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企业“双碳”竞争力指数白皮书-64正式版.pdf
《2022企业“双碳”竞争力指数白皮书-64正式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企业“双碳”竞争力指数白皮书-64正式版.pdf(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以平台共建生态,以智慧共创价值中经传媒智库系列白皮书中经传媒智库 贝恩公司 中国经营报商学院2022白皮书CBJ THINK TANK企业“双碳”竞争力指数发现“双碳”目标新路径前瞻、实战、价值2 3以平台共建生态,以智慧共创价值卷首语2020 年 9 月 22 日,中国向世界作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力争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自此,中国进入“双碳”时代。到 2022 年 9 月,中国“双碳”目标提出已满两年,在这两年来,我们处在由“双碳”目标带来的全新加速变革时代,它关乎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关乎人类的未来。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
2、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他特别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对企业不仅意味着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也是企业自身在风云变幻的时局中,迎风启航的重要方向。针对“双碳”目标制定高瞻远瞩又切实可行的规划,企业需要具备系统性、攻守有道的战略思维。为此,中经传媒智库、中国经营报 商学院杂志于 2021 年联合咨询机构贝恩公司推出企业“双碳”竞争力指数白皮书,并建立由碳中和愿景与计划、减碳表现、公司治理、社会影响力四大维度构成的评价体系。2022 年,中经传媒智库、贝恩公司、中国经营报 商学院杂志再度携手,共同发布2022年企业“双碳”竞争力指数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本
3、次白皮书中,我们面向科技互联网、交通、新能源、传统能源、地产、金融、快消品、餐饮零售八大行业的头部企业展开调研,深入了解中国企业的“双碳”表现,分析了不同行业的细分特征,期待助力企业规划优碳解决方案,构建长期的“双碳”竞争优势,在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双碳”转型,进而创新社会治理,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现路径做出贡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正意气风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望未来,中国企业在实现“双碳”目标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前途光明,事业伟大,希望中国企业共同把握新时代新
4、机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4 目录CONTENTS2022 年企业“双碳”竞争力表现趋势良好 2022 年企业减碳节能的四重挑战 标杆初现,揭示八大行业减碳方案 “矛”与“盾”的“双碳”思维模式 方兴未艾,“双碳”未来展望 “双碳”目标提出两周年,我们获得哪些新思考?华鑫信托:绿色金融业务将成为重要的业务创新点 上海信托:设立慈善信托,助力新能源行业专业人才培养 中建投信托:创新多项绿色信托项目,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 互联网行业:跨界“减碳”的新机遇 能源革命:清洁能源冲向“C 位”银行业:如何把握 487 万亿绿色投资需求化妆品行业:打造可持续供应链的实践挑战乳制品行业:发
5、现一杯牛奶的碳足迹无纸化、节能照明,绿色办公怎么玩?“双碳”目标提出两周年,您看到了哪些变化?趋势概览 数据解读 实战案例 未来展望 卷首语 核心发现 03051020261114152108242729313336394449535607研究方法 关于我们 专家鸣谢 版权声明 60616263 5以平台共建生态,以智慧共创价值ww核心发现1全球“双碳”变革方兴未艾,短期波折不改中长期坚定趋势从全球来看,尽管短期“双碳”目标在欧洲遇到一定的波折,但我们认为长期驱动力因素仍未改变,全球“双碳”趋势仍然非常清晰和坚定,“双碳”进程将持之以恒。乌克兰局势大幅加速了欧盟新能源的建设和投入。同时,环保意
6、识也已逐步深入人心,65%的全球消费者表示担心全球气候变化。总体而言,外围环境波动对欧洲能源结构带来短暂影响,但长期而言将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就中国而言,短期因素没有影响国家推动“双碳”的进程。“双碳”不仅意味着环境友好,“双碳经济”也将成为中国经济独特的竞争力,中国的新能源 500 强企业数量荣居全球榜首,占比超过 40%。2022 年以来,中央进一步出台明确政策指引和支持,为“双碳经济”发展打下稳固基础。中国企业应通过减碳战略战术的结合“乘风而上”。2“双碳”规则愈发明晰,宏观层面“格局渐成”2022 年是中国政府提出“双碳”目标的第二年。宏观层面,中国“双碳”实现良好开局,呈现出“格局渐
