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1)--7.7.强度理论概述.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16.7.1)--7.7.强度理论概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7.1)--7.7.强度理论概述.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工程力学 ENGINEERING MECHANICS 第七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强度理论概述 强度理论概述 1.杆件基本变形的强度分析方法 切应力强度条件 正应力强度条件 轴向拉压 弯曲 剪切 扭转 弯曲 AF NWMz maxmaxAF SWT pmaxmaxI bFSz zmaxSmaxmax*强度理论概述 1.杆件基本变形的强度分析方法 (2)切应力强度条件 (1)正应力强度条件 基本变形强度条件具有如下特点:危险点处于单向应力状态或纯剪切应力状态;材料的许用应力,是通过拉(压)试验或纯剪试验测定试件在破坏时其横截面上的极限应力,除以适当的安全系数而得.适用
2、范围:轴向拉压、平面弯曲 适用范围:剪切、扭转、平面弯曲 强度理论概述 2.杆件复杂变形的强度特性(1)危险点处于复杂应力状态;(2)主应力有多种组合,所对应的外力组合也各不相同,通过试验得到其对应的极限应力比较困难;(3)构件受外力作用而发生破坏时,不论破坏的表面现象如何复杂,其破坏形式仅有几种类型,而同一类型的破坏则可能是某一个共同因素所引起的.强度理论概述 根据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破坏时的一些现象与形式,进行分析,提出破坏原因的“共同因素”.AFbs基本观点 3.强度理论的概念 在这些假说的基础上,可利用材料在单向应力状态时的试验结果,来建立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条件.强度理论概述
3、根据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破坏时的一些现象与形式,进行分析,提出关于材料破坏原因的共同因素的假说.强度理论是关于“构件发生强度失效 起因”的假说.应力、变形和应变、能量等 AFbs强度理论 3.强度理论的概念 强度理论概述 AFbs(1)十七世纪,伽利略播下了第一强度理论的种子,并在18和19世纪被Lame、Rankine 所使用。(2)1682年,马里奥特关于变形过大引起破坏的论述,是第二强度理论的萌芽。但这一理论与大多数实验结果不相符合,目前应用较少。(3)1773年,杜奎特(C.Duguet)提出最大切应力理论,1864年Tresca提出了Tresca屈服准则。这一理论形式简单,并且与实验结果较为符合。(4)1885年,麦克斯威尔最早提出了最大畸变能理论;这一理论也叫八面体切应力理论,目前广泛应用于金属的强度分析.4.强度理论的发展过程 强度理论概述 小 结 强度理论的概念 强度理论是关于“构件发生强度失效 起因”的假说.强度失效的“共同因素”应力、变形和 应变、能量等 强度理论的实施步骤 a)根据材料破坏形式,提出破坏原因的“共同因素”.b)利用单向应力状态的试验结果,确定“共同因素”极限值.c)建立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条件.第七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工程力学 ENGINEERING MECHANIC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6.7 7.7 强度 理论 概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