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1)--第1章-施工水流控制.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3.10.1)--第1章-施工水流控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0.1)--第1章-施工水流控制.pdf(1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水利工程施工水利工程施工 课程主要内容 绪论 第一章 施工水流控制 第二章 工程爆破技术 第三章 地基处理技术 第四章 土石坝施工 第五章 混凝土坝施工 第六章 地下建筑工程施工 第七章 施工总组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施工导流方式与方法 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 第四节 导流泄水建筑物 第五节 施工导流标准 第六节 施工导流方案 第七节 截流施工 第八节 拦洪度汛与封堵蓄水 第九节 基坑排水 第一章 主要内容 一、施工水流控制的概念 1.基本概念 施工过程中的水流控制,通常称为施工导流,是为了创造必要的施工条件和尽量满足各部门用水要求,将原河流的各个时期的来水按预定方式、时间、地点部分或全部
2、的安全地导向下游或拦蓄起来,即对施工过程中的水流进行控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施工水流控制,也称之为施工导流 2.控制措施 导、截、拦、蓄、泄 第一节 概述 一、施工水流控制的概念 3.主要内容 确定施工导流和截流方案 选择上下游横向围堰和分期纵向围堰形式 制定坝址区和厂址区的安全度汛和冰凌影响及防护工程措施 统筹好施工期间发电及施工期通航、灌溉、下游供水、生态环境与保护等水 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 拟定建筑物施工的基坑排水,导流建筑物拆除,导流泄水建筑物封堵等方案 第一节 概述 二、施工水流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必要性 水利枢纽工程中的主体建筑物一般都是在河流中兴建,并要求在干地 上施工的条件;
3、施工期间河道的来水会源源不断顺势流向下游,对工程施工产生影响;施工期间河水可能有通航、发电、灌溉、供水、生态环境维护与保护 等综合利用的需求,要统筹兼顾。第一节 概述 二、施工水流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重要性 影响枢纽布置与永久建筑物型式的选择,如坝址、坝型的选择和施工布置的 合理性 影响施工总组织,如施工布置、进度计划、工程投资等 影响工程施工的安危,如施工过程中围堰失事,将给工程施工造成严重影响 和损失 对国民经济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有直接影响 第一节 概述 三、施工水流控制的设计任务 1.设计任务(1)划分导流时段、选定导流标准,确定导流设计流量(2)选择导流方案及导流挡水、泄水建筑物
4、型式,确定导流建筑物的布置、构造与尺寸(3)拟定导流挡水建筑物的修建、拆除与泄水建筑物的堵塞方法以及河流 截流、拦洪渡汛和基坑排水方案 水利水电工程围堰设计规范(SL6452013)第一节 概述 三、施工水流控制的设计任务 2.资料搜集(1)气象、水文资料(2)坝区地形地质条件(3)水工建筑物设计资料(4)当地建筑材料资料(5)其他(枢纽布置、施工条件等)水利水电工程围堰设计规范(SL6452013)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施工导流方式与方法 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 第四节 导流泄水建筑物 第五节 施工导流标准 第六节 施工导流方案 第七节 截流施工 第八节 拦洪度汛与封堵蓄水 第
5、九节 基坑排水 第一章 施工水流控制 一、施工导流方式 按照永久挡水建筑物的施工进度以及其担负挡水任务的时段划分 施工导流方法 第二节 施工导流方式与方法 一、施工导流方式一、施工导流方式 溪洛渡工程初期导流 第二节 施工导流方式与方法 一、施工导流方式一、施工导流方式 溪洛渡工程后期导流 第二节 施工导流方式与方法 一、施工导流方式一、施工导流方式 向家坝工程初期导流 向家坝工程后期导流 第二节 施工导流方式与方法 1.全段围堰法(1)概念 一次围堰,河床外导流(2)特点 河道:整个基坑用上下游围堰围成,河水由河床外的隧洞、明渠、渡槽、涵管引走 湖泊:只修建上游围堰拦蓄来水(3)分类 全年断
