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素养的精准教学设计——以“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一课为例 小学科学教科课标版(新)四年级上.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落实科学素养的精准教学设计——以“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一课为例 小学科学教科课标版(新)四年级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实科学素养的精准教学设计——以“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一课为例 小学科学教科课标版(新)四年级上.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落实科学素养的精准教学设计以“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一课为例目录一、教材分析1二、学情分析1三、学习目标1四、教学过程2五、板书设计4六、教学反思4(一)教学的美4.过程的体验体现“探索性”的要求41 .能力的培养体现“操作性”的要求4.情感的提升体现“思想性”的要求5(二)教学的难5七、总结5附件:PPT6落实科学素养的精准教学设计以“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一课为例一、教材分析“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一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时 的内容,通过前面三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并以声波的形式进行传播,自然地承接着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一一“耳是怎样使 我们听到
2、声音的呢? ”。本节课包含的主要内容是耳朵的结构及其功能,通过课 前调查明确学生的前概念,加之猜想、实验探究、交流讨论、评价总结等学习环 节完成科学探究,辨清学生的知识盲区。结合教材、课标,采用5E教学模式完 成本课内容的学习,为后续的学习内容埋下铺垫。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耳朵的功能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大多只停留在它的外部特征 以及它是一个重要的人体听觉器官等一些浅显的知识上,至于耳是由哪些部分组 成的,各部分都有什么作用,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大部分学生不清楚。学生 也已经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实验规范方面待加强,学习迁移能力等需要 发展。学生对于新事物的学习兴趣浓厚,且乐于操作,为
3、学习开展提供了条件。已有基础学习难点1 .认识耳朵的功能2 .会使用耳朵3 .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4 .乐于学习新事物1 .不知道耳的结构组成及其作用2 .不清楚声音在耳朵中的传播路径3 .实验时,易吵闹、实验操作不规范4 .易吵闹三、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基于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得到的,符合科学 概念、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一体发展科学核心素养的 要求。科学概念目标1 .知道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2 .说出外耳、中耳、内耳具体的结构。3 .描述耳朵各部分结构的功能。1.通过模拟自制的鼓膜在远近、强弱不同声音作用下振 动的状态,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
4、2.通过体验活动感受耳郭的作用。科学探究目标3.能初步利用简单的表格来记录和整理实验结果。4.亲历猜想、实验、解释、评价、交流等科学探究过程,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1.能对自制鼓膜表现出探究兴趣。科学态度目标2.能如实地记录和描述实验时的现象。科学、技术、社 会与环境目标3.乐于与同学分享、交流,发展良好的研究氛围。1 .认识到耳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初步了解对于鼓膜的保护。2 .知道生活中一些与耳朵功能相似的技术产品。四、教学过程本次教学主要采用5E教学法,由吸引(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 解释(explanation)、迁移(elaboration)和评价(eva
5、luation)等 5 个环节构成, 教学过程简述如下: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吸引(engagement)L引导:我们生活在一个奇妙的世界,每天都要 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为什么我们能听到这些声 音呢,这主要和我们身体的哪个器官有关?2.提问:对于耳朵,你想了解一些关于它的什么 知识呢?通过生活经验自 然引入,使学生 建立起生活与科 学学习的联系, 引入自然合理。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起来学习“我们是怎样 听到声音的”。探究(exploration)探究一:观察耳朵的结构图1 .出示耳朵的结构模型,提问:你发现耳有哪些 结构呢?谁来说说看?2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耳的结构。3 .追问:你认为这些
6、耳的结构有什么作用呢?4 .教师小结。探究二:感受耳郭的作用1.学生小组活动:通过用纸卷成“喇叭”的活动, 交流讨论耳郭的作用。2小结:耳郭能更好的帮助我们收集声音。探究三: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1 .学生用气球皮、塑料杯、橡皮筋等制作鼓膜模 型。2 .观察(1):当保持音叉与气球皮距离不变时, 用强弱不同的力敲打音叉,观察气球皮振动幅 度。记录在活动记录表内。3 .观察(2):用相同大小的力敲打音叉,改变音 叉与气球皮的距离,观察气球皮的振动幅度。记 录在活动记录表内。4 .小结。1 .从引入的问题 从大到小,由浅 入深逐一开展科 学探究,通过探 究学生自主建构 科学概念,发展 着分析、交流等
7、科学思维和技 能。2 .科学探究解放 了学生的手与 脑,真正做到了 动手动脑学科 学。解释(explana tion)耳郭与纸喇叭在聚集声音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通过解释巩固学 习。迁移(elaboration)迁移1.观察听诊器,了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迁移2:阅读材料一一兔子的耳朵通过生活中常见 现象的观察,学 会运用新知识来 解释,实现迁移的目的。评价(evaluati on)1 .提问:我们对人耳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新的认识?你认为鼓膜的作用是什么?2 .课堂练习。通过总结式评 价,进一步巩固 知识。五、板书设计4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声音一耳郭一鼓膜一听小骨一耳蜗一听觉神经一大脑放大声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落实科学素养的精准教学设计以“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一课为例 小学科学教科课标版新四年级上 落实 科学素养 精准 教学 设计 声音 怎样 传播 小学 科学 教科课标版 四年级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69153047.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