7、成”的良好势头。过去一年,“双碳”规则愈发明晰,为中长期发展方向定调。全球范围内,欧盟作为全球最主要的碳市场,其碳关税步步逼近,将于 2023 年开始要求相关企业做出披露,2026 年开始碳关税或将正式落地,因此预计将于 45 年后对中国企业带来成本影响。虽然短期欧盟受到乌克兰局势波折影响,但长期政策和消费者的驱动因素并未改变,甚至有望加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生态环境部于 2022 年 4 月提出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定下 2025 年完善统一规范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的路线图,为未来诸如碳税等政策出台搭建基础。在政策推进的基础之上,中国的“双碳”生态格局已经初步形成,给企
8、业“双碳”工作发展奠定良好契机。6 3“双碳”竞争力指数趋势良好,但减碳成果有待夯实被调研的中国企业在“双碳”竞争力指数方面整体优于 2021 年,竞争力指数相较去年提升 6 个点,达到 106。特别是在愿景与治理架构方面,被调研企业有明显进步,但是减碳行动与成果仍显不足,社会影响力方面则保持与 2021 年持平。在减碳愿景和治理架构方面,75%的被调研企业已就“双碳”订立明确目标,70%的企业建立了“碳中和”的相关组织,相较 2021 年的 35%有了长足进步,为迎接“双碳”规则具体化奠定了基础。在减碳表现方面,被调研的企业仍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有约 45%的企业统计范围 1(公司直接产生的温
9、室气体排放)和范围 2(公司购买的能源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而统计范围 3(前两者以外公司产生的所有排放,包括上游与产品供应链相关的其他间接排放,以及下游产品和服务在其生命周期内的排放)的企业占比更低,仅为 20%。同时,在减碳成果方面,仅有 27%的企业在范围 1/2 成功减碳,14%的企业在范围 3 成功减碳,整体表现长期仍有成长空间。4行业间政策驱动特点明显,同行业内企业表现差距显著研究显示,以科技互联网行业为首等监管压力较大的行业,在 2022 年企业“双碳”竞争力排名中位居前列,与 2021 年相似。此外,自身业务与碳排放高度相关的行业,比如交通业,推动新能源车和协同上游供应商减碳等
10、举措紧随其后,而其他行业的企业则多数以自愿减排为主。在行业内,我们也观察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巨大差距,例如,百胜中国 2021 年向联合国下属组织 SBTi(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科学碳目标倡议组织)提交了供其审核的减碳目标与承诺,并建立专人负责推进减碳工作,在供应链减碳方面已经开始行动,进度明显领先于本行业的其他企业,形成“双碳”先发优势。5企业需要树立“防御之盾”和“进攻之矛”攻守有道的思维模式2022年以来,各行各业涌现出一批值得其他企业进一步思考、借鉴的行动与方法,可谓是“标杆初现”。我们认为,企业应当树立“防御之盾”和“进攻之矛”,建立攻守有
11、道的“双碳”思维模式,进行“双碳”战略的整理规划。“防御之盾”是企业的基本功。落实减碳的出发点,包括优碳运营中的节能增效、绿电使用、碳抵消,以及供应商协同减排中的碳排核查、减碳赋能、优碳采购,其核心是对减碳成本曲线有清晰的量化梳理及认知,与加强相对应的供应商减碳的管理能力,将减碳加入供应商的评估体系中。“双碳”工作与其他业务的深度结合可以为企业铸造“进攻之矛”。低碳产品商机的挖掘,品牌的低碳内涵沟通,整体供应链的低碳重塑,业务与资产组合的低碳优化,以及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够塑造公司差异化、难以复制的“双碳”核心竞争力。7以平台共建生态,以智慧共创价值1趋势概览“双碳”目标提出两周年,我们获得哪些
12、新思考?8“双碳”目标提出两周年,我们获得哪些新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中国碳减排乘势而上2022 年是中国全面开展“双碳”相关工作的第二年,也是贯彻落实“十四五”各项节能减排工作部署的关键之年。围绕“双碳”目标,一系列国际、国内政策和规定相继出台,为中国企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提供借鉴。在全球范围内,欧盟是全球最主要的碳市场,2021 年欧盟碳市场碳交易额达 6830 亿欧元,占全球碳市场份额的
13、90%。欧盟碳关税预计于 2023 年 1 月开始第一批试点,这将对中国出口的钢铁、铝、水泥、化肥、电力、有机化学品、塑料、氢和氨品类产生一定影响。2026 年或将实际落地,覆盖企业需每年披露货物总数、相对应的碳足迹以及在本国已支付的碳价格,并且要购买与碳足迹数量相匹配的欧盟碳边境证(CBAM certificates)。乌克兰局势使欧洲短期只能因时制宜,放宽能源政策使用火电满足迫切需求,但长期也恰恰使得各国更加重视能源独立性,且消费者已经形成环保意识,能源转型或将在中长期提速。随着欧盟碳关税的步步逼近,落实时间表明确,预计将于 45 年后对中国企业带来成本影响。以钢铁和铝为例,预计碳关税将为