6、流:高围堰,基坑全年施工 枯水期断流:低围堰挡枯水,汛期由坝体挡水 按断流 时间分 按泄水道分 隧洞导流 明渠导流 渡槽导流 涵管导流 二、施工导流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 施工导流方式与方法 2.分段围堰法(1)概念 分段围堰法就是用围堰将水工建筑物 分段分期维护起来进行施工的方法 二、施工导流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 施工导流方式与方法(2)适用范围 河床宽、流量大、施工期长、有河心岛可以利用,易满足通航、过木、排冰等要求 第二节 施工导流方式与方法 二、施工导流的基本方法 2.分段围堰法 分段 就是在空间上用围堰将建筑物分成若干施工段进行施工 分期 就是在时间上将导流分为若干时期 第二节 施工导流方
7、式与方法 第二节 施工导流方式与方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施工导流方式与方法 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 第四节 导流泄水建筑物 第五节 施工导流标准 第六节 施工导流方案 第七节 截流施工 第八节 拦洪度汛与封堵蓄水 第九节 基坑排水 第一章 施工水流控制 第三节 主要内容 一、围堰的基本概念 二、围堰的基本型式与构造 三、围堰的布置 四、围堰的防渗与接头处理及防冲 五、围堰的拆除 一、围堰的基本概念 1.围堰的概念:施工期截断水流用途,临时性挡水建筑物 2.围堰的分类: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 一、围堰的基本概念 选择围堰型式应满足的基本要求:(1)具有足够的稳定性、防渗性、抗冲性和强度(2)
8、就地取材、造价便宜、构造简单,修建、拆除方便(3)围堰的布置,应力求使水流平顺,不发生严重的局部冲刷(4)围堰接头、与岸坡连接处要可靠,避免因集中渗流等破坏作用而引起围堰的失事(5)必要时应设置抵抗冰凌、船筏冲击破坏的设施 3.围堰型式选择原则 水利水电工程围堰设计规范(SL645-2013)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 二、围堰的基本型式及构造 1.不过水土石围堰 断面型式与构造 材料分防渗土料和堰壳材料 主要问题 防渗土料固结慢、抗剪强度指标低 水下抛投堰壳材料容重小、沉陷大 采用刚性斜墙更应慎重 (一)土石围堰 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 二、围堰的基本型式及构造 2.过水土石围堰 受到两种破坏作
9、用 水流沿下游坡面下泄,动能不断增加,冲刷堰体表面 由于过水时水流渗入堆石体所产生的渗透压力,引起下游坡面连同堰顶一起深层滑动,最后导致溃堰 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 下游坡面及堰脚采用的加固保护措施 混凝土板护面(4种形式)混凝土溢流面板与堰后混凝土挡墙相接的陡槽式 堰后用护底的顺坡式 坡面挑流平台式 混凝土楔形板式 大块石护面 钢筋石笼护面 加筋护面护面 二、围堰的基本型式及构造 2.过水土石围堰 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 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 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 二、围堰的基本型式及构造 2.过水土石围堰 加筋护面必须注意 加筋过水土石围堰的钢筋网应保证质量,否则水流挟带的块石会切断钢
10、筋网,淘刷 导致溃口 过水时堰身与两岸接头的水流比较集中,钢筋网与两岸的接头应牢固,应回填混凝土至堰脚,以利钢筋网连接生根 过水后要检查加固 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 草土围堰是一种草土混合结构,多用捆草法修建。草土围堰的断面一般为矩形或边坡很陡的梯形,坡比为1:0.21:0.3,是在施工中自然形成的边坡 优点:能就地取材,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防渗性能好,适应能力强,便于拆除,施工速度快 缺点:不能承受较大的水头,宜用于水深不大于68m,流速不超过35m/s的场合(二)草土围堰 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 (三)混凝土围堰 1.拱形混凝土围堰 适用条件 两岸陡峻、岩石坚硬的山区河流,常以隧洞
