆锥的高? 2交流对圆锥的认识。3小组讨论比较圆柱与圆锥的有什么区别与联系。4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是圆锥形的? 1完成教材第10页的“练一练”。让学生各自从教材提供的图片找出圆柱和圆锥,并交流说一说挑选的理由。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1题。结合图形指出圆柱、圆锥各部分的名称。3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2题。学生自主连线,全班交流。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底面 侧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六年级 下册 数学 教案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