14、中国出口增加 6.8%的成本,影响不容小觑。根据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提出,2023 年初步建成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包括全国及地方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完善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机制、建立健全重点产品碳排放核算方法、完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机制。2025 年,该体系将进一步完善,数据质量会全面提高。驱动力是什么“双碳”目标提出后,各个行业和相关企业积极响应,比如不少企业推出明确的“双碳”目标实现时间表,制定特定时间内的碳减排目标和减碳举措。不过,促使大家主动拥抱变化的驱动力不完全一样,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合法
15、合规动力,最显著的体现在高耗能、高碳排放行业里。因为属于重点碳排放企业,所以它们需要参与碳排放交易,比如中国已将电力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覆盖范围,未来将进一步纳入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民航等重排放行业,若要出口到欧盟国家,还要缴纳碳关税,特别是现在碳排放交易系统(ETS)波及范围正逐步扩大,因此,需要参与到碳排放交易或缴纳碳税的行业、企业特别关注相关工作。第二种是彰显社会责任的动力。该动力往往体现在非高耗能、高碳排放行业的龙头企业身上。它们可能没有那么强的合规紧迫性,但作为行业的领先者,它们较为关注社会责任的履行,通过 9以平台共建生态,以智慧共创价值主动承诺减碳目标或
16、加入碳承诺机构来彰显企业的社会责任,塑造更积极健康的企业形象。第三种是发现商机和挖掘价值的动力。拥有该动力的行业、企业能从节能降碳的社会发展目标中发现商机,它们可以将减碳要求与自身的主业进行结合,从而为市场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如一些互联网科技公司运用技术优势为需要进行碳减排的企业提供解决方案。还有一些公司在寻求价值挖掘,如从事生物柴油或氢能源开发的企业。总的来看,“双碳”目标对高耗能、高碳排放行业和企业而言形成了一定的政策性要求,要求企业将减碳纳入日常生产经营过程的规划中去。对非高耗能、高碳排放行业和相关企业来说,它们也会承接来自政府、资本方的期待,积极主动参与减碳。这既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体
17、现,也是跟利益相关方沟通交流的方式,有助于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更好的反馈。公司治理为什么重要制定了实现“双碳”目标的时间表和推进计划以后,就要思考如何保证落地。通常来说,需要关注以下几个维度:一是组织架构和职能分工。实际工作中很多内容是在业务部门里展开,不能只靠一个 ESG 部门去做,而是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治理体系,比如可以考虑在董事会层面设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在高管层面成立可持续发展执行委员会,在基层工作层面成立具体的工作小组。二是保障机制。针对碳减排相关工作,企业要建立明确的考核激励机制,有考核有激励才能让员工有动力去做这件事;要明确管理流程,建立一套有序的汇报监督体系;要注重培养人才,因为
18、减碳需要建立一些能力,比如数字化核查,而这些能力需要专门人才去打造;最后就是要将减碳、ESG等相关理念融入企业文化。ESG 投资该如何把握对于企业而言,在实施碳减排的过程中一定都会问一个问题,减碳究竟经不经济?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首先,不同的减碳举措效果不同,有的帮助省钱,有的需要投钱,有的算下来不盈不亏,这就要求企业要从战略目标、市场需求等维度综合考量,寻求能帮助自身实现成本节约的减碳举措;其次,企业可在环保领域寻求价值创造,吸引一些愿意为此买单的消费者;再次,通过谋求节能环保,可以获得来自员工、政府、公众、资本方的认同,带来无形的社会价值和资本市场上企业估值的提升。从这些角度看,对 ES
19、G 的投入和企业的成功是可以做到相辅相成的。进一步来说,从全球范围来看,重视 ESG已经成为大趋势。一方面,包括政府、消费者在内的企业利益相关方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大家都意识到 ESG 是全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我们发现,从较长周期数据统计来看,重视 ESG 的企业在估值、存活时间等方面表现更好。值得一提的是,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也有披露 ESG 报告的要求,因此 ESG 将是一个明确的大趋势,也将释放不少投资机会。目前来看,比较热门的 ESG 领域投资主题有清洁能源、清洁生产、智能城市和智慧出行、循环经济(包括可循环利用的材料,比如纸和可再生纤维等)、企业 ESG 服务(即帮助追踪ESG