11、导流为主,通常围堰的拱座是在枯水期水面上施工 混凝土拱围堰的稳定安全系数及应力控制指标可分别按照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SL282-2018)和砌石坝设计规范(SL25-2006)的有关规定选取 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 (三)混凝土围堰 2.重力式混凝土围堰 采用分期导流时,国内一些工程多采用 重力式混凝土围堰作为纵向围堰 重力式混凝土围堰的安全核算应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围堰设计规范(SL6452013)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 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 (三)混凝土围堰 3.重力式拱形混凝土围堰 既增加了对地形与地质条件的适应性,也具有拱型断面减少工程量的优势 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四)钢板桩格形围堰
12、(1)形式 圆筒形、鼓形、花瓣形(2)适用条件 可在岩基或非岩基上,当为非岩基时如砂卵石地基,其中不能含大量的漂砾或孤石,否则会造成大量板桩锁口破裂,在这种情况下,钢板桩是不适宜的(3)优点 a.修建和拆除可以高度机械化,钢板桩的回收率高,可达70%以上 b.边坡垂直、断面小、占地少、安全可靠等 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 由钢板桩拼装成圆筒形格体,格体内填充透水性较强的填料,如砂、砂卵石或石碴等(四)钢板桩格形围堰 应注意,向格体内倾注填料时,必须保持各格体的填料表面大致均衡上升,高差太大会影响格体变形 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五)桩模围堰 桩模围堰:是以立桩及立桩背面斜撑为支撑保证稳定性,以铺
13、板挡水,以防渗膜布防渗的新型围堰技术 组成:支撑的立桩、挡水的铺板和迎水面防渗膜 优点:具有施工简单、用料经济、拆除方便、侵占过水断面小、可重复使用、环保等特点 适用条件:适用于水流平缓、水深较浅(3m以下)的河流或湖泊的疏浚清淤治理等工程 桩膜围堰的施工般工艺:打入立桩固定侧壁铺板固定防渗膜铺设袋装卵石压脚基坑排水 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五)桩模围堰 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六)胶凝砂砾石围堰CSG(Cemented Sand&Gravel)一种新型的筑坝技术 技术核心:把胶凝材料和水添加到河床砂砾石或开挖废弃料等在坝基附近容易找到的岩石基材中,采用简单的拌合而得到的一种新型的筑坝材料 技
14、术性能:介于堆石坝和RCC之间,具有比堆石坝材料更好的抗冲能力。允许表面过流,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体性质 优点:减小坝的体积,良好的地基适应能力,减小地基的处理工程量 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 序号 围堰名 所在国家 堰高/m 建成年份 1 Nagashima坝上游围堰 日本 14.9 1991 2 道塘水库上游围堰 中国 7.0 2004 3 街面水电站下游围堰 中国 16.3 2005 4 洪口水电站上游围堰 中国 35.5 2006 5 功果桥水电站上游围堰 中国 50.0 2009 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六)胶凝砂砾石围堰CSG(Cemented Sand&Gravel)(七)其他围堰型
