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中医基础-气血精津液.ppt





《003中医基础-气血精津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3中医基础-气血精津液.ppt(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基础理论气、血、精、津液气、血、精、津液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1.1.气、血、精、津液的基本概念。气、血、精、津液的基本概念。2.2.气的生成、功能和运动。气的生成、功能和运动。3.3.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的生成、分布和功能。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的生成、分布和功能。4.4.血的生成、循行和功能。血的生成、循行和功能。5.5.精的生成和功能。精的生成和功能。6.6.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和主要生理功能。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和主要生理功能。7.7.气、血、精、津液之间的关系。气、血、精、津液之间的关系。气气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2、,是活是活力很强的不断运动的精微物质。力很强的不断运动的精微物质。v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v 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v 精神活动与气的关系精神活动与气的关系 气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形神观形神观)一、气的含义 二、气的生成()()气的来源气的来源 先天之精气先天之精气 后天之精气后天之精气 呼吸之清气呼吸之清气 水谷之精气水谷之精气 人体之气人体之气(二)生成过程(二)生成过程 赖全身脏腑组织综合作赖全身脏腑组织综合作用,其中尤以肺、脾胃用,其中尤以肺、脾胃和肾为要。和肾为要。肺肺自然界之清气自然界之清气脾胃脾胃
3、水谷之精气水谷之精气肾肾肾中精气肾中精气宗气宗气元气元气v 气的生成,一者靠肾中精气、水谷精气和自然界清气供应气的生成,一者靠肾中精气、水谷精气和自然界清气供应充足;二者靠肺、脾胃、肾三脏功能的正常。充足;二者靠肺、脾胃、肾三脏功能的正常。1.含义含义气具有气具有激发激发和和推动推动作用作用激发和促进人体的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生长发育激发和推动激发和推动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推动推动血液血液的生成、运行的生成、运行推动推动津液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的生成、输布和排泄2.生理作用生理作用三、气的生理功能三、气的生理功能(一)推动作用(一)推动作用1.含义含义气对机体有气对机体有
4、温暖温暖、熏蒸熏蒸作用。作用。维持人体的维持人体的体温体温维持维持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维持维持血和津液的正常循行血和津液的正常循行2.生理作用生理作用(二)温煦作用(二)温煦作用 阳气的作用阳气的作用 v“气主煦之气主煦之”v 少火少火 1.含义含义气气护卫护卫肌肤肌肤、抗御邪气抗御邪气的作用。的作用。护卫肌表,护卫肌表,抵御外邪。抵御外邪。正邪交争,正邪交争,驱邪外出。驱邪外出。自我修复,自我修复,恢复健康。恢复健康。2.生理作用生理作用(三)防御作用(三)防御作用 v 正气与邪气正气与邪气 1.含义含义 气气对对血、津液、精液等液血、津液、精液等液态态物物质质的的统摄统摄,
5、以防止其无故流,以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失的作用。气能摄气能摄血血,约束血液,约束血液 气能摄气能摄津津,约束汗液、尿液、唾液、胃肠液等,调控其,约束汗液、尿液、唾液、胃肠液等,调控其分泌量或排泄量分泌量或排泄量 固摄固摄精液精液 2.生理作用生理作用(四)固(四)固摄摄作用作用 v人体阳气人体阳气对对阴液的固密阴液的固密调节调节作用。作用。固摄固摄脏腑经络之气脏腑经络之气 1.含义含义 指通指通过过气的运气的运动动,在气的作用下,精、气、血、津液等,在气的作用下,精、气、血、津液等不不同物同物质质之之间间的相互化生和的相互化生和转转化化,以及,以及物物质质与功能之与功能之间间的的转转化化,包
6、括了体内物包括了体内物质质的新的新陈陈代代谢谢,以及物,以及物质转质转化和能量化和能量转转化等化等过过程。程。气血精津液等精微物质的化生和转化气血精津液等精微物质的化生和转化形与气的相互化生和转化形与气的相互化生和转化v 气化运动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气化运动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2.生理作用生理作用(五)气化作用(五)气化作用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升、降、出、入升、降、出、入 1.1.气运动的基本规律气运动的基本规律 2.2.脏腑气机运动的一般规律脏腑气机运动的一般规律 四、气的运动四、气的运动(一)(一)气机的概念气机的概念(二)气的运动形式(二)气的运动形式 五脏而言:心肺在
7、上,在上者宜降五脏而言: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 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 脾胃居中,脾升胃降,气机升降枢纽脾胃居中,脾升胃降,气机升降枢纽 肝从左升,肺从右降,左右为升降的道路肝从左升,肺从右降,左右为升降的道路脏与腑言:五脏宜升,六腑宜降。脏与腑言:五脏宜升,六腑宜降。升升已已而而降降,降降已已而而升升升升中中寓寓降降,降降中中寓寓升升1.基本基本含义含义 又名原气又名原气,是人体最根本、最原始、源于先天而根于是人体最根本、最原始、源于先天而根于肾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肾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2)分布)分布发于肾间(命门)发于肾间(命门)2.生成与分布生成与分
8、布 五、气的分类五、气的分类 (一)元气(一)元气(1)生成生成元气根于肾,赖肾中精气所化生。元气根于肾,赖肾中精气所化生。来源于先天来源于先天肾中之精气肾中之精气充养于充养于后天后天脾胃水谷精气脾胃水谷精气生成生成元气元气充养充养通过三焦通过三焦全身全身3.主要功能主要功能 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温煦和激发脏发脏腑、腑、经络经络等等组织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器官的生理活动动。生、生、长长、壮、老、已,与元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壮、老、已,与元气的盛衰密切相关。1.基本基本含义含义 又名大气。是积于胸中,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化生又名大气。是积于胸中,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化生的
9、水谷精气结合而成之气。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之气。(2)分布)分布2.生成与分布生成与分布(二)宗气(二)宗气(1)生成生成脾胃化生之水谷精气脾胃化生之水谷精气肺吸入之肺吸入之自然界清气自然界清气“上气上气海海”积于胸中积于胸中宗气宗气积聚于胸中,灌注于心肺之脉积聚于胸中,灌注于心肺之脉 其上者其上者出于肺,循喉咙,走息道出于肺,循喉咙,走息道 其下者其下者蓄于丹田,注入气衔,下行于足蓄于丹田,注入气衔,下行于足 3.主要功能主要功能 走息道而行呼吸走息道而行呼吸 贯贯心脉而行气血心脉而行气血 与与人体的人体的视视、听、言、听、言、动动等机能相关等机能相关 1.基本基本含义含义血脉中的具有血脉中的
10、具有营营养作用的气。养作用的气。(2)分布)分布2.生成与分布生成与分布(三)营气(三)营气(1)生成生成由水谷精微中的精粹部分所化生。由水谷精微中的精粹部分所化生。“营血营血”营营气与气与卫卫气相借而行,气相借而行,营营气行于气行于经经脉之中,周而复脉之中,周而复始,如始,如环环无端。无端。“营阴营阴”3.主要功能主要功能 化生血液化生血液 营营养全身养全身1.基本基本含义含义行于脉外具有行于脉外具有护卫护卫作用的气。作用的气。(2)分布)分布2.生成与分布生成与分布(四)(四)卫卫气气 (1)生成生成由水谷精微中的由水谷精微中的慓慓悍部分所化生。悍部分所化生。“卫卫阳阳”卫卫气与气与营营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03 中医 基础 气血 津液

限制150内