20、 状态、进行 ESG 评级等)、可持续和健康食品、公平包容的社区服务(包括致力于教育公平、社区采购联动、社区法律援助)等板块。但有一点需要提醒,归根到底,ESG 表现的是一个企业的可持续状态,是观察其稳健程度的“显微镜”,因此,在参与 ESG 领域投资的过程中,不能抱着急功近利、渴望快速变现的心态,应该秉持长期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思路去做。10 2数据解读2022 年企业“双碳”竞争力表现趋势良好2022 年企业减碳节能的四重挑战标杆初现,揭示八大行业减碳方案 11以平台共建生态,以智慧共创价值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行业头部企业均已开始明确减碳目标,并逐步规划未来 510 年的减碳计划(见图 1
21、)。企业普遍认同设立明确的减碳目标和愿景,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条件:相较 2021 年,设置了清晰碳减排目标的企业比重从 51%上升至 75%。2020 年以来,中国的科技互联网企业紧跟全球趋势,陆续发布“碳中和”目标与路线图,例如:腾讯提出“碳减排和绿色电力优先、抵消为辅”的原则,明确定下加快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为行动的首要目标。2022年企业“双碳”竞争力表现趋势良好相比 2021 年的调研结果,2022 年企业整体“双碳”竞争力有所提升,竞争力指数相比 2021 年提升了约 6%,各行业持续加大对于“双碳”的关注,总体趋势良好。企业的“双碳”愿景与治理架构进步明显,“双碳”披露
22、从无到有,但减碳成果有待落地夯实,挑战仍存。根据联合国下属组织 SBT(Science Based Targets,科学碳目标)官方网站数据(见图2),承诺SBT的中国企业数量稳步上升,截至2022年9月,新增49家中国企业,高于2021年的35家。例如:百胜中国 2021 年提交了 SBT 减碳目标与承诺,系统梳理并确立了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并基于“科学碳目标倡议”建议的方法和要求,制定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及路线图。整体上,尽管国际上成批企业承诺 SBT 出现在 2017 年,中国企业的目标制定起步晚了约 3 年,但目前已有 90 多家中国公司承诺 SBT,这些公司来自 20 多个不同的行业,主
23、要包括电子器械、家用/个人消费品、软件行业,占总比约 45%,彰显出广大企业积极减碳的决心。承诺SBT的中国企业新增数量(20202022年)图 2 20202022 年承诺 SBT 的中国企业新增数量。(数据来源自 SBT 官网)010203040501135492020 年2021 年2022 年75%49 家020406080100%否,目前尚未设置清晰目标(25%)是,在未来510年有清晰减排目标(75%)问题:你所在的企业是否设立“碳中和”目标、碳减排目标?2021 年2022 年图 1 减碳愿景方面,大部分行业头部企业均已根据核心考量,明确减碳目标,并开始逐步设定未来 510 年的
24、减碳计划。(数据源自本次企业调研,经贝恩公司分析得出)(49%)(51%)12科学碳目标“碳中和”目标与计划12 良好的公司治理架构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织保障。当前,可持续发展部门和相关岗位已经成为被调研企业的“标配”,并设立减碳相关标准 KPI、定期追踪,企业内减碳意识具体化(见图 3)。具体来看,具备“碳中和”部门、委员会或相关岗位的企业比例在过去一年有大幅上升,约 70%的被调研企业设立了专门的“碳中和”相关岗位,该比例较 2021 年几乎翻倍。在企业内部,约 60%的被调研企业已设立“碳中和”标准 KPI,进一步看,其中有 41%的企业会与高层定期沟通汇报,另有接近 20%的企
25、业不定期进行沟通汇报。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观察到 2022 年许多被调研企业纷纷把减碳相关目标融入绩效目标,是具体化企业内减碳意识的重要举措,具体包括员工个人目标与业务目标两方面。员工个人目标方面,我们了解到,有科技互联网企业在积极推动数据中心减排低碳化和零碳化的同时,把公益时长列入员工量化要求,要求 1 年间至少完成一定时长的公益工作,包括实际减碳行动,在日常办公中形成低碳意识。业务目标方面,中国银行则将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融入其发展规划,并把绿色金融的战略目标通过 KPI 分解到相关条线和境内外分行,涉及业务量化增长目标、绿色金融政策制度、工作机制、人员配置、研究成果等多方面。0204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企业 双碳 竞争力 指数 白皮书 64 正式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