15、式 浆砌石围堰 钢筋石笼护面过水土石围堰 框格填石围堰 竹木笼围堰 钢筋混凝土叠梁围堰 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 三、围堰的布置(一)围堰的平面布置(1)横向围堰 基坑坡趾离主体工程轮廓的距离大于2030m 围堰内坡脚离基坑开挖边线的距离大于23m(2)纵向围堰 基坑坡趾离主体工程轮廓线距离(0.40.6)2m以内 1.围堰内基坑范围的确定 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 三、围堰的布置(一)围堰的平面布置 2.分期导流纵向围堰布置 关键问题:纵向围堰的位置 束窄度K(40%70%)河床允许束窄度 束窄河床段的平均流速 施工强度均衡要求 导流过水要求 地形地质条件 纵向围堰的平面布置形状 第三节 导流挡
16、水建筑物 三、围堰的布置 关键问题:纵向围堰的位置 束窄度K(40%70%)%10012AAK按现行规范要求,一期围堰对河床的束窄程度可控制在40-60%之间 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 A1原河床的过水断面面积,m2 A2围堰和基坑所占的过水断面面积,m2 三、围堰的布置 关键问题:纵向围堰的位置 河床允许束窄度(与河床和地质条件有关)对于一般性河流和小型船舶 当流速小于2.0m/s时,机动木船可以自航 当流速小于3.03.5m/s时,且局部水面集中落差不大于0.5m时,拖轮可自航 木材流放最大流速可考虑3.54.0m/s 对于非通航河道 束窄流速通常可允许达到3m/s左右 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
17、物 三、围堰的布置 关键问题:纵向围堰的位置 河床允许束窄度 ggZc222022Z-水位壅高,m 0-行近流速,m/s G-重力加速度,取9.81,m/s2 c-束窄河床平均流速,m/s -流速系数,与围堰的平面布置形式有关 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 三、围堰的布置 关键问题:纵向围堰的位置 束窄河床段的平均流速)(21AAQVcVc束窄河床平均流速,m/s Q导流设计流量,m3/s 侧收缩系数,一侧收缩时采用0.95,两侧收缩时采用0.90 A1原河床的过水断面面积,m2 A2围堰和基坑所占的过水断面面积,m2 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 三、围堰的布置 关键问题:纵向围堰的位置 地形地质条件
18、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 三、围堰的布置 关键问题:纵向围堰的位置 枢纽工程布置 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 三、围堰的布置 关键问题:纵向围堰的位置 纵向围堰的平面布置形状 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 (二)堰顶高程的确定 1.下游横向围堰 addhhHHd下游围堰堰顶高程,m hd 下游水位,m;可以直接由原河道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中查得 ha波浪爬高,m;可参照我国现行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计算,一般情况可以不计,但应适当增加安全超高 围堰的安全超高,m;对于不过水围堰可按表确定,对于过水围堰 可取0.20.5m。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 (二)堰顶高程的确定 (2)上游横向围堰 zhhHaduHu
19、上游围堰堰顶高程,m z 上下游水位差,m(3)纵向围堰 堰顶高程应与堰侧水面曲线相适应。通常纵向围堰堰顶面往往作成阶梯或倾斜状,其上下游高程与相应的横向围堰同高 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 四、围堰的防渗、接头处理与防冲 3.围堰的防冲(1)围堰遭受冲刷的原因分析(2)围堰防冲措施 1)抛石护脚 2)柴排护脚 3)钢筋混凝土柔性排护脚 1.围堰的防渗 2.围堰的接头处理 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 五、围堰的拆除 1.土石围堰的拆除 一般是在运用期的最后一个汛期过后,随上游水位的下降,逐层拆除围堰背水坡和水上部分,一般土石围堰的拆除可用挖土机开挖、爆破或人工开挖 2.混凝土围堰的拆除 一般采用爆破的
20、方法 3.钢板桩格型围堰的拆除 首先用抓斗机或吸石器将填料清除,再用拔桩机拔出钢板桩 4.土围堰的拆除 挖出缺口,过水冲毁或爆破拆除 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施工导流方式与方法 第三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 第四节 导流泄水建筑物 第五节 施工导流标准 第六节 施工导流方案 第七节 截流施工 第八节 拦洪度汛与封堵蓄水 第九节 基坑排水 第一章 施工水流控制 第四节 导流泄水建筑物 一、隧洞导流 适用条件:山区河流,河谷狭窄、两岸地形陡峻、山岩坚实,一般与永久洞结合 当前水平,每条隧洞可宣泄流量不超过20002500m/s 在山区河流上兴建的土石坝枢纽,常布置永久性泄水隧洞或放
21、空隧洞 平面布置 主要指隧洞线路选择,一般可参照以下原则(1)应将隧洞布置在完整、新鲜的岩石中,避免洞轴线与岩层、断层、破碎带平行,洞轴线 与岩石层面的夹角最好在45以上,层面倾角也以不小于45 为宜(2)隧洞线路尽量顺直,当河岸弯曲时,隧洞宜布置在凸岸(3)若有转角,转弯半径应大于5倍洞宽,转弯折角应小于60。在弯道的上下游应设置直线 段过渡,长度应大于5倍洞宽(4)进出口与河床主流流向的交角不宜太大,出口交角宜小于30,上游进口可酌情放宽(5)当采用两条以上的导流隧洞时,可将它们布置在一岸或两岸,一岸双线隧洞间的岩壁 厚度一般不应小于开挖洞径的两倍(6)隧洞进出口距上下游围堰坡脚应有足够的
22、距离,一般50m以上 第四节 导流泄水建筑物 进出口高程与断面型式 (1)进口处顶部岩层厚度通常在13倍洞径(2)进出口底部高程应考虑洞内流态、截流、放木等要求,一般出口底部高程与河床齐平,有压隧洞底坡13居多(3)隧洞的断面型式主要取决于地质条件和设计流态。洞身断面常用门洞型,有时也用圆形或马蹄形 毛家村水库的导流隧洞布置图 第四节 导流泄水建筑物 二、明渠导流 适用范围:岸坡平缓,滩地平原河道,有老河道可利用或工程修建在河流的弯道上,可裁弯取直开挖明渠。第四节 导流泄水建筑物 明渠布置原则(1)尽量利用地形,使明渠工程量小,尽量避免通过不良地段。在河滩上开挖明渠,一般均需设置外侧墙(2)明
23、渠轴线应顺直,以使渠内水流顺畅平稳,应避免S形弯道,对于软基上明渠,渠内水面与基坑水面之间距离应大于两 水面高差的(2.53.0)倍(3)导流明渠应尽量与永久明渠相结合(4)须考虑明渠挖方的利用(5)防冲问题(6)明渠设计中应考虑可能采用的封堵措施 第四节 导流泄水建筑物 明渠导流主要特点 明渠不占主河道或基本不占河道 明渠有大量土方开挖,过水断面是开挖断面 明渠外侧无导墙或只有很低矮的外导墙 明渠进出口高程和断面形式与尺寸 第四节 导流泄水建筑物 明渠进口高程按截流设计选择;出口高程一般由下游消能控制;进口高程和渠道水流流态应满足施工期通航、过木和排冰要求。在满足上述条件下,应尽可能抬高进出
24、口高程,以减少水下开挖量 明渠断面明渠断面尺寸尺寸设计设计要解决好三方面的问题:断面尺寸的断面尺寸的确定确定;断面形式的断面形式的选择选择;糙率糙率的的确定确定 三、底孔及坝体缺口导流 1.大坝底孔导流(1)特点:坝内底孔、排砂孔、泄洪洞,放空洞(2)问题:底坎高程,截面尺寸,封堵技术(3)优点:挡水建筑物上部的施工可以不受水流干扰,有利于均衡连续施工(4)缺点:增加钢材用量;导流过程中有被漂浮物堵塞的危险;如封堵质量不好会削弱坝体的整体性,还可能漏水;高水头封堵安放闸门及止水较困难 第四节 导流泄水建筑物(5)孔口尺寸与布置方式 孔口总过水面积由水力计算确定 坝高70m以下,底孔宽应小于坝段
25、宽60%坝高70m以上,底孔宽应小于坝段宽50%导流底孔形状多为方形或方圆形,高宽比2:11.5:1(6)孔口高程 导流底孔高程一般比最低下游水位低一些,一般布置在枯水位之下(24)m或接近原河床,主要根据通航、过木及截流要求 第四节 导流泄水建筑物 2.坝体缺口导流(梳齿导流)(1)适用条件:混凝土坝;施工过程中汛期河水暴涨暴落,其它建筑物不足以宣泄全部流量(2)问题:缺口的宽度和高度,底坎高程(3)优点:对大体积混凝土坝此法简单 缺口宽度与高程 主要由水力计算确定。如缺口位于底孔之上,孔顶板厚应大于3m,相邻缺口高程不超过46m 第四节 导流泄水建筑物 四、涵管导流 适用条件 一般在修筑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10 施工 水流 控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